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臺秘要》~ 卷第三十六 (9)
卷第三十六 (9)
1. 小兒衄血方六首
深師療少小衄血方。
桂心(十分),亂髮(洗燒灰),乾薑(各六銖)
上三味搗篩為散,服方寸匕,日再。
又方
燒桑耳令焦
上一味搗散,以內於鼻孔中,為丸以內亦得。
小品療少小未滿百日,傷寒身熱衄嘔逆,五味麥門冬湯方。
麥門冬(去心),石膏,寒水石(各三分),甘草(二分炙),桂心(一分)
上藥切,以水一升,煮取八合分服效。
古今錄驗療小兒鼻衄不止方。
以馬屎綿裹塞鼻孔中。
又方
燒發灰末,吹鼻孔中亦佳。
又方
單服白馬屎汁三合甚良。
白話文:
第一個方子:
桂心(十分)、洗淨燒成灰的亂髮(各六銖)、乾薑(各六銖)
將以上三種藥材搗碎過篩成散粉,每次服用約一指甲蓋的量,一天服用兩次。
第二個方子:
將桑耳燒焦。
將燒焦的桑耳搗碎成散粉,塞入鼻孔中,也可以將其揉成丸狀塞入。
第三個方子:
這個方子是針對未滿百日嬰兒,因傷寒引起發燒、流鼻血、嘔吐的症狀。
麥門冬(去心)、石膏、寒水石(各三分)、炙甘草(二分)、桂心(一分)
將以上藥材切碎,加水一升,煮至剩八合,分次服用即可見效。
第四個方子:
這個方子記載於《古今錄驗》,用來治療小兒鼻血不止。
用馬糞包在棉花裡,塞住鼻孔。
第五個方子:
將頭髮燒成灰,吹入鼻孔中也可以。
第六個方子:
直接服用三合白馬糞汁,效果很好。
2. 小兒齒不生方二首
小品療少小齒落不生方。
取牛屎中大豆二七枚,小開豆頭小許,以次注齒根。
數度即當生。(千金同)
又方
取雌鼠屎三七枚,以一枚拭齒根處,盡此止,二十一日齒當生,雌鼠屎,頭尖是也。(千金同)
白話文:
第一則處方
取兩七十四顆牛糞中的大豆,將豆子的頭部稍微撥開一點點,然後依序將豆子裡的內容物塗抹在牙齒的根部。多塗抹幾次,牙齒就應該會長出來。(出自《千金方》)
第二則處方
取三七二十一顆母老鼠的糞便,用其中一顆擦拭牙齒的根部,用完這些糞便就停止。二十一天後,牙齒就會長出來。母老鼠的糞便,頭部是尖的。(出自《千金方》)
3. 小兒頭汗及盜汗方三首
千金療少小頭汗,二味茯苓粉散方。
茯苓,牡蠣(各四兩熬)
上藥以粉八兩合治下篩,有熱輒以粉頭,汗即自止。又此由心藏熱之所感,宜服犀角飲子方。
犀角(三分),茯神(四分),麥門冬(六分),甘草(二分炙),白朮(一分)
上五味切,以水九合,煎取四合,分再服即定,又加龍齒四分佳。
延年療小兒盜汗方。
麻黃根,雷丸,牡蠣(各三兩熬),甘草(二兩炙),乾薑(一兩),粱米(一升)
上六味搗粉,以粉身,汗即止。
白話文:
小兒頭汗及盜汗方三首
第一方:
《千金方》記載,治療小孩頭部出汗,用茯苓和牡蠣這兩種藥材磨成的粉末。
茯苓、牡蠣(各用四兩,先熬製過)
將以上兩味藥材磨成粉,總共八兩,混合均勻後過篩。如果小孩因為體內有熱而頭部出汗,就用此粉撲在頭上,汗自然就會停止。另外,這種頭汗也可能是因為心臟有熱引起的,應該服用犀角飲子來治療。
犀角飲子方:
犀角(三分)、茯神(四分)、麥門冬(六分)、炙甘草(二分)、白朮(一分)
將以上五味藥材切碎,用水九合煎煮,取四合藥汁,分兩次服用,頭汗就會停止。如果加入龍齒四分,效果會更好。
第二方:
《延年方》記載,治療小孩盜汗的藥方。
