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燾

《外臺秘要》~ 卷第三十八 (5)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十八 (5)

1. 乳石發動熱氣上衝諸形候解壓方五十二首

甘草(炙),黃芩,大黃(各二兩)

上三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千金翼同)

又散熱,白鴨通湯方。

白鴨通(五升以沸湯二斗半淋之澄清取一斗),麻黃(四兩去節),豉(二升),冷石(一兩)梔子仁(二十一枚),甘草(炙五兩),石膏(三兩碎)

上七味切,以鴨通汁煮,取六升,去滓內豉煮三沸,一每服五合,若覺冷,小便利潤,其閒若熱猶盛,小便赤促,服之不限五合,宜小小勞,漸漸進食,不可令食少,但勿頓多耳。(千金同)

又下氣除熱,前胡湯方。

前胡,黃芩,甘草(炙),茯苓(各二兩),梔子仁,枳實(炙),大黃(各一兩),杏仁(六十枚去尖皮),生薑(三兩切)

上九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二升半,分服。

又麻黃湯,下氣解肌折熱方。

麻黃(四兩),黃芩,甘草(炙),石膏(各三兩碎),升麻(二兩),梔子仁(一兩)

上六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半,分三服之。

又療服升麻湯內解外不解者,宜此麻黃湯方。

麻黃(去節),升麻,大黃,黃芩,石膏(各三兩碎),甘草(一兩炙),梔子仁(三合)

上七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服之瘥止。

又療腹中無妨,直患虛汗方。

澤瀉,知母,石膏(各二兩碎),當歸,甘草(炙),人參,桂心,黃芩,茯苓(各三兩),麥門冬(三兩去心),竹葉(切三升)

上十一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竹葉,取一斗,去滓下諸藥煮,取四升,分服瘥,忌如常法。

白話文:

乳石發動熱氣上衝諸形候解壓方五十二首

解熱方之一

炙甘草、黃芩、大黃各二兩。

將以上三味藥材切碎,加入五升水煮,煮到剩二升,分成三次服用。(與《千金翼方》記載相同)

解熱方之二 白鴨通湯

白鴨通五升,用兩斗半沸水淋過,澄清後取一斗汁液,加入麻黃四兩(去除節),豆豉二升,寒水石一兩,梔子仁二十一枚,炙甘草五兩,石膏三兩(打碎)。

將以上七味藥材切碎,用鴨通汁煮,煮到剩六升,去除藥渣,放入豆豉煮沸三次,每次服用五合。如果感到寒冷、小便順暢,表示藥效已到。如果發熱仍然嚴重,小便赤黃而量少,可以不限於每次五合,可稍事活動,漸漸進食,不可少食,但也不要一次吃太多。(與《千金方》記載相同)

下氣除熱方之前胡湯

前胡、黃芩、炙甘草、茯苓各二兩,梔子仁、炙枳實、大黃各一兩,杏仁六十枚(去除尖皮),生薑三兩(切片)。

將以上九味藥材切碎,加入九升水煮,煮到剩二升半,分次服用。

下氣解肌退熱方之麻黃湯

麻黃四兩,黃芩、炙甘草、石膏各三兩(打碎),升麻二兩,梔子仁一兩。

將以上六味藥材切碎,加入一斗水煮,煮到剩三升半,分三次服用。

治療服用升麻湯後外症未解者,宜用此麻黃湯

麻黃(去除節)、升麻、大黃、黃芩、石膏各三兩(打碎),炙甘草一兩,梔子仁三合。

將以上七味藥材切碎,加入九升水煮,煮到剩三升,分次服用,病癒即止。

治療腹中無礙,僅患虛汗者

澤瀉、知母、石膏各二兩(打碎),當歸、炙甘草、人參、桂心、黃芩、茯苓各三兩,麥門冬三兩(去除心),竹葉(切碎)三升。

將以上十一味藥材切碎,先用一斗二升水煮竹葉,煮到剩一斗,去除藥渣,再加入其他藥材煮,煮到剩四升,分次服用,病癒即止,禁忌事項與平常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