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立齋

《本草詳節》~ 卷之二 (10)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10)

1. 獨滑

味苦、甘、辛,氣微溫。氣味俱薄,浮而升,陽也。生西羌者,名羌活;生中國者,為獨滑。黃色、成塊者,良。入肺、腎經。

主腎間風邪,手足攣痛,風濕痹,風毒齒痛,奔豚,癇,痙,疝瘕,金瘡。

按:獨滑,氣濁屬陰,善行血分,斂而能舒,沉而能升,緩而善搜,可助表虛,入足少陰以理伏風,而不治太陽之症。但療風宜用獨滑,兼水宜用羌滑。

白話文:

味道苦、甘甜、辛辣,藥性稍微溫和。氣味都比較淡薄,藥性往上浮升,屬於陽性。生長在西羌的,叫做羌活;生長在中國的,就叫做獨活。黃色、呈塊狀的,品質較好。歸入肺經、腎經。

主要治療腎臟間的風邪,手腳抽筋疼痛,風濕痺痛,風邪引起的牙痛,奔豚氣(氣從小腹上衝),癲癇,抽搐,疝氣腫塊,刀劍外傷。

說明:獨活,藥性比較渾濁屬陰,擅長在血液中運行,有收斂的作用,也能夠舒張,藥性沉降,也能夠升發,作用緩和但善於搜刮,可以幫助治療體表虛弱的症狀,歸入足少陰腎經以調理潛伏的風邪,但不治療太陽經的病症。但是治療風病適宜使用獨活,如果兼有水濕的問題,就適宜使用羌活。

2. 羌活

味辛、苦,氣溫。紫色、節密者良。入膀胱、小腸經。

主項強,腰脊痛,頭痛,周身節痛,賊風失音不語,手足不遂,口面喎斜,眼赤腫,散新舊風濕,癰疽敗血。

按:羌活,氣清屬陽,善行氣分,舒而不斂,升而能沉,雄而善散,小無不入,大無不通,乃表裡引經、撥亂反正之主也,故入太陽以理遊風。二滑功用,雖若不同,亦互相表裡。惟氣血虛、遍身痛者,勿概用。

白話文:

味道辛辣、苦澀,藥性溫熱。紫色的、莖節緊密的品質較好。主要歸入膀胱經和小腸經。

主要治療頸項僵硬,腰背脊椎疼痛,頭痛,全身關節疼痛,因外邪侵襲導致的失聲、說不出話,手腳麻痺不靈活,口眼歪斜,眼睛紅腫。能驅散新舊風濕病邪,治療癰疽和敗血症。

說明:羌活,藥性清揚屬於陽性,擅長在氣分運行,舒展而不收斂,向上升散又能向下沉降,藥性剛強且善於發散,小處都能到達,大的阻礙都能疏通,是引導表裡經絡、撥亂反正的重要藥物。因此能歸入太陽經,以治理遊走性的風邪。與防風兩者功用,雖然看似不同,實際上是互相配合、相輔相成的。只有氣血虛弱、全身疼痛的人,不要隨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