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御

《長沙藥解》~ 卷四 (1)

回本書目錄

卷四 (1)

1. 卷四

茯苓,味甘,氣平,入足陽明胃、足太陰脾、足少陰腎、足太陽膀胱經。利水燥土,瀉飲消痰,善安悸動,最豁鬱滿,除汗下之煩躁,止水飲之燥渴,淋癃泄痢之神品,崩漏遺帶之妙藥,氣鼓與水脹皆靈,反胃共噎膈俱效,功標百病,效著千方。

白話文:

茯苓,味道甘甜,藥性平穩,歸屬於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太陽膀胱經。

它有以下功效:

  • 利水排濕,祛除脾胃濕氣
  • 瀉出體內積液,化解痰液
  • 鎮靜安神,緩解心悸
  • 疏散鬱結,消除脹滿
  • 止汗,緩解煩躁
  • 止渴,解決水液代謝異常引起的口渴
  • 治療淋病、痢疾、崩漏、帶下等疾病
  • 消除腹脹和膈氣噎喉

茯苓功效廣泛,在眾多藥方中展現顯著療效,堪稱百病良藥。

傷寒五苓散,茯苓十八銖,豬苓十八銖,澤瀉一兩六銖,白朮十八銖,桂枝半兩。治太陽中風,內有水氣,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以宿水停留,因表鬱而內動,阻隔三陽,不得下行,是以渴欲飲水。而以水投水,又復不受,是以水入則吐。茯、豬、朮、澤,瀉水而燥土,桂枝行經而發表也。

白話文:

傷寒五苓散:

  • 茯苓:18 錢
  • 豬苓:18 錢
  • 澤瀉:1 兩 6 錢
  • 白朮:18 錢
  • 桂枝:半兩

治療:太陽型中風,體內有水氣,口渴想喝水,喝水後就吐。

發病原因:體內的宿水滯留,導致表氣鬱積引發內部機能紊亂,阻礙三陽經氣的運行,所以口渴想喝水。若喝水下去,水與水相沖,所以又會吐出來。

藥物作用:茯苓、豬苓、白朮、澤瀉具有利水除濕,健脾燥土的作用,桂枝具有疏通經絡,發散表邪的作用。

治太陽傷寒,汗後脈浮,小便不利,熱微消渴者。以汗瀉脾陽,己土濕陷,乙木抑遏,不能疏泄水道,故小便不利。木鬱風生,肺津傷耗,是以消渴。茯、豬、朮、澤,瀉濕而生津液,桂枝達木以行疏瀉也。

白話文:

治療太陽傷寒,出汗後脈搏浮動,小便不暢,熱度稍微減退,但口渴的症狀。由於出汗損耗了脾陽,脾土濕氣過重,肝木受阻,無法疏通水道,因此小便不暢。肝木鬱結產生風熱,損傷肺中津液,導致口渴。用茯苓、豬苓、白朮、澤瀉來祛濕生津,再用桂枝疏通肝木,促進水道的疏通。

金匱小半夏加茯苓湯半夏一升,生薑半斤,茯苓四兩。治飲家水停心下,先渴後嘔。飲家水停心下,土濕津凝,必作燥渴。而再得新水,愈難消受,是以嘔吐。苓、薑、半夏,降濁陰而瀉水飲也。

白話文:

金匱小半夏加茯苓湯:

材料:

  • 半夏 1 升
  • 生薑 半斤
  • 茯苓 4 兩

治療: 飲水過多導致水氣積聚在心中,先感到口渴,然後嘔吐。飲水過多導致水氣積聚心中,土濕津液凝滯,必定出現口乾舌燥。如果再喝水,更難消受,因此會嘔吐。茯苓、生薑和半夏可以降濁陰,瀉除水飲。

茯苓澤瀉湯,茯苓八兩,澤瀉四兩,白朮三兩,甘草二兩,桂枝二兩,生薑四兩。治反胃嘔吐,渴欲飲水者。以土濕木鬱,抑塞不升,下竅閉結,濁陰無降泄之路,膽胃俱逆,是以嘔吐。桂枝達木鬱而升陷,生薑利胃壅而降逆,朮、甘,補土而生津,苓、澤,瀉水而去濕也。

