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富士川遊

《中國醫藥論文集》~ 烏頭與附子 (2)

回本書目錄

烏頭與附子 (2)

1. 烏頭與附子

歐薩克尼輕,Tesaconitin,C33,H45,NO;

梅薩克尼輕,Mesacoitin,C33,H45,NO;

上中主毒為阿克尼輕。在烏頭中平均含有○·五乃至一.五。

歐洲產之。阿克尼脫根。為Aconitum,Noqellus,d,之根。其主毒亦為阿克尼輕。全部毒分之含有量。據文獻所載為○·二乃至二.二%。美國藥局方。對於阿克尼脫及阿克尼脫輕基之莫兒莫脫試驗。其最小致死量而規之。凡莫兒莫脫一格蘭姆中輕基之最小致死量。

為○.○○○三五CC,.乃至○.○○○四五CC.阿克尼脫根為其十分之一。又阿克尼輕(結晶)之莫兒莫脫一g之最小致死量。為○.○○○○五五mg乃至○.○○○○六五mg人之藥用量為○.一五mg阿克尼金之成人致死量。文獻中規定三mg乃至四mg。故烏頭之阿克尼量。

假定為一%。則藥用量(一次)為○.○一五格蘭姆。致死量為○.三格蘭姆。乃至○.,四格蘭姆。

烏頭附子等之藥效。就本草綱目所揭者如下。

白話文:

烏頭和附子,主要成分是烏頭鹼(Aconitine),化學式是C33H45NO,還有梅薩烏頭鹼(Mesaconitine),化學式也是C33H45NO。

其中毒性最主要的是烏頭鹼。在烏頭中平均含量約為0.5%到1.5%。這種烏頭主要產於歐洲,它的根部(學名為Aconitum napellus d)主要毒性也是烏頭鹼。根據文獻記載,整體毒性成分的含量約為0.2%到2.2%。美國藥典對於烏頭鹼和其衍生物的毒性測試,是以最小致死量來規範。以動物實驗來說,每公斤體重的最小致死劑量,烏頭鹼大約是0.00035毫升到0.00045毫升。而烏頭根的毒性大約是烏頭鹼的十分之一。而結晶型態的烏頭鹼,每公斤體重之最小致死劑量約為0.000055毫克到0.000065毫克。

人類的藥用劑量約為0.15毫克,而文獻中記載的成人致死劑量是3毫克到4毫克。所以假設烏頭中的烏頭鹼含量是1%,則藥用劑量(單次)約為0.015克,致死劑量約為0.3克到0.4克。

烏頭和附子等藥材的藥效,根據《本草綱目》的記載如下:

2. 烏頭

主治,寒濕痹。除咳逆上氣。破積聚寒熱。煎其汁名射罔。殺禽獸。(本經)消胸上痰冷。食不能。腹冷之痰。臍間痛。不能俯仰。目中痛。不能久視。又能墮胎。(別錄)惡風增寒。寒冷痰包心。去腸腹疔痛。痃癖。氣塊。齒痛。益陽事。強志。(甄權)治頭風。喉痹。癰腫疔毒。(時珍)

白話文:

【烏頭】 主要治療因寒濕所導致的關節疼痛。能緩解咳嗽和呼吸困難。有助於消除腹部的積聚物及調理身體的寒熱失調。其煎煮後的汁液名為射罔,可用來殺死禽獸。

能消除胸部的冷痰,改善食慾不振。治療腹部冰冷的痰疾,以及位於肚臍周圍的疼痛,使人能夠正常彎腰。也能減輕眼睛的疼痛,讓人可以長時間注視。此外,還有引產的效果。

能對抗風邪,增加體溫。特別適用於心臟被寒冷痰包裹的情況。能去除腸胃中的疔瘡疼痛,以及治療痃癖、氣塊等疾病。對於牙痛有療效,並能提升性功能,增強記憶力。

可用於治療頭風、喉嚨炎、各種腫瘤和疔瘡毒害。

3. 附子

主治,腰背風寒腳氣。冷冷而弱者。心腹冷痛。霍亂。轉筋。下利赤白。溫中強陰。腎肌骨。又墮胎為百藥之長。(別錄)

