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燾

《外臺秘要》~ 卷第三十七 (12)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十七 (12)

1. 銓擇薛侍郎等服石後將息補餌法一十五條

又若發瘡及腫,有根無根,但服五香連翹等湯及丸,其法在此卷末癰疽法中。

忌食豬肉蒜生菜等,唯宜食兔肉,仍須熟吃甚佳。

又若腫有根,堅如鐵石,帶紫赤色者,服湯後,仍以小小艾炷當腫上灸之,日一兩炷為佳,養如常法。

又若觸穢必不善,四體懍懍,飲食無味,亦可含香丸,如不瘳,服一盞五香湯,取微利一行佳,則不煩沐浴也。

白話文:

如果服用藥石後出現瘡或腫塊,無論有沒有根,都可以服用五香連翹等湯藥或藥丸,具體方法在本卷末尾的癰疽篇中有說明。

忌吃豬肉、大蒜、生菜等食物,最好吃兔肉,而且一定要煮熟吃才好。

如果腫塊有根,堅硬如鐵石,顏色呈現紫紅色,服用湯藥後,還可以用小小的艾炷在腫塊上灸,一天灸一到兩次效果最好,其他方面則按照平常的方式調養。

如果接觸到污穢之物,身體一定會感到不適,四肢發冷,吃東西也沒味道,這時可以含服香丸。如果沒有好轉,就服用一小碗五香湯,稍微拉肚子一次就好,這樣就不用再沐浴了。

2. 飲酒發熱諸候將息補餌論並法一十條

古今錄驗論曰:飲酒則石勢敷行經絡,氣力強溢,腎氣堅王,即頓為陽事,陽事過多,便腎虛,腎虛則上熱。熱盛則心下滿,口乾燥,飲隨嘔吐,胃腑不和,宜服葛根飲,安穀神除熱嘔止渴也,且石酒相得,遞相為用,若石勢不行,則須少飲,如石氣調歇,不復須飲。

又若熱盛充滿經絡,心腹少脹,欲心下滭滭不消,或時聚如堅,隨復消者,宜服秦艽湯,得利便瘥,秦艽湯法。

秦艽(三兩細切),以牛乳一大升煮,取一小升,去滓頓服之,得利即瘥,若老弱可量氣力進之,其飲食亦宜清冷。不得濁熱,濁熱則使石勢壅塞不行,喜嘔吐,病堅結也,亦能發黃,或小便赤,心堅痛者,亦宜服秦艽湯,得溏泄瘥,熱氣散後。黃色縱徹皮膚,是瘥候勿怪,熱散後剽剽寒顫若困顫,黃復出外者。

是謂餘熱欲散也,勿厚覆,但使肌膚中少寒顫即止。

又若熱解,寒不解者,可飲三合熱酒使解。

又若寒解後,頭重耳鳴,滿眼漠漠,心下痛者,可飲二合許清酒便瘥,寒溫宜依此法。

又若心下結硬,腹脹,大小便不利者,急服前胡大黃湯下之,法在下卷小便淋法中。

又若欲狂癖失常者,與白薇湯下之,法在下卷痰澼乾嘔法中。

又若酒熱歇,石熱亦不復行,心下熱結已消,黃縱未歇,亦無所苦,但冷飲食,勿進辛辣菜及熱補食,若不欲進清冷者,可和暖餌,勿令大熱。

又若飲熱歇後,石勢虛損,飲食入口,自覺諸脈中擪擪如冷水入者,是酒石俱退,經絡空虛故也,宜積日調冷食,兼依服進豬蹄羹,通養諸脈,自瘥止。

又若頭眩,耳聞空中有人語,心怯恐懼,兼憂悸不安,四肢如痹,或起眠即輒驚,如被虎狼所逐,威勢所攝者方。

服淡竹瀝一二升,乃至三升瘥止,亦可進白薇湯下之,消息稍與令飲粥,常令有食力時進雞心酸棗湯。常令對偶安慰之,以美言相悅,慎不可以惡事驚之。

又雞心酸棗湯,療飲後陽多,腎虛發熱,積日不食,胃中虛熱,飲食不已,氣入百脈,心臟虛甚,令人失常法。(出古今錄驗)

雞心(十枚),酸棗(半升),人參(一兩),茯神,芍藥(各二兩),白薇,枳實(炙),知母甘草(炙),栝蔞(各二兩),生地黃(八兩)

