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燾

《外臺秘要》~ 卷第三十六 (10)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十六 (10)

1. 小兒臍汁出並瘡腫方一十一首

廣濟療小兒臍汁出不止,兼赤腫,白石脂散方。

以白石脂一兩研成粉,熬令溫,以粉臍瘡甚良。(千金同)

備急療小兒臍中生瘡方。

以桑汁塗乳上,使兒就飲之。(千金同)

又方

取羖羊乳飲兒。(千金同)

又方

取東壁土末,以敷之甚良。(千金云若汁不止燒蒼耳子敷之)

又方

燒甑帶灰和膏敷之。(千金同)

又兒生百日臍汁出方。

燒絳灰敷臍中。(千金同)

又兒臍赤腫方。

杏仁(二分),豬牙車骨中髓

上二味先研杏仁,入此髓和令調,以塗臍上。(千金同)

古今錄驗療小兒風臍汁出,甘草散方。

甘草(炙),螻蛄(熬各三分)

上二味搗散,以安臍中瘥止,甚妙。

又療小兒臍中汁不瘥,黃柏黑散方。

黃柏(炙一兩),釜底墨(四分)

上二味搗和作散,以粉臍中即瘥。

又療小兒臍著濕,暖鹽豉熨方。

鹽,豉(等分)

上二味搗作餅如錢許,安新瓦上炙令熱,用熨臍上瘥止,亦用黃柏末以粉之妙。

劉氏療小兒初生至七日者,臍欲落,封藥方。

雄鼠屎(七顆),乾薑(棗許大),胡粉(三分熬),麝香(少許),緋綿灰

上五味搗研為粉,看臍欲落不落,即取藥以敷之,是以不令風入故也,著乾薑恐痛,不著亦得。

白話文:

小兒臍汁不止且有瘡腫的十一種治療方法

廣濟方治療小兒臍帶滲液不止,同時伴有紅腫的狀況,使用白石脂散:

將一兩白石脂研磨成粉,稍微加熱變溫,敷在臍瘡處,效果很好。(此方與《千金方》相同)

備急方治療小兒臍部生瘡的方法:

用桑樹汁塗在母親的乳頭上,讓嬰兒吸吮。(此方與《千金方》相同)

另一種方法:

直接讓嬰兒飲用母山羊奶。(此方與《千金方》相同)

另一種方法:

取東牆上的土磨成粉末,敷在臍部,效果很好。(《千金方》說如果汁液不止,可燒蒼耳子敷用)

另一種方法:

將蒸鍋的鍋圈燒成灰,調成膏狀敷在臍部。(此方與《千金方》相同)

治療嬰兒出生一百天後臍部滲液的方法:

將深紅色的布燒成灰,敷在臍部。(此方與《千金方》相同)

治療嬰兒臍部紅腫的方法:

杏仁(二分),豬牙車骨中的骨髓

先將杏仁研磨成粉,加入骨髓攪拌均勻,塗在臍部。(此方與《千金方》相同)

古今錄驗方治療小兒因風邪引起的臍部滲液,使用甘草散:

甘草(炙過),螻蛄(炒過,各三分)

將以上兩味藥搗成粉末,敷在臍部即可止住滲液,效果非常好。

另一方,治療小兒臍部滲液不癒,使用黃柏黑散:

黃柏(炙過,一兩),鍋底灰(四分)

將以上兩味藥搗成散,敷在臍部即可痊癒。

另一方,治療小兒臍部受潮濕,使用溫鹽豉熨敷法:

鹽,豆豉(等量)

將以上兩味藥搗成餅狀,大小如銅錢,放在新瓦上烤熱,用來熨敷臍部即可止住滲液,也可以再用黃柏粉敷上,效果更好。

劉氏方治療初生至七天內的嬰兒,在臍帶即將脫落時,使用封藥的方法:

雄鼠屎(七顆),乾薑(棗子般大小),胡粉(三分,熬過),麝香(少許),紅色棉布燒成的灰

將以上五味藥搗成粉末,觀察臍帶即將脫落之時,取藥敷上,這樣可以防止風邪入侵,放入乾薑是怕引起疼痛,也可以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