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立齋

《本草詳節》~ 卷之三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1)

1. 葛根

味甘,氣微寒。氣味俱薄,浮而微降,陽中陰也。藤蔓長一二丈(注:原作「尺」,顯誤,改),根外紫內白。胃之行經藥。殺野葛、巴豆、百毒。

主傷寒、中風頭額痛,解肌發表,宣疹發痘,血痢,消渴,嘔吐,酒毒;生者,墮胎。

按:葛根,能升下陷之胃氣,上輸於肺而益水源,故他風藥多燥,此獨止渴,然胃氣既升,虛渴即止,一貫之理也。蓋氣味甘平,得土之沖和,陽明溫熱火鬱,宜遇之立解。若太陽初病,不可便服,與升、柴等。

白話文:

葛根味甘性微寒,氣味淡薄,藥性輕浮略向下行,屬於陽中帶陰。藤蔓長約一兩丈,根部外皮紫黑色,內部白色。葛根是治療胃病的藥材,可以殺死野葛、巴豆等毒物。

主要用於治療傷寒、中風引起的頭額痛,解肌發汗,促進疹子發出,治療血痢、消渴、嘔吐、酒毒;生葛根可以墮胎。

葛根能提升下陷的胃氣,向上輸送至肺部,補充津液,因此其他風藥多偏燥熱,而葛根卻能止渴。這是因為葛根提升胃氣,虛渴自然消除,道理貫通一致。葛根氣味甘平,得土的沖和之氣,陽明經溫熱火鬱,遇到葛根就能快速消除。但是,太陽病初起時,不宜馬上服用葛根,與升麻、柴胡等藥物同理。

2. 秦艽

味苦、辛,氣平、微溫。可升可降,陰中陽也。生各處。長大、黃白色、羅紋交者,勝。入大小腸,兼入肝、膽經。菖蒲為使。凡使,以布拭去黃白色,童便浸一宿,日乾用。

主寒熱邪氣,寒濕風痹,肢節痛,口噤,牙痛,口瘡,腸風,骨蒸,黃疸,下水,利小便。

按:秦艽,風藥中潤劑,散藥中補劑。長於治風,實長於養血,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故療風無問久新也。陽明有濕,則身體痠痛、煩熱,有熱則潮熱、骨蒸,秦艽入陽明而去濕熱,故小便利,黃疸愈,痹症痊也。下虛,及大小便不禁者,勿用。

白話文:

秦艽藥性解說

味苦、辛,氣平、微溫。 秦艽的味道是苦的,帶點辛辣,藥性平和,微帶溫暖。

可升可降,陰中陽也。 秦艽的藥性可以上行,也可以下行,屬於陰中帶陽的藥物。

生各處。 秦艽生長在各地。

長大、黃白色、羅紋交者,勝。 長得大、顏色黃白、紋理交錯的秦艽,藥效最好。

入大小腸,兼入肝、膽經。 秦艽主要作用於大小腸經,也兼入肝經、膽經。

菖蒲為使。 菖蒲是秦艽的使藥。

凡使,以布拭去黃白色,童便浸一宿,日乾用。 使用秦艽時,要用布將它表面上的黃白色物質擦去,然後浸泡在童尿中一夜,第二天曬乾後再使用。

主寒熱邪氣,寒濕風痹,肢節痛,口噤,牙痛,口瘡,腸風,骨蒸,黃疸,下水,利小便。 秦艽可以治療寒熱邪氣,寒濕風痹,肢節疼痛,口緊閉,牙痛,口瘡,腸風,骨蒸,黃疸,腹水,以及利尿。

按:秦艽,風藥中潤劑,散藥中補劑。長於治風,實長於養血,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故療風無問久新也。 秦艽在風藥中屬於潤劑,在散藥中屬於補劑。它擅長治療風症,實際上更擅長補血。治療風症要先治療血,血行通暢後,風自然消散,因此它可以治療任何時侯的風症。

陽明有濕,則身體痠痛、煩熱,有熱則潮熱、骨蒸,秦艽入陽明而去濕熱,故小便利,黃疸愈,痹症痊也。 陽明經有濕氣,就會引起身體痠痛、煩熱,有熱氣就會出現潮熱、骨蒸。秦艽可以進入陽明經,去除濕熱,因此能利尿、治癒黃疸,緩解痹症。

