《本草詳節》~ 卷之七 (2)
卷之七 (2)
1. 火麻仁
(即大麻子中仁)
味甘,氣平。生各處。骨可作炬心,皮堪績布。入脾、胃、大腸經。凡使,極難去殼,以帛包置沸湯中,浸至冷取出,垂井中一夜,勿著水,日中曬乾,於新瓦上挼去殼,簸揚取仁,粒粒皆完。
主大腸風熱結燥,小便淋閉,皮膚頑痹風癩,骨髓疼痛,風水腹大,腰臍重痛,中風汗出,嘔逆,消渴,妊娠心痛腹痛,逆生倒產,產後惡露不盡,小兒赤白痢。
按:火麻仁,木谷也,而治風,同氣相求也。陽明病汗多,胃熱便難,三者皆燥也,故用以通潤,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麻仁之甘,以緩脾潤燥,古方代脈用之,以其復血脈而益中氣也。
白話文:
火麻仁(也就是大麻子裡面的仁)
味道甘甜,藥性平和。各地都有生長。它的骨頭可以做火把的燈芯,皮可以用來織布。藥性歸脾經、胃經、大腸經。凡是要使用,很難去掉它的外殼,要用布包起來放到滾燙的熱水裡面浸泡,等到水冷了再拿出來,掛在井中一夜,不要碰到水,在太陽底下曬乾,然後在新瓦片上搓揉去掉外殼,再用簸箕揚去殼,取其完整沒有破損的仁。
主要治療大腸因為風熱而導致的便秘、小便不暢通、皮膚麻木頑固、癩病、骨髓疼痛、風水導致的腹脹、腰部和肚臍沉重疼痛、中風後汗出不止、嘔吐、口渴、懷孕期間心痛腹痛、胎位不正、產後惡露不乾淨、小兒拉紅痢疾和白痢疾。
說明:火麻仁,是木本植物的果實,卻能治療風病,這是因為它們氣味相投。陽明病(一種熱病)容易出汗,胃熱導致大便困難,這三種情況都是因為乾燥引起的,所以用火麻仁來疏通潤滑腸道。脾喜歡舒緩,應該用甘甜的食物來使它緩解,火麻仁的甘甜,可以緩和脾的急迫感、滋潤乾燥,古方用它來代替脈象微弱的藥物,是因為它能夠恢復血脈、增強中氣。
2. 罌粟殼
味酸、澀,氣微寒。生各處。花開紅白二種,子結千百粒一罌,細如葶藶。凡使,醋炒,忌多用。
主胸膈稠痰凝塞,致食不下,止瀉痢,固脫肛,斂肺,澀精,及心腹筋骨諸痛。
按:罌粟殼,收斂固氣,故能入腎,主骨病。其治咳、痢二症,須先散邪行滯,去其病根,然後投之,否則閉塞邪氣。得補愈甚,變症作而淹延不已,豈藥之罪歟?
白話文:
罌粟殼,味道酸澀,氣味稍微寒涼。各地都有生長。花開有紅、白兩種,果實結成千百顆像葶藶子般細小的種子,都包在一個罌中。凡是要使用,需用醋炒過,且忌諱過量使用。
主要用於治療胸膈間濃稠痰液凝結阻塞,導致無法進食,以及止瀉痢,固定脫肛,收斂肺氣,固澀精氣,還有心腹、筋骨等各種疼痛。
說明:罌粟殼具有收斂固氣的功效,所以能入腎經,治療骨病。它治療咳嗽、痢疾這兩種病症,必須先疏散邪氣、疏通行滯,去除病根,然後才能使用,否則會閉塞邪氣。如果病根未除就使用,反而會加重病情,產生其他病症,拖延不癒,這難道是藥物的錯嗎?
