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臺秘要》~ 卷第三十一 (10)
卷第三十一 (10)
1. 古今諸家丸方一十八首
猝病欲死(服三丸如小豆取吐利即瘥)
猝得中惡口噤(服二丸如小豆和暖水一合灌入口令下令微利即瘥)
五注鬼刺客忤(服二丸如小豆不瘥後日更服二丸)
男女邪病歌哭腹大如妊身(服二丸如小豆日三夜一服間食服之)
貓鬼病(服小豆三丸不瘥更服)
蠱毒吐血腹痛如刺(服小豆二丸不瘥,更服以瘥止)
瘧病(未發前服三丸未瘥更服)
諸痰飲者(服三丸如小豆不瘥更服)
冷癖(服三丸如小豆日三服皆間食常令微溏利為度)
宿食不消(服二丸如小豆取利)
癥瘕積聚(服二丸如小豆日三服皆間食以利瘥止)
拘急心腹脹滿心痛(服三丸如小豆未瘥更服)
上氣嘔逆胸中滿不得臥(服二丸不瘥更服)
大痢(服小豆一丸日三)
疳濕(以一丸如杏仁和酢二合灌下部中服小豆二丸瘥)
水病(服三丸如小豆日再間食服之瘥止人弱隔日服)
頭痛惡寒(服小豆二丸覆取汗)
傷寒天行病(服二丸小豆一日三間食服)
小便不通(服小豆二丸不瘥明日更服之)
大便不通(服三丸如小豆大又納一丸下部中則通)
耳聾聤耳(以綿裹如棗核塞耳中瘥)
鼻衄(服二丸如小豆無不瘥)
癰腫疔腫(破腫納一丸如麻子日一敷之根自出亦服二丸瘥)
犯疔腫血出(以豬脂和塗有孔納孔中瘥止)
癘瘡(以酢泔洗訖取藥和豬脂塗之)
漏瘡有孔(以一丸如小麥納孔中和豬脂敷)
痔瘡(以藥塗綿納孔中別易瘥止)
瘰癧(以酢和塗上瘥)
癬瘡(以布揩令汁出以酢和塗上日一易瘥止)
胸背腰脅腫(以醋和敷腫上日一易之服二丸如小豆)
諸冷瘡積年不瘥者(以酢和塗之亦餅貼之)
惡刺(以一丸納瘡孔中即瘥)
蝮蛇螫(以少許內螫處若毒入腹心煩悶欲絕者服三丸如小豆大)
蠍螫(以少許塗之)
蜂螫(以少許敷之瘥)
婦人諸疾胞衣不下(服二丸如小豆大)
小兒驚癇(服一丸如米許以塗乳令嗍之看兒大小量之)
小兒客忤(服一丸如米和塗乳頭與嗍之以意量之)
小兒乳不消心腹脹滿(服一丸如米許塗乳頭令嗍之取瘥)
又大麝香丸,療鬼注飛屍等,萬病皆療之方。
麝香(三分),牛黃,真珠(並研),附子(炮),鬼臼,莽草(炙),犀角(屑),礬石(熬令汁盡),細辛,桂心,獺肝(炙),藜蘆(各二分),蜈蚣(炙),蜥蜴(炙各一枚),地膽(熬),斑蝥(熬),杏仁(去尖皮熬各五十枚),丹砂(二兩研),雄黃(一兩研),礜石(八分泥裹燒半日)芫青(熬),亭長(熬各七枚並去足翅),巴豆(去心皮熬)
上二十三味合搗,別搗巴豆杏仁如泥,蜜和,更搗三千杵,丸如小豆,每有病以飲服一丸,日再,漸至三丸尤妙,毒蟲所螫,摩之,以知為度,若欲入毒疫癘鄉,死喪家,及鬼神廟塚墓處,以絳囊盛之,男左女右肘後系之,又以少許塗人中,臥不魘魅,神驗。忌如常法。
白話文:
古今各家藥丸配方十八首
- **突然病重快要死了:**服用三顆像小豆大小的藥丸,如果能吐或拉肚子,病就會好。
- **突然中邪,口不能張開:**服用兩顆像小豆大小的藥丸,用溫水一小杯調和,灌入口中,讓他拉一點肚子,病就會好。
- **五種邪氣侵擾、鬼刺、邪氣侵犯:**服用兩顆像小豆大小的藥丸,如果沒好,隔天再服兩顆。
- **男女罹患邪病,又哭又鬧,肚子像懷孕一樣大:**服用兩顆像小豆大小的藥丸,一天三次,晚上一次,在飯間服用。
- **貓鬼病:**服用三顆像小豆大小的藥丸,如果沒好,再繼續服用。
- **蠱毒導致吐血,腹痛像針刺:**服用兩顆像小豆大小的藥丸,如果沒好,再繼續服用,直到痊癒為止。
- **瘧疾:**在發作前服用三顆藥丸,如果沒好,再繼續服用。
- **各種痰飲:**服用三顆像小豆大小的藥丸,如果沒好,再繼續服用。
- **身體虛冷導致的痞塊:**服用三顆像小豆大小的藥丸,一天三次,都在飯間服用,讓腸胃稍微拉肚子為度。
- **食物積滯不消化:**服用兩顆像小豆大小的藥丸,讓腸胃拉肚子。
