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藥論文集》~ 成為疫癘之暴瀉症 (1)

回本書目錄

成為疫癘之暴瀉症 (1)

1. 成為疫癘之暴瀉症

頻年流行之暴瀉,實明人所謂雜疫。(雜疫之說,見於說疫及瘟疫彙編)。系急速而可恐之病,俗云卒倒。(虎狼痢也,與萬病回春條完全霍亂之俗稱有異)。

故其治法亦多急卒難救。其病因有二道:其初頭重或痛,惡風,手足與筋或強或痹,水瀉二三行。此唯從表解,可和緩其症情。早服葛根湯與五苓散之類,則發汗;發汗而表解,則下痢亦漸止。症之重者,則忽發嘔吐、厥冷、脈絕;或則腹中雷鳴,如傾盆之下瀉,中氣下陷、肉脫。

目陷、鼻尖諸現象,瞬時可見。瀉下終時,胸膈忽突然脹悶而發嘔吐。此種急症,遷延失治,變生頃刻,即無生命。治法頻服黃連湯、生薑瀉心湯之類,溫覆自汗。(某人在橫濱得法蘭西人傳以治病之方,於生薑瀉心湯中加桂枝、芍藥、吳茱萸。據云此為香港專用之漢方)。若忽發嘔吐而煩悶者,

可先以丁子、枯礬等分細末,用水吞服約五分。(此方為治小兒之方,今活用之,有效)。後用消暑飲(半夏、茯苓、石膏、甘草、生薑五味)藥汁煎納之。宜稍稍冷服。若吐利不納而發煩渴者,

用竹葉石膏湯、白虎湯等。若吐利已止,經二三日而渴不已,舌苔厚或見黑苔者,

熱毒內郁也。大柴胡湯(專治胸病之物)、調胃承氣湯(專治腹病之藥)下之。顏色赤,或周身發赤斑,或如醉人之在夢中者,死症也。又用消暑飲後吐利一二日不止者,可用橘皮、藿香二味,浸於已煎之冷水中服之。或選用虎翼飲(半夏、茯苓、橘皮、生薑四味,以伏龍肝水煎之)。吳茱萸湯。有一老醫傳一方云:「下利煩躁甚者,用梔子、白朮、茯苓三味,淡煎用之有驗。」梔子之分量,可以隨意用之。又吐瀉後,心中苦煩悶亂者,用黃連解毒湯(黃連、黃芩、梔子、黃柏四味)淡煎服之,有速效。但在一瞬間吐利煩躁,迨吐利止而煩悶更甚者,此無特效藥劑。

實有絕命之虞。又有一種並不吐利,而胸中煩悶欲絕者,此為霍亂中之乾霍亂。如疫毒劇者,可早早用走馬湯:(杏仁二十粒,巴豆五粒,包於絹中打碎,後取出用之)。此藥下後,吐瀉隨之,爾後可以從證投藥。又轉筋甚者,俗云七轉八倒,可內服木茱湯:(木瓜、吳茱萸、加鹽少許,水煎之。此方元系腳氣之效藥,衛生家寶名四片金,今活用於霍亂轉筋)。外用布浸鹽湯,以其蒸氣溫揉手足。又手足須直而甚苦痛者,桃核承氣湯加附子有效。以上三種,均於急切不得醫生時,先用之以揉肩腕腳等以活其血,再延良醫以謀治法。蓋此證為一種熱惡之疫氣,

而成霍亂者也。所以禁用參附、阿片等劑,更萬萬不可亂服。(崎嶴之醫笠戶窗節云:「壬戌年麻疹後,此證流行,多為熱瀉,冷瀉者甚少。凡用西洋傳習之雅片者,無不敗北。此地流行之簡便療法,遇渴則強欲冷水,或行冷水浴,全治者為多,則熱厥之徵皆明矣。」)世醫遇冷脈絕而眩者,

白話文:

這種多年流行的急性腹瀉,實際上就是明代人所說的雜疫(關於雜疫的說法,可以在《說疫》和《瘟疫彙編》中看到)。這是一種病勢快速且令人恐懼的疾病,俗稱「卒倒」(也就是「虎狼痢」,和《萬病回春》中俗稱的「霍亂」不同)。

