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徵》~ 卷中 (4)
卷中 (4)
1. 茵陳蒿
主治發黃也。
考證
茵陳五苓散證曰:黃疸。
茵陳蒿湯證曰:心胸不安、久久發黃。
以上二方茵陳蒿,一方六兩,一方十分。
上觀此二方,茵陳蒿治發黃也明矣。
互考
或問曰:發黃之證,治之之方,其不用茵陳蒿者,間亦有之,如何?答曰:發黃、小便不利、或渴無餘證者,茵陳五苓散主之。發黃、大便不通者,茵陳蒿湯主之。若乃一身盡黃、腹脹、大便必黑、時溏者,硝礬散主之。發黃、心中懊憹,柏子大黃豉湯。發黃、腹滿、小便不利,大黃硝石湯。
發黃、頭痛惡風自汗出,桂枝加黃耆湯。發黃嘔逆,小半夏湯主之。發黃、胸脅苦滿,小柴胡湯主之。發黃、腹中拘急,小建中湯主之。此皆隨證而異方也;仲景氏之於茵陳蒿,特用之於發黃,無他病者而已。
辨誤
世之醫者,論黃疸為濕熱,其以黃為土色也。無益於治,此不可從矣。
品考
茵陳蒿,和、漢無別。
白話文:
【茵陳蒿】
主要治療黃疸。
經考證,
在茵陳五苓散的說明中指出:用於治療黃疸。
茵陳蒿湯的說明則提到:適用於心胸不適,長期出現黃疸的情況。
上述兩個藥方中,茵陳蒿的用量分別爲六兩與十分。
由此看來,茵陳蒿對治療黃疸的功效是明確的。
相互考證,
有人問:對於黃疸的治療,並非所有方劑都會使用茵陳蒿,這該如何解釋?回答如下:對於黃疸且小便不暢,或有口渴症狀但無其他病症者,茵陳五苓散適用。黃疸且大便不通者,則應使用茵陳蒿湯。至於全身泛黃、腹部脹滿,大便呈黑色且時有稀便的患者,硝礬散爲首選。黃疸且心中煩悶者,可服用柏子大黃豉湯。黃疸伴有腹部脹滿、小便不暢者,則需大黃硝石湯。黃疸、頭痛怕風且自汗者,桂枝加黃耆湯是良方。黃疸且嘔吐者,小半夏湯適用。黃疸且胸脅滿悶者,小柴胡湯可治。黃疸且腹部拘緊者,小建中湯可緩解症狀。這些治療方法均根據患者的具體症狀來選擇不同的藥方;而在仲景的藥方中,茵陳蒿特別用於治療黃疸,沒有其他病症的情況。
糾正錯誤,
現今的醫者常將黃疸歸咎於溼熱,因爲黃色被視作土色。然而,這樣的觀點對治療並無幫助,因此不能採納。
品質考證,
茵陳蒿在中國和日本無明顯區別。
2. 艾
仲景之方中,芎歸膠艾湯用艾,而非君藥也。是以其所主治也,不可得而知矣。芎歸膠艾湯,主治漏下下血也,今從其成方而用之。
辨誤
《名醫別錄》曰:艾可以灸百病。後人不審其證之可灸與否,一概行之,故罹其害也,蓋不鮮矣。醫者見之,以為不候寒熱之過也,不審可否,則固已失之矣。論寒熱,亦未為得也。灸者所以解結毒也,若夫毒著脊上,藥之不知,下之不及,就其所著而灸之,其毒轉而走腹,而後藥之為達也。臨其可灸之證也,我不終問其寒熱,而未有逢其害焉。
有灸而發熱,是毒動也,世醫以為灸誤,非也。余於若證,灸而不止,其毒之散也,其熱亦止,此即所謂瞑眩而瘳者也。凡艾之為用也,灸之與煎,其施雖異,而以其一物也。偶爾言及焉,灸家言,禁穴頗多,余家不言之,一從《靈樞》,以結毒為腧也。大凡灸不止一日,乃至五日七日,以多日為有效矣。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我未見其能治者也。
