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燾

《外臺秘要》~ 卷第三十二 (3)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十二 (3)

1. 面膏面脂兼療面病方一十三首

上二十五味,並細切,酒二升,取豬胰桃仁冬瓜仁綿裹納酒中,挼令消絞取汁,用漬藥一宿別煎豬脂令消去滓,以鵝脂羊脂白蠟於鐺中用綿裹內鐺微火煎三上三下,藥黃色,去滓,待澄候凝,納鷹屎末攪令勻,以塗面妙。

又方

防風,葳蕤,芎藭,白芷,藁本,桃仁(去皮),白附子(各六分),茯苓(八分),細辛甘松香,零陵香(各二分),當歸,栝蔞(研各四分),蜀椒(五十粒),鸕鷀屎,冬瓜仁(研各三分),麝香(一分)

上十七味,酒浸淹潤一夕,明日以綿薄寬裹之,以白鵝脂三升,羊脂三升並煉成者以煎之,於銅器中微火上煎,使之沸勿使焦也,乃下之三上。看白附子色黃,膏成去滓,又入鐺中上火,納麝香,氣出仍麝香,更以綿濾度之,乃納栝蔞仁桃仁冬瓜仁等脂,並鷹屎鸕鷀屎粉等攪令調,膏成待凝,以瓷器貯,柳木作槌子,於缽中研,使輕虛得所生光,研之無度數,二三日研之方始好,唯多則光滑任用。

白話文:

這個配方總共使用了二十五種藥材,全部切細,用兩升酒浸泡,並將豬胰、桃仁、冬瓜仁用棉布包好放入酒中,揉捏使其溶解,擠出汁液,用來浸泡藥材一晚。另外,將豬油煎化並去除雜質,然後將鵝油、羊油和白蠟放入鍋中,用棉布包裹後放入鍋中,以小火煎煮三次,每次都是加熱後冷卻,直到藥材變成黃色,去除雜質,等待澄清凝固。最後加入鷹屎粉攪拌均勻,塗在臉上效果很好。

另一個配方:

使用防風、葳蕤、芎藭、白芷、藁本、去皮桃仁、白附子各六份,茯苓八份,細辛、甘松香、零陵香各二份,當歸、研磨過的栝蔞各四份,蜀椒五十粒,鸕鶿屎、研磨過的冬瓜仁各三分,麝香一分。

將以上十七味藥材用酒浸泡一晚使其濕潤,隔天用寬鬆的棉布包好。將三升煉好的白鵝油和三升煉好的羊油一起放入銅器中,用小火煎煮,使其沸騰但不要燒焦。煮沸後,將藥材放入煎煮三次,每次都是加熱後冷卻。觀察白附子顏色變成黃色,膏就做好了,去除雜質。再將膏放入鍋中加熱,加入麝香,直到麝香氣味散發出來。再用棉布過濾一遍。接著加入研磨過的栝蔞仁、桃仁、冬瓜仁等油脂,以及鷹屎、鸕鶿屎粉等攪拌均勻。膏狀凝固後,用瓷器盛裝。用柳木製成的槌子在缽中研磨,使膏體輕盈蓬鬆,產生光澤,研磨次數不限,研磨兩三天後效果會更好,只有多研磨才能使膏體光滑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