溫暖脾胃。除脾濕腎寒。補下焦之陽虛(元素)

如上云云。要其大者。不外解熱、鎮痛、催淫。若以藥理學術說明之。則阿克尼金為麻痹溫熱中樞。有解熱作用。又能使神經中樞及末未梢呈麻痹作用。而尤能鈍麻痛覺。又阿克尼金因皮膚黏膜之局部作用。其初刺戟。興奮知覺知經而發瘙癢熱感。其次則麻痹而不知。內用亦多少呈同樣作用。以烏頭為催淫藥。藥理學上亦首肯之。

漢法烏頭中禁用藜蘆。(Veratrum,nigrum,L.之根)亦甚有興味者也。藜蘆之成分Veratrin。其藥理作用。極類似阿克尼金。烏頭中若並用藜蘆。則毒之作用加倍。故宜戒之。

歐美處方中。有用阿克尼脫之根。浸之(○.○二五格蘭姆。乃至○.○五格蘭姆。一日數次。)或用阿克尼脫輕基(十倍輕基。次極量為○.五格蘭姆。)為急性肺炎。急性關節炎等達解熱、靜心、鎮痛目的之內服藥者。又以阿克尼脫輕基或歐基斯(二○%軟膏)為神經痛、僂麻窒斯等之外用者。

要之烏頭附子阿克尼脫根等用為藥物。有效成分之毒性劇上。至其生藥中所含之毒量。則甚不一定。此其缺點也。故漸次為治療界所忘而不用。次再經藥學方面之研究。(研究其質實之含量及其毒之本質)醫學方面之研究。(研究其藥理並臨床之效果)或有重用之一日歟。

白話文:

【附子】主要治療腰背部位因風寒引起的腳氣病,適用於肢體冰冷且體質虛弱的人。也能緩解心臟和腹部的冷痛,對霍亂、肌肉抽搐、以及紅白痢疾有療效。此外,它還能溫暖身體中間部分,增強生殖系統功能,對腎臟、肌肉和骨骼有益,甚至可用於墮胎,被稱為百藥之首。

能溫暖脾胃,消除脾臟濕氣和腎臟寒氣,補充下部身體的陽氣。

總結以上所述,主要功能不外乎解熱、鎮痛和促進性慾。從藥理學角度來解釋,附子中的阿克尼金可以抑制身體的溫熱中樞,有解熱的效果,同時也能使神經中樞和末梢神經產生麻醉作用,特別是能減輕疼痛感。另外,阿克尼金在皮膚和黏膜上的局部作用,初期會刺激神經,引起瘙癢和熱感,隨後則產生麻醉效果。口服使用時,也會有類似的反應。烏頭被認為是促進性慾的藥物,在藥理學上也是認同的。

根據傳統漢方醫學,烏頭中不能使用藜蘆(Veratrum nigrum L. 的根)。藜蘆的成分Veratrin,其藥理作用與阿克尼金非常相似,如果烏頭和藜蘆一起使用,毒性會加倍,所以應避免這種組合。

在歐美的處方中,會使用阿克尼脫的根部浸泡(0.025到0.05克,每日數次),或者使用阿克尼脫輕基(十倍輕基,次極量為0.5克),作為治療急性肺炎、急性關節炎等疾病的解熱、安神、鎮痛的內服藥。另外,阿克尼脫輕基或歐基斯(20%軟膏)也被用作治療神經痛、麻痺等疾病的外用藥。

總的來說,烏頭、附子、阿克尼脫的根等藥物,其有效成分具有劇烈的毒性。在生藥中所含的毒量並不穩定,這是一個缺點。因此,這些藥物逐漸被醫學界遺忘,不再使用。然而,經過藥學和醫學的深入研究,或許有一天這些藥物會重新受到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