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臺秘要》~ 卷第二十六 (15)
卷第二十六 (15)
1. 長蟲方二首
集驗療長蟲,雞子丸方。
雞子白(三枚),乾漆(四兩熬一本無),臘(三兩),粳米粉(半斤)
上四味納銅器中,於微火上煎,攪令調,納粉令凝可丸,置土上溫,乃納雞子,攪令相得,又煎令可丸,宿勿食,以飲下小豆許大一百二十丸,小兒五十丸,效驗。
又方
取棟實,以淳苦酒中漬再宿,以綿裹納下部中,令入三寸許,一日易之。(千金範汪同並出第九卷中)
白話文:
雞子丸方
取雞蛋清三個,乾漆四兩(熬到剩下一半的量),蜂蠟三兩,粳米粉半斤。
將以上四種藥材放入銅器中,用小火煎煮,邊煮邊攪拌均勻,加入米粉使其凝固成可以搓成藥丸的狀態,先放在溫熱的土上,再加入雞蛋清,攪拌均勻,再煎煮到可以搓成藥丸的狀態。
隔夜不要吃東西,用酒送服,大人吃一百二十顆,小孩吃五十顆,藥丸大小像小豆子一樣,效果很好。
又方
取苦楝子的果實,浸泡在濃厚的苦酒中兩天,用棉花包裹後塞入肛門,塞入約三寸深,一天更換一次。(這個方法和上面雞子丸方的內容,都出自《千金方》的第九卷。)
2. 蛔蟲方九首
病源蛔蟲者,是九蟲之一也,長一尺,亦有長五六寸,或因腑臟虛弱而動,或因食甘肥而動,其發動則腹中痛,發作種聚,去來上下痛,有休息亦攻心痛,口中喜涎及吐清水,賁傷心者則死,診其脈,腹中痛,其脈法當沉弱弦,今反洪而大,則蛔蟲也。(出第十八卷中)
廣濟療蛔蟲方。
酸石榴根(東引入土五寸者切二升),檳榔(十枚碎)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絞去滓,著少米煮稀粥,平旦空肚食之,少間蟲便死,快利,效無忌。(出第四卷中)
肘後療蛔蟲或攻心痛如刺,口中吐清水方。
取龍膽根多少任用,以水煮濃汁,去滓,宿不食,平旦服一二升,不過再服,下蛔蟲也。
又方
取有子楝木根銼,以水煮,取濃赤黑汁,用米煮作麋,宿勿食,旦取肥香脯一片先吃,令蟲聞香舉頭,稍從一口為度,始少進,漸加服一匕,服至半升,便下蛔蟲。(千金文仲同)
又方
以雞子一枚,開頭去黃,以好漆少許納中相和,仰頭吞之,蟲悉出矣。(文仲集驗備急千金同出第二卷中)
集驗蛔蟲攻心腹痛方
取薏苡根二斤銼,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先食盡服之蟲死盡出。(千金範汪同出第九卷中)
千金療蛔蟲方。
雚蘆下篩,以餅臛和服方寸匕,蟲不覺出之,亦主蟯蟲出。(肘後云雚蘆一兩末以羊肉作臛和服出第十八卷中)
崔氏療蛔蟲方。
取繰蠶蛹汁,空腹飲之良,若非繰絲時,即須收蛹曝乾,患者搗篩,取意斟酌多少,和粥飲服之。
又方
鶴蝨(三兩)
上一味搗散,以肥豬羊肉但得一色,以蔥豉為臛汁,每旦空腹服,以臛汁和一方寸匕頓服,稍多飲臛汁佳,若不能散服,即以蜜和為丸如梧子,一服十丸,還以此臛汁下之,假令明旦服,今日暮即勿食,明旦服藥訖,還至巳時為佳,要服此丸散,使盡以後三十日勿雜食永瘥。(出第五卷中)
必效療蛔蟲方。
綠豆三升,煮取濃汁,麻子一大升,研取汁一升以下,然後取麻子汁半升和豆汁一升,更暖令溫溫正發,即炙羊肉脯令熟,先含咽汁三五咽,即服之,須臾即吐出或利,其蟲已消,如綿練帶三二百條,如未盡,更服即永絕。(郭參軍云頻試無不瘥者一方服麻子汁效出第六卷中)