白話文:

茯苓澤瀉湯

組成:

  • 茯苓:8 兩
  • 澤瀉:4 兩
  • 白朮:3 兩
  • 甘草:2 兩
  • 桂枝:2 兩
  • 生薑:4 兩

適應症: 反胃嘔吐,口渴想喝水

原理: 脾胃濕氣過重,木氣鬱滯,導致氣血無法上升,下焦閉塞,水濕濁陰無法排出,膽胃逆亂,因此嘔吐。桂枝疏通木氣鬱滯,升提下降的氣血;生薑緩解胃氣鬱滯,降低逆氣;白朮、甘草滋補脾胃,生津止渴;茯苓、澤瀉利水祛濕。

外臺茯苓飲,茯苓三兩,人參三兩,白朮三兩,枳實三兩,橘皮二兩半,生薑四兩。治心胸中停痰宿水,吐出水後,心胸間虛滿,不能食者。心胸陽位,而痰水停宿,全緣中焦土濕。宿水雖吐,停痰尚在,而其中脘不旺,一吐之後,胃土上逆,濁氣壅塞,是以虛滿,不能下食。參、朮、茯苓,補中而燥土,枳、橘、生薑,降濁而消滿也。

白話文:

外臺茯苓湯,使用茯苓三兩、人參三兩、白朮三兩、枳實三兩、橘皮二兩半、生薑四兩。用於治療心胸間積存痰液和宿水,吐出水後,心胸間空虛脹滿,無法進食的情況。

心胸屬陽位,但痰液和宿水停留,主要原因在於中焦脾胃的濕氣。儘管宿水已經吐出,但痰液仍存在,且中脘(脾胃)虛弱,吐出後,胃氣逆行向上,濁氣瘀塞,因此出現虛滿,無法進食。人參、白朮、茯苓補益中焦,並燥化濕氣;枳實、橘皮、生薑降濁氣,消除脹滿。

傷寒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芍藥二兩,甘草二兩,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茯苓三兩,白朮三兩。治太陽傷寒,汗出不解,頭疼發熱無汗,心下滿痛,小便不利。以汗後亡陽,水泛土濕,胃氣上逆,則心下滿痛,脾氣下陷,則小便不利,苓、術,燥土瀉水而消滿也。

白話文:

桂枝去桂湯加上茯苓、白朮湯劑:

  • 芍藥:2 兩
  • 甘草:2 兩
  • 生薑:3 兩
  • 大棗:12 枚
  • 茯苓:3 兩
  • 白朮:3 兩

治療太陽經傷寒,汗出不止,頭痛發熱但沒有汗,心窩脹痛,小便不利。

因為出汗後陽氣流失,水液氾濫,濕氣滯留,胃氣上逆導致心窩脹痛,脾氣下陷導致小便不利。茯苓和白朮具有燥濕健脾,利水消腫的作用,可以治療這些症狀。

小青龍湯,方在麻黃。治太陽傷寒,心下有水氣,小便不利,少腹滿者,去麻黃,加茯苓四兩,金匱黃耆建中湯方在黃耆。治虛勞裡急,腹滿者,去大棗,加茯苓一兩半,緣土濕木鬱,兩氣壅塞,而生痞滿,茯苓瀉濕,滿自消也。

白話文:

小青龍湯:

以麻黃為主要成分,治療由太陽經感受風寒引起的傷寒,患者出現胸腹積水、小便不利、小腹脹滿等症狀。此時,去除麻黃,加入四兩茯苓。

金匱黃耆建中湯:

以黃耆為主要成分,治療虛勞、腹中裡急、腹滿。去除大棗,加入一兩半茯苓。這是由於土濕木鬱,導致兩氣壅塞,從而產生痞滿。茯苓可以祛除濕氣,讓痞滿自行消散。

傷寒苓桂朮甘湯,茯苓四兩,桂枝二兩,白朮二兩,甘草二兩。治太陽傷寒,吐下之後,心下逆滿,氣上衝胸,起則頭眩,又復發汗動經,身為振振搖者。吐下瀉其臟中之陽,風木動於臟,而氣上衝胸膈,復汗以瀉其經中之陽,風木動於經,則身體振搖,緣水泛土濕而木氣鬱動也。桂枝疏木而達郁,朮、甘、茯苓,培土而瀉水也。

