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楸藥解》~ 卷二 (3)
卷二 (3)
1. 木部
杜仲,味辛,氣平,入足厥陰肝經。榮筋壯骨,健膝強腰。
杜仲去關節濕淫,治腰膝痠痛,腿足拘攣,益肝腎,養筋骨。
五加皮,味辛,微溫,入足厥陰肝經。逐濕開痹,起痿伸攣。
五加皮通關瀉濕,壯骨強筋,治腰痛膝軟,足痿筋拘,男子陽痿囊濕,女子陰癢陰蝕,下部諸證。
蔓荊子,味苦,微溫,入足厥陰肝經。瀉風濕,清頭目。
蔓荊子發散風濕,治麻痹拘攣,眼腫頭痛之證。
頭目疼痛,乃膽胃逆升,濁氣上壅所致,庸醫以為頭風,而用蔓荊子發散之藥,不通極矣!諸家本草,皆出下士之手,此等妄言,不勝其數。
密蒙花,味甘,微寒,入足厥陰肝經。清肺潤燥,明目去翳。
密蒙花清肝明目,治紅腫翳障,庸工習用,不效也。治病不求其本,不解眼病根源,浪用一切清涼發散之藥,百治不得一效,此庸工之所以庸也。
大風子,味苦,微熱,入足厥陰肝經。搽疥癘,塗楊梅。
大風子辛熱發散,治風癬疥癘楊梅之證。取油塗抹。
研爛,器收,湯煮,密封,煎黑如膏,名大楓子油。
槐實,味苦,性寒,入足厥陰肝經。涼血清風,潤腸消痔。
槐實苦寒,清肝家風熱,治痔瘻腫痛,陰瘡濕癢,明目止淚,清心除煩,墜胎催生,烏須黑髮,口齒熱痛,頭目暈眩,寒瀉大腸,潤燥開結。
楝子,味苦,性寒,入足厥陰肝經。瀉火除狂,利水止痛。
苦楝子清肝瀉熱,利水殺蟲,治瘟疫傷寒,煩躁狂亂,止腹痛溺癃,癩病痔瘻,大便下血。
亦名金鈴子。
竹瀝,味甘,性寒,入手太陰肺經。清肺行痰。
竹瀝甘寒疏利,清胸膈煩渴,開痰涎膠黏,治中風心肺鬱熱,孔竅迷塞之證。
鮮竹去節,火烘瀝下,磁器接之。其性雖寒,不至滑瀉腸胃,清上之藥,最為佳品。
荊瀝,味甘,氣平,入手太陰肺經。化痰瀉熱,止渴清風。
荊瀝化痰驅風,治頭目暈眩,中風不語之病。功與竹瀝相同,熱宜竹瀝,寒宜荊瀝。
榆白皮,味甘,氣平,入手太陰肺、足太陽膀胱經。止喘降逆,利水消腫。
榆白皮清金利水,治齁喘咳嗽,淋漓消渴,滑胎摧生,行血消腫,癰疽發背,瘰癧禿瘡。
木芙蓉,味辛,氣平,入手太陰肺、足厥陰肝經。清風瀉熱,涼血消腫。
木芙蓉清利消散,善敗腫毒,一切瘡瘍,大有捷效。塗飲俱善。
金櫻子,味成,性澀,入手陽明大腸、足厥陰肝經。斂腸止泄,固精斷遺。
金櫻子酸斂澀固,治泄利遺精。肝氣鬱結者不宜,酸斂之品,服之則遺精愈甚,當與升達之藥並用。
辛夷,味辛,微溫,入手太陰肺、足陽明胃經。瀉肺降逆,利氣破壅。
辛夷降瀉肺胃,治頭痛、口齒疼、鼻塞,收涕去鼾,散寒止癢,塗面潤膚,吹鼻療瘡。
白話文:
木部
-
杜仲:味道辛辣,藥性平和,歸肝經。能強健筋骨,使膝蓋有力,腰部強壯。杜仲能去除關節的濕氣,治療腰部、膝蓋痠痛,腿腳抽筋,滋養肝腎,強健筋骨。
-
