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富士川遊

《中國醫藥論文集》~ 湯本求真醫話 (1)

回本書目錄

湯本求真醫話 (1)

1. 湯本求真醫話

痛風用附子者少。亦不可全用。凡慢性而病輕者。與桂枝加苓朮附湯。葛根加朮附湯。屢屢收效。

病極激烈。但尚未至多發性之時機者。與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為最佳。病狀急激進化。有一種不堪名狀之疼痛。而影響於起居動作者。以麻黃加朮湯為良。患此症者。多豫知天氣惡劣。易感濕氣。其主藥為術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以薏苡仁為主藥。大體可推察得疼痛之性狀。

數年前有一六十歲之男子。業雜貨商。飲食及其他無異常人。惟左臂部左大腿部執拗而疼痛。起居感困難。不得從事於職業。項背筋腰攣急及遲緩。脈狀軟弱。此頑固之痛風也。與葛根加朮附湯(附子五○)得速效。更從腹症。合用大柴胡湯桃核承氣湯。(大黃四○芒硝四○)不久而愈。

以後遇寒濕及季節之變化等。病自能豫知而發作。於是服用該藥至今。

尚有急性腸加答兒使用黃芩湯。白頭翁湯等。當以黃芩湯較為易飲。而白頭翁湯實難飲也。服本方之前。要好向患者懇切導諭。不可因難服而中輟。十七八年前余居神戶。時第二女與第三女罹赤痢樣大腸答兒。與本方。蓋漢藥除此而外。別無他方也。於是親自嚴督使飲。反之服用黃芩湯則甚易。

任何人能用之。嘗有四十餘歲之患此病者。受他醫之治。無寸效。余往診之。與黃芩加大黃而分三日處之。次日來院。前疾已一掃無存。吐下蛔蟲。又有以黃芩湯加海人草大黃者。則其後究屬如何。未得其報告。

黃芩湯之使用法。東洞翁言「心下痞結。腹拘急下痢者。」常現心下語。為必然之目標。腹拘及直腹筋攣急者。此時若左側之攣急強。則用小柴胡湯。比本方可稍振食欲。

又小兒之疾病。使用麻黃湯葛根湯之時。余則始終慣用小柴胡湯或其加減方。

嘔烈之時。增五成或倍量之半夏生薑。熱發煩渴強烈之時加石膏。腹部停滯時加大黃。腹痛時加芍藥。嘔吐煩渴水瀉尿利減少時。用小柴胡湯加石膏茯苓等。以小柴胡湯半夏生薑而能治嘔吐猶不止者。此時多為左直腹筋攣急。動悸強。突上於心下。此時於前方中加用桂枝茯苓丸。

十數年前有二歲未滿之男兒。兼有亞急性氣管枝加答兒與消化不食。骨瘦如柴。知名之小兒科某君已宣告不治。余與小胡柴湯加桔梗加石膏或加大黃。竟能全治。但此兒每至夏季。常發高熱。煩渴嘔氣。或食思不振。乃以小柴胡湯加石膏(特別增量五六歲時七○○)而收效。現已達十五十六歲。為無病健全之常兒。常感念不置。

平常人之單單喘急者。屢有誤認為慢性氣管枝加答兒。肺氣腫。或其他之發作。其實真正之重症。氣管枝喘息非極容易之小青龍湯麻黃杏仁石膏甘草湯之類所能治。診余之經驗。平常多項背甚強急。或於發作前項背強急。增加喘息。發作急烈。如現今之窒息樣之呼吸困難。與葛根湯、大柴胡湯、桃核承氣湯、或加石膏合方。

白話文:

痛風使用附子的情況很少,也不可完全都用。一般慢性且病情較輕的,用桂枝加苓朮附湯或葛根加朮附湯,常常能見效。

病情非常嚴重,但還沒有到多發性痛風的階段,用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是最好的。如果病情急速惡化,出現一種難以言喻的疼痛,影響到日常起居活動,用麻黃加朮湯效果較好。患有這種病的人,大多能預知天氣惡劣,容易感受濕氣。治療此病的主要藥物是朮、麻黃、杏仁、薏苡仁、甘草湯,其中以薏苡仁為主藥。大致可以推斷出疼痛的性質。

