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詳節》~ 卷之十 (7)
卷之十 (7)
1. 虎骨
味辛,氣微熱。凡使,以雄者頭、脛、脊為勝。捶碎,去髓,或酥,或酒,或醋炙黃用。藥箭射死者有毒,勿用。
主筋骨毒風走注疼痛,腳膝無力,傷寒溫氣,溫瘧,殺鬼疰,止驚悸,惡瘡,鼠瘻,獸骨鯁咽。
按:虎骨,通可用。《易》云:風從虎者,風,木也;虎,金也,木受金制,故虎嘯而風生,陽出陰藏之義也。凡邪疰驚癇,溫瘧,瘡瘍,頭風,用頭骨;手足諸風,用脛骨;腰背諸風,用脊骨,從其類耳。
白話文:
虎骨味道辛辣,性質稍微溫熱。凡是使用虎骨,以雄虎的頭骨、腿骨、脊椎骨為最佳。使用時將其敲碎,去除骨髓,可以用酥油、酒或醋炙烤至黃色後使用。如果虎是被藥箭射死的,虎骨會有毒,不可使用。
虎骨主要用於治療筋骨中毒風引起的遊走性疼痛,腳膝無力,傷寒引起的溫熱病氣,溫瘧,以及殺滅鬼疰(一種病症),止驚悸,惡瘡,鼠瘻(一種瘡),以及獸骨卡在咽喉。
總之,虎骨是通用的。《易經》說:「風從虎」,風屬木,虎屬金,木受金剋制,所以虎嘯而能生風,這也是陽氣外發而陰氣內藏的道理。凡是治療邪疰、驚癇、溫瘧、瘡瘍、頭風等症狀,就使用頭骨;治療手足的各種風症,就使用腿骨;治療腰背的各種風症,就使用脊椎骨,這是依據症狀來選用虎骨的部位。
2. 羖羊角
味苦、咸,氣微寒。入胞絡、肝經。兔絲子為使。凡使,勿先取,恐中濕傷人,鋸尖燒灰,存性用。
主青盲,驚悸,百節中結氣,風頭痛,產後余痛,殺痔蟲,蠱毒,瘴毒,溪毒。
按:羖羊角苦寒,故治肝熱之青盲,心熱之驚悸,火熱上升之風頭痛,濕熱之疥蟲、熱毒,傷血之蠱瘴,宜俱主之。至百結氣,產後余痛,亦血熱氣壅而然,不能外也。
白話文:
味道苦、鹹,性微寒。歸屬於胞絡和肝經。菟絲子可以引導藥效。凡是要使用羖羊角,不要先拿來用,因為可能會因為其濕性而傷害人,要將尖端鋸下來燒成灰,保留藥性來使用。
主要可以治療青盲(眼睛看不見)、驚悸、全身關節氣滯不通、風邪引起的頭痛、產後殘留的疼痛,還能殺死痔瘡的寄生蟲、蠱毒、瘴毒、溪毒。
解釋:羖羊角味苦性寒,所以可以治療肝火旺盛引起的青盲、心火旺盛引起的驚悸、火熱上升引起的頭痛,以及濕熱引起的疥瘡寄生蟲和熱毒,還有損傷血液的蠱毒瘴氣。這些症狀都適合使用羖羊角。至於全身關節氣滯不通、產後殘留的疼痛,也是因為血熱氣滯引起的,所以也屬於羖羊角的治療範圍。
3. 羊肉
(附:乳、肝、膽、血、胃、脛骨、屎、羊石子、筋、齒)
味甘、苦,氣大溫。以銅器煮之,男損陽,女暴下。反半夏、菖蒲。同蕎麵、豆醬食,發痼疾;同醋食,傷人心,熱病妊婦不可食。白羊黑頭,黑羊白頭,獨角者,有毒,食之生腸癰,惟甘草湯可解。筋膜中珠子食之令人癲癇。凡使,以杏仁或瓦片煮,易糜;以胡桃煮,不臊。
主五勞七傷,風眩,寒疝,小兒驚癇,婦人產後虛羸,產後帶下。
按:羊肉,有形之物,能補有形肌肉之氣,血虛者亦可補,陽生則陰長也。古人常用入湯劑,有以夫(注:語似未完)。
附:乳,味甘,氣溫。主潤心肺,補虛寒。蚰蜒入耳,灌之成水。反胃人飲之,潤胃脘、大腸之燥。
附:肝,味苦,氣寒。主肝風虛熱,目赤暗痛,熱病後失明。
按:羊肝,冷而能補,除肝經熱邪,所以明目有功,若他肝則否。
附:膽,味苦,氣寒。主青盲,點赤障白翳,療疳濕,時行熱熛瘡。
附:血,味鹹,氣平。主飲一升,治產後血攻,下胎衣,治卒驚,九竅出血,解莽草毒,一切丹石毒。
附:胃,味甘,氣溫。主反胃,虛汗,小便數,作羹食之。
附:脛骨,味甘,氣溫。主虛冷勞,脾弱腎虛,不能攝精,固齒,化銅。脊骨、尾骨,主同。
附:屎,味苦,氣平。主吐酸,反胃。燒灰止小兒疳痢,驚癇,聤耳。窨竹木刺,及箭簇不出,亦薰諸瘡。
附:羊石子,即外腎。主腎虛精滑。
附:筋,主塵物入目中,熟嚼納眥中,仰臥即出。
附:齒,主小兒羊癇寒熱。
白話文:
羊肉
