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詳節》~ 卷之九 (7)
卷之九 (7)
1. 丹砂
味甘,氣微寒。出辰州蠻峒。小如箭簇,大如芙蓉頭,極大者重七八兩,作牆壁光明者佳;米砂止堪染畫。心經血分藥,兼入命門。惡慈石,畏鹼水,忌一切血,制以地骨皮、車前草、馬鞭草、皂莢、瞿麥、決明、南星、白附子、烏頭、桑椹、地榆、紫河車、地丁。凡使,宜用生者,煉服有毒,殺人。
主養精神,安魂魄,通血脈,治煩滿,消渴,驚癇,邪瘧,明目,發汗,中惡腹痛,殺精魅,解胎毒,痘毒,塗瘡痂,息肉,疥瘻諸瘡。
按:丹砂,氣不熱而寒,離中有陰也;味不苦而甘,火中有土也,故能納浮溜之火,而涼心主之熱。又同遠志、龍骨之類,則養心氣;同當歸、丹參之類,則養心血;同枸杞、地黃之類,則養腎;同厚朴、川椒之類,則養脾;同南星、川烏之類,則祛風,隨佐使而見功,無所往而不可。
白話文:
味道甘甜,性質微寒。產於辰州蠻峒。小的像箭頭,大的像芙蓉花頭,極大的可重達七八兩。色澤明亮如同牆壁般光滑的品質最佳;像米粒大小的砂粒只能用來染色繪畫。是心經的血分藥,也兼入命門。忌與磁石同用,害怕鹼水,忌接觸一切血。可以用地骨皮、車前草、馬鞭草、皂莢、瞿麥、決明、南星、白附子、烏頭、桑椹、地榆、紫河車、地丁等來炮製。凡是使用,宜用未經煉製的生品,煉製後服用有毒,會致人死亡。
主要功效是滋養精神,安定魂魄,疏通血脈,治療煩悶脹滿、口渴、驚厥癲癇、瘧疾、明亮眼睛、發汗、中惡腹痛、殺滅精怪鬼魅、解胎毒、痘毒,塗抹瘡痂,消除息肉、疥瘡癩瘡等各種瘡。
分析:丹砂,性質不熱而寒,是陰中之陰;味道不苦而甘,是火中有土。因此能收納浮動的虛火,並能涼心經之熱。又與遠志、龍骨等藥同用,則能滋養心氣;與當歸、丹參等藥同用,則能滋養心血;與枸杞、地黃等藥同用,則能滋養腎;與厚朴、川椒等藥同用,則能滋養脾;與南星、川烏等藥同用,則能祛風。能隨著輔佐藥物的不同而發揮不同的功效,無處不可應用。
2. 水銀
味辛,氣寒。有大毒。升也,浮也。出於丹砂者為真。畏慈石,忌一切血。凡使,以紫背天葵、夜交藤自然汁煮一伏時,其毒自退。得鉛則凝,得硫黃則結,得紫河車則伏,得棗則散。
主疥瘻,痂瘍,白禿,殺皮膚中蝨,殺金銀銅錫毒,墮胎。
按:水銀,乃至陰之精,稟沉滑之性,得凡火煅煉則飛騰靈變,得人氣則入骨鑽筋,絕陽蝕腦,陰毒之物,無似之者。然用之得法,亦能治病,同黑鉛結砂,則鎮墜痰涎;同硫黃結砂,則拯救危病。但不可常服取禍爾。
白話文:
水銀,味道辛辣,性質寒涼。毒性很強。有上升、漂浮的特性。從丹砂中提取出來的才是真的水銀。它害怕慈石,忌諱接觸一切血液。凡是要使用水銀,要用紫背天葵、夜交藤的天然汁液煮一個時辰,它的毒性就會自然消退。遇到鉛就會凝固,遇到硫磺就會結成塊狀,遇到紫河車就會被制伏,遇到紅棗就會散開。
主要治療疥瘡、瘻管、瘡痂、白禿,可以殺死皮膚中的寄生蟲,可以解金、銀、銅、錫的毒性,還可以墮胎。
水銀,是極陰的精華,稟性是沉重滑膩的。用普通的火鍛燒煉,就會飛騰變化,進入人體後,會侵入骨骼、鑽入經絡,會損害陽氣、腐蝕大腦,是一種陰毒之物,沒有比它更厲害的了。但是如果使用得當,也能夠治療疾病,跟黑鉛結合製成砂粒,就能鎮靜、墜落痰液;跟硫磺結合製成砂粒,就能夠搶救危急的疾病。但是不可以經常服用,那樣會招致禍害。
3. 水銀粉
(注:即輕粉)