白話文:

傷寒苓桂朮甘湯: 茯苓四兩,桂枝二兩,白朮二兩,甘草二兩。

適用於: 太陽經傷寒,嘔吐或腹瀉後,出現噁心嘔吐、胸悶氣短、氣息上衝胸部,起身時頭暈目眩,同時又盜汗、肢體震顫等症狀。

病理: 嘔吐或腹瀉會損傷人體內部的陽氣,導致肝火旺盛,氣息上衝胸膈。而盜汗又會消耗經絡中的陽氣,使肝火旺盛,影響到身體,出現震動的症狀。這是因為水氣過多導致土氣虛弱,而肝火旺盛導致木氣活躍所致。

治療: 桂枝疏通肝火,緩解鬱滯;白朮、甘草、茯苓補益脾胃,祛除濕氣。

真武湯,茯苓三兩,白朮二兩,附子一枚,芍藥二兩,生薑三兩。治少陰病,內有水氣,腹痛下利,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或嘔者。以水泛土濕,風木鬱遏,不能疏泄水道,故小便不利。木鬱賊土,脾陷胃逆,故腹痛嘔利。營血寒澀,不能行經絡而充肢節,故四肢沉重疼痛。

白話文:

真武湯:

成分:茯苓三兩、白朮二兩、附子一枚、芍藥二兩、生薑三兩

功效:治療少陰病,身體內有水濕,症狀有腹痛、腹瀉、小便不暢,四肢沉重疼痛,或伴有嘔吐。

原理:水氣過多會讓脾土功能受損,猶如水淹土地,而肝木鬱結會阻礙脾土疏泄水道的功能,導致小便不暢。肝木鬱結也會影響脾土,導致脾胃功能失調,出現腹痛、嘔吐、腹瀉等症狀。營血因寒冷而運行不暢,無法滋養四肢,所以四肢會出現沉重疼痛。

附子溫癸水之寒,芍藥清乙木之風,生薑降濁而止嘔,苓、術,燥土而瀉濕也。治太陽中風,服大青龍湯,汗後亡陽,手足厥逆,筋惕肉瞤者。以陽亡土敗,寒水大發,風木失溫,郁動不寧,故手足厥冷而筋肉振動。芍藥斂風木之搖盪,苓、朮、附子,溫補火土而瀉寒水也。

白話文:

附子溫暖腎中的寒氣,芍藥清泄肝膽的風熱,生薑止吐降逆,茯苓和白朮燥濕利水。

治療太陽中風,服用了大青龍湯後,出汗過多損傷陽氣,導致手腳冰冷,肌肉抽搐。這是因為體內的陽氣受損,濕土虛敗,寒水旺盛,風木失調,鬱動不息,所以手腳冰冷而肌肉抽搐。芍藥可以收斂肝膽的風熱,茯苓、白朮和附子可以溫補腎陽和脾胃,祛除寒水。

治太陽傷寒,汗出不解,發熱頭眩,心下悸,身瞤動,振振欲擗地者。以汗後亡陽,水寒土濕,風木鬱動,身體戰搖。芍藥清風木之振撼,苓、朮、附子,溫補火土而瀉寒水也。

白話文:

治療太陽傷寒,出汗後仍然無法解除,發熱頭痛眩暈,心悸,身體抽搐抖動,搖晃欲倒。這是因為出汗後陽氣不足,體內水寒土濕,風木鬱動,身體才會顫抖。芍藥可以清泄風木之振動,茯苓、白朮、附子可以溫補火土,祛除寒水。

苓桂甘棗湯,茯苓半斤,桂枝四兩,甘草二兩,大棗十五枚。治汗後臍下悸動,欲作奔豚。風木鬱動,是生振悸。心下悸者,枝葉之不寧,臍下悸者,根本之不安,臍下振悸,根本撼搖,則奔豚作矣,因於水旺土崩,而根本失培也。甘、棗,補脾精以滋風木,桂枝達木鬱而安動搖,茯苓瀉水而燥土也。

