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藥論文集》~ 病名異同辨 (1)
病名異同辨 (1)
1. 病名異同辨
腸填塞,漢名吐糞病。匯解曰。口中轉屎者。小兒從口中出屎也。大人亦有發之者。有人以關格與吐糞病對照者。然不甚穩當。關者塞也。格者閉也。即壅塞之義也。就靈樞素問及八十一難經等書考其症狀。亦與吐糞病不合云。
腸結核漢名脾腎瀉。亦稱五更瀉。雞鳴下痢。皆在曉曙催便。夜夜下痢之謂也。
腸出血,漢名有下血、便血、腸風、腸風便血、腸風下血、臟毒下血等名稱。回春曰。腸風之下血。必在糞前。名曰近血。臟毒之下血。必在糞後。名曰遠血。丹溪曰。近血從大腸。遠血從小腸。
腸神經痛漢名疝氣。出自素問內經。馬玄臺注曰。積土之高大者曰山。疝者漸積之義也。說文疝者腹痛也。丹臺玉案曰。疝。俗名小腸氣。病源中類別為石疝、血疝、陰疝、妒疝、氣疝五種。又分為厥疝、症疝、寒疝、氣疝、盤疝、腑疝、狼疝七種。爾後名稱百出。不遑枚舉矣。
白話文:
腸道阻塞,古稱吐糞病,是指糞便從口中排出,多見於小兒,成人也有發病的。有人將關格與吐糞病混淆,其實並不準確。關格是指阻塞,吐糞病則是糞便從口中排出。根據《靈樞》、《素問》和《八十一難經》等醫書記載,關格的症狀與吐糞病也不相符。
腸道結核古稱脾腎瀉,又稱五更瀉、雞鳴下痢,指的是黎明時分腹瀉,夜夜如此。
腸道出血,古稱下血、便血、腸風、腸風便血、腸風下血、臟毒下血等。醫書記載,腸風下血指的是血便在糞便之前,稱為近血;臟毒下血指的是血便在糞便之後,稱為遠血。丹溪先生認為,近血來自大腸,遠血來自小腸。
腸道神經痛古稱疝氣,出自《素問內經》。馬玄臺注釋說,疝氣指的是逐漸積聚的疼痛。說文解字中,疝氣指的是腹痛。丹臺玉案中,疝氣又稱小腸氣,並分為石疝、血疝、陰疝、妒疝、氣疝五種,以及厥疝、症疝、寒疝、氣疝、盤疝、腑疝、狼疝七種。後來的名稱更是層出不窮,不勝枚舉。
金匱載寒疝之痛達臍。方書云此症因多食冷物。或冒雨露。或以涉水。致腰下厥冷而後發痛者也。此即西醫之所謂僂麻質斯性疝痛、或風氣疝云。又一說謂此即西醫之所謂腹膜炎。究屬是否。姑志之以備考證云。
大便秘結,漢名大便閉。或單稱秘結。大成論鈔曰。秘者經數日不通也。結有便雖通而結澀難於暢達也。漢醫別秘結為三。即燥屎、脾弱、虛秘是也。
寄生蟲病,漢名蟲證。神農本草始稱三蟲。曰便蟯蟲、寸白蟲、蟯蟲。至巢元方始有九蟲。爾後其說漸濫。甚有八萬屍蟲之說。亦妄誕之甚矣。
條蟲漢名寸白蟲。其形寸寸有節。顏色白。故稱寸白蟲。
白話文:
《金匱》記載寒疝的疼痛會到達肚臍。醫書上說,這種病症是因過度食用冰冷食物,或淋雨露水,或涉水,導致腰部以下厥冷,之後才發作疼痛的。這就相當於西醫所說的「僂麻質斯性疝痛」或「風氣疝」。還有一種說法認為這是西醫所說的「腹膜炎」。究竟是不是,暫且記下來以備日後驗證。
大便秘結,漢語中叫做大便閉,或簡稱為秘結。《大成論鈔》說,秘就是好幾天不通便。結是指雖然排便,但排泄物乾燥、堅硬,難以順暢排出。漢醫將秘結分為三種,分別是燥屎、脾弱、虛秘。
寄生蟲病,漢語中叫做蟲證。《神農本草經》最早提到三種蟲,分別是便蟯蟲、寸白蟲、蟯蟲。到了巢元方,才有了九種蟲。之後,關於蟲證的說法越來越多,甚至出現了「八萬屍蟲」的說法,這就太過誇張了。
條蟲,漢語中叫做寸白蟲。它的形狀像一節一節的,顏色是白色,所以叫做寸白蟲。
蟯蟲漢名除蟯蟲之外。亦名短蟲。蟯蟲之名。出自史記倉公傳。又穀道蟲、大孔蟲。皆蟯蟲之別名也。婦人陰中生細蟲。搔癢難忍。為醫家屢屢所見之病。是即蟯蟲出肛門匍匐入膣內之所致。俗醫往往認為陰癢者誤也。
腹膜炎,漢名沖疝。又稱卒疝。骨空論曰。從小腹而上衝於心之痛為沖疝。日人今材亮曰。此病發時。疼痛之劇烈。如切如刺。手不可近。有寒戰者。有便秘者。有腹脹者。前輩有認為即西醫之腹膜者。是否正確。姑待證實。
腹內壅積,漢名積聚。名出靈樞。論詳難經。按積聚者。即所謂癥瘕、癖積、疝塊、癥結、痃癖、塊癖之類也。症即是積。積即是症。義固同也。瘕即是聚。聚即是瘕。義亦同也。但癥瘕雖均為積聚。究屬不可混同。症之義。謂積聚於腹裡之物。以手按之。顯然有塊可徵者也。
白話文:
蟯蟲除了「蟯蟲」這個名字以外,也叫做「短蟲」。「蟯蟲」這個名字出自《史記·倉公傳》。另外,「穀道蟲」、「大孔蟲」都是蟯蟲的別稱。婦人生殖器官裡長出細蟲,會奇癢難忍,這是醫生們經常遇到的病症。這是因為蟯蟲從肛門爬進陰道造成的。民間醫生常常誤認為是陰部發癢,其實不然。
腹膜炎在中醫裡叫做「沖疝」,也稱「卒疝」。《骨空論》中記載,從小腹向上衝到心臟,感到疼痛,這就是「沖疝」。日本人今材亮說,這種病發作時,疼痛非常劇烈,像是割、像是刺一樣,手碰都碰不得,有些人會發冷,有些人會便秘,有些人會腹脹。前輩中有人認為這就相當於西醫的腹膜炎,是否正確還有待證實。