下虛,及大小便不禁者,勿用。 下焦虛寒,以及大小便失禁的人,不宜使用秦艽。

3. 荊芥

味辛、苦,氣溫。浮而升,陽也。二月布子生苗,炒食辛香,方莖,細葉,八月開小花,作穗成房,房內有細子,黃赤色,連穗採用。入肺、肝經氣分。反驢肉、無鱗魚。

主散頭目、咽喉、口齒風熱,冷風出汗,吐血,衄血,血痢,痔瘻,濕痹,崩中,產後中風身強直,及瘰癧,瘡疥。

按:荊芥,乃血分之風藥,故入太陰、厥陰,蓋肝為風木主血,而相火寄之,此所以治風、血、瘡三病也。然治風在皮裡膜外,非若防風之入骨肉。有汗者,勿用。

白話文:

荊芥味辛、苦,性溫,屬陽性藥物。它生長迅速,在二月發芽,莖直細葉,八月開花結穗,穗內有細小的黃赤色種子。藥性入肺、肝經,主要治療頭目、咽喉、口齒風熱,冷風出汗,吐血,鼻出血,血痢,痔瘡,濕痺,崩漏,產後中風肢體僵硬,以及瘰癧、瘡疥等疾病。它可以散風解表,涼血止血,適合治療血分風熱引起的疾病。但需注意,荊芥不能與驢肉和無鱗魚同食,也不適用於出汗的患者。

4. 紫蘇(附:子、梗)

味辛,氣微溫。端午日採。惡鯉魚。

主解肌發表,霍亂轉筋,下胸膈浮氣,通大小腸,止腳氣,安胎。

附:子,味辛,氣溫。主定喘咳,破癥結,消五隔,消痰,利二便,腰腳中濕氣,風結氣。

附:梗,下氣消脹,安胎,體稍虛者尤宜。

按:紫蘇,葉、莖、子雖主分用,而下氣則一也。然味辛、色紫,氣血均入。同橘皮、砂仁,則行氣安胎;同藿香、烏藥,則溫中止痛;同香附、麻黃,則發汗解肌;同川芎、當歸,則和血散血;同木瓜、厚朴,則散濕解暑、治霍亂、腳氣;同桔梗、枳殼,則利膈寬胸;同杏仁、萊菔子,則消痰定喘。但表虛禁用葉,腸潤、肺虛禁用子。

白話文:

紫蘇味道辛辣,性溫和。端午節採收最佳。忌與鯉魚同食。

紫蘇能解表發汗,治療霍亂、抽筋,以及胸膈脹滿、氣喘等症狀,還有通大小腸、止腳氣、安胎的功效。

紫蘇的果實,味道辛辣,性溫。能止咳化痰、破除積塊、消積化食、利尿通便,也能治腰腿濕氣和風寒凝滯。

紫蘇的莖,能降氣消脹、安胎,特別適合體虛的人使用。

紫蘇葉、莖、果實雖然各自主治不同的病症,但都有降氣的作用。紫蘇辛辣、紫色的特性,使它具有調節氣血的作用。與橘皮、砂仁搭配,則能行氣安胎;與藿香、烏藥搭配,則能溫中止痛;與香附、麻黃搭配,則能發汗解肌;與川芎、當歸搭配,則能和血散血;與木瓜、厚朴搭配,則能散濕解暑、治霍亂、腳氣;與桔梗、枳殼搭配,則能利膈寬胸;與杏仁、萊菔子搭配,則能消痰定喘。但表虛者忌用紫蘇葉,腸潤、肺虛者忌用紫蘇果實。

5. 婆荷

味辛、苦,氣溫。氣味俱薄,浮而升,陽也。蘇州府學前,地名龍腦者佳。肝、包絡經氣分藥,又入肺經。

主中風失音,清頭目、咽喉、口齒,塞鼻止衄血,涼血,止痢,洗癮疹、疥癧,搗汁含漱,去舌胎。

按:薄荷,辛能發散,涼能清利,浮升能上高巔,所以為消風散熱之要藥。至血痢之症,病在凝滯,辛以暢氣,故亦主之。小兒驚狂、壯熱,須此引藥;又能引諸藥入營衛,而風寒頓驅也。

白話文:

薄荷的味道辛辣帶苦,性溫。它的氣味清淡,性浮而向上,屬陽性。蘇州府學前有一處地名叫做龍腦,產出的薄荷品質最好。薄荷主要歸肝經、包絡經和肺經。

薄荷具有以下功效:治療中風失語、清頭目、咽喉、口齒、止鼻塞鼻出血、涼血止痢、治療癮疹和疥瘡。可以將薄荷搗汁含漱,去除舌苔。

分析

薄荷性辛涼,具有發散、清利、上行之特性,因此是治療風熱症的常用藥。例如消風散就是以薄荷為主要藥物,用於治療風熱感冒。

薄荷還可以治療血痢,因為血痢病症多因氣血凝滯引起,而薄荷辛辣之性可以暢通氣血。對於小兒驚狂、壯熱等症狀,也需要用薄荷引導藥物進入營衛,驅散風寒。

總結

薄荷是一種具有多種功效的中藥材,可以治療風熱感冒、血痢、小兒驚狂等症狀。

補充說明

  • "氣分藥"是指藥物主要作用於氣血的運行。
  • "營衛"是指人體的兩條重要經絡,分別負責輸送營養和抵抗外邪。
  • "引藥"是指用某些藥物來引導其他藥物發揮作用。

6. 香薷

味辛,氣微溫。生各處。方莖,尖葉,有刺缺,似黃荊葉而小,九月開紫花,大葉而陳久者,良。入脾、胃、肺經。

主霍亂腹痛,嘔逆,冷氣,水腫。含汁漱口,去臭氣;為末水服,止鼻衄。

按:香薷,屬金與水,有徹上徹下之功,解暑,利小便,又治水甚捷。肺得之清化行(注:行下似有脫漏),而熱自降也。世治暑病,惟首香薷飲,然暑有乘涼飲冷,陽氣為陰邪所遏,遂頭痛、發熱惡寒、煩躁、口渴,或吐或瀉,或霍亂者,用此發越陽氣,散水和脾;若飲食不節,勞役斫喪之人傷暑,大熱大渴,汗泄如雨,煩躁喘促,或瀉或吐者,乃勞倦內傷之症,必用清暑益氣、人參白虎、桂苓甘露飲之類,以瀉火益元,若概用香薷,是重虛其表,而又濟之以熱矣。蓋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藥,如冬月之用麻黃,今人用以代茶,癡哉!

白話文:

香薷的味道辛辣,性微溫。生長在各地。莖方正,葉尖細,有刺狀缺口,形狀像黃荊葉但較小,九月開紫色花朵。葉大且陳久者,藥效較好。它歸脾、胃、肺經。

主要用於治療霍亂腹痛、嘔吐逆氣、體寒、水腫等症狀。將香薷汁液含在口中漱口,可以去除口臭;研磨成粉末用清水服用,可以止鼻血。

古人認為香薷屬金與水,具有通上通下的功效,可以解暑、利尿,治療水腫效果顯著。肺部得到香薷的清化,熱氣自然下降。世人治療暑病,通常首選香薷飲。然而,暑病也分為因貪涼飲冷導致陽氣被陰邪阻遏,出現頭痛、發熱怕冷、煩躁、口渴、嘔吐或腹瀉,甚至霍亂等症狀,以及因飲食不節、勞累過度而導致暑熱內傷,出現大熱大渴、汗出如雨、煩躁喘促、嘔吐或腹瀉等症狀。對於前者,可用香薷發散陽氣,利水和脾;對於後者,則需用清暑益氣、人參白虎、桂苓甘露飲等藥物,瀉火益元。如果一概用香薷,就會過度損傷表氣,反而助長熱邪。香薷是夏月解表之藥,如同冬月之用麻黃。現在有些人用香薷當茶喝,實在是愚蠢之舉。

7. 半夏

味辛、微苦,氣溫、平。有毒。生寒,熟熱。沉而降,陰中陽也。生各處。一莖三葉,高二三寸,八月採根。入膽、脾、胃、大腸、肺、心六經。射干、柴胡為使,惡皂莢,畏雄黃、生乾薑、秦皮、龜甲,反烏頭,忌羊肉、血、飴糖、海藻。凡使,換水浸七日,入麻袋盛,揉袋,漿出,日乾用之;袋內滓不用,此內府製法,勝於造麴。