白話文:

苓桂甘棗湯:

材料:

  • 茯苓:半斤
  • 桂枝:四兩
  • 甘草:二兩
  • 紅棗:十五枚

功效: 用來治療出汗後臍下脈搏異常跳動,有奔豚之象的症狀。

病理: 風木鬱結,導致心臟脈搏異常跳動。心下脈搏異常跳動,代表枝葉不安;臍下脈搏異常跳動,代表根基不穩。臍下脈搏異常跳動,根基動搖,就會產生奔豚之象。這是因為水氣過盛,導致脾胃虛弱,根基失去滋養所致。

作用機制: 甘草和紅棗,補益脾胃精氣,滋潤風木;桂枝疏通鬱結的風木,安撫動搖;茯苓利水,燥濕脾胃。

《金匱》:假令瘦人,臍下有悸,吐涎水而顛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理中丸,方在人參。治霍亂吐利,若臍下築者,腎氣動也,去朮,加桂四兩,悸者,加茯苓二兩。傷寒小柴胡湯,方在柴胡。治少陽傷寒,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黃芩,加茯苓。蓋悸者,木也,所以致木之悸者,水也。

白話文:

《金匱要略》:

  • 如果瘦人肚臍下方跳動,嘔吐唾液並頭暈,這是水濕過多的緣故,應服用五苓散治療。
  • 理中丸的方子中有人參。治療霍亂嘔吐腹瀉,如果肚臍下方有硬塊,這是腎氣上逆導致,應移除白朮,加入肉桂 4 兩;如果心悸,加入茯苓 2 兩。
  • 傷寒小柴胡湯的方子中含有柴胡。治療少陽之氣受寒,心下心悸,小便不利,應移除黃芩,加入茯苓。
  • 心悸是木氣受擾的表現,而木氣受水濕影響才會心悸。

緩則悸於心下,急則悸於臍間,臍下之悸,用桂枝以疏木,心下之悸,用茯苓以瀉水,緩急之不同故也。

茯苓四逆湯,茯苓四兩,甘草二兩,人參一兩,乾薑一兩,附子一兩。治汗下之後,病仍不解,煩躁者。以汗下亡陽,土敗水發,陽氣拔根,擾亂無歸,故生煩躁。參、甘、薑、附,溫補火土,茯苓瀉其水邪也。

白話文:

茯苓四逆湯的組成:茯苓四兩、甘草二兩、人參一兩、乾薑一兩、附子一兩。

適應症: 治療發汗、瀉下後,病情仍未好轉,出現煩躁不安症狀的患者。

原理: 發汗、瀉下會導致陽氣流失,脾土功能受損,水氣泛濫。陽氣失去根基,擾亂身體,所以產生煩躁。人參、甘草、乾薑、附子溫補火土,茯苓則可瀉除水邪。

火位於上,水位於下,水寒而下潤,火熱而上炎。人之生也,火水必交,交則火胎於坎而水不寒,水孕於離而火不炎。水火相交,爰生濕氣,土位在中,是以性濕。火燥水濕,自然之性,土生於火,而土之濕氣,實化於水。水火之交,全賴乎土,己土左旋,坎陽東昇而化火,戊土右轉,離陰西降而化水,水火互根,寒熱交濟,則胃不偏燥而脾不偏濕,陰陽和平,是以無病。

白話文:

火在上方,水在下方。水性寒冷,往下流淌,潤澤萬物。火性炎熱,往上蒸騰,灼燒萬物。人體生命活動的發生,離不開火和水。火和水相互作用,火就能生長在水的陰柔之處,不會寒冷;水就能孕育在火的陽剛之處,不會炎熱。水火相互作用,產生濕氣,而土位於身體的中間,所以土的性質濕潤。火燥水濕,是自然的法則。土是火生的,而土的濕氣,實際上是水轉化而來的。水火相互作用,完全依賴於土。己土旋轉於左側,坎卦中的陽氣東升化為火。戊土旋轉於右側,離卦中的陰氣西降化為水。水火相互依存,寒熱相互配合,則胃不至於過度乾燥,脾也不至於過度濕潤。陰陽平衡,所以沒有疾病。