腹內壅積在中醫裡叫做「積聚」,這個名字出自《靈樞》,詳細的論述則見於《難經》。所謂「積聚」,就是指「癥瘕」、「癖積」、「疝塊」、「癥結」、「痃癖」、「塊癖」等等。癥就是積,積就是癥,意思相同。瘕就是聚,聚就是瘕,意思也相同。不過,雖然癥瘕都是積聚,但不能混淆。癥指的是積聚在腹內的東西,用手按下去,可以明顯感覺到有塊狀的東西。
瘕者假聚之義。雖有聚積之象。其形或現或隱。不能確定之謂也。疝者有腹痛之謂也。後世稱小兒之腹中有物如塊者曰癖。其在婦人者曰症。
黃疸,本系漢名。出自素靈、難經、金匱等書。一名黃癉。景岳全書所載之膽黃。亦黃疸也。俗醫說其原因謂食鼠糞或生黃瓜而發此病。亦極無稽之臆說也。
嬰兒黃疸。漢名胎黃。醫通云。胎黃者。母體受熱。傳於胎兒。兒生遍體面目皆黃。其狀如黃金之色。身上壯熱。大便不通。小便如梔子之汁。不思食乳。
急性肝臟黃色萎小,漢名急黃。病源云。脾胃有熱。穀氣鬱蒸。因熱毒卒然發黃。心滿氣喘。命在頃刻。故名急黃。泌尿器病漢名可概括為五淋。氣淋、血淋、石淋、膏淋、勞淋是也。
白話文:
所謂「瘕」,指的是身體局部組織或器官的異常聚積,雖然看起來像是腫塊,但其形狀可能會出現或消失,無法確定。而「疝」,則是指腹痛的症狀。後世將兒童腹中有塊狀物稱為「癖」,婦女則稱為「症」。
黃疸,這個名稱源自古代醫書,也稱為黃癉,現代醫學上的膽黃也是黃疸的一種。民間流傳的說法認為食用鼠糞或生黃瓜會導致黃疸,這完全是無稽之談。
嬰兒的黃疸,古代稱為胎黃。其病因是母親體內有熱氣傳染給胎兒,導致新生兒全身皮膚和臉部都呈現黃色,如同黃金般。同時伴隨發燒、便秘、尿液如梔子汁般,以及食慾不振等症狀。
急性肝臟黃色萎縮,古代稱為急黃。其病因是脾胃積熱,穀氣鬱結,導致熱毒突然發作,引發黃疸,並伴隨心胸飽滿、氣喘,病情危急,所以稱為急黃。泌尿系統疾病,古稱五淋,包括氣淋、血淋、石淋、膏淋、勞淋。
腎臟出血,漢名尿血。大成論鈔曰。尿血者。小便出血也。玄珠云。尿血不痛。痛者血淋也。醫言尿血。血淋二症。因疳瘡而出血者。蓋臆說也。
蛋白尿病,漢名腎消與消。此名出於袖珍方。腎消者三消之一。下焦消渴之謂也。此係日人淺田慄翁之說。膀胱加多兒漢名白濁。匯解曰。白濁者。男子之小便排泄如米泔汗之謂也。
膀胱麻痹,漢名小便不通。亦名小便閉。利尿閉澀。溺閉等。
夜尿症漢名有遺溺、尿床等名稱。玄珠曰。遺尿者。小便自出而不自知也。素問曰。膀胱不約。則為遺溺。
遺精,漢名失精。醫言云。失精者。睡夢中遺失精汁之謂也。又引用張介賓之說曰。不因夢而精自出謂之滑精。回春云。不因夢而精自出者。精遺也。不因夢而自遺者。精滑也。
白話文:
腎臟出血在中醫稱為尿血,指的是小便帶血。尿血不伴隨疼痛,而帶有疼痛的則稱為血淋。有些醫家認為尿血和血淋都是因為疳瘡引發出血,但這只是推測。
糖尿病在中醫稱為腎消或消,這個名稱出自於袖珍方,是三消症中的一種,指的是下焦消渴。這是日本醫家淺田慄翁的說法。膀胱發炎在中醫稱為白濁,指的是男性小便排泄物如米湯汗一樣。
膀胱麻痺在中醫稱為小便不通,也叫做小便閉、利尿閉澀、溺閉等等。
夜尿症在中醫稱為遺溺、尿床等等。遺溺指的是小便不自覺地排出。素問中說,膀胱失控就會造成遺溺。
遺精在中醫稱為失精,指的是睡夢中精液自溢。張介賓認為,不因夢而精液自溢稱為滑精。回春書中提到,不因夢而精液自溢的稱為精遺,不因夢而自行排出的稱為精滑。
夢精,漢名夢泄精。或夢遺失精、或夢遺、或夢泄、或夢失精、或夢交、或鬼交、或夜夢鬼交。皆同病異名也。
陰萎,漢名亦稱陰萎。和名腎虛。此症陰莖萎弱。致不能房事。猶之草木之萎縮不榮也。
男子淫欲亢進症,漢名強中病。一名腎漏。病源。曰強中病者。玉莖勃興不痿。精液自出之謂也。本草從新云。莖盛不交而興。精液自出者。名曰強中雲。大成論鈔曰。玉莖不痿者。名曰腎漏。
卒中風,此名古今之通稱也。一名真中風。漢醫別立其名。名目繁多。不遑一一枚舉。
類中風,此名亦古今之通稱也。一名輕中風。病家須知中名此病曰緩痱。漢紀光武帝條及仲景云。中風者傷風之謂也。本事方曰。今之傷風。即古之中風雲云。
腦膜炎,漢名真頭痛。保元云。脈中無神。腦中劈劈作痛。心神煩亂者。名真頭痛。玉璣云。痛引腦巔。陷至泥丸宮者名真頭痛。此非藥之所能愈。往往朝發夕死。夕發朝死。因根氣先絕故也。
腦焮沖與劇頭痛與熱痛譫妄,泰西方鑑腦焮沖注云。此病從來醫家徒認為劇頭痛或熱病譫妄證而不知其實。致虛治不中。誤人性命者甚多。今按其病狀。蓋腦焮沖者。或即腦膜炎歟。
讝語,按醫通云。讝。多言也。心熱則多言云云。按讝語是熱性諸病現症之一。以病名者非也。
腦水腫,漢名解顱。入門云。解顱者。小兒之頭縫開解不合也。腎主於髓。腦髓缺少。猶之木之無根。不過千日。遂成廢人矣。按解顱者。天窗(一曰囟會。又曰囟門。或稱伏鼓泉。)張開之義。頭蓋中有液瀦留之謂也。前輩有以驚風與腦水腫對照云。但漢醫之驚風。特指小兒之搐搦而言之耳。與腦水沖對照。甚不穩當。