羊肉味道甘甜帶點苦味,性質屬於大溫。用銅製的器具烹煮羊肉,男性會損傷陽氣,女性會造成腹瀉。羊肉不能與半夏、菖蒲一起食用。與蕎麥麵、豆醬一起吃,會引發舊疾;與醋一起吃,會傷害心臟,發熱的病人及孕婦不宜食用。白色的羊卻有黑色的頭,黑色的羊卻有白色的頭,以及長著獨角的羊,都有毒,吃了會產生腸癰(腸道膿瘍),只有用甘草湯才能解毒。羊肉筋膜中的小珠子吃了會使人癲癇。烹煮羊肉時,加入杏仁或瓦片一起煮,容易軟爛;加入胡桃一起煮,可以去除羊肉的腥味。
羊肉主要治療五勞七傷、頭暈目眩、寒疝(睪丸腫痛)、小兒驚風癲癇、婦女產後虛弱、以及產後白帶過多等症狀。
羊肉是有形的肉類,可以補益有形肌肉的氣血,血虛的人也可以用來補養,陽氣增強則陰氣也會隨之增長。古人常將羊肉加入湯劑中一起使用,有許多功效(註:此處文意似未完成)。
羊乳
羊乳味道甘甜,性質溫和。主要滋潤心肺,補益虛寒。如果蜈蚣爬入耳朵,將羊乳滴入即可成水排出。對於反胃的人,飲用羊乳可以潤澤胃部及大腸的乾燥。
羊肝
羊肝味道苦澀,性質寒涼。主要治療肝風引起的虛熱、眼睛紅腫疼痛、熱病後失明等症狀。
羊肝性質寒涼但能補益,可以清除肝經的熱邪,因此對明目有功效,其他動物的肝臟則沒有這種效果。
羊膽
羊膽味道苦澀,性質寒涼。主要治療青盲(視力障礙)、點治紅眼病及白內障、治療小兒瘡癤濕疹、以及流行性發熱的皮膚瘡瘍。
羊血
羊血味道鹹,性質平和。飲用一升羊血,可治療產後血攻(產後出血)、幫助胎盤排出、治療突然驚厥、各種出血、解莽草毒,以及各種礦物類藥物的毒性。
羊胃
羊胃味道甘甜,性質溫和。主要治療反胃、虛汗、小便頻繁等症狀,可以煮湯食用。
羊脛骨
羊脛骨味道甘甜,性質溫和。主要治療虛寒勞損、脾胃虛弱、腎氣不足導致的精液滑泄,有固齒的作用,也可以使銅溶解。脊骨及尾骨也有相同功效。
羊屎
羊屎味道苦澀,性質平和。主要治療吐酸水、反胃。將羊屎燒成灰,可以止小兒疳積痢疾、驚風癲癇、耳道流膿。對於竹木刺或箭頭扎入不出,也可以用羊屎薰烤瘡口使其排出。
羊石子(外腎)
羊石子(即外腎)主要治療腎虛導致的精液滑泄。
羊筋
羊筋主要治療異物入眼,將熟羊筋嚼爛後敷於眼角,仰臥即可使異物排出。
羊齒
羊齒主要治療小兒羊癲瘋引起的發熱及寒顫。
4. 麝臍
味辛,氣溫。生西羌,及陝西、河東諸處。形似獐而小,黑色,常食柏葉,又啖蛇。其香正在陰莖前皮內,別有膜袋裹之,第一生香,名遺香,乃麝自剔出者,難得;次臍香,乃捕得殺取者;又次心結香,為猛獸所逐,驚畏失心,墜崖而死,大,拾得者,不堪入藥。南海山谷有靈貓囊,其氣如麝,功亦相同。凡使,用當門子尤妙,以子日開之,微研不必細。
主中風、中氣、中惡、痰厥,積聚癥瘕,溫瘧,瓜果食積,蠱毒,目翳,小兒驚癇客忤,婦人難產,墮胎,辟惡氣,殺鬼精物,去三蟲,殺瘡蟲,又能蝕一切癰瘡膿水。
按:麝香,走竄飛揚,內透骨竅臟腑,外徹皮肉及筋,凡證之屬虛者,概不可用,即不得已,用之引導,亦不可過劑。
白話文:
麝香,味道辛辣,藥性溫熱。產於西羌以及陝西、河東一帶。外形像獐但體型較小,毛色黑色,常吃柏樹葉,也吃蛇。它的香氣在陰莖前方的包皮內,被一層膜袋包裹著。其中品質最好的是麝自己剔除出來的香,稱為「遺香」,很難得到;其次是獵捕後取出的「臍香」;再次是麝因被猛獸追趕,驚嚇過度而墜崖死亡後取得的「心結香」,這種香很大,但不能入藥。南海山谷有靈貓的囊,它的氣味像麝香,功效也相似。凡是使用麝香,以取自「當門子」的部位最好,最好在子日打開,稍微研磨即可,不必磨得太細。
主要用於治療中風、氣虛昏厥、突發昏迷、痰迷心竅等病症,以及腹內腫塊、瘧疾、消化不良、蠱毒、眼翳、小兒驚風、受邪氣干擾、婦女難產、墮胎等病症。能辟除邪氣,殺滅鬼怪精靈,驅除體內寄生蟲,殺死瘡口的蟲子,也能腐蝕一切癰瘡的膿水。
按照:麝香的藥性是走竄飛揚的,能內達骨骼、臟腑,外透皮膚、肌肉和筋。凡是屬於虛弱的病症,都不能使用麝香。即使迫不得已要用,也只能少量引導,絕對不能過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