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立齋

《本草詳節》~ 卷之三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4)

1. 黃芩

味苦,氣平、寒。氣厚味薄,可升可降,陰也。生北地。苗長尺余,莖如粗筋,葉四而叢生,兩兩相對,六月開紫花,根如知母,長四五寸,八月採。入肺、脾、心、大腸、三焦、膽六經。凡使,酒炒,上行;童便炒,下行。

主涼心,瀉肺中濕熱,肺火咳逆,肺痿,胃中熱,目熱腫赤,頭痛,骨蒸,寒熱往來,天行熱,奔豚,熱痰,喉腥,安胎,下痢,及諸失血,乳癰,發背,諸瘡腫,排膿。

按:黃芩,氣寒味苦,色黃帶綠,苦入心,寒勝熱,黃乃脾胃之色,心火與脾胃濕熱得之驅瀉,肺、大腸所以受蔭也;綠者,膽色,仲景小柴胡用之,為少陽的藥也。安胎者,胎宜清熱涼血,血不妄行,胎始得養也。餘主諸症,亦不過退火熱、養陰血盡之。脾、肺虛熱則非其所主矣。

白話文:

黃芩的功效與應用

藥性: 味苦,性平偏寒。藥性厚重,藥力較弱,可升可降,屬陰性藥物。

產地: 生長於北方地區。

形態: 植株高度約一尺多,莖如同粗繩,葉片四片叢生,兩兩相對,六月開花,紫色。根部類似知母,長度約四五寸,八月採收。

歸經: 入肺、脾、心、大腸、三焦、膽六經。

炮製: 酒炒可使藥性上行,童便炒可使藥性下行。

功效:

  • 清熱涼心: 清除心火,治療心煩熱燥。
  • 瀉肺熱: 清除肺熱,治療肺熱咳嗽、肺燥咳嗽、肺痿等症。
  • 清胃熱: 清除胃火,治療胃熱口渴、胃痛等症。
  • 解毒消腫: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治療目赤腫痛、頭痛、骨蒸潮熱等症。
  • 安胎: 清熱涼血,安胎止血,治療妊娠胎動不安等症。
  • 止瀉: 清熱利濕,止瀉止痢。
  • 止血: 清熱涼血,止血生肌,治療各種出血症狀。
  • 消癰散結: 清熱解毒,消癰散結,治療乳癰、發背等症。

藥理分析:

黃芩性寒味苦,顏色黃帶綠。苦入心經,寒勝熱,黃色入脾胃,故能清心火、脾胃濕熱。由於心火和脾胃濕熱得到清除,肺和大腸也因此受益。綠色入膽經,仲景在小柴胡湯中使用黃芩,是治療少陽經病的藥物。

黃芩安胎的功效,是因為胎兒需要清熱涼血,血不妄行才能得到滋養。其他主治症狀,也大多是退火熱、養陰血的功效。但黃芩不適合脾肺虛熱者使用。

2. 連翹

味苦,氣平、微寒。氣味俱薄,輕清而浮,升也,陽也。生川蜀者,殼小、堅,外完無附萼,剖則中解,氣甚芳香;生江南者,殼柔軟,外有附萼,絕無香氣。入心經、心包絡、三焦、膽、大腸經。凡使,去梗,旋研入藥方效。

主瀉心火,及脾胃濕熱,諸經血結氣聚,耳聾,五淋,月閉,諸瘡瘍,瘤癭結核,排膿、消腫、止痛。

按:連翹,雖瀉六經,而心經為最,諸瘡淋閉等症,俱屬心火,故能療之。《藥性》云:除六經熱,與柴胡同功,但有氣血之異。同鼠黏子,治瘡瘍,別有神功。

白話文:

連翹藥性解說

連翹味苦,性平偏寒。氣味淡薄,輕盈清透,具有上升的特性,屬陽性藥物。

生長於四川、蜀地者,果殼較小而堅硬,外殼完整無萼片附著,剖開後果肉易於分離,氣味芳香濃郁;生長於江南者,果殼較柔軟,外殼有萼片附著,幾乎沒有香味。

連翹入心經、心包絡、三焦經、膽經、大腸經。

使用時,需去梗,研磨成粉末後再加入藥方中,才能發揮最佳療效。

主治:

  • 瀉心火:清熱降火,治療心火亢盛引起的各種症狀。
  • 脾胃濕熱:清熱利濕,治療脾胃濕熱引起的各種症狀。
  • 諸經血結氣聚:疏通經絡,化解血瘀氣滯,治療各種經絡不通、氣血凝滯的病症。
  • 耳聾:清熱解毒,通利耳竅,治療耳聾。
  • 五淋:清熱利濕,通淋排石,治療五淋(小便異常)。
  • 月閉:調經活血,治療月經閉止。
  • 諸瘡瘍: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治療各種瘡瘍。
  • 瘤癭結核:散結消腫,治療瘤癭結核。
  • 排膿、消腫、止痛: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治療各種膿腫、腫痛。

