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御

《長沙藥解》~ 卷一 (4)

回本書目錄

卷一 (4)

1. 卷一

但太陰脾以濕土司令,陽明胃從燥金化氣,辛金己土,俱屬太陰,而辛金不如己土之濕,庚金戊土,俱屬陽明,而戊土不如庚金之燥,緣化於人,不敵主令於己者之旺也。人之衰也,火日虧而水日盛,燥日消而濕日長,濕則中氣凝郁,樞軸不運,升降反作,脾陷胃逆,脾陷則乙木不達,下克己土,水穀不消而為泄,胃逆則甲木失歸,上克戊土,飲食不納而為嘔。白朮補土燥濕,土燥而升降如前,是以吐泄兼醫。

理中湯,方在人參。用之以治痞滿嘔泄,蓋與薑、甘、人參溫補中氣,轉其升降之軸,自復清濁之位也。其性守而不走,故於補虛固脫,獨擅其長,而於疏通宣導,則未能焉。若臍動腹滿諸證,非薑、桂、附子不能勝任矣。

凡去濕之品,每傷於燥,白朮氣味濃郁,汁漿淳厚,既養胃氣,亦補脾氣,最生津液,而止燥渴。仲景用之於桂枝、麻黃之內,汗去而津液不傷,至妙之法也。蓋濕淫之病,善傷津液。以土燥金清,則肺氣降灑,而化雨露,其露氣之氤氳而遊溢者,浸潤滑澤,是謂之津,津液滲灌,臟腑沾濡,是以不渴。濕則氣滯津凝,淫生痰涎,臟腑失滋,每生燥渴。

津液無多,而再經汗泄,濕愈而燥傷矣。加白朮,去濕而養津,此除濕發汗之金繩也。

水火之交,其權在土。水化而為木火,由己土之左旋,火化而為金水,緣戊土之右轉,土者,水火之中氣也。中氣旺則戊土蟄封,陰降而抱陽,九地之下,常煦然而如春,己土升發,陽升而含陰,九天之上,常凜然而如秋。中氣衰則戊土逆升,失其封蟄之職,火飛而病上熱,己土順陷,乖其發達之政,水沉而病下寒,是以火熱水寒之病,必緣土敗。仲景治水,五苓、真武、附子,澤瀉諸方俱用白朮,所以培土而制水也。

禹平水土,非土則水不可平,治天下之水者,莫如神禹,治一身之水者,莫如仲景,聖聖心符,天人不殊也。

白朮性頗壅滯,宜輔之以疏利之品。肺胃不開,加生薑、半夏以驅濁,肝脾不達,加砂仁、桂枝以宣郁,令其旋補而旋行,則美善而無弊矣。

產於潛者佳。選堅白肥鮮者,泔浸,切片,盤盛,隔布,上下鋪濕米,蒸至米爛,曬乾用。

人參,味甘、微苦,入足陽明胃、足太陰脾經。入戊土而益胃氣,走己土而助脾陽,理中第一,止渴非常,通少陰之脈微欲絕,除太陰之腹滿而痛,久利亡血之要藥,盛暑傷氣之神丹。

金匱人參湯,人參、白朮、甘草、乾薑各三兩。即理中湯,治胸痹心痞,氣結在胸,胸滿,脅下逆搶心。以中氣虛寒,脾陷胃逆,戊土迫於甲木,則胸中痞結,己土逼於乙木,則脅下逆搶。甘草、白朮,培土而燥濕,薑、參,溫中而扶陽,所以轉升降之軸也。

白話文:

卷一

太陰脾臟的屬性是濕土,主導運化;陽明胃臟的屬性是燥金,主導化氣。辛金和己土都屬於太陰,但辛金的濕性不如己土。庚金和戊土都屬於陽明,但戊土的燥性不如庚金。這是因為人體的運化功能,難以勝過臟腑本身的主導功能。當人體衰弱時,陽氣漸衰,陰氣漸盛;燥氣漸消,濕氣漸長。濕氣過重就會導致中氣凝滯,樞軸運轉不暢,升降失常。脾氣下陷,胃氣上逆。脾氣下陷則肝木氣機不暢,反過來克制脾土,導致水穀消化不良而腹瀉;胃氣上逆則膽木失去歸屬,反過來克制胃土,導致飲食難以消化而嘔吐。白朮具有補土燥濕的功效,使土壤乾燥,升降功能恢復正常,因此可以治療吐瀉等症狀。

