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富士川遊

《中國醫藥論文集》~ 皇漢醫學沿革之展望 (1)

回本書目錄

皇漢醫學沿革之展望 (1)

1. 皇漢醫學沿革之展望

2. 一、緒言

皇漢醫學之沿革。言之甚長。茲摘擇其簡略而主要者言之。如乘飛機而觀望。雖不甚詳盡。然足以覘視全部景物。中國醫祖為神農皇帝。日本醫祖為大已貴、少彥名。蓋世之人人皆有欲。縱欲而生疾病。疾病有治術。欲問其醫術之巧拙如何。可就原始人之時代而想像定之。欲問何國有相當醫術。

我敢一言以答之曰。「只有中國醫術及日本醫術。有口碑。有文獻。流傳後世。此足當神聖而可尊崇之為醫祖云。」中國醫學。受外來文化之影響。於中道混和印度醫學。更混合朝鮮醫學(即殷之醫學)日本古醫學。則混同朝鮮醫學。此可於種種文獻上稽考而得之。上古人類。

移動無限制。正如植物種子之風吹飛散。隨在結實。文化不分國境。拾長補短。因以發達。所謂何國醫學者。不過指其主流而已。

文明之早開。非中國及印度莫屬。試以皇紀與中國之時代對照。而可知矣。

堯舜時代,紀元前千五六百年前。

夏之時代,紀元前千四百二十年時正。約四百年。

殷之時代,紀元前千○二十年時正。約六百年。

周之時代,紀元前四百二十年時正。約八百六十年。

秦之時代,紀元後四百五十五年迄。約十五年。

前漢與後漢時代,紀元後四百五十九年。約四百年。

三國、西晉、東晉、南北朝,紀元後八百八十年。

隋之時代,紀元後千二百四十八年。約二十九年間。

唐之時代,紀元後千二百七十八年。約二百九十年間。

梁、唐、晉、漢、周、之五代時代,約五十年間。

宋之時代,約三百二十年。

元之時代,約百年。

明之時代,約二百八十年。

清之時代,約二百七十年。

白話文:

[一、序言]

關於中醫歷史的演變,其歷程漫長且豐富,現在我將挑選其中簡要而關鍵的部分來敘述,就像乘坐飛機從高空俯瞰大地,雖然無法詳盡無遺,但足以讓我們概覽全貌。中國醫學的始祖是神農氏,而在日本,醫學的始祖爲大己貴與少彥名。世間每個人都有慾望,過度放縱慾望就會導致疾病,於是有了治療疾病的醫術。如果要問醫術的精妙程度,我們可以從原始時代的人類社會去想象和推斷。若要問哪個國家擁有相匹配的醫術?

我可以明確回答:“唯有中國的醫術以及日本的醫術,它們享有盛譽,文獻記載流傳至今,這足以證明它們的地位,被尊崇爲醫學的始祖。”中國醫學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在發展過程中融合了印度醫學,甚至朝鮮醫學(即商朝的醫學),而日本的古醫學則與朝鮮醫學相互交融。這些融合的情況,我們可以在各類文獻中找到證據。在古代,人類的遷徙沒有地域限制,如同風吹散植物的種子,在各地落地生根,文化的交流不分國界,取長補短,從而得以繁榮發展。所謂的某個國家的醫學,實際上只是指其主流部分。

若論文明的早期發展,非中國和印度莫屬。我們可以將中國歷史的時代與日本的歷史進行對比,就能清楚地看出這一點。

堯舜時代,大約公元前1500至2500年。

夏朝時期,約公元前1420年,持續約400年。

商朝時期,約公元前1020年,持續約600年。

周朝時期,約公元前420年,持續約860年。

秦朝時期,公元后455年結束,僅存在約15年。

漢朝時期(包括西漢與東漢),公元后459年開始,持續約400年。

三國、西晉、東晉、南北朝時期,公元后880年左右。

隋朝時期,公元后1248年,約29年間。

唐朝時期,公元后1278年,持續約290年。

五代十國時期(梁、唐、晉、漢、周),約50年間。

宋朝時期,約320年。

元朝時期,約100年。

明朝時期,約280年。

清朝時期,約270年。

3. 二、日本上古之醫學

日本上古之醫學。由天皇率先獎勵。為民圖幸福。此為真正政治之要諦。其現實努力者。如大己貴。少彥名二人之事蹟。人人所知也。往古於醫學一事。執政者提倡甚力。在神武天皇時代。治術頗有進步。國內產黃金。作金針以傳教針術。針術為之流傳。又有按腹術。使盲啞者習之。

以藥草之味。使猿猴試之。剖解觀之。其普及之方法。命醫官巡迴諸國。探查藥草。教授其治法於各村之村長等。故當時百姓之年壽。有達百歲者。細考其原因。乃知為食事房事之有規律。於是曉諭其食事房事之宜適量。簡便而得其要。當時之藥物。有下列之三十七種草藥。

當歸,黃耆,芍藥,桔梗,苦參,地黃,半夏,蜀椒,茯苓,黃蘗,白朮,白蘞,獨活,黃芩,細辛,黃連,商陸,人參,芎藭,石菖蒲,枳殼,白芷,連翹,茵陳,蛇床子,石斛,豬蹄,射干,夏枯草,藺,菟絲子,蛙,藻草,百部根,車前子,姜,韭,五味子

其他禽獸爬蟲類及煨煅而用者數百種。煨煅者用金石燒之或加熱。使為種種之藥用化。其後種類日多。隨年代而增加。

白話文:

在日本的古代,醫學的發展受到天皇的高度重視與獎勵,目的是為了提升人民的福祉,這可說是真正的政治核心理念。實際上,像大己貴和少彥名這樣的人物,他們的事蹟是家喻戶曉的。在古代,醫學受到了政府的大力倡導,在神武天皇的時代,醫學技術有了顯著的進步。當時,國內產出黃金,用來製造金針,以此傳授針灸技藝,使得針灸技藝得以廣泛流傳。此外,還有一種腹部按摩的手法,讓盲人和啞巴學習。

為了確保藥草的品質,會先讓猿猴嘗試藥草的味道,並進行解剖觀察。為了普及醫學知識,當時的政府會派遣醫官巡迴各地,尋找藥草,同時向各村的村長等人教授治療方法。因此,當時百姓的壽命很長,有的甚至達到百歲。進一步研究發現,這主要歸功於他們在飲食和性生活方面有規律的生活方式。因此,當時的政府開始倡導適量的飲食和性生活,使其變得簡單且有效。

當時使用的藥物主要包括以下37種草藥: 當歸、黃耆、芍藥、桔梗、苦參、地黃、半夏、蜀椒、茯苓、黃蘗、白朮、白蘞、獨活、黃芩、細辛、黃連、商陸、人參、芎藭、石菖蒲、枳殼、白芷、連翹、茵陳、蛇牀子、石斛、豬蹄、射干、夏枯草、藺、菟絲子、蛙、藻草、百部根、車前子、薑、韭菜、五味子。

除此之外,還有數百種動物、昆蟲和經過燒制或加熱處理的藥材。這些藥材經過燒制或加熱,使其轉化為各種藥用成分。隨著時間的推移,藥材的種類越來越多,不斷地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