藥性分析:

連翹雖然可以清熱瀉六經,但對心經的療效最為顯著。諸如瘡瘍、淋閉等症,皆屬心火亢盛,因此連翹能有效治療這些病症。《藥性》記載:連翹與柴胡均能清熱解表,但兩者氣血性質有所不同。連翹與鼠黏子合用,治療瘡瘍效果顯著,別具神效。

3. 知母

味苦、辛,氣寒。氣味俱厚,沉而降,陰也,陰中微陽。形似菖蒲,柔軟肥白者為上。腎經本藥,又入胃、肺經。凡使,去皮毛。忌鐵器。上行,酒炒;下行,鹽水炒。

主涼心肺,瀉胃火、腎火、膀胱火,熱厥頭痛,有汗骨蒸,傷寒發斑,久瘧煩熱,脅下邪氣,肢體浮腫,下痢,消渴,喉腥,安胎,止子煩。

按:知母之用有四:瀉無根之腎火,療有汗之骨蒸,止虛勞之熱,滋化源之陰。白虎湯用治煩躁不得眠者,煩出於肺,躁出於腎,君以石膏,佐以知母之苦寒,清腎之源,緩以甘草、粳米,使不速下,而固胃氣也。

又病小便閉塞,有熱在上焦氣分而渴者,是肺中伏熱,不能生水,膀胱絕其化源,宜知母瀉肺火,清金滋源;若熱在下焦血分而不渴者,乃真水不足;膀胱乾涸,宜黃柏補腎與膀胱,使陰氣行而陽自化。如此分別,小便安有不通者哉!尺弱,禁用。

白話文:

知母的藥性與功效

藥性: 味道苦、辛,性寒。藥性厚重,沉降,屬陰,但陰中帶微陽。形狀類似菖蒲,柔軟肥白者品質最佳。

經絡: 主要歸入腎經,也入胃經和肺經。

功效:

  • 性狀: 凡使用知母,可去皮毛。忌諱使用鐵器。上行時,可用酒炒;下行時,可用鹽水炒。
  • 主治:
  • 涼心肺
  • 瀉胃火、腎火、膀胱火
  • 熱厥頭痛
  • 有汗骨蒸
  • 傷寒發斑
  • 久瘧煩熱
  • 脅下邪氣
  • 肢體浮腫
  • 下痢
  • 消渴
  • 喉腥
  • 安胎
  • 止子煩

用法:

  • 知母的四個主要作用:
  • 瀉無根之腎火
  • 療有汗之骨蒸
  • 止虛勞之熱
  • 滋化源之陰
  • 白虎湯的應用:
  • 白虎湯用於治療煩躁失眠,因煩出於肺,躁出於腎,主藥以石膏,佐以知母的苦寒,清腎之源,再用甘草和粳米緩和藥性,避免過快下降,並固護胃氣。
  • 治療小便閉塞:
  • 若小便閉塞,上焦氣分有熱而口渴,是肺中伏熱,不能生水,膀胱失去化源,宜用知母瀉肺火,清金滋源。
  • 若熱在下焦血分而不渴,是真水不足,膀胱乾涸,宜用黃柏補腎和膀胱,使陰氣運行,陽氣自然化解。
  • 如此區分對症下藥,小便閉塞就不會再發生。

禁忌:
尺弱者禁用。

4. 藍實

味苦、甘,氣寒。生各處,有多種,入藥惟用蓼藍。與蓼無異。凡使,秋採實,日乾,研碎用。莖葉可敷疔腫、金瘡。

主驅臟腑熱煩,去經絡中結氣,殺蟲。

按:藍屬水,能使敗血分歸經絡,而降火有功者也。至以石灰成澱,止血、拔毒、殺蟲,比藍實更勝。

白話文:

蓼藍的滋味是苦甘,性寒。它生長在各個地方,有很多種,但入藥只用蓼藍,與其他蓼草無異。使用時,在秋季採收果實,曬乾,研磨成粉末使用。它的莖葉可以敷治疔瘡腫毒、刀傷。

蓼藍的主要功效是驅除臟腑的熱煩,去除經絡中的積聚之氣,殺滅蟲害。

蓼藍屬於水性,能夠使腐敗的血液歸屬於經絡,並且有降火的作用。用石灰將蓼藍沉澱後,止血、拔毒、殺蟲的效果比蓼藍果實還要好。

5. 青黛

味鹹,氣寒。出波斯國。與靛花不同,因其難得,取靛花代之,功亦相類。

主中下焦蓄風熱毒,咳嗽,傷寒赤斑,時疫頭痛,消食積,小兒驚癇,頑熱,疳熱,殺蟲。

按:青黛,能收五臟鬱火,清上膈痰火,東方青色入肝,故主肝病尤多。

白話文:

