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詳節》~ 卷之三 (7)
卷之三 (7)
1. 黃芩
味苦,氣平、寒。氣厚味薄,可升可降,陰也。生北地。苗長尺余,莖如粗筋,葉四而叢生,兩兩相對,六月開紫花,根如知母,長四五寸,八月採。入肺、脾、心、大腸、三焦、膽六經。凡使,酒炒,上行;童便炒,下行。
主涼心,瀉肺中濕熱,肺火咳逆,肺痿,胃中熱,目熱腫赤,頭痛,骨蒸,寒熱往來,天行熱,奔豚,熱痰,喉腥,安胎,下痢,及諸失血,乳癰,發背,諸瘡腫,排膿。
按:黃芩,氣寒味苦,色黃帶綠,苦入心,寒勝熱,黃乃脾胃之色,心火與脾胃濕熱得之驅瀉,肺、大腸所以受蔭也;綠者,膽色,仲景小柴胡用之,為少陽的藥也。安胎者,胎宜清熱涼血,血不妄行,胎始得養也。餘主諸症,亦不過退火熱、養陰血盡之。脾、肺虛熱則非其所主矣。
白話文:
黃芩,味道苦,性質平和,偏寒涼。它的氣味濃厚,味道比較淡薄,可以向上升也可以向下沉,屬於陰性的藥材。黃芩生長在北方地區。它的幼苗可以長到一尺多高,莖幹像粗壯的筋一樣,葉子四片叢生,兩兩相對。六月會開出紫色的花,根部像知母一樣,長約四五寸,在八月採收。黃芩進入肺、脾、心、大腸、三焦、膽這六條經脈。一般使用時,用酒炒過,藥性會偏向上;用童子小便炒過,藥性會偏向下。
主要功效是清涼心火,瀉除肺中的濕熱,可以治療肺火引起的咳嗽、氣逆,肺萎,胃中的熱邪,眼睛紅腫發熱,頭痛,骨蒸,忽冷忽熱,流行性的熱病,奔豚氣(感覺氣從下腹往上衝),熱痰,喉嚨發腥,可以安胎,治療下痢,以及各種出血症狀,乳房腫痛,背部癰疽,各種瘡腫,並且可以排出膿液。
總之:黃芩,藥性寒涼,味道苦,顏色黃中帶綠,苦味入心經,寒性可以克制熱邪,黃色是脾胃的顏色,心火和脾胃濕熱可以通過黃芩來驅除排泄,所以肺和大腸也能因此得到庇護;綠色是膽的顏色,張仲景在小柴胡湯中使用黃芩,是作為治療少陽病症的藥物。之所以可以安胎,是因為胎兒需要清熱涼血,讓血液不亂跑,胎兒才能得到滋養。其他主治的各種病症,也不外乎是退火熱、滋養陰血的作用。如果是脾、肺虛弱導致的虛熱,就不適合使用黃芩了。
2. 連翹
味苦,氣平、微寒。氣味俱薄,輕清而浮,升也,陽也。生川蜀者,殼小、堅,外完無附萼,剖則中解,氣甚芳香;生江南者,殼柔軟,外有附萼,絕無香氣。入心經、心包絡、三焦、膽、大腸經。凡使,去梗,旋研入藥方效。
主瀉心火,及脾胃濕熱,諸經血結氣聚,耳聾,五淋,月閉,諸瘡瘍,瘤癭結核,排膿、消腫、止痛。
按:連翹,雖瀉六經,而心經為最,諸瘡淋閉等症,俱屬心火,故能療之。《藥性》云:除六經熱,與柴胡同功,但有氣血之異。同鼠黏子,治瘡瘍,別有神功。
白話文:
連翹的味道是苦的,性質平和,稍微偏寒。它的氣味都很淡薄,質地輕盈清爽而漂浮向上,屬於升發的,也屬於陽性。生長在四川的,外殼小而堅硬,外表完整沒有花萼附著,剖開後會從中間裂開,氣味非常芳香;生長在江南的,外殼柔軟,外表有花萼附著,完全沒有香氣。它能進入心經、心包絡、三焦、膽經、大腸經。凡是使用連翹,都要去除梗,然後磨成粉末加入藥方,才能發揮藥效。
主要用於瀉心火,以及脾胃濕熱,各種經絡的血瘀氣滯,耳聾,五淋(指五種小便不暢的病症),月經閉止,各種瘡瘍,腫瘤、癭瘤、結核,能排膿、消腫、止痛。
按:連翹雖然可以瀉六經的火,但以瀉心經的火最為主要。各種瘡瘍、淋症、閉經等症狀,都屬於心火旺盛所導致,所以連翹能夠治療這些病症。《藥性》書中說:連翹能夠去除六經的熱,與柴胡的功效相同,只是在氣和血的方面有所不同。與鼠黏子一同使用,治療瘡瘍有特別神奇的功效。
3. 知母