品考
艾,處處出焉。所賣者,雜它物可正焉。
白話文:
在張仲景的藥方中,芎歸膠艾湯裡使用了艾草,但艾草並不是這方藥的主要成分。因此,對於這方藥具體治療什麼病症,我們無法直接從艾草的作用得知。芎歸膠艾湯主要是用來治療漏下下血的情況,現在我們通常按照已經配好的藥方來使用。
對於誤解的辨析
《名醫別錄》記載:艾草可以用來灸治各種疾病。後人往往不詳細判斷病情是否適合灸療,就一律進行灸療,導致受到傷害的情況屢見不鮮。醫生看到這種情況,認為這是因為沒有考慮到病人的寒熱體質造成的。然而,即使考慮了寒熱體質,也未必能達到正確的診療效果。灸療的真正目的是用來解除身體的結毒。如果毒素集中在脊椎部位,藥物無法達到,或者排解不及時,就可以直接在毒素集中的部位進行灸療,這樣毒素會轉移到腹部,然後再用藥物治療就能更有效。面對適合灸療的症狀,我並不會過分關注病人的寒熱體質,實際上也很少遇到因此導致的副作用。
有些病人在灸療後出現發燒的症狀,這是毒素被激活的表現,有些醫生認為這是灸療的錯誤,其實不然。對於這樣的病情,我會繼續進行灸療,當毒素被分散後,發燒的症狀也會消失,這就是所謂的瞑眩反應,是病情好轉的徵兆。艾草的作用,無論是灸療還是煎煮,雖然應用方式不同,但都是同一種物質。偶爾會提到,灸療時有些穴位是禁忌的,但我家的灸療方法並不會提及這些,而是遵循《靈樞》的原則,將毒素聚集的地方視為針灸的穴位。通常灸療不會只有一天,可能會持續五天、七天,甚至更長時間,灸療的時間越長,效果越好。
如果一天灸療,但接下來十天都沒有灸療,這樣的做法我看不出來有任何治療效果。
品質考察
艾草在很多地方都有產出。市面上賣的艾草,可能摻雜了其他物質,需要注意辨認。
3. 麻黃
主治喘咳、水氣也。旁治惡風、惡寒、無汗、身疼骨節痛、一身黃腫。
考證
麻黃湯證曰: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
甘草麻黃湯證曰:里水。
麻黃醇酒湯證曰:黃疸。
以上三方,麻黃四兩,或三兩,而為君藥。
大青龍湯證曰: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
越婢湯證曰:惡風、一身悉腫。
越婢加朮湯證曰:一身面目黃腫。
越婢加半夏湯證曰:其人喘、目如脫狀。
以上四方,麻黃皆六兩。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證曰:汗出而喘。
牡蠣湯,證不具也。(說在互考中)
以上二方,麻黃皆四兩。
葛根湯證曰:無汗惡風。
小青龍湯證曰:心下有水氣、咳而微喘。
烏頭湯證曰:歷節疼痛。
以上三方,麻黃皆三兩。
麻黃附子甘草湯,證不具也。(說在互考中)
麻黃附子細辛湯,證不具也。(說在互考中)
以上二方,麻黃二兩。
上歷觀此數方。麻黃主治喘咳、水氣也明矣;故其證而惡風惡寒、無汗身疼、骨節痛、一身黃腫者,用麻黃皆治也。
互考
甘草麻黃湯、麻黃醇酒湯。唯云里水黃疸,而不審其證。為則按:黃家兼有喘咳。惡寒骨節痛之證者,麻黃之所主治也。