物不能有盛而無衰,火盛則土燥,水盛則土濕。水不勝火,則濕不勝燥,然丁癸同宮,丁火不能敵癸水之寒,戊己並列,而戊土何能敵己土之濕!人之衰也,火消而水長,燥減而濕增,其大凡也。

白話文:

萬物不可能一直繁盛強大而不會衰落。火氣旺盛則土壤乾燥,水氣旺盛則土壤濕潤。水氣不足以控制火氣,那麼濕氣就無法勝過乾燥。然而,丁火和癸水同在一個宮位,丁火無法抵擋癸水的寒冷;戊土和己土並列,戊土又怎麼能抵抗己土的濕氣!人的衰老也是如此,火氣減弱而水氣增長,乾燥減少而濕潤增加,這是一般規律。

土濕不運,升降倒行,水木下陷而寒生,火金上逆而熱作,百病之來,莫不以此。自此以往,陽火漸虧,陰水漸盛。火復而土生則人存,水盛而土崩則人亡,是以仲景垂教,以少陰之負趺陽者為順。土勝為順,水勝為逆,古之聖人,燥土而制水,後之庸工,滋水而伐土,上智之與下愚,何其相遠也!

白話文:

體內濕氣不能正常運化,升降機能顛倒,水氣和木氣下沉導致寒冷,火氣和金氣上逆導致發熱。一切疾病的產生,沒有不因此而起。從此以後,陽火逐漸衰退,陰水逐漸旺盛。陽火復甦,土生化,人就能存活;陰水旺盛,土質崩坍,人就會死亡。因此,張仲景大師教導我們,少陰之氣負載陽氣,是順應自然規律的。土氣旺盛是順應,水氣旺盛是違逆。古代的聖人,以乾燥的土來制伏水氣;後世的庸工,滋補水氣而損害土氣。上智與下愚,差距之大,真是不可同日而語!

土燥之病,傷寒惟陽明有之,而濕居其半,他經已不少睹,內傷雜病之中,那復有此!後世庸工,開滋陰補水之門,而醫如蕭斧,人若朝菌矣。凡內傷諸病,如氣鼓水脹,咳嗽痰飲,泄利淋濁,吐衄崩漏,瘕疝帶下,黃疸消渴,中風癲狂,驚悸遺精,反胃噎膈,泄穢吞酸,骨蒸毛熱,閉經絕產,霍亂腹痛,傷風齁喘,種種幻怪,百出不窮,究其根原,悉緣土濕。茯苓瀉水燥土,沖和淡蕩,百病皆宜,至為良藥,道家稱其有延年之功,信非過也。

白話文:

因脾胃燥熱而引起的疾病,傷寒中只有陽明經有,而且一半是由於潮濕造成,其他經絡也經常可見。在內傷雜病中,哪裏還會有這種疾病?後世的庸醫,過度使用滋陰補水的療法,導致醫術如同隨風飄搖的斧頭,人命如同朝生暮死的昆蟲。凡是內傷的各種疾病,例如氣鼓水腫、咳嗽多痰、腹瀉尿頻、嘔血崩漏、腫塊疝氣、帶下、黃疸消渴、中風癲狂、驚恐遺精、反胃噎塞、腹瀉吞酸、骨蒸潮熱、閉經不孕、霍亂腹痛、傷風喘鳴等各種奇特怪誕的症狀,層出不窮。追究其根源,都是由於脾胃濕熱。茯苓可以利水燥濕,起到疏通平和的作用,適用於各種疾病,是非常好的藥物。道家認為它有延年益壽的功效,一點也不誇張。

庸工用乳制,最繆不通!

