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富士川遊

《中國醫藥論文集》~ 本草學一斑 (5)

回本書目錄

本草學一斑 (5)

1. 前胡

(釋品)和名旡萬世利肥。後州武州產為上品。

(釋性)味平甘。治傷寒寒熱痰滿。胸脅中痞。心腹結氣。風頭痛。去痰下氣。開胃下食。

議曰。外臺秘要。引崔氏載大前胡小前胡湯。即是傷寒論大小柴胡湯。惟前胡代柴胡耳。其他晉唐諸方用前胡。大抵與柴胡療體相近。陶弘景雲。與柴胡同效。今之所謂前胡者。芳香微苦。絕不似柴胡之苦燥。然古之所用。果是耶非耶。或曰。柴前音通。即一物耳。余未知其可否也。書之以俟來哲徵驗。

2. 膠飴

(釋品)和名美都阿女。用糯米飯。麥糵熬煎而成。濕軟如厚蜜。作琥珀色是也。其色白而堅硬成塊者。謂之餳。又曰硬糖。和名加多阿女。陶隱居曰。方家用飴糖。乃膠飴。皆是濕糖如厚蜜者。建中湯多用之。其凝強及牽白者。不入藥。

(釋性)味甘溫。補虛乏。益氣力。消痰止咳。潤五臟。

議曰。膠飴味甘溫。其藥能略類甘草蜜。而和潤之力則優。故仲師大小建中湯。及黃耆建中湯當歸建中湯等用之。以和胃氣。緩者急也。具證曰。腹中急痛者。曰上下痛。不可觸近者曰裡急。曰㽲痛。是皆中氣不振。腹裡拘急之所致也。非膠飴之甘以和潤其中。則安能奏其效乎。

蓋仲師治中焦之方。有建中。有理中。而一和一溫。一潤一燥。相對以立溫養之法。後世補益之方雖千萬。皆不能出此範圍矣。

3. 附餳

(釋品)和名詳前。傷寒蘊要云。膠胎即餳糖也。誤矣。釋名曰。糖之清者曰飴。形怡怡然也。稠者曰糖。強硬如餳而濁者曰餔。方言謂之餦餭。是說適當可從。

議曰。金匱治蛟龍病。用寒食餳。蓋蛟龍系蛔之變動。其用餳糖者。與甘草粉蜜湯同旨。不過安蛔之策耳。

4. 桃仁

(釋品)和名毛毛。桃品甚多。惟山中毛桃。小而多毛。其仁充滿多脂。用之佳。蓋外不足者。內有餘也。然此品難得。宜用尋常單葉者。今藥鋪所賣。多是油桃仁及諸桃仁混雜。不可分。而亦非不可用。

(釋性)味苦平。主瘀血。血閉瘕。止咳逆。上氣疼痛。通潤大便。

議曰。桃仁味苦平。能破血潤燥。本經云。主瘀血。別錄曰。破癥瘕。仲師用桃仁。不過此義。桃核承氣湯。曰。少腹急結。血自下。抵當湯曰。少腹硬滿。經水不利。下瘀血湯曰。腹滿經水不利。大黃蟅蟲丸曰。內有乾血。鱉甲煎曰。癥瘕。桂枝茯苓丸曰症痼。大黃牡丹湯曰。

少腹腫痞。為已敗之血。非生氣不能流通。夫桃為五木之精。花仁枝葉。並能破邪。而其生氣皆在於仁。故能開泄以去瘀滯也。雖然。其性緩慢。不假駚駿之品。則不能入其血窠而拔其凶魁。於是欲下瘀血之新凝結者。佐大黃芒硝。欲下其舊凝結者。佐水蛭虻蟅。至於癥瘕癰腫。

鱉甲瓜瓣牡丹。亦各助其力以奏效焉。汪昂曰。行血者。連皮尖生用。潤燥者。去皮尖炒用。桃仁雖緩慢。有配合之妙。豈以皮尖與生炒異其效者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