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立齋
《本草詳節》~ 卷之六 (6)
卷之六 (6)
1. 茶
味苦、甘,氣微寒。陰中微陽。生各處山谷。早採為茶,晚採為茗。入肺、心經。服威靈仙、土茯苓者,忌之。
主利小便,去痰熱,止煩渴,清頭目。與姜煎,治赤白痢;與川芎、蔥白煎,止頭痛,又解炙煿之毒。
按:茶之產地至多,要以味甘不澀,氣芬如蘭者為良。夫茶稟春初生髮之清氣,受深山云露之滋培,滌腸胃一切垢膩,非他草可比。世議其苦寒,不利脾胃,酒後過飲成癖,及多飲發黃消瘦之說,皆語其粗惡苦澀,品類之最下者耳。入治陰證藥內,去格拒之寒,與治伏陽意同。
白話文:
茶
性味: 味道苦、甘,性微寒。屬陰性,但帶微陽。
產地: 生長於各處山谷。
採摘: 早採稱為茶,晚採稱為茗。
歸經: 入肺、心經。
禁忌: 服用威靈仙、土茯苓者,忌食茶。
功效:
- 利小便:有助於排尿。
- 去痰熱:能化解痰熱。
- 止煩渴:可止渴。
- 清頭目:能清頭目,改善視力。
用法:
- 與薑煎服,可治赤白痢。
- 與川芎、蔥白煎服,可止頭痛,亦可解炙煿之毒。
按語:
茶的產地很多,但以味甘不澀,氣味芬芳如蘭者為上品。茶汲取春季生長的清氣,並受深山雲露滋養,能滌除腸胃中的垢膩,非其他草藥可比。有些人認為茶苦寒,不利脾胃,酒後過量飲用容易成癮,且多飲會導致發黃消瘦,其實這些說法都是指那些品質低劣,粗糙苦澀的茶而言。在治療陰證的藥方中,茶能去格拒之寒,與治伏陽的功效類似。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