味苦、辛,氣寒。氣味俱厚,沉而降,陰也,陰中微陽。形似菖蒲,柔軟肥白者為上。腎經本藥,又入胃、肺經。凡使,去皮毛。忌鐵器。上行,酒炒;下行,鹽水炒。
主涼心肺,瀉胃火、腎火、膀胱火,熱厥頭痛,有汗骨蒸,傷寒發斑,久瘧煩熱,脅下邪氣,肢體浮腫,下痢,消渴,喉腥,安胎,止子煩。
按:知母之用有四:瀉無根之腎火,療有汗之骨蒸,止虛勞之熱,滋化源之陰。白虎湯用治煩躁不得眠者,煩出於肺,躁出於腎,君以石膏,佐以知母之苦寒,清腎之源,緩以甘草、粳米,使不速下,而固胃氣也。
又病小便閉塞,有熱在上焦氣分而渴者,是肺中伏熱,不能生水,膀胱絕其化源,宜知母瀉肺火,清金滋源;若熱在下焦血分而不渴者,乃真水不足;膀胱乾涸,宜黃柏補腎與膀胱,使陰氣行而陽自化。如此分別,小便安有不通者哉!尺弱,禁用。
白話文:
知母味道苦、辛,性質寒涼。氣味都很濃厚,藥性往下沉降,屬於陰性,但陰中有微弱的陽氣。外型像菖蒲,柔軟肥厚白皙的品質最好。是腎經的主要藥物,也入胃經、肺經。使用時,要去除外皮和毛鬚,忌諱接觸鐵器。藥性要往上行,就用酒炒過;要往下行,就用鹽水炒過。
主要能清涼心肺,瀉除胃火、腎火、膀胱火,治療熱厥引起的頭痛,有汗的骨蒸勞熱,傷寒引起的發斑,久病瘧疾引起的煩熱,脅肋下的邪氣,肢體浮腫,腹瀉,消渴,喉嚨腥臭,能安胎、止孕婦煩躁。
總而言之,知母的功效有四種:瀉除沒有根源的腎火,治療有汗的骨蒸勞熱,消除虛勞引起的熱,滋養產生陰液的源頭。白虎湯用來治療煩躁不能入睡的症狀,煩躁起因於肺,躁動起因於腎,以石膏為主藥,輔以知母的苦寒之性,清瀉腎的火熱根源,再用甘草、粳米來緩和藥性,使藥效不會快速下降,以固護胃氣。
另外,小便不通,若因熱在上焦氣分而口渴,這是因為肺中有潛伏的熱,不能產生水液,膀胱失去水的來源,應該用知母來瀉除肺火,清肺以滋養水源。若熱在下焦血分而不口渴,是真正的水液不足,膀胱乾涸,應該用黃柏來補腎和膀胱,使陰氣運行,陽氣自然化生。如此區分,小便怎麼會不通呢?如果脈象虛弱,禁止使用知母。
4. 藍實
味苦、甘,氣寒。生各處,有多種,入藥惟用蓼藍。與蓼無異。凡使,秋採實,日乾,研碎用。莖葉可敷疔腫、金瘡。
主驅臟腑熱煩,去經絡中結氣,殺蟲。
按:藍屬水,能使敗血分歸經絡,而降火有功者也。至以石灰成澱,止血、拔毒、殺蟲,比藍實更勝。
白話文:
藍實,味道苦中帶甘,藥性寒涼。各地都有生長,種類也很多,但入藥只用蓼藍的果實。它的外形和蓼沒有什麼不同。採收時,在秋天摘取果實,曬乾後研磨成粉末使用。它的莖葉可以外敷來治療疔瘡腫痛、金屬外傷。
主要功效是驅除臟腑內的熱邪煩躁,去除經絡中的氣滯,以及殺滅寄生蟲。
總結來說:藍屬性為水,能使瘀滯的血液回到正常的經絡循環,因此降火的功效很好。如果將藍汁用石灰製成沉澱物(藍澱),其止血、拔毒、殺蟲的效果比藍實更好。
5. 青黛
味鹹,氣寒。出波斯國。與靛花不同,因其難得,取靛花代之,功亦相類。
主中下焦蓄風熱毒,咳嗽,傷寒赤斑,時疫頭痛,消食積,小兒驚癇,頑熱,疳熱,殺蟲。
按:青黛,能收五臟鬱火,清上膈痰火,東方青色入肝,故主肝病尤多。
白話文:
味道鹹,性質寒涼。產於波斯國。和靛花不同,因為青黛難以取得,所以用靛花代替,功效也類似。
主要治療中下焦積蓄的風熱毒邪,咳嗽,傷寒引起的紅色斑疹,流行性疾病引起的頭痛,消除食物積滯,小兒驚風抽搐,久治不癒的發熱,疳積引起的發熱,以及殺滅體內寄生蟲。
說明:青黛能夠收斂五臟的鬱結火氣,清除上焦胸膈的痰火。東方屬青色,對應入肝經,所以主要治療肝臟疾病的效果特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