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詳節》~ 卷之三 (8)
卷之三 (8)
1. 丹參
味苦,氣平、微溫。生各處。莖方,葉對生而青,似婆荷而有毛,夏月開紅紫花,根赤色,大者如指。入心與包絡血分,兼入肝、腎經。畏鹼水,反藜蘆。
主養心定志,通利血脈,心腹邪氣,腸鳴幽幽如走水,寒熱積聚,除癥破瘕,風痹疼痛,調經,理崩帶,惡瘡,疥癬。
按:丹參,破宿血,生新血,安生胎,落死胎,其性一於補血,遂若有兩用耳。古治婦人病,不問胎產前後、經水多少,一味丹參散而收四物湯之功,豈非調經脈獨勝乎?
白話文:
味道苦,性平和,稍微溫熱。各地都有生長。莖是方形的,葉子是對生的,呈現青色,像薄荷但有毛,夏天開紅紫色的花,根是紅色的,大的像手指一樣。主要作用於心和包絡的血分,也兼入肝經和腎經。怕鹼水,和藜蘆相剋。
主要功能是養心安定心神,疏通血脈,治療心腹的邪氣,腸鳴如水流動的聲音,寒熱交替的積聚,消除腫塊、破除瘀血,治療風痹疼痛,調理月經,治療崩漏帶下,以及惡瘡、疥癬。
說明:丹參,可以破除舊的瘀血,生成新的血液,安定胎氣,使死胎排出,它的藥性偏向於補血,所以好像有兩種作用。古代治療婦女疾病,不論懷孕前後、月經量多少,單獨使用丹參散就可以達到四物湯的效果,這難道不是因為它調理經脈的功效特別好嗎?
2. 玄參
味苦、咸,氣微寒。二月生苗,莖方而青紫,葉似芝麻,花青白色,八月結子,根紫黑,微臭。入腎經。惡黃耆、大棗、生薑、山茱萸,反藜蘆、五味。凡使,用蒲草重重隔蒸,曬乾用。勿犯銅器,令人喉噎。
主傷寒狂邪發渴,傷寒勞復,溫瘧洒洒,堅癥血瘕,止煩渴,熱風頭痛,心驚,骨蒸,斑毒,咽痛,明目,散頸核,癰腫,瘤癧。
按:玄參,氣輕清而苦,故入心肺,以清上焦之火,體重濁而咸,故入腎部,以滋少陰之水,及樞機之劑,管領諸氣上下清肅而不濁也。《活人》治傷寒陽毒,汗下後毒不散,及心懊憹,煩不得眠,心神顛倒欲絕者,用其能治胸中氤氳之氣、無根之火也。又腎水受制,真陰失守,孤陽無根,發為火病,法宜以之壯水制火,故與地黃同功。
其消瘰癧、積聚,亦是散火耳。
白話文:
玄參的味道苦、鹹,性質稍微寒涼。二月時長出幼苗,莖是方形的,呈現青紫色,葉子像芝麻,花是青白色的,八月結果,根部是紫黑色的,帶點臭味。主要作用於腎經。不宜與黃耆、大棗、生薑、山茱萸一起使用,會與藜蘆、五味子產生不良反應。使用時,要用蒲草一層層隔開蒸煮,曬乾後使用。不要接觸到銅製器皿,會導致喉嚨阻塞。
主要治療傷寒引起的狂躁、口渴,傷寒後身體虛弱復發,瘧疾發作時忽冷忽熱,堅硬的腫塊、血瘀積聚,能止渴、消除煩躁,治療熱性頭痛、心悸、骨蒸、斑疹、咽喉腫痛,能明目,消散頸部淋巴結腫大、癰腫、瘤、瘰癧。
總結來說,玄參的氣味清輕而苦,所以能作用於心肺,來清除上焦的火熱,性質沉重而鹹,所以能作用於腎部,來滋養腎陰之水,它也是樞紐性的藥物,能調節全身氣機的上下流通,使其清澈而不混濁。《活人》這本書提到,用玄參治療傷寒陽毒,在發汗或瀉下後毒素無法消散,以及心煩意亂、無法入睡、心神錯亂快要崩潰的狀況,這是因為玄參能治療胸中鬱悶之氣和沒有根源的虛火。另外,腎水受到抑制,導致真陰虛損,孤陽沒有根源,因而引發火熱的疾病,此時應該用玄參來滋養腎水以制約火熱,因此它的功效與地黃相似。
玄參能消除瘰癧、積聚,也是因為它能散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