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富士川遊

《中國醫藥論文集》~ 皇漢藥之科學研究 (1)

回本書目錄

皇漢藥之科學研究 (1)

1. 皇漢藥之科學研究

漢藥之藥理。今尚全部不明。有何種作用。得治何種疾病。所謂藥治作用。亦不明瞭往昔學者雖有以個人之經驗。各自記載各藥物之作用者。然其表現方法。都屬舊世紀之物。時至今日。此種記哉。並不能表彰藥物之真實功能。徒為無聊之史料而已。

板倉博士對於漢藥作用之種類。從七個立腳點區分之。

第一、主作用與副作用,漢藥之主作用。為比較的不顯著者。至於副作用。則漢藥直可云無。故用時少特別顧慮。然漢藥煎汁之苦味。在助消化。增食欲時。若鞣酸較多。反來食慾不振。或有在某種藥劑中。和不必要之下劑。反來嘔吐者。此等副作用雖時或見之。然其程度多甚輕微焉。

第二、關於作用之本態。分物理的作用。化學的作用。物理化學作用,漢藥之成分不純粹。合多數之品煎用之。故其作用。無單純物理的。亦無單純化學的。大都同時並起。與西洋藥相同。單為物理的或單為化學的者。極少極少。然間有如止血劑之。用雅片。胃疾患之用牡蠣。一為單純的物理作用。一則單純的化學作用也。

第三、作用之可逆的。不可逆的,皇漢治療。都不用腐蝕劑。故多為可逆的作用。其從器質的變化而來不可逆的作用者。殆不多見。然可逆的如早晚大腦之作用。其藥物之分解排泄。則全不還於元通也。此因藥物中之九分子(例如榮養素)增進細胞增殖機轉之再生機能。故不可不知此時為純粹不可逆的意味也。

第四、直接作用與間接作用,下劑之治療中用利尿劑。此欲變化腸內外之滲透壓。冀其吸收水分。固其糞塊也。此屬於間接作用。元來漢藥之作用。大都不明。故疾病究由直接作用而治愈。抑間接作用而治愈。甚難判定焉。

第五、局所作用與一般作用,丸藥、散藥。目的在局所作用。煎藥吸收於全部血液中。殆為達於身體各部之作用。然而如腫瘍、皮膚病、外傷等之治療。亦主內服藥較外用藥為多。從可知漢藥之使用。不限於局所。而目的用於一般者多也。

第六、適用之原藥物。有自己生作用(等毒性作用)者。與原藥物在體內變化而生物質之作用(錯毒性作用)之區分。關於此點。在漢藥上全不明瞭。無論前者或後者。欲舉例證。甚為困難。

第七、特異作用與非特異作用,漢藥無所謂特異作用。今日流行之蛋白質。為非特殊性刺戟療法。漢藥中有無含之。殊屬不知。故藥物之作用。殆全部不明。漢藥處方之最低限度。單獨用者甚少。往往以二味以上之品。形成為一方劑。此間消息。可於藥物配合條述之。

就漢藥之指示與禁忌言。漢藥中一體少峻烈之藥品。故其指示禁忌。不必要如西洋藥之嚴重。漢藥之禁忌。所謂存於治療法則者甚多。就各藥品以研究之。除大黃、巴豆、石膏、烏頭、附子等數品禁忌者外。其他多無問題。即調劑時。誤混入別種藥品。亦無害者居多。所以指示亦無明確之規定。

白話文:

漢方藥的藥理,至今仍不完全清楚。到底有什麼作用,能治療哪些疾病,所謂的藥效作用,也都還不明瞭。過去的學者雖然有根據個人經驗,各自記錄各種藥物的功效,但這些表達方式都屬於舊時代的產物。到了今天,這些記載並不能彰顯藥物的真實功能,只不過是些無聊的史料而已。

板倉博士將漢方藥的作用種類,從七個立足點來區分:

第一、主要作用與副作用:漢方藥的主要作用,相較之下比較不明顯。至於副作用,漢方藥幾乎可以說沒有,所以使用時不必特別擔心。然而,漢方藥煎汁的苦味,在幫助消化、增進食慾時,如果鞣酸含量較多,反而會造成食慾不振。或者,有些藥劑中,如果添加不必要的瀉藥,反而會引起嘔吐。這些副作用雖然偶爾會出現,但程度大多非常輕微。

第二、關於作用的本質:分為物理作用、化學作用、物理化學作用。漢方藥的成分不單純,是將多種藥材一起煎煮服用,所以其作用不是單純的物理作用,也不是單純的化學作用,大多是同時並存。與西藥相同,單純的物理作用或單純的化學作用都非常少。但偶爾也有像止血劑使用鴉片,或胃病使用牡蠣,前者屬於單純的物理作用,後者則屬於單純的化學作用。

第三、作用的可逆性與不可逆性:傳統中醫治療通常不使用腐蝕性的藥物,所以大多是可逆的作用。因為器官組織變化而產生的不可逆作用,幾乎很少見。然而,可逆的作用就像早晚大腦的活動,藥物的分解排泄,並不會完全恢復原狀。這是因為藥物中的某些成分(例如營養素)會促進細胞增殖機制的再生功能,所以必須了解此時的作用是屬於純粹不可逆的意義。

第四、直接作用與間接作用:在瀉藥的治療中,使用利尿劑,是為了改變腸道內外的滲透壓,希望藉此吸收水分,固化糞便。這屬於間接作用。原本漢方藥的作用就不太清楚,所以疾病究竟是透過直接作用還是間接作用而治癒,很難判斷。

第五、局部作用與全身作用:丸藥、散藥的目的是產生局部作用。煎藥則是被人體吸收進入全身血液,達到身體各部位的作用。然而,像是腫瘤、皮膚病、外傷等治療,也大多以内服藥為主,外用藥為輔。由此可知,漢方藥的使用不侷限於局部,而是以全身作用為目的。

第六、適用於原藥物:有自己產生作用(等毒性作用)的,以及原藥物在體內轉化成其他物質產生作用(錯毒性作用)的區分。關於這點,在漢方藥上完全不清楚。無論是前者或後者,要舉例說明都很困難。

第七、特異作用與非特異作用:漢方藥沒有所謂的特異作用。現在流行的蛋白質,是一種非特殊性的刺激療法。漢方藥中是否含有此類物質,尚不清楚。所以藥物的作用,幾乎完全不了解。漢方藥處方的最低限度,單獨使用一種藥材的情況很少,通常會將兩種以上的藥材組合成一個方劑。這些藥材之間的相互作用,會在藥物配伍篇中敘述。

就漢方藥的適應症與禁忌而言,漢方藥中很少有藥性猛烈的藥品,所以其適應症和禁忌,不像西藥那麼嚴格。漢方藥的禁忌,大多是存在於治療法則中。就各種藥品來研究,除了大黃、巴豆、石膏、烏頭、附子等少數幾種有禁忌之外,其他大多沒有問題。即使調配藥劑時,不小心混入了其他藥材,也大多沒有危害。所以適應症也沒有明確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