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燾

《外臺秘要》~ 卷第二十五 (8)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十五 (8)

1. 久赤痢方二首

病源久赤痢者,由體虛,熱乘於血,血滲腸間,故痢赤。腸胃虛,不平復,其熱不退,故經久不瘥,胃氣逆則變為嘔噦也,胃虛穀氣衰,蟲動侵食,則變為䘌也。(出第十七卷中)

千金療下赤連年方。

地榆,鼠尾草(各一兩)

上二味切,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為二服,如不瘥,取屋塵水盡去滓,服一升,日二服,古今錄驗服屋塵汁一小杯,余同此,是徐平方,療下血二十年者。若不止,重服即愈。(肘後同)

又方

鼠尾草,薔薇根,秦皮(用槲皮亦得)

上三味等分,水淹煎,去滓,以銅器重釜煎成,丸如梧子,服五六丸,日三,稍增瘥止,亦可濃汁服半升。(出第十五卷中)

白話文:

久赤痢方二首

久患赤痢的原因,是因為身體虛弱,熱邪侵入血液,血液滲入腸道之間,所以拉出來的痢疾是紅色的。腸胃虛弱,無法恢復正常,熱邪就無法消退,因此才會久病不癒。如果胃氣上逆,就會變成嘔吐;如果胃虛弱、消化功能衰退,蟲子就會活動侵蝕,進而變成膿血便。

千金治療多年下痢帶血的藥方

地榆、鼠尾草,各一兩。

將以上兩種藥材切碎,加水兩升煮成一升,分成兩次服用。如果沒有好轉,就取屋簷上的灰塵水,去除雜質後服用一升,每天服用兩次。古今的經驗記錄,服用屋塵汁一小杯,其他都相同。這是徐平的藥方,用來治療下血二十年的病症。如果還沒有停止,再加重劑量服用就會痊癒。

又一藥方

鼠尾草、薔薇根、秦皮(用槲樹皮也可以)

以上三種藥材等分,加水浸泡後煎煮,去除雜質,用銅製的鍋子重新熬煮成濃稠的藥汁,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六丸,每天三次,可以稍微增加劑量直到痊癒。也可以直接服用濃稠的藥汁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