3. 飴糖
味甘,氣大溫。諸米皆可造,惟糯米作者入藥,粟米次之。入脾經。凡使,用膠飴,色紫如琥珀,牽成者不用。
主補虛冷,益氣力,消痰,潤肺,止嗽,撲損瘀血,熬焦酒服,能下惡血,解附子、草烏頭毒。
按:飴糖,成於濕熱,過用之亦動火生痰,凡中滿吐逆、酒病、牙疳,咸忌之,腎病尤不可服。
白話文:
味道甘甜,性溫熱。各種米都可以製作,但只有糯米做的才入藥,粟米做的藥效次之。歸脾經。凡是使用,要用膠飴,顏色紫紅像琥珀,可以拉絲牽成的就不能用。
主要用於補養虛寒,增強氣力,消除痰液,滋潤肺部,止咳,治療跌打損傷的瘀血。將飴糖熬焦後用酒服用,可以排除惡血,並能解除附子、草烏頭的毒性。
說明:飴糖是在濕熱的環境下製成,過量服用也會導致體內火氣旺盛,產生痰液。凡是腹脹、嘔吐、酒病、牙齦潰爛的人都應該忌食,腎病患者尤其不能服用。
4. 稻米
(附:稈、泔)
味苦,氣平。即粳米之糯者。
主溫中,止泄,縮小便,收自汗,發痘瘡。
按:糯米性溫,為補脾胃、益肺氣之谷。釀酒則熱,熬餳更甚,脾肺虛寒者宜之,若素有痰熱風病,及脾病不能轉輸,食之最能發病成積。
附:稈,味辛、甘,氣熱。主黃病如金色,煮汁浸之,仍以谷芒炒黃為末,酒服;燒灰浸水,飲,止消渴;淋汁,浸腸痔;藉靴,去寒濕氣。
附:泔,味甘,氣涼。主煩渴,霍亂,解毒,消鴨肉積。
白話文:
稻米
糯米味道苦澀,性情平和。就是粳米中比較黏糯的那一種。
主要功效是溫養中焦(脾胃),止瀉,減少小便次數,收斂自汗,並能使痘瘡順利發出來。
註解:糯米性質溫熱,是補養脾胃、增益肺氣的穀物。用來釀酒就會變得燥熱,熬製成麥芽糖會更燥熱,適合脾肺虛寒的人食用。但如果平素有痰熱、風病,或者脾臟功能失調、不能正常運化,吃了糯米最容易引發疾病或形成積滯。
附錄:稻稈
稻稈味道辛辣、甘甜,性情溫熱。主要治療黃疸病,使皮膚恢復正常顏色,方法是用稻稈煮汁浸泡身體,再把稻穀的芒刺炒黃磨成粉末,用酒送服;將稻稈燒成灰浸水,飲用,可以止消渴症;淋上稻稈汁液,浸泡痔瘡;把稻稈墊在靴子裡,可以去除寒濕之氣。
附錄:米泔水
米泔水味道甘甜,性情偏涼。主要治療煩躁口渴、霍亂,能解毒,消除吃鴨肉造成的積滯。
5. 粳米
(附:米泔、炒米湯、秈米、秈稈)
味甘、苦,氣平。種近百,各各不同,有早、中、晚三收,以晚白米為第一。凡使,新者動氣,陳者下氣。
主溫中和胃,長肌肉,壯筋骨。煮汁,主心痛,止渴;合芡實作羹益精志,強耳目。常食干粳,令人不噎。
按:粳米,天生所以養人,非諸草木可比,其有益於脾胃所不待言,古人白虎湯、桃花湯、竹葉石膏湯用之,正恐寒涼之藥,有礙中州,藉之為助正氣,如此直截一言可了,好古之云,則多歧亡羊矣。
附:米泔,主止煩渴,利小便,涼血。風熱赤眼,睡時冷調洗肝散、菊花散服之。
附:炒米湯,主益胃,除濕。
附:秈米(即早收黏稻),主溫中益氣,養胃和脾,除濕止泄。
附:秈稈,主殺反胃生蟲。
白話文:
粳米,味道甘甜帶點苦,性平。種類將近百種,各有不同,有早、中、晚三種收成,其中以晚稻所產的白米最好。使用時,新米容易使人氣機浮動,陳米則能使氣機下沉。
主要作用是溫養中焦、調和脾胃,能增長肌肉,強壯筋骨。將米煮成米汁,可以治療心痛、止渴;和芡實一起煮成羹湯,能補益精氣、堅強意志,使耳聰目明。經常吃乾燥的粳米,可以使人不容易噎到。
說明:粳米是天生用來滋養人體的,不是其他草木可比,它對脾胃的好處是無庸置疑的。古人使用白虎湯、桃花湯、竹葉石膏湯時會加入粳米,正是擔心寒涼的藥物會傷害中焦脾胃,藉由粳米來輔助正氣。道理其實就這麼簡單,古人說法多有歧義,反而讓人迷惑。
