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燾

《外臺秘要》~ 卷第三十九 (2)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十九 (2)

1. 不宜灸禁穴及老少加減法

甲乙經

頭維,下關,承光,腦戶,氣衝,脊中,伏兔,乳中,地五會,風府,泉腑,喑門,天府,經渠,白環輸,鳩尾,迎香,石門(女子),絲竹空,承泣,耳門,人迎,瘛脈,少商,尺澤,陰市,陽關(甲乙經),少海,小海,睛明,關衝

上三十二穴並禁不宜灸(千金甄權楊操同出第三卷中)

凡灸有生熟候,人盛衰及老少也,衰老者少灸,盛壯肥實者多灸。

凡孔穴皆逐人形大小,取手中指頭第一節為寸,男左女右。又一云三寸者,盡一中指也。

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氣上眼暗,所以三里下氣也。(出第三十七卷中)

黃帝問曰:凡灸大風大雨大陰大寒灸否,既不得灸,有何損益,岐伯答曰:大風灸者,陰陽交錯,大雨灸者,諸經絡脈不行,大陰灸者,令人氣逆,大寒灸者,血脈蓄滯,此等日灸,乃更動其病,令人短壽,大風者,所謂一復時,不可加火艾。大寒者,所謂盛冬凌辰也,大雨者,但雨日即不得,雖然有卒得,又逢大雨,此止可灸之,大陰者,謂諸雲霧恝合。

凡人初患卒得,終是難下手,經云當其盛也,慎勿衰傷即是初得重病之狀候。

白話文:

以下穴位不適合使用艾灸:

頭維、下關、承光、腦戶、氣衝、脊中、伏兔、乳中、地五會、風府、泉腑、喑門、天府、經渠、白環輸、鳩尾、迎香、石門(女子)、絲竹空、承泣、耳門、人迎、瘛脈、少商、尺澤、陰市、陽關、少海、小海、睛明、關衝。

以上三十二個穴位都不宜使用艾灸。(出自《千金方》、《甄權方》、《楊操方》等醫書第三卷)

使用艾灸時,要注意病人身體的狀況,例如是壯盛還是衰弱,以及年紀大小。衰弱年老的人要少灸,身體強壯肥胖的人可以多灸。

所有的穴位位置都要依照每個人的身形大小來調整。一般來說,用患者自己手中指第一節的長度當作一寸,男性用左手,女性用右手。也有人說三寸的長度,就是一個中指的長度。

一般人如果超過三十歲,沒有灸足三里穴,會導致氣往上衝,眼睛昏花,所以灸足三里穴可以幫助氣往下走。(出自第三十七卷)

黃帝問道:遇到大風、大雨、陰天、寒冷的天氣,可以艾灸嗎?如果不能灸,會有什麼影響?岐伯回答說:大風天灸,會導致陰陽之氣錯亂;大雨天灸,會使各經絡的氣血運行不暢;陰天灸,會使氣逆上行;寒冷天灸,會導致血脈淤積停滯。在這些日子艾灸,反而會加重病情,使人短命。所謂大風天,是指風勢剛開始的時候,不宜再加艾灸。所謂大寒天,是指嚴冬的早晨。所謂大雨天,指下雨的日子,都不適合艾灸。雖然有突發疾病,又遇到下大雨,此時還是可以進行艾灸。所謂大陰天,是指雲霧瀰漫的天氣。

一般人初患疾病,通常很難立刻找到治療方法。醫書說:「當疾病正盛的時候,要謹慎不要讓病情更加衰弱。」指的就是初病重症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