白話文:
腦膜炎,在古代稱為真頭痛。醫書《保元》記載,脈象無力,腦部劇烈疼痛,心神煩亂,稱為真頭痛。《玉璣》則記載,疼痛向上蔓延至頭頂,甚至深入泥丸宮的,也稱為真頭痛。這種病症並非藥物所能治愈,往往早晨發病,晚上就死亡,或晚上發病,早晨就死亡,因為根本元氣先衰竭的緣故。
腦焮沖症狀類似劇烈頭痛、發熱神志不清,醫書《泰西方鑑》提到,以往醫家只把這種病症當作劇烈頭痛或熱病神志不清的表現,而忽略了它的真正病因,導致治療方向錯誤,誤人性命的案例很多。根據病症分析,腦焮沖可能是現在所說的腦膜炎。
讝語指的是病人說話多,這是熱性疾病的常見症狀,并非獨立的病名。
腦水腫,古代稱為解顱。醫書《入門》記載,解顱指的是小兒頭頂縫隙開裂不合。腎臟主宰骨髓,腦髓不足,就像樹木失去根部,活不過千日,最终變成廢人。解顱指的是頭頂囟門張開,頭顱內積存液體的現象。前人把驚風和腦水腫對照,但漢醫的驚風是指小兒抽搐,與腦水腫對照並不恰當。
日射病,漢病中暍。又單稱暍。或中暑、中熱、熱暍、大暍。說文稱傷暑。玉篇稱中熱。醫言云。暍者當夏令烈炎酷熱時。或旅途之行。人身勞於奔走。致咽喉如炙。或勞力耕耘。汗血如漿。而清風不來。地熱似爐。寒泉難覺。精神疲憊欲絕。筋力困倦不堪。忽然為暑氣所壓。重者眩暈悶倒。人事不知。按東垣中暑之論。蓋指感冒而言也。
半身不遂,漢名偏枯。又稱風痱。病源云。四肢不收。神智不亂。一臂不隨者風痱也。其時能言者可治。不能言者不可治云云。按岐伯之說。偏枯與風痱。自有區別。
兩腳麻痹,漢名痿軟。素問之所謂痿厥、痿躄是也。後世認為腳氣之別名者。誤也。
白話文:
日射病,古代稱為中暍,也簡稱暍。還有中暑、中熱、熱暍、大暍等稱呼。說文解字中稱之為傷暑,玉篇中稱為中熱。醫學書上說,暍病是指在夏季炎熱酷暑的時候,或是旅途奔波,身體勞累,導致咽喉像是被火炙烤一樣。也可能是因為勞力耕作,汗水像漿液一樣流淌,卻沒有涼風吹拂,地面如同火爐般炙熱,冰冷的泉水也感受不到,精神疲憊不堪,筋骨酸軟無力。突然被暑氣壓制,嚴重者會頭昏眼花昏倒,失去意識。根據東垣的論述,中暑指的是受到暑氣侵襲。
半身不遂,古代稱為偏枯,也稱為風痱。病源書上說,四肢無法收縮,神志清醒,只有一隻手臂不能動的,叫做風痱。如果患者還能說話,就可以治療,如果不能說話,就不能治療。根據岐伯的說法,偏枯和風痱是不同的病症。
雙腳麻痺,古代稱為痿軟,也就是素問中所說的痿厥、痿躄。後世將其視為腳氣的別稱,是錯誤的。
頭痛,漢醫各從其部位而異其名。前頭痛者。謂之陽明經頭痛。顛頂痛者。謂之太陽經頭痛。耳廓近傍之痛。謂之少陽經頭痛。漢醫之所謂眉稜骨痛者。蓋眼窩神經痛之謂也。
肋間神經痛,漢名脅肋痛。其痛專在左面者名左肋痃癖。或稱汗血痛。(以上系日人淺田慄翁之說)又內秘載胸脾一名。此殆即肋筋僂麻質斯歟。日人本間玄調云。胸脾者。胸肋之間隱隱疼痛也。或痛脊膂。或牽引胸下。或走痛而無定處。或因呼吸俯仰而疼痛云云。
急癇,漢名有搐搦、瘛瘲、發搐、驚搐、風搐等之別名。方考癇門中雲。搐者四肢屈曲之名。搦者十指開握之義也。入門云。瘛瘲者。手足牽引也。大成論鈔云。瘛瘲者搐搦之輕者也。又方書所載掣引、踡攣、拘急等之名。亦屬於搐搦云。
白話文:
頭痛,中醫根據不同的部位給予不同的名稱。額頭疼痛的,稱為陽明經頭痛。頭頂疼痛的,稱為太陽經頭痛。耳朵附近疼痛的,稱為少陽經頭痛。中醫所謂的眉稜骨疼痛,其實就是眼窩神經痛。
肋間神經痛,中醫稱為脅肋痛。疼痛只在左側的,稱為左肋痃癖,也稱為汗血痛。(以上是日本人淺田慄翁的說法)還有內經記載的胸脾,應該就是肋筋僂麻質斯。日本人本間玄調說,胸脾是指胸肋之間隱隱作痛,或痛到脊背,或牽引到胸下,或疼痛游走不定,或因呼吸而感到疼痛等等。
急癇,中醫有搐搦、瘛瘲、發搐、驚搐、風搐等不同的名稱。方考癇門中說,搐是指四肢屈曲,搦是指十指開合。入門說,瘛瘲是指手足牽引。大成論鈔說,瘛瘲是搐搦的輕微症狀。另外,醫書中記載的掣引、踡攣、拘急等名稱,也屬於搐搦。
小兒急癇,漢名小兒搐搦症。此因麻疹、痘瘡、解顱及其餘熱性病而發者也。此症有緩急之分。急性者謂之急驚風。慢性者謂之慢驚風。本事方中以急驚風稱陽癇。慢驚風稱陰癇。方書中有驚癇之名。蓋小兒或遭鬼忤夢魘。或為外物驚嚇。以致發搐搦之謂也。
書痙,漢名指脾。又稱筋脾。此據日人淺田慄翁對照之說。俗醫謂其癇起因於指端之痙攣。
局發筋肉痙攣,漢名轉筋。原病式云轉筋者反戾也。又曰痃癖。一名脊強。俗呼拘肩。發於婦人者呼血肩病。
橫隔筋痙攣,漢名呃逆。此係後世之稱呼。古昔單稱為噦。即素問、傷寒論、金匱等書中。亦皆載噦。說文噦氣語也。又玄珠中所載之呃忒。入門中所載之逆。其義亦同。醫學綱目景岳類注云。呃逆即古之噦。咳逆即咳嗽。
白話文:
