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立齋
《本草詳節》~ 卷之三 (4)
卷之三 (4)
1. 前胡
味苦,氣微寒。陽中之陰,降也。生北地。苗高一二尺,葉如野菊,花似蛇床,根皮色白兼黃,氣香者為勝。入肺、脾、胃、大腸經。半夏為使,惡皂莢,畏藜蘆。凡使,水洗,刮去黑皮、蘆;或竹瀝浸潤,曬乾用。
主去實熱,散風邪,消痰下氣,開胃化食,霍亂,痞膈,止嘔,定喘,除嗽,安胎,小兒一切疳氣。
按:前胡,功長於下氣,主脾肺表裡之邪,肝膽經風痰,痞結胸脅,氣下則火降痰亦降,故能推陳致新,與柴胡純陽上升者迥異。
白話文:
前胡味道苦,藥性稍微偏寒。屬於陽性中的陰性,藥性是下降的。主要產於北方地區。它的莖大約有一二尺高,葉子像野菊花,花朵像蛇床子。根部的外皮顏色白中帶黃,氣味芳香的品質最好。歸屬於肺、脾、胃、大腸經。使用時,半夏可以增強它的藥效,但它會與皂莢產生不良反應,並畏懼藜蘆。使用時,需要用水清洗,刮去黑色的外皮和蘆頭;也可以用竹瀝浸泡濕潤後,曬乾再使用。
主要功效是去除體內的實熱,驅散風邪,消除痰液並使氣往下走,有開胃幫助消化、治療霍亂、胸腹痞塞不舒、止嘔、平定喘息、消除咳嗽、安胎的作用,並能治療小兒各種疳積之症。
總結來說:前胡的功效主要在於使氣往下走,它可以治療脾肺表裡之邪氣、肝膽經的風痰、以及胸脅痞塞結滯等症狀。當氣能順利下降,火氣自然下降,痰液也能跟著下降,所以能幫助身體推陳出新,這與柴胡這種藥性純陽、主要使氣上升的藥性截然不同。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