- **腹內腫塊,積聚成形:**服用兩顆像小豆大小的藥丸,一天三次,都在飯間服用,直到拉肚子痊癒為止。
- **胸腹絞痛,腹脹滿,心痛:**服用三顆像小豆大小的藥丸,如果沒好,再繼續服用。
- **氣往上衝,噁心想吐,胸悶難以躺臥:**服用兩顆藥丸,如果沒好,再繼續服用。
- **嚴重腹瀉:**服用一顆像小豆大小的藥丸,一天三次。
- **疳濕(小兒營養不良):**將一顆像杏仁大小的藥丸,用醋兩小杯調和,灌洗下部,另外服用兩顆像小豆大小的藥丸,病就會好。
- **水腫病:**服用三顆像小豆大小的藥丸,一天兩次,在飯間服用,直到痊癒為止,如果身體虛弱,隔天再服用。
- **頭痛發冷:**服用兩顆像小豆大小的藥丸,蓋被子發汗。
- **傷寒、流行性疾病:**服用兩顆像小豆大小的藥丸,一天三次,在飯間服用。
- **小便不通:**服用兩顆像小豆大小的藥丸,如果沒好,隔天再服用。
- **大便不通:**服用三顆像小豆大小的藥丸,再將一顆較大的藥丸塞入肛門,就會通便。
- **耳聾、耳道流膿:**用棉花包住像棗核大小的藥丸,塞入耳中,就會好。
- **流鼻血:**服用兩顆像小豆大小的藥丸,沒有不好效果的。
- **癰腫、疔瘡:**將腫包弄破,放入一顆像麻子大小的藥丸,一天敷一次,腫根就會自己出來,同時服用兩顆藥丸,病就會好。
- **疔瘡出血:**用豬油調和藥膏塗抹,如果有孔,塞入孔中,病就會好。
- **癩瘡:**用醋水洗淨後,用藥和豬油調和塗抹。
- **漏瘡有孔:**將一顆像小麥大小的藥丸塞入孔中,再用豬油塗抹。
- **痔瘡:**將藥塗在棉花上,塞入孔中,換藥直到痊癒。
- **瘰癧(淋巴結核):**用醋調和塗抹在患處,病就會好。
- **癬瘡:**用布擦拭讓汁液流出,再用醋調和塗抹,一天換一次,直到痊癒。
- **胸、背、腰、脅腫脹:**用醋調和敷在腫脹處,一天換一次,同時服用兩顆像小豆大小的藥丸。
- **各種多年不癒的冷瘡:**用醋調和塗抹,也可以做成藥餅貼在患處。
- **惡性瘡刺:**將一顆藥丸放入瘡孔中,就會好。
- **被蝮蛇咬傷:**在咬傷處塗抹少許藥,如果毒已入腹,感到心煩意亂快要昏厥,服用三顆像小豆大小的藥丸。
- **被蠍子螫傷:**塗抹少許藥。
- **被蜜蜂螫傷:**敷上少許藥,就會好。
- **婦女疾病、胎衣不下:**服用兩顆像小豆大小的藥丸。
- **小兒驚癇:**服用一顆像米粒大小的藥丸,塗在乳頭上讓嬰兒吸吮,根據嬰兒大小調整用量。
- **小兒受到邪氣侵擾:**服用一顆像米粒大小的藥丸,調和塗在乳頭上讓嬰兒吸吮,根據情況調整用量。
- **小兒消化不良、心腹脹滿:**服用一顆像米粒大小的藥丸,塗在乳頭上讓嬰兒吸吮,直到痊癒。
又有一種大麝香丸,可治療鬼注、飛屍等各種疾病,藥方如下:
麝香(三分)、牛黃、珍珠(研磨)、炮附子、鬼臼、炙莽草、犀角屑、熬礬石(使其汁液耗盡)、細辛、桂心、炙獺肝、藜蘆(各二分)、炙蜈蚣、炙蜥蜴(各一枚)、熬地膽、熬斑蝥、去尖皮熬杏仁(各五十枚)、研磨丹砂(二兩)、研磨雄黃(一兩)、礜石(八分,用泥包裹燒半天)、熬芫青、熬亭長(各七枚,去足翅)、去心皮熬巴豆
將以上二十三味藥材搗碎,將巴豆、杏仁單獨搗成泥狀,用蜂蜜調和,再搗三千下,做成如小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有病,用酒水送服一丸,一天兩次,逐漸增加到三次效果更佳。被毒蟲咬傷,可以塗抹,根據情況使用。如果要前往疫區、喪家、或鬼神廟宇、墳墓等地,可以用紅色小袋裝著藥丸,男性繫在左肘後,女性繫在右肘後,再塗少許在人中,睡覺就不會做惡夢,非常靈驗。禁忌事項如同平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