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立齋
《本草詳節》~ 卷之三 (6)
卷之三 (6)
1. 胡黃連
味苦,氣平。大寒。生羌胡。如楊柳枯枝,心黑皮黃,折斷一線煙出者為真。入肝、膽、胃經。惡菊花、玄參、白蘚皮,解巴豆毒,忌豬肉,食之漏精。
主骨蒸勞熱,五心煩熱,傷寒勞復,溫瘧骨熱,理腰腎,去陰汗,消果積,婦人胎蒸虛驚,小兒久(注:久,原為「人」,顯誤,改)痢成疳、驚癇寒熱。
按:胡黃連,大寒至苦,秉性極清,凡熱自腸胃,以次於骨,一切濕熱邪熱、陰分伏熱,無不主治。
白話文:
味道苦,性質平和。藥性非常寒涼。生長在羌胡地區。外形像乾枯的楊柳枝,中心是黑色的,外皮是黃色的,折斷時會有一絲煙冒出來的才是真的。歸屬於肝經、膽經和胃經。忌與菊花、玄參和白蘚皮同用,能解巴豆的毒性,忌與豬肉同食,吃了會導致遺精。
主要治療骨蒸勞熱(身體發熱如同從骨頭裡蒸出來一樣的症狀)、手心腳心發熱、傷寒病癒後又復發、溫瘧引起的骨頭發熱、調理腰腎、去除陰部汗濕、消除食積、婦女因懷孕而發熱引起的虛弱驚悸、小孩久痢轉成疳積(營養不良)、驚風抽搐發寒發熱等症狀。
總結:胡黃連,藥性大寒而且非常苦,它的本性非常清涼,凡是熱從腸胃開始,逐漸深入到骨頭的,各種濕熱邪熱、陰分潛伏的熱,沒有它不能治療的。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