理中湯的主要成分是人參。它用於治療痞滿、嘔吐、腹瀉等症狀,是因為方中的生薑、甘草、人參可以溫補中氣,使升降功能恢復正常,讓清濁各歸其位。理中湯的藥性比較保守,不擅於走竄,所以特別適合用來補虛固脫。但它在疏通氣機方面效果較差。如果出現臍部跳動、腹脹等症狀,就需要用生薑、桂枝、附子等藥物才能有效。

一般來說,祛濕的藥物往往容易傷陰,使人體乾燥。而白朮的氣味濃厚,汁液醇厚,既能滋養胃氣,又能補益脾氣,最能生津止渴。張仲景在桂枝湯、麻黃湯中配伍白朮,可以使汗液排出而又不傷津液,這是非常巧妙的用法。因為濕氣過重的疾病容易損傷津液。如果土壤乾燥,金氣清肅,肺氣就能順利下降,化生為雨露。雨露所產生的氤氳之氣,能滋潤滑澤,這就叫津液。津液滲灌,五臟六腑就會得到滋養,所以就不會口渴。如果濕氣過重,就會導致氣滯津液凝結,產生痰液,五臟六腑失去滋養,容易口渴。

津液不多,如果再通過發汗的方式來排泄,那麼濕氣雖然祛除了,但是津液也容易受到損傷。加入白朮,既能祛濕又能養津,這是祛濕發汗的最佳配伍。

水火的運行交替,關鍵在於土。水可以化生為木火,是由己土的左旋功能所推動。火可以化生為金水,是由戊土的右轉功能所推動。土是水火的中氣。中氣旺盛,則戊土潛藏封閉,使陰氣下降而包含陽氣,就像大地深處,常常溫暖如春;己土向上升發,使陽氣上升而包含陰氣,就像高空之上,常常寒冷如秋。中氣衰弱,則戊土反而上逆,失去潛藏封閉的功能,導致火熱上炎;己土反而下陷,失去升發的功能,導致水寒下沉。所以火熱水寒的病症,一定是土氣敗壞所導致的。張仲景治療水腫的方劑,比如五苓散、真武湯、附子湯、澤瀉湯等,都會用到白朮,目的是為了培土來控制水液。

大禹治水,最重要的是整治土壤,如果沒有土壤的配合,水就無法得到治理。治理天下的水患,沒有誰能比得上大禹;治理自身的水濕,沒有誰能比得上張仲景。聖人的心意是相同的,天道與人道也是一致的。

白朮的藥性比較壅滯,需要搭配一些疏通的藥物。如果肺胃功能不暢,就加入生薑、半夏來驅散濁氣;如果肝脾功能不暢,就加入砂仁、桂枝來疏解鬱滯。使其既能補益又能運行,這樣才能發揮它的功效,而不會產生副作用。

以產於潛州(古地名)的白朮品質最佳。選擇質地堅實、顏色潔白、肥厚新鮮的白朮,用米泔水浸泡,切成薄片,放在盤子上,隔著布,上下鋪上濕米,蒸到米爛,然後曬乾使用。

人參,味道甘甜、略帶苦味,歸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能進入戊土而補益胃氣,能運行己土而幫助脾陽。人參在理中湯中是主要藥材,能止渴,能暢通少陰經脈中將要斷絕的氣機,能消除太陰經脈引起的腹脹疼痛,是治療久瀉不止、亡血的要藥,也是盛暑傷氣的神奇藥物。

金匱人參湯的成分是人參、白朮、甘草、乾薑各三兩,就是理中湯。它能治療胸痹、心痞,氣結在胸,胸悶,脅下氣逆搶心等症狀。這是因為中氣虛寒,脾氣下陷,胃氣上逆,導致戊土受到甲木的壓迫,於是胸中氣機痞結;己土受到乙木的壓迫,於是脅下氣機逆搶。甘草、白朮能培土燥濕,生薑、人參能溫中扶陽,所以能恢復升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