因此,治療方法也多為緊急且難以救治。其病因有兩種:初期會頭部沉重或疼痛、怕風、手腳和筋骨可能僵硬或麻木,接著會腹瀉二、三次。這種情況只能從表解來處理,才能緩和病情。早點服用葛根湯和五苓散之類的藥物,使其發汗,發汗後表證解除,腹瀉也會逐漸停止。病情嚴重者,會突然出現嘔吐、四肢冰冷、脈搏微弱,或是腹中雷鳴,像傾盆大雨般地腹瀉,導致中氣下陷、肌肉消瘦、眼眶凹陷、鼻尖突出等現象,這些都在短時間內顯現。腹瀉停止時,胸口會突然脹悶且開始嘔吐。這種急症如果延誤治療,病情會在頃刻間惡化,危及生命。治療方法是頻繁服用黃連湯、生薑瀉心湯之類的藥物,蓋上被子保暖,使其自然發汗。(有人在橫濱從法國人那裡得到治療此病的處方,在生薑瀉心湯中加入桂枝、芍藥、吳茱萸,據說這是香港專用的漢方。)如果突然出現嘔吐和煩躁,可以先將丁香和枯礬等量磨成細末,用水吞服約五分(這是治療小兒的方子,現在活學活用,效果很好)。之後服用消暑飲(半夏、茯苓、石膏、甘草、生薑五味)煎煮的藥汁,稍微放涼後服用。如果嘔吐和腹瀉不止,並感到煩渴,可以使用竹葉石膏湯、白虎湯等藥物。如果嘔吐和腹瀉停止,但過了兩三天仍然口渴不止,舌苔厚重,甚至出現黑苔,這是熱毒內鬱的表現,可以使用大柴胡湯(專門治療胸部疾病的藥物)或調胃承氣湯(專門治療腹部疾病的藥物)來攻下。如果臉色發紅,或者全身出現紅斑,或是像醉酒的人在夢中一樣,這是危重之症。另外,如果服用消暑飲後,嘔吐和腹瀉持續一兩天不止,可以使用橘皮和藿香兩味藥,浸泡在煎好的冷水中服用,或者選用虎翼飲(半夏、茯苓、橘皮、生薑四味,用伏龍肝水煎煮)。吳茱萸湯也有療效。有一位老醫師傳授一方子說,腹瀉煩躁嚴重者,可以使用梔子、白朮、茯苓三味藥,淡煮服用,效果很好,梔子的用量可以隨意增減。此外,嘔吐腹瀉後,如果感到心中苦悶煩亂,可以使用黃連解毒湯(黃連、黃芩、梔子、黃柏四味),淡煮服用,有快速療效。但是,如果在一瞬間出現嘔吐腹瀉、煩躁,等到嘔吐腹瀉停止後,煩悶卻更加嚴重,這種情況沒有特效藥,實在有生命危險。還有一種情況是不嘔吐不腹瀉,但胸中煩悶欲絕,這是霍亂中的乾霍亂。如果疫毒很強烈,可以儘早使用走馬湯(杏仁二十粒、巴豆五粒,用絹布包起來打碎,取出使用),服藥後會出現嘔吐和腹瀉,之後可以根據病情對症下藥。如果出現轉筋嚴重,俗稱「七轉八倒」,可以內服木茱湯(木瓜、吳茱萸,加少許鹽,用水煎服。這個方子原本是治療腳氣的有效藥,衛生家稱之為「四片金」,現在活用於霍亂轉筋)。外用布浸鹽湯,用其蒸氣溫敷手腳。如果手腳僵直且疼痛劇烈,使用桃核承氣湯加附子有效。以上三種情況,都是在緊急無法就醫時,可以先用來按摩肩腕腳等部位,活絡血脈,然後再請良醫治療。這種病是一種熱毒的疫氣引起的霍亂,因此禁用人參、附子等補藥,鴉片等藥物更是絕對不能亂服。(崎嶴的醫生笠戶窗節說,壬戌年麻疹後,這種病流行,多為熱瀉,冷瀉很少。凡是使用西方傳來的鴉片的人,沒有不失敗的。當地流行的簡便療法是,如果口渴就大量喝冷水,或者進行冷水浴,痊癒的人很多,由此可見這是熱厥的徵兆。)世俗的醫生遇到脈搏微弱、四肢冰冷而暈眩的人,會束手無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