小兒急癇,就是古代漢醫所稱的小兒搐搦症。這種病症通常是因為麻疹、天花、頭顱疾病,以及其他熱性疾病引起的。小兒急癇可以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的小兒急癇叫做急驚風,慢性的小兒急癇叫做慢驚風。在一些醫書中,急驚風被稱為陽癇,慢驚風被稱為陰癇。有些醫書也直接用「驚癇」這個名稱。這是因為小兒可能受到鬼魅、噩夢、夢魘的影響,或者受到外物的驚嚇,導致身體抽搐、痙攣。
書痙,在古代漢醫中叫做指脾,也叫做筋脾。這是根據日本醫學家淺田栗翁的對照研究得出的結論。民間醫生認為書痙是因手指痙攣引起的。
局部肌肉痙攣,在古代漢醫中叫做轉筋。古代醫書記載,轉筋是一種反常的現象,又稱為痃癖,也叫做脊強,民間俗稱拘肩。如果這種病症發生在女性身上,則稱為血肩病。
橫膈膜肌肉痙攣,在古代漢醫中叫做呃逆。這是後世醫家所使用的名稱。古代醫書中單純稱為噦。像《素問》、《傷寒論》、《金匱》等醫書中都有記載噦。根據《說文》的解釋,噦是指氣息不順暢所發出的聲音。另外,醫書《玄珠》中記載的「呃忒」,以及《入門》中記載的「逆」,意思都與噦相同。醫學著作《醫學綱目》中,景岳類注說,呃逆就是古代的噦,咳逆就是咳嗽。
吃音,漢名吃。說文云言蹇難也。
麻痹,漢名麻木。其命名之意。言如麻之亂。如木之厚也。有人以麻木作麻痱者濫也。蓋麻為痱之一症。痱、中風也。靈樞熱病篇云。痱之為病。身上無痛。四肢不收。智亂不甚者可治。甚者不能治也。又不仁有癲痹、頑麻、著痹、死肌等之名。皆麻木之謂也。癲者重則不知寒熱疼也。
失語症,漢名喜忘。日人淺田慄翁云。西醫之所謂失語。即漢醫之喜忘云。一說喜忘即屬健忘。但兩者雖相似。其實不同也。
癲狂病,漢名單稱狂。古書中稱狂人或稱風癲漢。或稱風子。類聚鈔云。狂者或欲自走。或自高聖賢之謂也。後世以癲狂並稱者非也。因癲與狂。病自有別云。
白話文:
「吃音」在漢語中稱為「吃」。《說文解字》記載,意思是說話口吃、困難。
「麻痺」在漢語中稱為「麻木」。命名之意是指,像麻線一樣雜亂無章,像木頭一樣僵硬遲鈍。有些人將麻木誤認為「麻痱」,這是錯誤的。因為「麻」是「痱」的一種症狀。「痱」就是中風。 《靈樞·熱病篇》記載:「痱」這種疾病,患者身上沒有疼痛感,四肢無法收縮,神智混亂但程度不嚴重者可以治療,嚴重者則無法治療。 除此之外,麻木還有「不仁」、「癲痹」、「頑麻」、「著痹」、「死肌」等名稱,這些都是指麻木。 其中,「癲」指的是嚴重到感覺不到冷熱疼痛。
「失語症」在漢語中稱為「喜忘」。日本淺田栗翁說,西醫所稱的失語症,就是漢醫的「喜忘」。 也有人說「喜忘」是指健忘,但雖然兩者相似,但實際上是不同的。
「癲狂病」在漢語中簡稱為「狂」。古書中稱患病者為「狂人」或「風癲漢」,也稱「風子」。 《類聚鈔》記載,狂人可能想自己亂跑,或自詡為聖賢之人。 後世將「癲」和「狂」合併稱呼是不對的,因為「癲」和「狂」是不同的疾病。
憂鬱症,漢名鬱症。西醫方選中稱黑液病。內科撰要中稱敗黑病。此屬病症。非病名也。匯解云。七情之氣鬱滯而生病也。郁者滯之義也。又抑屈也。世醫稱此曰心虛郁疾云。
癲癇,千金方中區別為大人曰癲。小兒曰癇。其實一也。巢氏云。癇者小兒之病也。十歲以上曰癲。十歲以下曰癇。夫以癲與癇而別大人小兒。正與西醫之以希撲孔的里與歇斯的里而別男女。其意略似。癲癇又名風癲。漢醫之癇病。為卒時顛倒。不省人事。口吐涎沫。肢體搐搦。
食頃乃醒者是也。醫言云。此病發時。則現種種症候。休則恬如平人。乃病間也。故在疒字中書以間字云。
白話文:
憂鬱症,在漢代稱為鬱症。西醫稱之為黑液病,內科簡要則稱作敗黑病。這其實是一種病症,而非病名。它的根本原因在於七情(喜、怒、憂、思、悲、 fear、驚)的情緒氣機鬱滯而引發的疾病。鬱的意思是阻滯,並有抑制之意。當今的醫學稱這種病為心虛鬱疾。
癲癇在《千金方》中區別為成年人稱為癲,而小兒則稱為癇,實際上是同一病症。巢氏曾說,癇是小兒的疾病,十歲以上稱為癲,十歲以下則稱為癇。這與西醫將男性和女性分為希撲孔的裏和歇斯的裏有些相似。癲癇又名風癲。在漢醫中,癇病的特徵是突然失去意識,口吐白沫,肢體痙攣。
病人過了一會兒才會清醒。醫書中提到,這種病在發作時會出現各種症狀,但在發作間歇時則和平常人無異,因此在字形上用“間”字來表示。
健忘,健者強也。強有強記之強也。明言之。即強忘也。玄珠中引戴元禮之說曰。健忘云者。作事有始無終。言語不知首尾。即以病狀而命病名也。非天性之癡鈍者可比。
舞蹈病,漢名顫振。準繩云。顫振者。手足播動之病。其狀如虯。脈不來任也。按虯者舉手足以探索物料之貌。醫通云。顫振與瘛瘲相類。但瘛瘲則手足牽引。或伸或屈。顫振唯振動不屈耳。日本俗醫不呼顫振之名。統稱痙病。或稱癇症。一誠云。此病發作中間。或發一異聲。恰如鳥鳴獸吼。古醫書中所載五癇。即雞癇。馬癇、牛癇、羊癇、豬癇之類屬之。
此外癇之別名甚多。茲姑從略。
白話文:
健忘,意思是記憶力強。強,這裡是指強記的強。直白地說,就是記性強卻容易忘記。玄珠中引用戴元禮的說法,說健忘是指做事有頭無尾,說話前言不搭後語。這是用病狀來命名疾病,不是天生的愚鈍可以相比的。