味辛,氣冷。有毒。畏忌同水銀。升煉法:水銀一兩,白礬二兩,食鹽一兩,同研不見星,鋪於鐵器內,以小烏盆覆之,篩灶灰、鹽水和,封固盆口,以炭打二炷香,取開,則粉升於盆上矣。其白如雪,一兩可升八錢,將輕粉再升打,則為粉霜,功過相同。
主痰涎,積涎,水腫,鼓脹,小兒疳痹,殺疥癬蟲,瘰癧,酒皶,風瘡瘙癢。
按:輕粉純陰,性燥烈而走,雖劫痰去積,除熱殺蟲,若用不如法,益不勝害。
白話文:
(註:也就是輕粉)
味道辛辣,性質寒涼。有毒性。使用時需謹慎,如同使用水銀一樣。其煉製方法:取水銀一兩,白礬二兩,食鹽一兩,一起研磨直到看不見水銀的顆粒,然後鋪在鐵製的器具裡,用一個小烏盆倒扣蓋住,用篩過的灶灰和鹽水混合,把盆口封牢,用炭火加熱約兩炷香的時間,打開後,粉末就會升華附著在盆子上面了。顏色白如雪,一兩水銀大約可以煉出八錢的輕粉,將輕粉再次升煉,就會變成粉霜,功效與輕粉相同。
主要用於治療痰涎、積滯的痰涎、水腫、腹部脹大、小兒疳積、殺死疥癬蟲、瘰癧、酒糟鼻、皮膚風瘡瘙癢等症狀。
總結:輕粉藥性純陰,性質乾燥且藥力強勁,雖然能化痰、消除積滯、退熱、殺蟲,但是如果使用不當,壞處會遠大於好處。
4. 靈砂
味甘,氣溫。製法:水銀一兩,硫黃六銖,細研,先炒作青砂頭,後入水火既濟爐抽之,如束針紋者,成就也。凡使,宜桑灰淋,醋煮伏過用,乃良。
主上盛下虛,痰涎壅盛,頭旋,吐逆霍亂,反胃,心腹冷痛,明目,止渴,辟邪。
按:硫黃,陽精也;水銀,陰精也,夫婦相配,故能升降陰陽,既濟水火,奪造化之玄妙,為鎮墜痰涎之神丹,以陰陽水送之,尤妙。
白話文:
味道甘甜,藥性溫熱。
製作方法:取水銀一兩、硫黃六銖,仔細研磨成粉末,先將其炒至呈現青砂狀,然後放入水火既濟爐中煉製,成品如果呈現像束針一樣的紋路,就表示煉製成功。凡是使用此藥,最好先用桑樹灰水淋過,再用醋煮過,經過處理後使用,效果更佳。
主要用於治療上盛下虛、痰液壅塞、頭暈、嘔吐、霍亂、反胃、心腹冷痛等症狀,還有明目、止渴、驅除邪氣的功效。
說明:硫黃屬陽,是陽氣的精華;水銀屬陰,是陰氣的精華,兩者結合,就像夫妻般陰陽調和,因此能調升陽氣、降陰氣,達到水火既濟的平衡,能奪取天地造化的奧妙,是鎮壓、墜落痰涎的神奇丹藥。如果以陰陽水(一半熱水、一半冷水)送服,效果更為顯著。
5. 蓬砂
味苦、辛,氣涼,生西南番。有白如明礬者,黃如桃膠者,皆煉結而成,如硇砂之類。伏以知母、鵝不食草、蕓薹、紫蘇、何首烏。
主消上焦痰熱咳嗽,喉痹,瘕結,目翳,噎膈反胃,積塊,結核,瘀肉,骨鯁,小兒慢驚,及陰潰惡瘡。
按:蓬砂,甘鹹而涼,色白質輕,故治上焦之熱;能柔五金,故治有形之疾;能去垢膩,故治熱痰目翳之疾也。
白話文:
味道苦、辛辣,性涼,產於西南邊陲地區。有白色像明礬的,也有黃色像桃膠的,都是煉製凝結而成,如同硇砂一類的東西。可以用知母、鵝不食草、蕓薹、紫蘇、何首烏等藥材來制伏它的毒性。
主要用於消除上焦的痰熱引起的咳嗽,咽喉腫痛,腹中硬塊,眼睛有翳,食道阻塞、胃氣上逆,體內積塊,結核,瘀血腫塊,魚骨頭等卡住,小兒慢性的驚風,以及陰部的潰爛惡瘡。
總的來說,蓬砂,味甘鹹,性涼,顏色白,質地輕,所以可以治療上焦的熱症;它能軟化金屬,所以可以治療有形的腫塊等疾病;它能去除油垢污穢,所以可以治療熱痰引起的眼睛有翳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