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立齋

《本草詳節》~ 卷之二 (6)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6)

1. 牛蒡子(附:根、莖、葉)

味辛,氣平。陽中之陰,升也。生各處,葉似芋葉而長,實似葡萄核而褐色,殼類慄球多刺。入肺經。凡使,微妙,搗碎用。

主潤肺,散氣,利咽膈,去腰膝滯氣,皮膚風濕癮疹,消斑疹,丹毒,出癰疽頭。

按:牛蒡子,通十二經,為散風、解毒、除熱之要藥。惟寒而滑泄者,勿用。

附:根、莖、葉:味苦,氣寒。主蒸熱(注:原作「熟」,顯誤,改),療傷寒寒熱,汗出,中風面腫,消渴,熱中,逐水。入鹽少許,封疔腫,敷金瘡;作浴湯,去皮間習習如蟲行風。

白話文:

牛蒡子的味道是辛辣的,藥性平和。屬於陽性中的陰性,藥性是上升的。各地都有生長,葉子像芋頭葉但更長,果實像葡萄核呈褐色,外殼像栗子的球狀,有很多刺。歸肺經。使用時,要稍微搗碎後使用。

主要功效是潤肺、疏散氣機、疏利咽喉和胸膈、去除腰膝的氣滯,能治療皮膚風濕引起的疹子,消除斑疹、丹毒,使癰疽發出頭部。

說明:牛蒡子能通達全身經絡,是散風、解毒、清除熱邪的重要藥物。但是體質虛寒且容易腹瀉的人,不宜使用。

附註:牛蒡的根、莖、葉,味道是苦的,藥性寒涼。主要治療因熱邪引起的疾病,如傷寒引起的寒熱往來、出汗,以及中風導致的面部腫脹、消渴症、熱症,還有逐水的作用。加入少量鹽,可以敷在疔瘡腫痛處,也可以敷在刀傷等外傷;用來洗澡,可以去除皮膚間如蟲子爬行的風邪。

2. 金銀花

味甘,氣小寒。生附樹牆,凌冬不調,蔓藤多左纏,四月開花,初白久黃。入肺、脾經。

主諸腫毒、癰疽、疥癬、楊梅瘡,兼治血痢,脹滿,風濕氣。

按:忍冬,莖、葉、花功用皆同,人知其消毒之功,而昧其除脹、解痢、去風之用。

白話文:

味道甘甜,性質稍微寒涼。它生長在依附著樹木或牆壁的地方,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不會凋零。它的藤蔓大多是向左纏繞生長的,在農曆四月開花,剛開始是白色,久了會變成黃色。它歸入肺經和脾經。

主要可以治療各種腫毒、癰疽、疥癬、梅毒,同時也能治療血痢、腹脹、風濕病。

說明:忍冬的莖、葉、花功效都相同,人們只知道它有消毒的作用,卻不了解它還能消除脹氣、止痢、去除風邪。

3. 釣藤

味甘、苦,氣微寒。藤長八九尺,葉細長,節間刺如釣鉤,故名。心包絡,肝經藥。凡使,用鉤。

主頭旋目眩,小兒寒熱,十二驚癇。

按:釣鉤藤,入手足厥陰。足厥陰主風,手厥陰主火,諸病皆肝風、相火所為,釣藤通心包於肝木,則風靜火息,而諸症自除。

白話文:

味道甘甜、帶點苦味,性質稍微偏寒。藤蔓長約八、九尺,葉子細長,在莖節之間有像釣魚鉤的刺,因此得名。這味藥歸屬於心包絡和肝經。凡是使用,要用它帶鉤的部分。

主要治療頭暈目眩、小兒發冷發熱,以及各種小兒驚厥抽搐的症狀。

分析:釣鉤藤這味藥,作用在足厥陰肝經和手厥陰心包經。足厥陰肝經主導風邪,手厥陰心包經主導火邪,許多疾病都是因為肝風和相火(一種虛火)所引起的。釣藤可以疏通心包經,並影響肝木,使風平息、火氣消退,這樣各種症狀自然就會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