舞蹈病,漢語叫做顫振。準繩書中說,顫振是指手腳不停抖動的病,樣子像龍蛇一樣。脈搏摸不到寸關尺。按,龍蛇是指用手腳去探索事物的樣子。醫通書中說,顫振和瘛瘲很相似,但瘛瘲是手腳被牽引,或伸展或屈曲,而顫振只是抖動,不會彎曲。日本民間醫生不稱顫振,統一稱為痙病,或稱癇症。一誠書中說,這種病發作時,會發出奇怪的聲音,就像鳥叫獸吼一樣。古醫書中記載的五癇,也就是雞癇、馬癇、牛癇、羊癇、豬癇等都屬於這一類。
此外,癇還有很多別稱,這裡就省略不提了。
強直痙攣,漢名痙病。傷寒論、金匱、入門等書中書痙為痓者誤也。先賢辨之明矣。入門云。痓病發則身強不醒。醫言云。痙者勁急彊直。不能柔和者是也。片玉本草天南星條稱小兒驚搐。身強如屍云云。亦強直痙攣之謂也。
初生兒強直痙攣,漢名臍風。此症之原因。由於臍帶脫離後。受風之刺戟所致。故名臍風雲。
咀嚼筋攣急,漢名撮口。又稱牙關緊急。此症景狀。依方書中舉臍風與撮口為各別之論者。亦屬不少。然丹臺玉案中則以臍風撮口總為一病。又臍風中無撮口。撮口中無臍風。患此病者、往往九死一生。蓋臍者命之根也。
白話文:
身體僵硬痙攣,在古代稱為痙病。像《傷寒論》、《金匱》、《入門》等醫書中將痙病誤認為痓病,這是錯誤的。古時候的醫學前輩已經清楚地辨別了這兩種病症。《入門》中說,痓病發作時,病人身體僵硬,無法清醒。醫學上說,痙病是指身體僵硬、緊繃,無法放鬆的狀態。像《片玉本草》中記載,天南星可以治療小兒驚搐,並提到小兒身體僵硬如屍體,這也是指強直痙攣。
新生兒身體僵硬痙攣,在古代稱為臍風。這種病症的原因,是因為臍帶脫落後,受到風的刺激而導致的,所以叫做臍風。
咀嚼肌僵硬緊縮,在古代稱為撮口,也稱為牙關緊閉。根據醫書的描述,有些人將臍風和撮口分為兩種不同的病症,但《丹臺玉案》中則將臍風和撮口歸為同一種病症。而且,臍風不包含撮口,撮口也不包含臍風。患有這種病症的人,往往九死一生,因為肚臍是生命之根。
麻疹,漢名亦稱麻疹。醫通云。麻疹者。手足太陰陽明二經蘊熱之所發。是亦時氣傳染之類也。云云。別名有麻子、赤疹、赤斑瘡、赤瘡、正疹子、虜疹、騷疹、糠疹、糠瘡、麩瘡、瘄子、沙子等等名稱。或單呼疹。單呼麻。準繩曰。北人謂之糠瘡。南人謂之麩瘡。吳人謂之痧。
越人謂之瘄。醫通云。麻即疹也。疹者軫也。方書中麻疹之有治方。始於趙宋。然往古非無麻疹也。傷寒論之癮疹。金匱之陽毒。恐為此病之混同。亦未可知耳。
猩紅熱,漢名癮疹。千金中作隱軫。玉機中作疹。山見症而命名。故除痘瘡麻疹之外。總稱癮疹。日人折衷其說曰風疹或風瘡。
白話文:
麻疹,古代也叫麻疹。醫書上說,麻疹是由手足太陰陽明二經積熱引起的,也是一種傳染病。其他名稱還有麻子、赤疹、赤斑瘡、赤瘡、正疹子、虜疹、騷疹、糠疹、糠瘡、麩瘡、瘄子、沙子等等,有時也直接叫疹或麻。據說北方人稱之為糠瘡,南方人稱之為麩瘡,吳地人稱之為痧,越地人稱之為瘄。醫書上說,「麻」就是「疹」,「疹」指的是「軫」,也就是「疼痛」。醫書中關於麻疹的治療方法,最早出現於宋朝。不過古代並非沒有麻疹,像是《傷寒論》中的癮疹和《金匱》中的陽毒,可能就是麻疹,但也不能完全肯定。
猩紅熱,古代叫做癮疹。《千金方》中寫作「隱軫」,《醫宗金鑑》中寫作「疹」。這個病症是由山區的人發現並命名的。所以除了天花和麻疹之外,統稱為癮疹。日本人綜合各家說法,稱之為風疹或風瘡。
天然痘,漢名痘瘡。痘者疱瘡也。一名虜瘡。擊虜所得也。或曰聖瘡。以其變化無測也。或曰天瘡。為天行疫癘也。或曰百歲瘡。言自少至老。必遭過一番也。或曰豌豆瘡。以其形相似也。此病之起源雖未明確。但咸云後漢馬援徵武陵蠻士卒皆患瘡。實為此病之濫觴。然細按後漢之書。
則未載此事。惟外臺秘要中引肘後方云。比歲有病。發天行斑瘡。頭面及身。須臾發周匝狀如火瘡。皆戴白漿。劇者數日必死。此惡毒之氣也。
種痘,漢名牛痘。往時採天然痘之痂。塞於鼻中。或破其外皮。採痘漿而沾接之。此之謂痘苗云。
熱病,漢名傷寒。傷寒與瘟疫同視者誤也。東垣十書中論傷寒為熱病之總稱。明吳又可瘟疫論云。傷寒不傳染。瘟疫則傳染。傷寒感天地之正氣。疫則感嶺南之厲氣。觀此則傷寒與瘟疫之別。彰彰明矣。但仲景之時。其論以瘟疫混同於傷寒。傷寒論中。重者為傷寒。輕者為中風。
白話文:
天花,古代稱為痘瘡,因為病症會出現疹子。也稱為虜瘡,因為據說是由戰勝外敵而得;或稱為聖瘡,因為病情的變化難以預料;或稱為天瘡,因為它是一種流行病;或稱為百歲瘡,因為從小到大幾乎人人都会得;或稱為豌豆瘡,因為疹子的形狀像豌豆。天花起源雖然不明確,但普遍認為是東漢馬援征討武陵蠻時士兵染上的病,是天花的開始。不過仔細查找東漢史料,並沒有記載此事。只有《外臺秘要》引述《肘後方》記載,說近來出現一種流行病,長斑疹,從頭臉到全身,很快就蔓延開來,像火燒一樣,表面覆蓋著白色漿液,病情嚴重者數日就會死亡,是一種非常毒的疾病。