主傷寒寒熱,形寒飲冷,傷肺而咳,胸中痞,膈上痰,痰厥頭痛,眉稜骨痛,咽喉腫痛,霍亂轉筋,痰瘧,嘔逆,腸鳴,白濁,夢遺,帶下,夜不得瞑,墮胎;生,塗癰腫。

按:半夏一藥,古有血家、渴家、汗家三禁,以祛濕勝水乃其能事,謂之不燥不可也;先賢又有辛潤腎燥、可利大小二便、老人虛秘,《局方》用半硫,謂之不潤不可也,潤與燥反,二說將奚從?余謂:制之得法,則燥烈殺而辛潤存,又用藥以監使之,自從控泛駕而成良馭,惡得如世之嫌其燥者而代以貝母、瓜蔞仁乎?夫虛勞咳痰,或痰中見血,肺癰,肺痿,癰疽,乳難,諸郁成痰,此宜貝母、瓜蔞仁化痰開結;若風痰、寒痰、濕痰、食痰,令人昏憒口噤,自非半夏束手待斃矣!張元素曰:熱痰佐以黃芩,風痰佐以天南星,寒痰佐以乾薑,痰痞佐以陳皮、白朮。孕婦忌之,為其燥津液也,同生姜則無害,多用亦瀉脾胃。

其善用半夏者乎?李時珍曰:脾無留濕不生痰,故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半夏性溫、味辛、體滑,滑能潤,辛溫能散亦能潤,所謂辛走氣,能化液,辛以潤之是已。王好古曰:半夏能泄痰之標,不能泄痰之本,泄本者,泄腎也,其善論半夏者乎?

白話文:

半夏

性味: 味辛、微苦,性溫,平。有毒。生寒,熟熱。沉降,陰中之陽也。

產地: 生長於各處。

形態: 一莖三葉,高二三寸,八月採根。

歸經: 入膽、脾、胃、大腸、肺、心六經。

配伍:

  • 使藥: 射干、柴胡
  • 惡藥: 皂莢
  • 畏藥: 雄黃、生乾薑、秦皮、龜甲
  • 反藥: 烏頭
  • 忌藥: 羊肉、血、飴糖、海藻

炮製: 凡使,需換水浸泡七日,再放入麻袋盛裝,揉袋,使汁液流出,日曬乾燥後使用;袋內殘渣不可使用。此為內府製法,比造麴更佳。

主治:

  • 傷寒寒熱
  • 形寒飲冷
  • 傷肺咳嗽
  • 胸中痞悶
  • 膈上痰
  • 痰厥頭痛
  • 眉稜骨痛
  • 咽喉腫痛
  • 霍亂轉筋
  • 痰瘧
  • 嘔逆
  • 腸鳴
  • 白濁
  • 夢遺
  • 帶下
  • 夜不得瞑
  • 墮胎
  • 生半夏可塗敷癰腫

藥理:

  • 半夏一藥,古人有血家、渴家、汗家三禁,因為其祛濕勝水之力,謂之不燥不可也。
  • 先賢又說半夏辛潤腎燥,可利大小二便,適用於老人虛秘,《局方》中使用半硫,謂之不潤不可也,潤與燥相反,兩種說法如何取捨?
  • 我認為:製藥得法,則可保留辛潤之性,去除燥烈之弊。此外,使用其他藥物作為監使,便可控制藥性,使其成為良藥。何必因其燥性而改用貝母、瓜蔞仁呢?
  • 虛勞咳痰、痰中帶血、肺癰、肺痿、癰疽、乳難,以及各種郁結成痰,這些情況適合用貝母、瓜蔞仁化痰開結。
  • 而風痰、寒痰、濕痰、食痰,導致昏憒口噤,則非半夏莫屬。
  • 張元素說:熱痰佐以黃芩,風痰佐以天南星,寒痰佐以乾薑,痰痞佐以陳皮、白朮。
  • 孕婦忌用半夏,因為其燥津液。但與生薑同用則無害。過量使用也會傷脾胃。

論述:

  • 李時珍說:脾不留濕不生痰,所以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半夏性溫、味辛、體滑,滑能潤,辛溫能散亦能潤,所謂辛走氣,能化液,辛以潤之是已。
  • 王好古說:半夏能泄痰之標,不能泄痰之本,泄本者,泄腎也。

總結: 半夏是一味重要的藥材,其性溫、味辛,具有祛濕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但需注意其毒性,並根據病情選擇合適的炮製方法和配伍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