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御

《長沙藥解》~ 卷四 (9)

回本書目錄

卷四 (9)

1. 卷四

經腑雙病,此本大柴胡證,外解其經而內下其腑,一定之法,乃已曾用丸藥下過,緩不及事,而又遺其經證,是以猶見微利,宜先以小柴胡解其經病,後以柴胡而加芒硝,清其腑熱,緣已服丸藥,無須用大黃也。

金匱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湯,木防己三兩,人參四兩,桂枝二兩,茯苓四兩,芒硝三合。治支飲在胸,喘滿,心下痞堅,面黧黑,脈沉,服木防己湯,三日復發,復與不愈者。以土濕木鬱,而生下熱去石膏之清上,加茯苓以瀉濕,芒硝以清熱也。

傷寒大承氣湯方在大黃。用之,治陽明病,胃熱便難,所以瀉陽明之燥熱也。大陷胸湯方在大黃。用之,治太陽病結胸,所以瀉胸膈之濕熱也。金匱大黃牡丹皮湯方在大黃。用之,治腸癰膿成,脈洪數者,所以瀉腸中之瘀熱也。

芒硝鹹苦大寒,下清血分,瀉火救焚,軟堅破積,利水道而通淋澀,利穀道而開結閉,結熱瘀蒸,非此不退,宿痰老血,非此不消,寒瀉之力,諸藥不及。

赤硝,味鹹、苦,入足厥陰肝、足太陽膀胱經。軟堅破積,化癖消症。

金匱鱉甲煎丸方在鱉甲。用之,治久瘧結為癥瘕,以其破瘀而消症也。

赤硝即朴硝之赤者,凡斥鹵之地,鹹水之旁,咸氣浸淫,土上生霜,有白有赤有黃,《本草》所謂清白者佳,黃者傷人,赤者殺人,性烈故也。其清熱軟堅,消塊化積,亦同諸硝,而迅利過之。

礬石,味酸,澀,微寒,入足太陰脾、足太陽膀胱經。善收濕淫,最化瘀濁,黑疸可消,白帶能除。

金匱礬石丸,礬石三分,燒,杏仁一分。煉蜜丸棗核大,內臟中。治婦人帶下,經水閉不利,臟堅癖不止,中有乾血,下白物。以乾血結瘀,臟中癖硬,阻礙經脈下行之路,以致經水閉澀不利。血瘀因於木陷,木陷因於土濕,濕土遏抑,木氣不達,故經水不利。木陷於水,愈鬱而愈欲泄,癸水不能封蟄,精液溢流,故下白物。

礬石化敗血而消痞硬,收濕淫而斂精液,杏仁破其鬱陷之滯氣也。

硝礬散,方在硝石。治女勞黑疸,以其燥濕而利水也。

千金礬石湯,礬石二兩。漿水一斗五升,煎,浸腳氣。治腳氣衝心,以其燥濕也。

礬石酸澀燥烈,最收濕氣,而化瘀腐,善吐下老痰宿飲。緣痰涎凝結,黏滯於上下竅隧之間,牢不可動,礬石蒐羅而掃蕩之,離根失據,臟腑不容,高者自吐,低者自下,實非吐下之物也。其善治癰疽者,以中氣未敗,癰疽外發,肉腐膿泄而新肌生長,自無餘事。陽衰土濕,中氣頹敗,癰疽不能外發,內陷而傷腑臟,是以死也,礬石收臟腑之水濕,土燥而氣達,是以愈也。

煅枯,研細用。

雲母,味甘,入足少陽膽、足太陽膀胱經。利水瀉濕,消痰除瘧。

白話文:

卷四

經絡與臟腑同時生病,這原本是使用大柴胡湯的證狀,要從外疏解經絡,從內攻下臟腑,這是固定的治療原則。但因為之前已經使用過丸藥來攻下,藥效太慢不及時,而且又忽略了經絡的病症,所以才會仍然看到稍微好轉的現象。應該先用小柴胡湯來疏解經絡的病症,然後再用柴胡湯加入芒硝來清除臟腑的熱邪,因為已經服過丸藥,所以不需要使用大黃。

