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立齋

《本草詳節》~ 卷之五 (3)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 (3)

1. 女貞實

味苦,氣平。生各處。與冬青相類,葉皆厚而柔長,綠色,面青背淡。但女貞葉長者四五寸,子黑色,今人呼為蠟樹;冬青葉微團,子紅色,為異。入腎經。

主強陰,健腰膝,去風熱。

按:女貞木,乃少陰之精,故入腎。益腎本寒,因虛則熱而軟,此藥則除熱補精之要品也。

白話文:

女貞子的性狀與功效

女貞子的味道苦,性平。生長於各地。外形與冬青相似,葉子都厚而柔軟且長,顏色呈綠色,正面青綠,背面較淡。但女貞葉較長,約四五寸,果實呈黑色,現代人稱之為蠟樹;冬青葉則略微圓潤,果實為紅色,兩者有所區別。女貞子入腎經。

主要功效是補益腎陰,強健腰膝,去除風熱。

註解:

女貞樹是腎陰的精華,所以歸入腎經。腎陰虛則容易出現熱症和虛弱,而女貞子具有清熱補精的功效,是治療腎陰虛的要藥。

2. 楮實子

味甘,氣寒。入脾經。凡使,水沉去浮者,去皮,酒浸蒸,焙乾用。

主起陰痿,除水腫,益氣,明目。

按:楮實子,甘為土化,入脾堅土,土旺則水不留而腫消;生血生精,而肝腎受益矣。

白話文:

這段古文中描述的是某種草藥的功效和使用方法。 功效:

  1. 能夠提升男性性功能(治陽痿);
  2. 可以消除身體中的水分、改善水腫;
  3. 有益於增強人體元氣;
  4. 具有明目的效果。 使用方法: 在使用這種草藥時,要先用水沈下去掉表面的浮物,然後剝去外皮,再用酒浸泡後蒸熟並烘烤至乾透才能使用。 補充說明: 「楮實」是一種植物名稱,在這裡指的是它的果實部分。「楮實子」具有滋養血液及精華的作用,因此可以對肝臟和腎臟產生好處。

3. 五加皮

味辛,氣溫。生南地者類草故小,生北地者類木故大。莖如蒲葉,三花為雄,五花為雌。遠志為使。凡使,男用雌,女用雄,剝皮,陰乾用。

主腰脊痛,骨節痹攣,皮肌瘀血,心腹疝氣,陰痿囊濕,便瀝陰癢,疽瘡陰蝕。

按:五加皮主病,皆因風寒濕傷於肝腎,而濕氣尤為最也。氣與酒相宜,飲之不生痰火,故稱五車之精。

白話文:

五加皮是一种辛温的药材,生长环境不同,植株大小也不同。它的莖葉像蒲草葉子,雄花有三个花蕊,雌花有五个花蕊。远志可以引導五加皮的药效发挥作用,男性使用雌性五加皮,女性使用雄性五加皮。需要剥去皮,陰乾後使用。

五加皮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疼痛、瘀血、疝气、阳痿等症状。这些病症的病因主要是因为风寒湿邪侵犯了肝肾,而湿邪尤為重要。五加皮與酒性相合,服用后不会产生痰火,因此被称为“五车之精”,意思是它的藥效非常精纯,就像五车珍宝一样。

4. 金櫻子

味酸、澀,氣平。生各處。四月開白花,九月結子,似小石榴而長,有刺,核細碎,有白毛。未經霜採。入腎、脾、肺經。

主澀精氣,止小便,療脾泄,下痢。

按:金櫻子,屬土而有金與水,其性溫澀,精氣不固者可服。若無故以取快欲,使經絡隧道不通,咎將誰執哉?

白話文:

金櫻子味道酸澀,性平,生長於各地。四月開白色花,九月結果,果實形狀像小石榴,但較長,帶刺,核細碎,表面有白色絨毛。需要在霜降前採收。金櫻子入腎、脾、肺經。

金櫻子能收斂精氣,止小便,治療脾虛泄瀉、腹瀉。

金櫻子屬於土,但兼具金和水的特性,性溫澀,適合治療精氣不固的症狀。若無故縱慾,導致經絡阻塞,誰能為此負責呢?