種痘,古代稱為牛痘,方法是取天花患者的痂皮塞入鼻中,或者把患者表皮破開,沾取痘漿,這就是所謂的痘苗。
傷寒,古代稱為熱病。很多人把傷寒和瘟疫混為一談,其實是錯誤的。元代李杲在《東垣十書》中指出傷寒是熱病的總稱。明代吳又可的《瘟疫論》則明確說明,傷寒不具傳染性,而瘟疫則具有傳染性。傷寒是感受天地間正常的氣機而引起的,瘟疫則是感受嶺南地區的惡劣氣機而引起的。由此可見,傷寒和瘟疫是截然不同的。不過在張仲景那個年代,瘟疫和傷寒的概念混淆,所以《傷寒論》中,嚴重的症狀稱為傷寒,輕微的症狀則稱為中風。
間歇熱,漢名瘧疾。或稱痁病、寒熱病、(癆瘵亦稱寒熱病)皮寒病、痎瘧。說文痎者二日一發之瘧也。玉案云。瘧者殘虐之意。故字從疒從虐云。大同類聚方稱此為越智病。又名寒瘧。素問曰。先寒後熱者名曰寒瘧。此症隔日一發者曰間日瘧。西醫之所謂隔日熱是也。入門所載之老瘧。其意謂頑固經久而難治云。
弛張熱,漢名戰汗症。此名為後世之通稱。有人以戰汗為弛張熱、充血熱、迴歸熱。皆屬少陽之一症。此說實非。按戰汗之說。以瘟疫論為是。戰而有汗者。為少陽之一變症。戰而無汗者。少陽之脫症也。故若概以少陽括之。殊屬未妥。
黃疸,漢名瘟黃。此名初出於明醫雜著。日人本間玄調云。瘟黃者。天行之黃疸也。(日本在安政元年之春。江戶流行極盛)庸醫多誤為大食傷。或稱黃疸之一種。久之始知確係天行病。因之俗有稱為黃疸風雲。
白話文:
間歇熱,古稱瘧疾,也叫痁病、寒熱病(癆瘵也稱寒熱病)、皮寒病、痎瘧。說文解字中說「痎」指的是每隔兩天發作一次的瘧疾。玉案上說,瘧疾這個詞語,意指殘虐的意思,所以這個字由「疒」和「虐」組成。大同類聚方將此病稱為越智病,也叫寒瘧。素問中記載,先感到寒冷,之後發熱的稱為寒瘧。這種病隔一天發作一次的,叫做間日瘧,也就是西醫所說的隔日熱。入門中所記載的「老瘧」,指的是頑固難治、持續很久的瘧疾。
弛張熱,古稱戰汗症。這個稱呼是後世普遍使用的。有些人將戰汗等同於弛張熱、充血熱、迴歸熱,都認為是少陽症的表現,但這種說法其實不正確。根據戰汗的說法,應當以瘟疫論來看待。發熱並伴有汗出的,是少陽症的變證;發熱但沒有汗出的,是少陽症的脫證。因此,將戰汗症一概歸為少陽症,顯然是不妥的。
黃疸,古稱瘟黃。這個稱呼最早出現在明代醫學雜著中。日本人本間玄調說,瘟黃是指流行的黃疸病。(日本在安政元年春天,江戶地區流行瘟黃非常嚴重)很多庸醫誤以為是過度飲食造成的,或者將其歸為黃疸病的一種。直到很久之後,人們才認識到它確實是一種流行病,因此民間也稱它為「黃疸風雲」。
發疹窒扶斯,腸窒扶斯,虎力拉等。概稱瘟疫。此症詳於瘟疫論中。英人合信稱瘟疫為中國毒。吳孫權兵圍合肥城。時疫疾流行。士卒多斃。即此症也。
赤痢,漢名痢病。此病昔時云滯下。又作㿃。凡二便之通下者稱利。後世於利上冠疒。對於大便下泄者稱痢。傷寒論之便膿血。金匱要略之下痢難經之大瘕泄。素問之腸澼。蓋皆痢證之謂也。通評虛實論之類注曰。腸澼者。滯下也。利而不利之謂也。仲景以痢疾與泄瀉混稱為下利。
但古來對於此症別立名目者甚多。如赤痢、白痢、疫痢、噤口痢、(無食欲為痢症中之最可恐者)休息痢、寒痢(冬時患痢)是也。
白話文:
古代醫學中,發疹窒扶斯、腸窒扶斯、虎力拉等疾病都統稱為瘟疫,詳細的描述可以在瘟疫論中找到。西方人稱瘟疫為「中國毒」。孫權曾圍攻合肥城,當時流行瘟疫,許多士兵因此喪命,就是這種病。
赤痢,在漢代稱為痢病,古時候也稱為「滯下」或「㿃」。凡是大小便排泄不通暢的都稱為「利」,後世又在「利」字上面加上「疒」字,用來表示大便下泄的病症。傷寒論中的「便膿血」、金匱要略中的「下痢難經之大瘕泄」、素問中的「腸澼」,都是赤痢的症狀。通評虛實論中注釋說「腸澼」就是「滯下」,指大便排泄不暢。張仲景將痢疾和泄瀉統稱為「下利」。
不過,古代對於赤痢的稱呼很多,例如赤痢、白痢、疫痢、噤口痢(指沒有食欲,是最可怕的痢疾)、休息痢、寒痢(指冬天發生的痢疾)等等。
腳氣,漢名亦稱腳氣。自隋唐以後。區為二種。腫者稱濕腳氣。不腫者稱乾腳氣。玄珠云。昔時無腳氣之說。內經中名厥。兩漢之間名緩風。宋齊之後始稱腳氣。千金方云。腳氣者。黃帝之緩風。濕痹是也。又曰頑弱名緩風。疼痛名濕痹。醫學綱目云。腳氣之頑麻腫痛者為痹厥。
足痿軟不收者為痿厥。腳氣衝心為厥逆。千金方中載腳弱一名詞。殆亦腳氣之謂歟。醫言曰。意者腳氣之起。蓋肇始於晉時。漸經南北朝。至唐而盛。乃行療治云。
達尼,漢名壁蝨。五雜俎云。壁蝨入夜。則緣床入幕噆人。遍體成瘡。縱在廣庭。懸床空中。亦能自空飛至。南人至其地。呼號不能耐。欲用策除之。本草綱目云。壁蝨即臭蟲也。形狀如酸棗仁。咂人血。同蚤。皆為床榻之害。五雜俎曰。壁蝨在閩中稱木蝨。因大多生於杉木中故云。
白話文:
腳氣,古時候也叫做腳氣。從隋唐時期開始,腳氣分為兩種,腫起來的叫做濕腳氣,不腫的叫做乾腳氣。醫書記載,以前並沒有腳氣這個病名,在《內經》中叫做厥,兩漢時期叫做緩風,宋齊以後才叫做腳氣。醫書《千金方》說,腳氣就是古代的緩風,也是濕痹。頑固的叫做緩風,疼痛的叫做濕痹。醫書《醫學綱目》說,腳氣中麻木腫痛的叫做痹厥,腳無力不能收縮的叫做痿厥,腳氣衝擊心臟的叫做厥逆。《千金方》中記載腳弱這個名詞,可能也是指腳氣。醫學界認為,腳氣可能起源於晉朝,在南北朝逐漸流行,到唐朝就非常盛行,人們開始研究治療方法。
達尼,古時候叫做壁蝨。醫書《五雜俎》記載,壁蝨在夜間會沿著床爬到帳篷裡咬人,咬完之後全身會長滿瘡。即使是在廣場上,把床懸在空中,它也能從空中飛過來。南方人到了有壁蝨的地方,會痛得大聲呼叫,無法忍受,想要用鞭子驅趕它。《本草綱目》記載,壁蝨就是臭蟲,形狀像酸棗仁,會吸食人血,和跳蚤一樣,都是床榻上的害蟲。《五雜俎》記載,在福建地區,壁蝨叫做木蝨,因為它們大多生長在杉木中。
白癬,漢名白禿風。一名白禿。或曰白禿瘡。又曰雞糞禿。醫林集要小兒門云。頭上之白禿瘡。俗呼雞糞禿。
頭癬,漢名癬瘡。瘍科瑣言云。小者稱錢瘡。大者曰田蟲。醫言中稱癬。
禿頭病,漢名禿瘡。此名始出於入門。禿又作㿗。字書禿無發也。病源所載之鬼舐頭。亦屬禿髮匐行疹。
陰囊癬,漢名腎囊風。或曰腎臟風、㿗風、繡球風。三因方云。㿗風世稱腎臟風。證治準繩云。㿗風者。精未調而外為風濕所襲。從陰囊之濕汗以起癢癢。流注於四肢。手肢白色。悉生瘡瘍。俗稱此為腎臟風雲。
脫髮症,漢名油風。正宗云。汕風乃血虛氣隨。肌膚不能營養。故毛髮之根脫落成片。皮膚光亮。癢如蟲行也。
白話文:
白癬,古稱白禿風,又稱白禿或白禿瘡,俗稱雞糞禿。頭癬,古稱癬瘡,小者稱為錢瘡,大者稱為田蟲。禿頭病,古稱禿瘡,也稱鬼舐頭,屬於禿髮匐行疹。陰囊癬,古稱腎囊風,又稱腎臟風、㿗風、繡球風,因精氣失調,受風濕侵襲,從陰囊濕汗處開始發癢,蔓延至四肢,導致手腳發白,長瘡,俗稱腎臟風。脫髮症,古稱油風,因血虛氣弱,無法滋養肌膚,導致毛髮根部脫落,皮膚光亮,奇癢無比。
白斑,漢名有白癜風、白駁風、白點風、白斑風等名稱。和名白鯰。
漆瘡,漢名漆瘡。或稱木生。正宗云。漆瘡俗名木生。入門云。漆瘡因近生漆而中其毒。面癢而腫。搔著癢處。隨起㾦㿔。重者遍身如豆如杏。為膿焮痛云。
汗疹,漢名有沸子。熱沸瘡等。正宗中稱痤疿瘡。入門中稱疿痤瘡。
嬰兒紅疹,漢名胎刺。匯解云。疹形宛似針刺痕。形赤小之點。恐指嬰兒之薔薇疹而言歟。
丹毒,漢名有丹毒、大丹、赤丹等名稱。總稱曰丹。病源中分三十餘症。
頭部丹毒,漢名有頭瘟、大頭腫、雷頭風、大頭天行、豬頭風等之名稱。
白話文:
白斑,又叫做白癜風、白駁風、白點風、白斑風,日文稱白鯰。
漆瘡,也叫木生,是因為接觸生漆而中毒引起的皮膚病,會出現癢腫,搔抓後長出水泡,嚴重者全身會長滿如豆如杏大小的膿包,疼痛難忍。
汗疹,又叫做沸子、熱沸瘡,正宗醫書稱痤疿瘡,入門醫書稱疿痤瘡。
嬰兒紅疹,叫做胎刺,疹子像針刺的痕跡,紅色的點點,可能是指嬰兒的薔薇疹。
丹毒,又叫做丹毒、大丹、赤丹,統稱丹。醫書中記載了三十多種丹毒症狀。
頭部丹毒,也叫做頭瘟、大頭腫、雷頭風、大頭天行、豬頭風。
面部丹毒,漢名蝦蟆瘟。一名浪子瘟。古今醫鑑名浪子啞病。據字義似為耳下腺炎。然據日人淺田慄翁之說。則此病決非耳下腺炎。殆指顏面羅斯。蓋耳下腺炎者。漢家之所謂痄腮也。痄腮與蝦蟆則不同云。玄珠云。蝦蟆瘟俗名所謂顏面痛也。醫療手引草中以此為大頭瘟。蓋世醫以耳下腺炎為蝦蟆瘟者多矣。
頭部水皰瘡,漢名頭瘡。膿水出而不止者。用一掃光。(見醫通)又有一種頭瘡由皮下釀膿者。漢醫稱之為鱔拱頭。或稱腦豬。日人稱波須禰。
顏面水皰疹,漢名黃水瘡。正宗云。黃水瘡者。於頭面耳項。忽生黃粟。破則流脂水。頃刻沿開。多生痛癢。瘍科瑣言云。黃水瘡俗名水瘡。瘍醫大全中名此曰滴膿瘡。普救類方云。顏面及耳廓上發細小之瘡。不痛不癢而出汁。其附著之處成瘡云云。
白話文:
臉部的丹毒,古稱蝦蟆瘟,又名浪子瘟。古代醫書中也稱它為浪子啞病。字面意思似乎是指耳下腺炎,但根據日本醫生淺田慄翁的說法,這個病絕對不是耳下腺炎,而是指臉部的玫瑰糠疹。因為耳下腺炎在古代漢醫中稱為痄腮,而痄腮和蝦蟆瘟是不同的。玄珠記載,蝦蟆瘟俗稱顏面痛,醫療手引草中則將其稱為大頭瘟。雖然很多醫生都把耳下腺炎等同於蝦蟆瘟,但實際上它們是不同的。
頭部的水泡瘡,古稱頭瘡,膿水不斷流出,可以使用一掃光來治療。還有一種頭瘡是由皮下化膿引起的,漢醫稱之為鱔拱頭,或稱腦豬,日本人則稱之為波須禰。
臉部的水泡疹,古稱黃水瘡。正宗醫書記載,黃水瘡會突然長在頭、臉、耳和脖子等部位,像黃色的小米粒一樣,破裂後流出油水,迅速蔓延,並且伴隨著疼痛和瘙癢。瘍科瑣言中記載,黃水瘡俗稱水瘡,瘍醫大全中則稱它為滴膿瘡。普救類方中也提到,顏面和耳廓上會長出細小的瘡,不痛不癢,會流出汁液,接觸到的地方就會形成瘡。