《金匱要略》的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湯,組成是:木防己三兩、人參四兩、桂枝二兩、茯苓四兩、芒硝三合。這個方劑用來治療支飲停留在胸腔,引起喘滿、心下痞硬,臉色發黑,脈象沉的病症。如果服用木防己湯後,三天又復發,再次服用仍然沒有效果的,這是因為體內濕氣過重,導致肝木鬱滯,進而產生下熱。所以去除清上熱的石膏,加入茯苓來利濕,加入芒硝來清除熱邪。

傷寒論中的大承氣湯方劑使用了大黃。用來治療陽明病,胃熱導致大便困難,所以用來瀉陽明的燥熱。大陷胸湯方劑也使用了大黃。用來治療太陽病引起的結胸,所以用來瀉胸膈的濕熱。《金匱要略》中的大黃牡丹皮湯方劑也使用了大黃。用來治療腸癰膿已形成,脈象洪數的病症,所以用來瀉腸中的瘀熱。

芒硝味道鹹、苦,藥性大寒,可以清除血液中的熱邪,瀉火救急,軟化堅硬的腫塊、消散積聚,可以利小便來治療淋澀,通大便來治療便秘。體內有熱邪鬱積,非用芒硝不能退,累積的痰液、老舊的瘀血,非用芒硝不能消除,其瀉熱的力道,其他藥物都比不上。

紅色的芒硝,味道鹹、苦,歸肝經和膀胱經。可以軟化堅硬的腫塊、消散積聚、化解癖積。

《金匱要略》中的鱉甲煎丸方劑使用了鱉甲。用來治療久瘧形成的癥瘕,因為它可以破除瘀血、消散積聚。

赤硝就是朴硝中的紅色部分,凡是鹽鹼地、鹹水旁邊,受到鹹氣的侵蝕,泥土上會產生霜狀結晶,有白色、紅色、黃色。《本草綱目》說白色的是最好的,黃色的會傷人,紅色的會殺人,因為藥性猛烈。它清熱、軟堅、消塊、化積的效果,與其他的芒硝相同,但藥效更迅速猛烈。

白礬,味道酸、澀,藥性微寒,歸脾經和膀胱經。擅長收斂濕邪,最能化解瘀濁,可以消除黃疸、治療白帶。

《金匱要略》中的礬石丸,組成是:白礬三分(煅燒過)、杏仁一分,用蜂蜜煉製成棗核大小的丸子,內服。用來治療婦女帶下、月經閉塞不利、臟腑堅硬痞積不止,裡面有乾血,排出白色分泌物的病症。這是因為乾血結成瘀塊,臟腑中出現痞塊,阻礙經脈下行的通道,導致月經閉塞不通。血瘀是因為肝木陷於地底,肝木下陷是因為脾土濕重,濕土的壓制,使肝氣無法舒展,所以月經不利。肝木陷於水濕,越鬱積就越想要宣洩,導致精液不能封藏,就會有白帶流出。

白礬可以化解敗血、消除痞塊,收斂濕邪、收斂精液,杏仁可以破除肝氣鬱結。

硝礬散,方劑使用了芒硝。用來治療婦女勞累引起的黑疸,因為它可以燥濕利水。

《千金方》中的礬石湯,組成是:白礬二兩,漿水一斗五升,煎煮後用來浸泡腳部。用來治療腳氣衝心,因為它可以燥濕。

白礬味道酸澀,藥性燥烈,最能收斂濕氣,化解腐敗之物,擅長吐出或攻下老痰宿飲。因為痰涎凝結,黏附在上下竅之間,牢固難動,白礬可以搜刮掃蕩,使痰涎失去根基,臟腑不能容納,所以高處的就會被吐出,低處的就會被排出,實際上並非吐下之物。它擅長治療癰疽,是因為中氣還沒衰敗,癰疽會向外發作,膿液排出後,新的肌肉就會生長,自然沒什麼後遺症。如果陽氣衰敗、脾土濕重,中氣衰敗,癰疽無法向外發作,反而會向內陷傷及臟腑,這樣就會導致死亡。白礬收斂臟腑的水濕,使脾土乾燥、氣機暢通,所以可以治癒。

白礬需要煅燒枯燥,研磨成細末使用。

雲母,味道甘甜,歸膽經和膀胱經。可以利水排濕、消痰、治療瘧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