上十一味切,以水一斗煮藥半熟,內心煮,取三升,冷分三服。

白話文:

飲酒發熱的各種情況及調養方法,共十條

古今醫書記載說:飲酒會使身體內部的氣血運行暢通,氣力變得強盛,腎氣也會變得強健,這時會立刻產生性慾。但性慾過度就會導致腎虛,腎虛就會產生虛熱。虛熱嚴重時會感到心下脹滿、口乾舌燥,喝水後隨即嘔吐,這是胃部不適的現象。這時應該服用葛根飲,它可以安穩腸胃、消除熱症、止吐解渴。酒和壯陽藥物(石)可以相互作用,互相增強效果。如果藥力沒有發揮作用,就應該少喝點酒。如果藥力已經調和停歇,就不需要再喝酒了。

如果體內熱邪過盛,充滿經絡,感到心腹略微脹痛,有時會覺得心下部位好像有東西堵住,難以消散,有時會聚集成塊狀,但隨後又會消散。這時應該服用秦艽湯,服藥後如果腹瀉就能痊癒。秦艽湯的製作方法如下:

將三兩切細的秦艽,用一大升牛奶煮,取出一小升,去掉藥渣後一次性服用。如果服用後腹瀉就能痊癒。年老體弱的人可以根據自身體力調整用藥量,飲食也應該清淡寒涼,不能吃油膩或溫熱的食物,否則會使藥力阻滯,無法運行,引起嘔吐,甚至使病情加重,也可能導致黃疸、小便赤紅。如果出現心痛劇烈的情況,也應該服用秦艽湯,服藥後如果出現腹瀉就能痊癒。熱邪散去後,黃疸可能會蔓延到皮膚,這是病情好轉的跡象,不必驚慌。熱邪消散後,可能會出現輕微的寒顫,這是餘熱正在消散的表現。此時不要蓋太厚的被子,只要覺得身體不再發冷就停止。

如果熱症消退,但寒症沒有解除,可以喝三合熱酒來驅寒。

如果寒症解除後,出現頭部沉重、耳鳴、眼睛模糊、心下疼痛等症狀,可以喝二合左右的清酒,就能痊癒。寒冷和溫熱的調理方法應該按照這個原則進行。

如果出現心下結硬、腹脹、大小便不暢的情況,應該立即服用前胡大黃湯來瀉下,具體方法在下卷《小便淋法》中有記載。

如果出現精神錯亂、行為異常的情況,應該服用白薇湯來瀉下,具體方法在下卷《痰澼乾嘔法》中有記載。

如果酒後發熱的情況停止,藥力也不再發揮作用,心下的熱結已經消散,即使黃疸還沒有完全消退,也沒有什麼不適,只要保持飲食清淡寒涼,不吃辛辣食物和溫補的食物就可以了。如果不想吃清淡寒涼的食物,可以吃溫熱的食物,但不要太熱。

如果飲酒發熱後,藥力已經減弱,進食時感覺體內經脈好像有冷水注入,這是因為酒力和藥力都已消退,經絡空虛所致。應該長期食用寒涼清淡的食物,同時服用豬蹄羹來滋養經脈,自然就會痊癒。

如果出現頭暈、聽到空中有人說話的聲音、心裡膽怯害怕、焦慮不安、四肢麻木,或者剛睡醒就感到驚恐,好像被老虎或狼追趕,或者被強大的力量威脅,可以服用:

淡竹瀝一到二升,甚至可以喝到三升,直到症狀消失。也可以服用白薇湯來瀉下,根據情況逐漸給病人喝粥,經常讓病人有力氣的時候喝雞心酸棗湯,並且要經常安慰病人,說好聽的話讓他開心,不要用不好的事情來驚嚇他。

雞心酸棗湯可以治療飲酒後陽氣過盛、腎虛發熱、長期不進食、胃中虛熱、吃東西不停、氣血進入百脈、心臟虛弱導致的精神失常。(出自《古今錄驗》)

雞心(十枚),酸棗(半升),人參(一兩),茯神、芍藥(各二兩),白薇、枳實(炙)、知母、甘草(炙)、栝蔞(各二兩),生地黃(八兩)

將以上十一味藥材切碎,用水一斗煮至半熟,加入雞心一起煮,取三升藥汁,冷卻後分三次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