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藥論文集》~ 皇漢藥之科學研究 (2)
皇漢藥之科學研究 (2)
1. 皇漢藥之科學研究
然治療之法則則甚嚴。如發汗之時。禁忌下劑。用附子之時機。發汗不下之時機。吐之時機。應下何藥。應忌何藥。傷寒論等書中。言之甚詳焉。
漢醫使用之藥品。各藥中往往各有不同之多種貨品。各有其價格。同一藥品也。因產地、精粗、製法等之不同。而價格亦有高下。價高者。品質純良。效力宏偉。西洋藥中有昂貴者。而漢藥中有更昂於西洋藥者焉。麝香犀角。其一例也。
廣東人參與羚羊角。高價之品物也。醫者往往顧慮病家經濟狀態。不使用者居多。是故犀角往往用升麻代之。廣東人參往往用劣品代之。一般人以西洋藥與漢藥比較之。一日之中。漢藥藥價。比之西洋藥價為高。
西洋藥處方中。有相當之藥品。以調和藥之苦味或臭味。如矯味矯臭劑是也。漢藥處方。加入調和劑者殆甚少。甘草一物。一見而可知為矯味劑也。但此物為漢藥處方中具有藥治作用之重要藥品。是以古人對於漢藥處方。有一味亦不除去之原則。大概漢方以煎藥為重。故關於矯味劑之顧慮。比較的輕。
對於大人與小兒。以及體重之大者與小者。其藥量不可不考慮。此在西洋藥方面。對於藥物之體重者以及過於濃厚者。往往發生危險。故在注射之際。對於各個人之身體與藥量。有加減之必要。而在漢藥方面。雖過於濃厚。其伴有危險者則極少。即四五歲之小兒。用大人之藥量。
亦並無何等危險。不過因小兒一次飲服大人之量。不免為難。故為量自少耳。是以用漢藥者。對於各個之時機與藥量。並不要精密注意。大概漢藥所用之分量多。則效果宏。以一日三貼為通則。即多至四貼五貼。亦不見何等有害。反增加效果。但亦有因過量而反減效果者。用西洋藥時。
對於某種藥品。其感覺性。隨大人小兒而有異。如小兒對於莫爾希耒、可洛、霍爾、麻等。則敏感非常。而對於阿篤洛並斯篤里幾尼耒反感覺遲鈍。如斯現象。在用漢藥之際。往往不見。惟附子劑等對於小兒似覺敏銳。故少壯者以避附子劑與朝鮮人參為原則。但若身體衰弱過甚。
或陷於虛證者。雖少壯者亦許用之。又老人禁用下劑。此則與今日醫學相同者也。
用西洋藥者。對於婦人之用量。一般比男子為少。在漢藥則不必。婦人與男子相異者為月經。與妊娠。西洋藥於月經來時。禁忌骨盤腔充血之藥物。如巴豆油、蘆薈等品。妊娠之時。對於變化感覺性之藥物。如增抵抗力之莫爾希耒、可洛、霍爾麻等。減抵抗力之昇汞。以及骨盤腔充血之藥物。
收縮子宮之藥物。血壓急劇降下之藥物。均所禁忌。更有分娩時、哺乳時、禁忌之藥物。而在使用漢藥時。對於以上各情。無特別禁忌之藥物。亦無注意之必要。惟在月經時妊娠時。不用骨盤腔充血之藥物。其原則亦當然遵守。能依古人處方之例。自可免犯原則。
白話文:
然而中醫的治療法則非常嚴謹。例如在發汗的時候,禁止使用瀉下藥;使用附子的時機、不該發汗的時機、催吐的時機、應該使用哪些瀉下藥、應該避免哪些藥物,在《傷寒論》等醫書中都有詳細說明。
中醫使用的藥品,每一種藥材往往有不同種類的貨品,價格也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種藥材,也會因為產地、精細程度、製作方法等差異,而有價格高低之分。價格高的通常品質純良,藥效也更強。西藥中有昂貴的藥品,而中藥中也有比西藥更昂貴的,例如麝香和犀角就是例子。
廣東人參和羚羊角也是價格昂貴的藥材。醫生往往會考慮病人的經濟狀況,不使用這些藥材的情況較多,因此,犀角常常用升麻代替,廣東人參也常常用劣質品代替。一般人比較西藥和中藥,會發現中藥的藥價一天下來比西藥高。
西藥處方中,有些藥品會添加調和藥物苦味或臭味的成分,例如矯味劑和矯臭劑。中藥處方中,加入調和劑的情況則非常少,甘草可以說是其中一種矯味劑。但甘草在中藥處方中具有重要的藥理作用,因此古人對於中藥處方,秉持著「一味藥都不能去除」的原則。大概是因為中醫以煎藥為主,所以對於矯味劑的顧慮比較少。
對於大人和小孩,以及體重較重和較輕的人,藥量必須有所考量。在西藥方面,對於藥性過強或濃度過高的藥物,往往會產生危險。因此在注射時,必須根據每個人的身體狀況和藥量來調整。而中藥方面,即使濃度過高,產生危險的情況也極少,即使是四五歲的小孩,服用大人的藥量,也不會有什麼危險,只是因為小孩一次飲用大人的劑量比較困難,所以藥量才會減少。因此使用中藥時,對於用藥的時機和劑量,不需要太過精確的注意。一般來說,中藥使用的分量多,效果就比較好。以一天服用三帖為原則,即使多到四帖五帖,也不會產生什麼危害,反而會增加療效,但也有些藥物會因為過量反而降低療效。使用西藥時,對於某些藥品的敏感程度,會因為大人和小孩而有所不同。例如小孩對於嗎啡、可待因、麻醉劑等藥物非常敏感,而對於阿托品和士的寧則反應遲鈍。這種現象在使用中藥時,通常不會出現。只有附子等藥物,似乎小孩比較敏感,因此年輕力壯的人通常會避免使用附子和高麗參。但是如果身體過於虛弱,或屬於虛證,即使是年輕力壯的人也可以使用。另外,老年人禁用瀉下藥,這點和現代醫學是相同的。
使用西藥時,婦女的用藥劑量通常比男性少。而中藥則不必如此。婦女和男性的不同之處在於月經和妊娠。西藥在月經來潮時,會禁止使用使骨盆腔充血的藥物,例如巴豆油和蘆薈等。妊娠時,對於會改變敏感性的藥物,例如增加抵抗力的嗎啡、可待因、麻醉劑等,以及降低抵抗力的昇汞,還有會使骨盆腔充血、子宮收縮、血壓急劇下降的藥物,都應該禁用。還有分娩時、哺乳時的禁用藥物。然而,在使用中藥時,對於上述各種情況,沒有特別禁忌的藥物,也不需要特別注意。只是在月經來潮和妊娠時,不使用會使骨盆腔充血的藥物,這個原則自然也應該遵守。只要依照古人處方的例子,自然可以避免犯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