乳房水皰瘡,漢名妒乳病。準繩曰。集驗論云。婦人女子。乳頭生小而淺之熱瘡。搔之出黃汁。浸淫成長。百種治療。不差不動。經年經月而不愈者。曰妒乳病云。
陰部水皰疹,漢名濕陰瘡。百效云。由於腎虛。風濕相搏。邪氣承之而成。生癢瘡後。浸淫出汁。狀如疹瘡者名濕陰瘡云。
肢節水皰疹,漢名風疽。準繩云。腳端曲䐐起癢瘡。搔之則出黃汁者。其名曰風疽云。
口唇匐行疹,漢名緊唇。又有燕口吻瘡、瀋唇、吻瘡、肥瘡、燕瘡、燕口瘡等之別名。
帶狀匐行疹,漢名火帶瘡。準繩云。繞腰生瘡。累累如珠者。其名火帶瘡。亦名纏腰火丹。正宗中名此為纏腰丹。又名帶腰瘡。
白話文:
乳房出現水泡瘡,古時候稱為妒乳病。醫書上記載,婦女乳頭長出小而淺的熱瘡,抓撓後會流出黃色汁液,慢慢擴大,用盡各種方法治療都無效,持續好幾個月甚至好幾年都無法痊癒的,就叫做妒乳病。
陰部出現水泡疹,古時候稱為濕陰瘡。醫書上記載,這是因為腎虛、風濕交雜,邪氣趁虛而入所導致。生長在陰部的癢瘡,慢慢滲出汁液,看起來像疹子一樣的,就叫做濕陰瘡。
四肢關節出現水泡疹,古時候稱為風疽。醫書上記載,腳趾彎曲的地方長出癢瘡,抓撓後會流出黃色汁液的,就叫做風疽。
嘴唇出現匐行疹,古時候稱為緊唇,還有燕口吻瘡、瀋唇、吻瘡、肥瘡、燕瘡、燕口瘡等不同的別稱。
腰部出現帶狀匐行疹,古時候稱為火帶瘡。醫書上記載,腰部周圍長出像珠子一樣的瘡,就叫做火帶瘡,又叫做纏腰火丹,正統的醫書則稱之為纏腰丹,還有帶腰瘡的別稱。
水泡瘡,漢名天泡瘡。準繩云。此即丹毒之類而有泡者。由於天行少陽相火病而致。故名天泡。火熱客於皮膚之間。不得外泄。沸然血液結成泡。狀如豌豆瘡。根赤頭白。或頭亦赤。隨處而起云。
嬰兒水皰疹,漢名生泡。入門云。初生遍身如魚泡。又如水晶。破之則成水流滲者。乃胎受寒濕也。
膿皰疹,漢名臁瘡。此外別名甚多。如雁瘡、雁來瘡、燕㽿骭瘍、禪口風、裙口瘡、裙邊瘡、裙風、腳灶瘡、脛瘡等。臁瘡因發於臁。臁者脛也。雁瘡因發於雁來之時。故名焉。
貝殼疹,漢名瘖癗。金鑑云。此稱俗名鬼飯疙瘩。初起皮膚作癢。其次遍發疙瘩。形如豆瓣。堆累成片。且癢云云。按此殆指厚痂疹歟。
白話文:
水泡瘡,古稱天泡瘡,是丹毒的一種,因陽氣過盛,熱氣無法散發,在皮膚表面形成水泡,形狀像豌豆,底部發紅,頂部泛白,或整顆都紅,會在身體各處出現。嬰兒水皰疹,古稱生泡,新生兒全身出現像魚泡或水晶般的水泡,破了就會流出水,這是胎兒受寒濕所致。膿皰疹,古稱臁瘡,還有很多別名,如雁瘡、雁來瘡等,因為長在小腿,所以叫臁瘡,因為出現於雁來季節,所以又叫雁瘡。貝殼疹,古稱瘖癗,俗稱鬼飯疙瘩,起初皮膚會發癢,然後長出像豆瓣一樣的疙瘩,堆成一片,而且很癢。
頭上膿皰疹,漢名胎𪽸。入門云。小兒之胎𪽸者。頭上生紅餅瘡也。
顏面膿皰疹,漢名香瓣瘡。聖惠方曰。生於面上耳邊。浸淫出水。久久不愈也。
糠粃瘡,漢名蛇皮。又稱蛇體皮、蛇身、蛇體。匯解云。蛇皮者。皮膚起片之病也。病源云。蛇體皮者。膚上如蛇皮。有鱗甲。世稱蛇身也。瘡醫大全載有白疕症。注曰、白疕俗名蛇蝨。生於皮膚。形如疹疥。色白而癢。搔之則起白皮。按此疹亦屬於糠粃疹焉。
白癬,漢名白頂瘡。又有白屑風、屑風、白屑、頭垢、頭花、頭灰、梅花疙瘩等之名稱。皆同病異名也。
白話文:
頭上長膿包,古代稱為胎𪽸。古籍記載,小兒的胎𪽸,是指頭上長紅色的餅狀瘡。
臉上長膿包,古代稱為香瓣瘡。古籍記載,香瓣瘡生於臉和耳朵周圍,會滲出水,久治不愈。
糠粃瘡,古代稱為蛇皮,也稱蛇體皮、蛇身、蛇體。古籍記載,蛇皮指的是皮膚出現片狀的病變。又說,蛇體皮是指皮膚像蛇皮一樣,有鱗片,俗稱蛇身。醫學典籍記載白疕症,注釋說白疕俗稱蛇蝨,生於皮膚,形狀像疹疥,顏色白,會發癢,搔抓後會起白皮。這類疹子也屬於糠粃疹。
白癬,古代稱為白頂瘡。也稱白屑風、屑風、白屑、頭垢、頭花、頭灰、梅花疙瘩等等,都是同一種病的不同稱呼。
鱗屑癬,漢名乾癬。病源云。乾癬者。但有匡廓。皮枯索而癢。搔之出白屑也。又一名燥癬云。又幹疥一症。蓋亦乾癬之屬也。入門云。乾疥者。搔搓則皮起枯屑云云。
掌內鱗屑癬,漢名有鵝傷瘡、鵝掌風、鵝掌癬等名稱。大多生於手掌足底。輕者掌中見小白星。微癢。用爪搔破之則皮去云云。
赤皰鼻,漢名酒皶鼻。東垣十書稱酒皶風。按冠以酒字者。言大多發於酒徒之意也。一名赤鼻。
白話文:
鱗屑癬,古稱乾癬。這種病症的特點是皮膚表面出現方形或圓形的區域,皮膚乾燥、粗糙,並且伴隨瘙癢,抓撓時會掉落白色皮屑。也有人稱之為燥癬。乾疥也是乾癬的一種,症狀是抓撓時皮膚會出現乾燥的皮屑。
手掌內部的鱗屑癬,古稱鵝傷瘡、鵝掌風、鵝掌癬等。多發生在手掌和腳底。輕微的患者手掌中會出現小白點,伴隨輕微的瘙癢,用指甲抓撓後皮膚會脫落。
鼻子上的紅色丘疹,古稱酒皶鼻,東垣十書稱酒皶風。之所以用「酒」字,是因為這種病症多發生於愛喝酒的人。也有人稱之為赤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