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藥研究綱要》~ 第三章、和漢藥與新藥 (10)
第三章、和漢藥與新藥 (10)
1. 二、鎮咳祛痰藥
石蒜成分之科學的研究=一八九五年森島教授曾以其蔥根試驗動物。確認有催吐作用。且分離二種之Alkaloid性有效成分。是為嚆矢。其後依諸家之研究。該鱗莖中Alkaloid之Lycorin,C\y16\yH\y17\yNO\y4\y及Sexanin,C\y16\yH\y19\yNO\y4\y,之化學的性狀亦明白。又知道Sexanin及Dehydololycorin,之異性體。
觀其此等Alkaloid藥理學的試驗之結果。Lycorin,之生理的作用類似Emetin。而且其毒性比Emetin,Zeferin尤弱。其催吐作用則比Emetin尤強。其有數量=對犬之體重每一瓩,皮下注射則一.五瓱、內服則○·七瓱。在此分量除嘔吐流涎之外。
不見著明之局所用。是以石蒜之製劑Sexanol為祛痰藥而見用。Lycorin之誘導體Dehydololycorin對Amoeba赤痢原蟲之作用。謂比,Emetin,尤強。以鹽酸hydololycorin之5%液之新藥曰Melysin,,為Amoeba赤痢及肺Distoma,之治療藥。聲價有漸高之概。
白話文:
石蒜成分的科學研究:
1895年,森島教授曾用石蒜的蔥根在動物身上進行試驗,確認了它具有催吐作用,並且分離出兩種生物鹼有效成分,這是最早的研究。之後,經過許多學者的研究,發現石蒜鱗莖中的生物鹼,包括石蒜鹼(Lycorin, C₁₆H₁₇NO₄)和石蒜胺(Sexanin, C₁₆H₁₉NO₄),它們的化學性質也逐漸被釐清。此外,也發現了石蒜胺和脫氫石蒜鹼(Dehydololycorin)等異構體。
觀察這些生物鹼的藥理學試驗結果,發現石蒜鹼的生理作用類似吐根鹼(Emetin),但毒性比吐根鹼和澤非林(Zeferin)弱,而催吐作用卻比吐根鹼強。其催吐的有效劑量,以狗為例,每公斤體重皮下注射1.5毫克,或口服0.7毫克,在這個劑量下,除了嘔吐和流口水外,沒有明顯的局部作用。因此,石蒜的製劑石蒜醇(Sexanol)被用作祛痰藥。石蒜鹼的衍生物脫氫石蒜鹼對於阿米巴痢疾原蟲的作用,據說比吐根鹼更強。以5%脫氫石蒜鹼鹽酸液製成的新藥,名為美利辛(Melysin),被用來治療阿米巴痢疾和肺吸蟲病,且其評價逐漸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