青黛的味道鹹,性寒,產於波斯國。它與靛花不同,由於青黛稀少難得,所以用靛花代替它,效果也相似。

青黛主要用於治療中下焦積聚的風熱毒,咳嗽,傷寒發熱伴有紅色斑點,流行性疾病引起的頭痛,消化積食,小兒驚癇,頑固發熱,疳熱,以及殺蟲。

青黛能收斂五臟鬱積的熱火,清除上焦的痰火,東方屬青色入肝,因此特別適用於治療肝病。

6. 丹參

味苦,氣平、微溫。生各處。莖方,葉對生而青,似婆荷而有毛,夏月開紅紫花,根赤色,大者如指。入心與包絡血分,兼入肝、腎經。畏鹼水,反藜蘆。

主養心定志,通利血脈,心腹邪氣,腸鳴幽幽如走水,寒熱積聚,除癥破瘕,風痹疼痛,調經,理崩帶,惡瘡,疥癬。

按:丹參,破宿血,生新血,安生胎,落死胎,其性一於補血,遂若有兩用耳。古治婦人病,不問胎產前後、經水多少,一味丹參散而收四物湯之功,豈非調經脈獨勝乎?

白話文:

丹參味苦,性平微溫,生長於各地。莖方形,葉子對生,呈青色,類似婆荷但有毛,夏季開紅紫色花,根部呈赤色,大的像手指。丹參入心、包絡血分,兼入肝、腎經。忌鹼水,反藜蘆。

丹參主要功效是養心定志,通利血脈,治療心腹邪氣、腸鳴幽幽如走水、寒熱積聚、除癥破瘕、風痹疼痛、調經、理崩帶、惡瘡、疥癬。

丹參可破宿血,生新血,安生胎,落死胎,兼具補血功效,可謂兩用。古時治療婦科疾病,不論胎產前後、經水多少,皆以丹參散一味藥,即可達到四物湯的功效,可見其在調經脈方面的獨特作用。

7. 玄參

味苦、咸,氣微寒。二月生苗,莖方而青紫,葉似芝麻,花青白色,八月結子,根紫黑,微臭。入腎經。惡黃耆、大棗、生薑、山茱萸,反藜蘆、五味。凡使,用蒲草重重隔蒸,曬乾用。勿犯銅器,令人喉噎。

主傷寒狂邪發渴,傷寒勞復,溫瘧洒洒,堅癥血瘕,止煩渴,熱風頭痛,心驚,骨蒸,斑毒,咽痛,明目,散頸核,癰腫,瘤癧。

按:玄參,氣輕清而苦,故入心肺,以清上焦之火,體重濁而咸,故入腎部,以滋少陰之水,及樞機之劑,管領諸氣上下清肅而不濁也。《活人》治傷寒陽毒,汗下後毒不散,及心懊憹,煩不得眠,心神顛倒欲絕者,用其能治胸中氤氳之氣、無根之火也。又腎水受制,真陰失守,孤陽無根,發為火病,法宜以之壯水制火,故與地黃同功。

其消瘰癧、積聚,亦是散火耳。

白話文:

性狀

味道苦、鹹,性微寒。二月開始發芽,莖方形且呈青紫色,葉子像芝麻葉,花呈青白色,八月結果,根呈紫黑色,略帶臭味。歸入腎經。

忌諱

忌與黃耆、大棗、生薑、山茱萸同用,反忌藜蘆和五味子。

炮製

使用蒲草層層包裹後蒸製,曬乾備用。不可接觸銅器,否則會導致喉嚨哽噎。

功效

主治傷寒、狂邪發熱、口渴、傷寒後體虛、溫病反覆發作、堅硬腫塊、血塊積聚、止渴、熱風頭痛、心悸、骨蒸勞熱、斑疹毒、咽喉疼痛、明目、散結頸部淋巴結核、癰腫、瘤結。

藥理分析

玄參性輕清而味苦,故能入心肺,清熱上焦之火;體重濁而味鹹,故能入腎部,滋養少陰之水,並調節腎臟的樞機作用,使氣機上下流通,清肅而不濁。

《活人》書中記載,玄參可用於治療傷寒陽毒,汗出後毒氣不散,以及心煩意亂、失眠、心神不寧等症狀,因為它能治療胸中鬱熱之氣和無根之火。

另外,當腎水受制,真陰不足,陽氣無根,導致火熱病症時,可以用玄參來滋陰降火,其功效與地黃相同。

玄參能消散瘰癧、積聚等病症,也是因為它能清熱散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