白話文:
[蛔蟲方九首]
蛔蟲這種疾病,是九種寄生蟲之一。蛔蟲的長度大約一尺,也有長到五六寸的。它們的活動有時是因為人體內臟虛弱,有時是因為吃了過多甜膩肥厚的食物。當蛔蟲發作時,會引起腹痛,這種疼痛會反覆發作,時上時下,時而停止時而又發作,甚至會引起心痛。患者會經常流口水或吐出清水,如果蛔蟲侵犯心臟部位,可能會導致死亡。診斷時,腹痛患者的脈象應該是沉弱而弦的,如果脈象反而呈現洪大,就表示是蛔蟲引起的。(出自第十八卷)
廣濟治療蛔蟲的藥方:
取酸石榴樹根(向東生長且深入土中五寸的部分,切取兩升),檳榔(十枚,搗碎)。
將這兩味藥材加入七升水中煎煮,煮到剩下二升半時,濾去藥渣,加入少量米煮成稀粥,在早上空腹時食用。過一會兒,蛔蟲就會死亡並排出,效果快速且沒有禁忌。(出自第四卷)
肘後方治療蛔蟲或引起像針刺般的心痛,並吐出清水的藥方:
取龍膽草根,用量多少都可以,用水煮成濃汁,濾去藥渣。前一天晚上不要吃飯,隔天早上空腹服用一到二升,通常服用兩次就會把蛔蟲排出。
另一個藥方:
取有果實的苦楝樹根,切碎,用水煎煮,取其濃稠的紅黑色汁液,用米煮成粥。前一天晚上不要吃飯,隔天早上先吃一片肥美的肉乾,讓蟲聞到香味而抬頭,然後慢慢一口一口地服用藥粥,從一勺開始,逐漸增加到半升,就會排出蛔蟲。(出自《千金方》和《文仲集》)
另一個藥方:
取一個雞蛋,在頂端開一個小孔,取出蛋黃,在裡面加入少許好漆,攪拌均勻後,仰頭吞下,所有的蟲都會被排出。(出自《文仲集驗》、《備急千金方》和第二卷)
《集驗方》治療蛔蟲引起的心腹痛的藥方:
取薏苡根二斤,切碎,加入七升水煎煮,煮到剩下三升,將藥液全部服用,蟲就會死亡並排出。(出自《千金方》和《範汪方》及第九卷)
《千金方》治療蛔蟲的藥方:
將蘆葦的根部磨成粉,用餅和肉羹一起服用一小匙,蟲會在不知不覺中排出,這個藥方也能夠治療蟯蟲。(《肘後方》記載:用一兩蘆葦根粉末,與羊肉做成的肉羹一起服用,出自第十八卷)
《崔氏方》治療蛔蟲的藥方:
取蠶蛹汁,空腹飲用效果很好。如果不是蠶吐絲的季節,就必須收集蠶蛹曬乾,讓患者搗碎篩過,酌量取用,和粥一起飲用。
另一個藥方:
取鶴蝨(三兩),將其搗成散粉。準備肥豬肉或羊肉,用蔥和豆豉煮成肉羹。每天早上空腹服用,用肉羹湯送服一小匙的散粉,多喝一些肉羹湯更好。如果不能直接服用散粉,可以將散粉與蜂蜜混合做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一次服用十丸,也用肉羹湯送服。如果今天早上服用,今天晚上就不要吃飯。明天早上服用藥物後,到中午時分就可以正常飲食。為了徹底根治,必須持續服用這個藥散或藥丸,直到服用完畢後的三十天內,不要吃雜食,這樣病才能痊癒。(出自第五卷)
必定有效的治療蛔蟲的藥方:
用綠豆三升,煮成濃汁。麻子一大升,研磨取汁一升以下。然後取麻子汁半升與綠豆汁一升混合,再稍微加熱使其溫熱。接著將羊肉乾烤熟,先含咽三五口藥汁,再服用藥液,過一會兒就會吐出或腹瀉,蛔蟲就會被消化,排出像棉線帶般的三二百條。如果還沒有完全排出,再服用一次就會徹底根除。(郭參軍說,多次試驗這個藥方,沒有不痊癒的,特別是服用麻子汁的效果很好,出自第六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