牡蠣湯,此甘草麻黃湯而加牡蠣蜀漆方也;牡蠣治動氣,蜀漆主逐水,然則世所謂瘧疾,動氣在上而喘者,此湯主之也。《外臺秘要》特云牡瘧,而不舉其證,茫乎如舟行無津涯矣。麻黃附子甘草湯、麻黃附子細辛湯二方,其條所謂少陰病者,惡寒甚也,而有無汗之證,故用麻黃也。
辨誤
甚矣世醫之怖麻黃也。其言曰:吾聞之麻黃能發汗,多服之則漉漉汗出不止,是以不敢用焉。惡是何言也?譬怯者之於妖怪,足未嘗踏其境,而言某地真出妖怪也。為則嘗試麻黃之效,可用之證而用之,汗則出焉。雖當夏月而無漉漉不止之患,仲景氏言服麻黃後,覆取微似汗,宜哉,學者勿以耳食而飽矣。
品考
麻黃,本邦之產未聞,而亦有形狀相似者,是木賊而非麻黃也。朱震亨、李時珍言其與麻黃同功,則學者試可乃已。甄權曰:根節止汗,試之無效也,不可從矣。仲景氏曰:先煮麻黃去上沫,今漢舶所載而來者,煮之無上沫,共諸藥煮之而可也。
白話文:
[麻黃]主要治療氣喘咳嗽和水腫病症。同時也能治療怕風、怕冷、無汗、身體疼痛、關節痛及全身黃腫等症狀。
考證顯示,
麻黃湯使用於治療腰背疼痛、關節痛、怕風無汗以及氣喘症狀。
甘草麻黃湯則用於治療體內水分過多的情況。
麻黃醇酒湯則治療黃疸。
上述三種藥方中,麻黃都是主要藥物,劑量爲四兩或三兩。
大青龍湯、越婢湯、越婢加術湯和越婢加半夏湯,都使用了六兩的麻黃,分別用於治療怕冷、身體疼痛、不出汗卻煩躁不安,全身腫脹,面部和眼睛突出狀的黃腫,以及氣喘的症狀。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和牡蠣湯,麻黃都是四兩,用於治療出汗後的氣喘症狀。牡蠣湯的具體症狀沒有詳細說明。
葛根湯、小青龍湯和烏頭湯,麻黃都是三兩,用於治療怕風無汗,胸腔有積水並輕微氣喘,以及關節疼痛的症狀。
麻黃附子甘草湯和麻黃附子細辛湯,麻黃都是二兩,具體症狀沒有詳細說明。
從上述藥方可以明顯看出,麻黃主要治療氣喘咳嗽和水腫。所以,對於怕風怕冷、無汗、身體疼痛、關節痛、全身黃腫等症狀,都可以使用麻黃進行治療。
相互考證,甘草麻黃湯和麻黃醇酒湯只提到體內水分過多和黃疸,但沒詳細說明症狀。如果出現黃疸且伴有氣喘咳嗽、怕冷關節痛等症狀,麻黃就是主要治療藥物。
牡蠣湯是甘草麻黃湯加入牡蠣和蜀漆的配方。牡蠣可以治療氣動,蜀漆可以逐水,所以,對於氣動在上且氣喘的瘧疾,此湯可以爲主治療。
麻黃附子甘草湯和麻黃附子細辛湯,適用於少陰病,即極度怕冷並且無汗的症狀,因此會使用麻黃。
糾正誤解,
世人對麻黃的恐懼太過嚴重。他們說:我聽說麻黃能發汗,多服就會不停出汗,所以我都不敢用。這是什麼話呢?就像膽小的人對妖怪的恐懼,自己從未踏過那片土地,就說那裏真的有妖怪。我嘗試過麻黃的效果,在適用的情況下使用,確實可以出汗。即使在夏天,也不會有不停出汗的困擾。張仲景說過服用麻黃後,應蓋被取微汗,這是正確的。學者們不要僅憑聽聞就滿足。
品質考證,
在日本國內尚未聽說有麻黃生產,但有形狀類似的東西,那是木賊並非麻黃。朱震亨和李時珍認爲它們功效相同,學者們可以試一試。甄權說麻黃的根節可以止汗,但我試過並沒有效果,所以不能相信。張仲景說先煮麻黃去除泡沫,但現在從中國進口的麻黃煮後並無泡沫,與其他藥材一起煮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