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藥論文集》~ 皇漢醫學沿革之展望 (4)
皇漢醫學沿革之展望 (4)
1. 十、醫道之復興與金元之醫學
自保元平治之爭亂髮其端。應仁以來。騷亂不堪。後至陽成帝之世豐臣德川二氏出。天下平靜。有國泰民安之樂。此時代中武藏川越產田代三喜。於足利末期渡明。學金之東垣。元之丹溪之醫學。十二年而歸。住總古河。行其術。曲直瀨正學田代三喜之術歸京都。以其豪邁之資。
講醫經。以發揮其真傳。朝廷幕府共致力於醫道之復興。訪其門而乞其術者。四方陸續而集。正慶又能循循教導。於是俊秀之門人輩出。當時幕府及列藩之醫官。出其門下甚多。
曲直瀨正慶號一溪。通稱道三。著啟迪集。納獻於朝廷。又因療正親町帝之病。賜翠竹院之號。正慶所著之啟迪集。盛行於天下。天正二年。朝廷特詔以啟迪集頒布天下。以傳永久。可證正慶之術如何之受朝廷激賞矣。其門下之英秀為秦宗巴、岡本、諸品、僧全宗。皆有著述行於世。
豐臣秀吉奏朝廷。復興古昔施藥院之制度。以全宗司其院。全宗大開藥局。集天下之病者。普遍施藥。有施藥院之實際成績。
正慶之義子正詔又善醫。教導門人。其門下有野間玄塚。山脅道作。井上玄徹。長澤長壽等俊秀之士。日本中世以後。醫學荒廢。乃列程授課。殷殷指導。正詔門下之道壽。道壽學朱子之小大學之意。設七科為小學。七科為大學。以定修醫學之序。當時稱為有卓見焉。
白話文:
從保元和平治時期的混亂開始,直至應仁以來,社會動盪不安。直到陽成帝在位時,豐臣和德川兩大家族崛起,天下才得以平靜,人民過上了安居樂業的日子。在這個時代,來自武藏川越的產田代三喜,在足利末期時前往明朝學習,研究了金朝的東垣和元朝的丹溪的醫學,歷時十二年後返回,定居在總古河,開始實踐他的醫術。
曲直瀨正學跟隨田代三喜學習醫術,並返回京都。他以豪邁的性格,教授醫學經典,以發揚他所學的真傳。朝廷和幕府共同致力於醫學的復興,許多從各地來的人拜訪他,請求學習他的醫術。正慶又循序漸進地教導他們,因此,許多優秀的學生紛紛出現。當時,幕府和各藩的醫官,很多都是出自他的門下。
曲直瀨正慶,別號一溪,通稱道三,著有《啟迪集》,獻給了朝廷。他又因為治療正親町帝的病,被賜予了翠竹院的封號。正慶所著的《啟迪集》在天下廣泛流傳。在天正二年,朝廷特別下詔,將《啟迪集》頒布天下,以傳久遠,這足以證明正慶的醫術是如何受到朝廷的高度評價。他的門下優秀的學生包括秦宗巴、岡本、諸品、僧全宗,他們都有著作在世上流傳。
豐臣秀吉向朝廷奏請,恢復古代施藥院的制度,由全宗負責管理。全宗大規模開設藥房,聚集天下的病人,普遍提供藥物,取得了實際的施藥院成績。
正慶的義子正詔也是一位醫術高超的人,他教導門人。在他的門下,有野間玄塚、山脅道作、井上玄徹、長澤長壽等優秀的人才。在日本的中世紀以後,醫學逐漸衰落,於是他們制定課程,認真指導。正詔門下的道壽,道壽學習朱子的小學和大學的理念,設立了七個小學科目和七個大學科目,以確定修習醫學的順序。當時,這被認為是具有卓越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