數年前有一位六十歲的男子,經營雜貨生意,飲食和其他方面都和常人無異,只是左手臂和左大腿部位持續疼痛,影響到起居活動,無法工作。他的脖子、背部、腰部肌肉緊繃、僵硬,脈象軟弱,這是頑固性的痛風。我給他開了葛根加朮附湯(附子五錢),很快就見效。再根據腹部情況,合併使用大柴胡湯和桃核承氣湯(大黃四錢、芒硝四錢),不久就痊癒了。

之後,每當遇到寒濕或季節變化等情況,他都能預知並發病。於是就一直服用這些藥至今。

另外,急性腸炎可以使用黃芩湯或白頭翁湯,其中黃芩湯比較容易入口,而白頭翁湯則非常難喝。服用白頭翁湯之前,一定要好好地和患者說明,不要因為難喝就中斷治療。十七、八年前,我住在神戶的時候,我的二女兒和三女兒都得了類似痢疾的大腸炎,我給她們服用白頭翁湯,因為中藥除了這個方子之外沒有其他辦法了。於是我親自嚴厲督促她們服用。相比之下,服用黃芩湯就容易多了。

任何人都可以使用黃芩湯。曾經有一位四十多歲的患者,患上這種病後,接受其他醫生的治療都沒效果。我去看診後,給他開了黃芩湯加大黃,分三天服用。第二天他來醫院復診,之前的病症都消失了,並且吐出了蛔蟲。也有人使用黃芩湯加海人草和大黃,但後續情況如何,我沒有收到報告。

黃芩湯的使用方法,東洞翁說:「心下痞塞,腹部拘急且腹瀉。」常常出現心下的情況,是必然的指標。腹部拘急和腹直肌痙攣,此時如果左側的痙攣比較嚴重,則使用小柴胡湯。比起黃芩湯,小柴胡湯可以稍微增進食慾。

另外,治療小兒疾病時,如果需要使用麻黃湯或葛根湯,我總是習慣用小柴胡湯或其加減方。

嘔吐劇烈的時候,將半夏和生薑的用量增加五成或一倍。發熱煩躁口渴嚴重時,加入石膏。腹部有停滯時,加入大黃。腹痛時,加入芍藥。如果嘔吐、煩躁口渴、腹瀉、小便減少時,用小柴胡湯加石膏、茯苓等。如果用小柴胡湯加半夏和生薑治療嘔吐仍然沒有止住,此時多半是左側腹直肌痙攣、心悸嚴重、向上衝到心下,此時在前方的基礎上加入桂枝茯苓丸。

十幾年前,有一位未滿兩歲的男童,同時患有亞急性支氣管炎和消化不良,瘦得皮包骨,知名的兒科醫生都已經宣告無法醫治。我給他開了小柴胡湯加桔梗和石膏,有的時候也加大黃,結果竟然完全治癒了。但是這個孩子每到夏天,常常會發高燒、煩躁口渴、嘔吐或食慾不振,我用小柴胡湯加石膏(特別增加用量,五、六歲的時候增加到七錢),效果很好。現在他已經十五、六歲,是個無病無痛、健康的正常孩子,我常常為此感到欣慰。

一般人單純出現喘氣急促的情況,常常被誤診為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或其他發作。實際上,真正的重症,支氣管喘息並不是用小青龍湯、麻黃杏仁石膏甘草湯之類的藥物就能輕易治癒的。根據我的經驗,病人通常是脖子和背部非常僵硬,或者在發作前就出現脖子和背部僵硬,然後喘息加重。發作時非常急劇,出現像窒息一樣的呼吸困難,需要用葛根湯、大柴胡湯、桃核承氣湯,或是合併加石膏的方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