米泔(淘米水),主要作用是止渴除煩,利小便,涼血。對於風熱引起的眼睛紅腫,可以睡前用冷調的洗肝散或菊花散來洗眼睛或服用。
炒米湯,主要作用是補益脾胃,去除濕氣。
秈米(即早熟的黏稻),主要作用是溫養中焦、補益氣力,養胃健脾,去除濕氣並止瀉。
秈稈(秈稻的莖),主要作用是殺死反胃引起的寄生蟲。
6. 粟米
(附:泔)
即小米。味鹹,氣微寒。種類數十,大抵早粟皮薄米實,晚粟皮厚米少。凡使,惟用陳者。
主養腎氣,去脾胃中熱,止胃熱消渴,利小便,霍亂熱腹痛,泄痢,鼻衄,解諸毒。
附:泔,汁主霍亂轉筋,卒熱心煩,飲之立瘥,胃冷者不宜。酸泔及澱,洗瘙疥殺蟲;和臭樗皮煎服,治小兒疳痢。
白話文:
小米,味道帶鹹,性質稍微偏寒。種類有數十種,大致上早熟的小米皮薄米粒飽滿,晚熟的小米則皮厚米粒較少。一般使用,最好是用陳年的小米。
主要功能是補養腎氣,去除脾胃中的熱氣,能止住因胃熱引起的口渴,利小便,能治霍亂引起的發熱腹痛、腹瀉,以及流鼻血,並能解各種毒。
(附註:泔)
泔水,它的汁液主要能治療霍亂引起的抽筋,以及突然發熱心煩的症狀,喝下後立刻見效,但若是胃寒的人則不適合飲用。酸泔水以及沉澱物,可以洗滌皮膚搔癢疥瘡,並殺滅寄生蟲;與臭椿皮一起煎煮服用,可以治療小兒疳積腹瀉。
7. 秫米
味甘,氣微寒。即粟米之糯者。
主寒熱,利大腸,療肺瘧,及陽盛陰虛,夜不得眠,及食鵝鴨成瘕,妊婦下黃汁,敷漆瘡。
按:秫者,肺之谷也,故能去寒熱,利大腸。大腸者,肺之合,而肺病多作皮寒熱也,《千金》治肺瘧方用之,取此義也。岐伯治陽盛陰虛,夜不得瞑,半夏湯用之,取其益陰氣而利大腸也,大腸利則陽不甚矣。但動風壅氣,不宜多食。
白話文:
味道甘甜,性質稍微偏涼。指的是粟米中的糯米。
主要可以治療寒熱病,使大腸通暢,治療肺瘧,以及陽氣過盛、陰氣不足導致的夜間失眠,還可以治療因吃鵝鴨肉造成的腹部腫塊,以及孕婦產生的黃色分泌物,外敷可以治療漆瘡。
說明:秫米是肺所喜愛的穀物,因此能夠去除寒熱,使大腸通暢。大腸與肺相表裡,而肺部疾病常常會出現皮膚寒熱的症狀,《千金方》治療肺瘧的方子採用了秫米,就是這個道理。岐伯治療陽氣過盛、陰氣不足導致的夜間失眠,使用半夏湯也採用了秫米,是為了增益陰氣並使大腸通暢,大腸通暢了陽氣就不會過於旺盛。但是,秫米容易引起風邪和氣滯,不宜多吃。
8. 粱米
有黃、白、青三種:黃粱,味甘,氣平;白、青粱,味甘,氣寒。粱皆粟類,細論仍別。黃粱,穗大毛長,穀米俱□於白粱,而收子少,食之香美,勝於諸粱。白粱,亦穗大毛長,而谷粗扁長,不似粟圓米白而大,香美亞於黃粱。青粱,殼穗有毛而粒青,米亦微青,而細於黃白粱,早熟收薄,味短色惡,故人少種之。
主益氣,補中。
按:粱米,調和脾胃,力倍諸谷,惟黃獨優者,蓋得中和之氣多耳。
白話文:
粱米有黃色、白色、青色三種:黃粱,味道甘甜,性質平和;白粱、青粱,味道甘甜,性質寒涼。粱米都屬於小米的一種,但仔細來說還是有些區別。黃粱,穗大且毛長,穀粒和米都比白粱來得飽滿,但收成較少,吃起來香甜美味,勝過其他種類的粱米。白粱,也是穗大毛長,但穀粒粗糙扁長,不像小米那樣圓潤米白且大顆,香甜美味程度略遜於黃粱。青粱,外殼穗帶毛且穀粒呈現青色,米也微微帶青,比黃粱和白粱細小,早熟但收成較少,味道和色澤較差,因此人們很少種植。
主要功效是補益氣力,補養脾胃。
總結來說:粱米能調和脾胃,功效比其他穀物強,其中黃粱尤其出色,可能是因為它吸收了更多平和之氣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