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燾

《外臺秘要》~ 卷第十九 (20)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九 (20)

1. 雜療腳氣方一十五首

又尋常氣滿,三日兩日服一劑,湯方。

檳榔(七枚碎),橘皮(一兩),厚朴(二兩炙),生薑(四兩),吳茱萸(二兩)

上五味切。以水二升,煮取一升二合,分三服,相去五六里久,復服之。此藥性溫,去冷氣。

又蒼耳酒,去皮節頭足諸熱,風藥性冷不便熱方。

六月以後收取日乾,至九月銼一大斛,水三斛,煮取四斗,漬二大斗曲三度,總以米一大斛漬三日,如凡釀法將息酘之,酒熟。日二三服五合,身諸風骨髓中風若瘥,或發瘡,瘡瘥後,皮痛膚堅實,光悅腰腳甚便。

若虛熱羸瘦弱人,無問男女,加生地黃五升,牛膝根銼三升,丹參二升,天門冬二升,松葉五升,枸杞根五升,杏仁一升去皮尖,荊根若子二升,水三石,別煮牛膝丹參松葉等取六斗,並蒼耳汁總一石漬五斗曲。

用米二石五斗,分四度酘,杏仁末著第一酘飯中下,生地黃搗如泥,著第二酘飯中下,天門冬蒸熟剝去皮搗如泥,著第三酘飯中下,又大麻子一大斗搗碎,著第四酘中下,大去皮膚風,補虛大良效多,頭風者得甘菊花一升漬第五酘糟中下,攪之調酒熟,大小同服並得,余無禁忌,毒魚肉並勿食,有藥處可辨,無藥處可以蒼耳為本,如或少三兩物亦得,不必俱備,年常釀至三月服,極攘眾疾,復延齡輕身,將漬石斛等藥灑彌佳。忌鯉魚蕪荑。

又單釀鼠黏根酒,和蒼耳單酒法,大去風疼癢,止咳嗽,消淡癖,差疽瘻,亦是良藥,腳氣人作漬側子等酒彌佳,一名牛蒡根,草名⿳⺮中而責根,又患昏昏頭旋彌甚,氣滿背痛,取前蒼耳酒漬此後藥方。

獨活,山茱萸,天門冬(去心),黃耆,甘菊花,防風,天雄(炮),側子(炮),防己,白朮,茯苓,牛膝(各四兩),枸杞(三兩),丹參(四兩),生薑(六兩),磁石(十兩),貫眾(三兩),生地黃(八兩切)

上十八味切。以絹袋盛,酒二大斗漬七日,溫服一盞,日二三服。忌豬魚陳臭物,余無禁,主腰腳,兼去酒風。忌豬肉冷水桃李雀肉鯉魚蕪荑酢物。(並出第一卷中)

白話文:

一般氣脹的湯藥

如果感到一般性的氣脹,可以每隔兩三天服用一劑湯藥。

湯藥的配方如下: 檳榔(七個,打碎)、橘皮(一兩)、厚朴(二兩,炙烤過)、生薑(四兩)、吳茱萸(二兩)。

將以上五味藥材切碎,加入兩升水煮,煮至剩下一升二合。將藥湯分成三次服用,每次服藥之間間隔五、六里路的時間。這個藥性溫熱,可以驅除體內的寒氣。

蒼耳酒

蒼耳酒可以去除皮膚、關節和頭部的熱,但對於體質虛寒的人來說,藥性太冷,所以不太適合。

在農曆六月之後採收蒼耳,曬乾後,到了九月將一大斛蒼耳切碎,加入三斛水煮,煮至剩下四斗。接著,用煮好的汁液浸泡二大斗酒麴三次,再將總共一大斛米浸泡三天,按照一般釀酒的方法進行發酵。酒釀好後,每天早晚服用二到三次,每次五合。如果身體的各處風邪、骨髓中的風邪都被治好,或者長了瘡,瘡癒合後皮膚會變得緊實、光滑,腰腿也會變得輕便。

如果是體質虛弱、瘦弱的人,無論男女,可以在蒼耳酒的配方中額外加入:生地黃(五升)、牛膝根(三升,切碎)、丹參(二升)、天門冬(二升)、松葉(五升)、枸杞根(五升)、杏仁(一升,去皮尖)、荊根或荊子(二升)。用三石水另外煮牛膝、丹參、松葉等藥材,煮至剩下六斗,將煮好的藥汁連同蒼耳汁共一石,浸泡五斗酒麴。

用二石五斗米,分四次發酵。第一次發酵時,將杏仁磨成粉加入飯中;第二次發酵時,將生地黃搗成泥加入飯中;第三次發酵時,將蒸熟的天門冬剝去皮搗成泥加入飯中;第四次發酵時,將大麻子一斗搗碎加入飯中。這個配方可以去除皮膚的風邪,補虛效果很好。如果患有頭風,可以在第五次發酵時加入甘菊花一升,攪拌均勻,待酒釀好後,不論老少都可以服用。服用期間沒有其他禁忌,但要避免食用有毒的魚肉。有藥材的地方,可以按照這個配方製作;沒有藥材的地方,可以只用蒼耳。如果缺少三兩味藥材也可以,不一定都要備齊。每年在農曆三月釀造此酒,長期服用可以去除各種疾病、延年益壽、使身體輕盈。如果在酒中加入石斛等藥材浸泡效果會更好。忌食鯉魚和蕪荑。

單釀鼠黏根酒

單獨用鼠黏根釀酒的方法和蒼耳酒的方法一樣,這個酒可以很好地去除風痛、止癢、止咳、消除腫塊、治療癰疽。對於腳氣病人,用此酒浸泡側子等藥材效果更好。鼠黏根又名牛蒡根,是一種草藥,它的根部也有藥效。對於患有頭暈、頭痛、氣脹、背痛的人,可以使用蒼耳酒浸泡以下的藥材:

獨活、山茱萸、天門冬(去心)、黃耆、甘菊花、防風、天雄(炮製過)、側子(炮製過)、防己、白朮、茯苓、牛膝(各四兩)、枸杞(三兩)、丹參(四兩)、生薑(六兩)、磁石(十兩)、貫眾(三兩)、生地黃(八兩,切片)。

將以上十八味藥材切碎,用絹布袋裝好,放入二大斗酒中浸泡七天。每天早晚溫服一盞。忌食豬肉、魚肉等陳腐的食物,其他沒有特別的禁忌。這個藥方主要治療腰腿疾病,兼可去除酒風。忌食豬肉、冷水、桃李、雀肉、鯉魚、蕪荑、醋等食物。(以上內容出自第一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