麻黃根、雷丸、牡蠣(各用三兩,先熬製過)、炙甘草(二兩)、乾薑(一兩)、粱米(一升)
將以上六味藥材搗成粉末,用粉末塗抹身體,盜汗就會停止。
4. 小兒囟開不合方四首
廣濟療小兒囟開不合方。
防風(六分),白芨,柏子仁(各四分)
上三味搗末,以乳汁和塗囟上,以合為度。(千金同)
範汪療少小腦長頭大,囟開不合,臂脛小不能勝頭,三歲不合,熨藥方。
半夏,芎藭(各一升),細辛(二兩),桂心(三尺),烏頭(十枚)
上五味切,以淳酒四升漬之晬時,溫之以絮熨兒囟門上,朝暮各二三,二十日自強急。(千金桂一尺又有生薑一升)
千金療小兒囟陷方。
灸臍上下各半寸,及鳩尾骨端,又足太陰,各一壯。
又方
取豬牙車骨煎,取髓塗囟上愈,生用亦得。
白話文:
廣濟的治療小兒囟門不合的方法:
使用防風六分、白芨和柏子仁各四分,將這三味藥材搗成粉末,用母乳調和後塗抹在囟門上,直到囟門閉合為止。(和《千金方》的記載相同)
範汪治療小兒頭大、囟門不合的方法:
小孩腦袋長得太大,囟門沒有閉合,手臂和腿細小無法支撐頭部,三歲了囟門還沒閉合,使用熨藥的方法。 需要半夏和芎藭各一升、細辛二兩、桂心三尺、烏頭十枚,將這五味藥材切碎,用四升沒有雜質的酒浸泡一天。用棉絮包裹著藥酒,溫熱後熨在嬰兒囟門上,早晚各二到三次,大約二十天囟門就會自行閉合變得強硬。(《千金方》記載的桂心是一尺,又多加生薑一升。)
《千金方》治療小兒囟門凹陷的方法:
用艾灸灸肚臍上下各半寸的地方,以及鳩尾骨的末端,還有足太陰穴,各灸一壯。
另一個方法:
取豬牙車骨煮水,取骨髓塗抹在囟門上可以治癒,直接使用新鮮的骨髓也可以。
5. 小兒解顱方二首
千金療小兒解顱方。
蛇蛻皮(熬末)
上一味和豬頰車骨中髓,以塗顱上,日三。
又療小兒解顱,三味細辛敷藥方。
細辛,桂心(各一分),乾薑(三分)
上藥搗散,以乳汁和塗於顱上,干復塗,兒面赤,即愈。
白話文:
第一則:
用蛇蛻皮(將其烤乾磨成粉末),和豬臉頰骨頭中的骨髓混合,塗在小孩的頭顱上,一天塗三次。
第二則:
另一個治療小孩解顱的方子,是使用細辛敷藥。
將細辛、桂心(各一份)、乾薑(三份)這三味藥材搗成粉末,用乳汁調和後塗在小孩的頭顱上,待藥乾了就再塗,直到小孩臉色變紅,就表示快要痊癒了。
6. 小兒月蝕耳瘡方三首
集驗療小兒頭瘡月蝕,口邊肥瘡蝸瘡悉瘥,黃連胡粉膏散方。
黃連(二兩),胡粉,水銀(研末各一兩)
上三味搗為散,相和水銀研令相得,以敷瘡上,縱黃汁引成瘡,亦以粉之,即瘥,一方有白礬一兩燒,蛇床子一兩末,入用亦甚妙。至耳邊到項上並用。
又療小兒耳瘡方。
燒馬骨灰粉敷之。
又方
敷雞屎白佳。
白話文:
第一個處方:黃連胡粉膏散
這個藥方可以治療小兒頭部像月蝕一樣的瘡,以及嘴邊的肥瘡和蝸牛瘡,都能痊癒。
藥材包含:黃連二兩、胡粉(即碳酸鉛)一兩、水銀(研磨成粉末)一兩。
將以上三種藥材搗碎混合成散劑,把水銀粉末徹底攪拌均勻,然後敷在瘡上。如果瘡流出黃色汁液擴大,也用藥粉敷上,就會痊癒。另一個藥方是在此基礎上,加入燒過的白礬一兩和蛇床子一兩研磨成粉末一起使用,效果也很好。這個藥方也可以使用在耳朵旁邊或脖子上的瘡。
第二個處方:燒馬骨灰粉
將馬骨燒成灰,研磨成粉末,敷在耳朵上的瘡。
第三個處方:敷雞屎白
用雞屎的白色部分敷在耳朵上的瘡,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