五加皮:味道辛辣,藥性微溫,歸肝經。能祛除濕氣、疏通經絡,治療肢體麻木、無力,舒緩筋脈拘攣。五加皮能疏通關節,排除濕氣,強健筋骨,治療腰痛、膝蓋軟弱無力、足部痿軟、筋脈拘攣,以及男性陽痿、陰囊潮濕,女性陰部搔癢、潰爛等下身疾病。
-
蔓荊子:味道苦澀,藥性微溫,歸肝經。能疏散風濕,使頭腦清醒。蔓荊子能發散風濕,治療肢體麻木拘攣,以及眼睛紅腫、頭痛等症狀。頭痛目眩,多是因為膽胃之氣上逆,濁氣堵塞所致,庸醫卻當成是頭風,使用蔓荊子等發散藥物,實在不通情理!許多本草書籍,都是見識淺薄的人所寫,這類錯誤言論,多不勝數。
-
密蒙花:味道甘甜,藥性微寒,歸肝經。能清肺潤燥,使眼睛明亮,去除眼翳。密蒙花能清肝明目,治療眼睛紅腫、有翳障,但庸醫習用,卻效果不佳。治病不探求病根,不了解眼病的原因,胡亂使用清涼發散的藥物,即使治療百次也不會有效,這就是庸醫之所以庸碌的原因。
-
大風子:味道苦澀,藥性微熱,歸肝經。能外用塗抹治療疥瘡、癘病、楊梅瘡。大風子辛辣溫熱,能發散,治療風癬、疥瘡、癘病、楊梅瘡等病症,取其油外用塗抹。將大風子搗爛,裝入容器,用水煮,密封,煎熬成黑色膏狀,稱為大楓子油。
-
槐實:味道苦澀,藥性寒涼,歸肝經。能涼血清熱,潤腸通便,消除痔瘡。槐實苦寒,能清肝火,治療痔瘡腫痛、肛門濕癢、眼睛明亮、止淚、清心除煩、墜胎催生、使鬚髮烏黑、消除口齒熱痛、頭暈目眩、寒性腹瀉、潤燥通便。
-
楝子:味道苦澀,藥性寒涼,歸肝經。能瀉火除煩躁,利水止痛。苦楝子能清肝瀉熱,利水殺蟲,治療瘟疫傷寒、煩躁狂亂、止腹痛、排尿困難、癩病、痔瘡、便血等症狀。也稱為金鈴子。
-
竹瀝:味道甘甜,藥性寒涼,歸肺經。能清肺化痰。竹瀝甘涼,能疏通、利水,清除胸膈的煩熱,化解黏稠的痰液,治療中風、心肺鬱熱、呼吸不暢等症狀。將新鮮竹子去除竹節,用火烘烤使其滴下汁液,用磁器接住。雖然藥性寒涼,但不至於滑利傷胃,是清上焦的佳品。
-
荊瀝:味道甘甜,藥性平和,歸肺經。能化痰清熱,止渴祛風。荊瀝能化痰祛風,治療頭暈目眩、中風失語等病症。功效與竹瀝相似,熱症宜用竹瀝,寒症宜用荊瀝。
-
榆白皮:味道甘甜,藥性平和,歸肺經、膀胱經。能止喘降逆,利水消腫。榆白皮能清肺、利水,治療喘咳、排尿困難、消渴、滑胎催生、活血消腫、癰疽發背、瘰癧禿瘡。
-
木芙蓉:味道辛辣,藥性平和,歸肺經、肝經。能疏散風熱,涼血消腫。木芙蓉有清熱、利濕、消腫的作用,對各種瘡瘍有很好的療效,外用、內服皆可。
-
金櫻子:味道酸澀,藥性收斂,歸大腸經、肝經。能收斂腸道,止瀉,固精止遺。金櫻子酸澀收斂,治療腹瀉、遺精。肝氣鬱結者不宜服用,因為酸澀收斂,會使遺精更加嚴重,應與疏肝升散的藥物同時使用。
-
辛夷:味道辛辣,藥性微溫,歸肺經、胃經。能瀉肺降逆,疏通氣機,破除壅滯。辛夷能疏瀉肺胃,治療頭痛、牙痛、鼻塞、流涕、打鼾,散寒止癢,塗抹臉部能潤膚,吹入鼻腔能治療瘡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