5. 黃檗皮

味苦,氣寒。氣味俱厚,沉而降,陰也。生各處,出蜀者,肉厚色深為佳。入腎經,膀胱引經藥。惡乾漆。凡使,酒製治上,鹽制治下,蜜制治中。

主五臟腸胃中結熱,黃疸,血痢,消渴,骨蒸,目赤,口瘡,鼻衄,諸痿癱瘓,腸痔,殺疳,治疣,漏下赤白,陰蝕,並諸瘡痛不可忍。

按:黃檗之用有六:瀉膀胱龍火,一也;利小便結,二也;除下焦濕腫,三也;痢疾先見血,四也;臍中痛,五也;補腎壯骨髓,六也。凡腎水膀胱不足,諸痿厥腰膝無力,此壬癸水涸,獨火用事,如諸物火烘則軟,於黃耆湯中加用,益水瀉火,使兩足膝中,氣力湧出,痿軟便去。

古方治陰虛火動,用知母、黃檗,以黃檗能制膀胱命門之陰火,知母能清肺金、滋腎水之化源也。但宜於少壯氣盛,能食之人,若中氣不足,邪火雖熾,久服有寒中之變,後人用之,往往不效,悉由於此。蜜炒研末,治口瘡如神,亦瀉陰火有功也。

白話文:

黃檗藥性及應用說明

藥性:

  • 味道苦,性寒。
  • 氣味都厚重,沉降,屬於陰性藥物。
  • 生長於各處,產於四川者,肉厚色深為佳。
  • 入腎經,膀胱經藥。
  • 忌與乾漆同用。
  • 炮製方法:酒製治上焦,鹽製治下焦,蜜製治中焦。

功效:

  • 主治五臟腸胃中積聚的熱氣、黃疸、血痢、消渴症、骨蒸勞熱、目赤、口瘡、鼻衄、各種痿痺癱瘓、腸痔、殺疳蟲、治疣贅、漏下赤白帶、陰蝕,以及各種瘡痛難忍。

藥理分析:

  • 黃檗有六種功效:

  • 瀉膀胱之熱火。

  • 利小便不通。

  • 除去下焦濕腫。

  • 治療痢疾初起見血。

  • 治癒臍中疼痛。

  • 補腎壯骨髓。

  • 當腎水不足、膀胱虛弱,導致各種痿痺、腰膝無力時,這是因為腎水虧虛,獨火旺盛,就像火烤東西會變軟一樣。在黃耆湯中加入黃檗,可以益水瀉火,使雙腳膝蓋力量湧現,痿軟現象消除。

古方應用:

  • 古方治療陰虛火旺,常用知母和黃檗,黃檗能制約膀胱命門的陰火,知母能清肺金、滋腎水,達到化解病源的效果。
  • 適用於氣血旺盛、食慾良好的人,若中氣不足,即使邪火旺盛,長期服用黃檗會有寒中之變,後人使用時常無效,皆因此而起。
  • 蜜炒研末,治療口瘡效果神奇,也能瀉陰火。

注:

  • [乾漆] 為一種藥材,又稱漆樹膠,性燥熱,與黃檗性寒相反,故忌同用。
  • [黃耆湯] 是一種中藥方劑,由黃耆、甘草等藥物組成,具有補氣固表、托毒生肌的功效。
  • [知母] 為一種中藥,性寒,味苦甘,能清熱瀉火、滋陰潤燥。

6. 山梔子

味苦,氣寒。氣浮味降,陽中陰也。生各處,七稜者良。入心、肺經。凡使,上中焦連殼用;下焦去殼,洗去黃漿炒用;血病,炒黑用。

主腸胃大小腸熱鬱結氣,瀉三焦火,及痞塊中火邪,心經留熱,虛煩懊憹,熱厥心痛、頭痛,清胃脘血,吐血、衄血、血痢、血淋,損傷瘀血,皶鼻,目赤,五疸。

按:梔子,除心肺二經之熱,瀉一切有餘之火,性曲屈下行,使火熱降,從小便而去,非利小便,乃清肺也,肺清化行,膀胱得之而自出耳。仲景用梔豉湯治煩躁,因傷寒汗吐下後,氣血已虛,用大黃則寒而有毒,梔子雖寒而無毒耳。古人治心痛亦用之,此為久痛成郁,郁久成熱,火氣上逆,氣不得下者設也。

真正虛寒,豈可通用?又童便炒黑,能益少陰經血;得故紙,能滋陰降火。

白話文:

梔子 中藥介紹

性味歸經: 味苦,性寒。氣性上浮,味性下沉,屬陽中之陰。

產地: 生長於各地,七棱者品質最佳。

入藥部位: 入心、肺經。

用法用量:

  • 上中焦病症:連殼使用。
  • 下焦病症:去殼,洗去黃漿後炒用。
  • 血病:炒黑使用。

主治:

  • 腸胃、大小腸熱鬱結、氣滯:清熱解毒,化瘀散結。
  • 三焦火熱:清熱瀉火。
  • 痞塊中火邪:清熱解毒,消腫散結。
  • 心經留熱:清心熱,安神定志。
  • 虛煩懊憹:清心熱,寧心安神。
  • 熱厥心痛、頭痛:清熱解毒,止痛安神。
  • 清胃脘血:涼血止血。
  • 吐血、衄血、血痢、血淋:涼血止血。
  • 損傷瘀血:活血化瘀。
  • 皶鼻:清熱解毒,消腫散結。
  • 目赤:清熱解毒,明目退翳。
  • 五疸:清熱利濕,退黃疸。

按語:

梔子能清心肺二經之熱,瀉一切有餘之火。其性向下行,能使火熱下降,從小便排出,並非單純利尿,而是清熱解毒,使肺氣清化,膀胱得之而自利。

張仲景用梔子豉湯治療煩躁,是因為患者因傷寒汗吐下後,氣血已虛,若用大黃則寒性過強且有毒性,而梔子雖寒卻無毒。

古人用梔子治療心痛,是因為久病成鬱,鬱久化熱,火氣上逆,氣不得下而致。

但若患者屬真正虛寒體質,則不適用梔子。

此外,童便炒黑的梔子可以益少陰經血;加入故紙炒製的梔子,可以滋陰降火。

7. 厚朴

味苦,氣溫。生各處。葉如檞葉,五六月結實,如冬青子,生青熟赤,皮鱗皺而厚,紫色多潤者佳。乾薑為使,惡澤瀉、硝石、寒水石,忌豆,食之動氣。凡使,去粗皮,薑汁浸,炒用。

主中風傷寒,頭痛寒熱氣,血痹死肌,溫中益氣,消痰下氣,霍亂轉筋,腹痛脹滿,胃中冷逆,胸中嘔不止,泄痢,積年冷氣,腹內雷鳴,消宿食,去結水、宿血、吐酸水,殺腸中蟲,通月經,下淋露。

按:厚朴,屬土有火,其氣溫,能瀉胃中之實。平胃散佐以蒼朮,平胃土之太過,以致中和,非溫補也。治腹脹者,必是寒脹,於大熱藥中,用其溫暖脾胃,氣得開通,而滯氣自行,滯行則去之。若氣實人,誤服參耆,以致脹悶,或作喘,宜此瀉之。然同枳實、大黃則泄實滿,所謂消痰下氣是也;同陳皮、蒼朮,則除濕滿,所謂溫中益氣是也;同解利藥,則治傷寒頭痛;同瀉痢藥,則厚腸胃。大抵性味苦溫,用苦則泄,用溫則補也。

若胃氣虛弱,及不因寒痰冷積致病者,俱禁用。

白話文:

厚朴味苦性溫,生長於各地。葉子像檞樹葉,五六月結果,果實像冬青子,青色成熟後變紅色,果皮鱗片狀,皺且厚,紫色潤澤的品質較佳。配伍乾薑,忌澤瀉、硝石、寒水石,也不宜與豆類同食,食用後容易動氣。使用時要除去粗皮,用薑汁浸泡後炒制。

主要用於治療中風傷寒、頭痛寒熱氣、血痹死肌、溫中益氣、消痰下氣、霍亂轉筋、腹痛脹滿、胃中冷逆、胸中嘔吐不止、泄痢、積年冷氣、腹內雷鳴、消宿食、去結水宿血、吐酸水、殺腸中蟲、通月經、下淋露等症狀。

厚朴屬土性溫,可以瀉胃中積實。平胃散中佐以蒼朮,可以平胃土之過盛,達到中和的效果,並非溫補之藥。治療腹脹時,多為寒脹,在較熱的藥物中使用厚朴,可以溫暖脾胃,氣得開通,滯氣自行消散。如果氣實之人誤服參耆,導致脹悶或喘息,可以使用厚朴來瀉之。厚朴與枳實、大黃同用可以泄實滿,即所謂消痰下氣;與陳皮、蒼朮同用可以除濕滿,即所謂溫中益氣;與解利藥同用可以治傷寒頭痛;與瀉痢藥同用可以厚腸胃。總之,厚朴性味苦溫,用苦則泄,用溫則補。

若胃氣虛弱或非因寒痰冷積導致疾病,則禁用厚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