豬苓,味甘,氣平,入足少陰腎,足太陽膀胱經。利水燥土,瀉飲消痰,開汗孔而瀉濕,清膀胱而通淋,帶濁可斷,鼓脹能消。

白話文:

豬苓,味道甘甜,性質平和,歸屬於足少陰腎經和足太陽膀胱經。它具有利尿、燥濕、消炎化痰的作用。同時,它可以打開汗孔排出水分,清利膀胱,通利小便。它可以治療帶下過多、鼓脹腹脹等症狀。

傷寒豬苓湯,豬苓一兩,茯苓一兩,澤瀉一兩,滑石一兩,阿膠一兩。治陽明傷寒,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陽明之證,有燥有濕,陽明旺而太陰虛,則燥勝其濕,太陰旺而陽明虛,則濕勝其燥。己土濕陷,乙木抑遏,不能疏泄水道,則小便不利。木鬱風動,肺津傷耗,則渴欲飲水。

白話文:

傷寒豬苓湯(組成):

  • 豬苓 一兩
  • 茯苓 一兩
  • 澤瀉 一兩
  • 滑石 一兩
  • 阿膠 一兩

(功效與主治):

治療陽明經傷寒,症狀為脈搏浮起發熱,口渴想喝水,小便不通暢。

(病理):

陽明經的病症,可分為燥證和濕證。如果陽明經旺盛,而太陰經虛弱,則燥證會勝過濕證;反之,如果太陰經旺盛,而陽明經虛弱,則濕證會勝過燥證。

在燥證中,濕土屬性的內臟功能下降,木屬性的肝氣鬱結,無法疏通水道,導致小便不通暢。

在濕證中,肝氣鬱結生風,損傷肺部津液,導致口渴想喝水。

風氣飄揚,而表寒未解,則脈浮發熱。豬、茯、滑、澤,燥己土而瀉濕,阿膠滋乙木而清風也。治少陽病,下利,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以水旺土濕,風木鬱陷,下克己土,疏泄不藏則為利,風燥亡津則為渴。乙木陷而甲木逆,上克戊土,濁氣逆沖,則為咳嘔,相火上炎,則心煩不得眠睡。

白話文:

當風氣湧動,但身體表面的寒意尚未消散時,脈象會表現出浮發和發熱的現象。這時可以使用豬苓、茯苓、滑石、澤瀉等藥物來燥濕健脾,瀉除濕氣,並配合當歸、阿膠等滋補肝腎陰液,平息風氣。

此方用於治療少陽病,症狀表現為腹瀉、咳嗽、嘔吐乾渴,心煩輾轉難眠。因為水氣過旺濕潤脾土,風木鬱積於內,剋制脾土,導致疏泄功能失常而腹瀉。同時,風氣乾燥耗損津液而出現口渴。肝木鬱陷而剋制肺金,肺金受克而逆升,又剋制脾土,導致濁氣上逆而出現咳嗽和嘔吐。相火上炎,心神不安,則心煩不得入睡。

豬、茯、澤、滑,滲癸水而瀉濕,阿膠滋乙木而清風也。

金匱豬苓散,豬苓、澤瀉、白朮等分。為散。治病在膈上,嘔吐之後,而思水者。痰飲內阻,多見渴證,而投以新水,益復難容,故隨飲而即吐。嘔傷津液,應當作渴,而水停心下,則反不渴,是以先渴而即嘔者,必有支飲。若飲在膈上,吐後而思飲水者,是飲去而津傷,為欲解也,此當急與之水,以救其渴。

白話文:

金匱的豬苓散是由豬苓、澤瀉和白朮等分量製成的一種散劑。它用於治療膈上疾病,在嘔吐後仍想要喝水的情況。

痰飲積滯在體內,常會出現口渴症狀。如果此時給予清水,會更加難以容納,所以喝水後隨即嘔吐。嘔吐會損傷津液,本應口渴,但由於水停留在心下,反而不口渴。因此,先口渴再嘔吐的,必定有飲水停滯。

如果水停留在膈上,嘔吐後仍想喝水,這是因為飲水排出,津液受到損傷,想要緩解,此時應該趕緊給水以解除口渴。

但其平日陽衰土濕,而後飲停膈上,宿水方去,又得新水,而土濕如前,不能蒸水化氣,則新水又停矣,是當瀉濕而生津。澤、苓,瀉水而去濕,白朮燥土而生津也。

白話文:

但平時陽氣衰弱,脾胃虛濕,飲水後容易停滯在膈膜上。舊水剛剛消退,又來了新水,脾胃仍然濕潤,無法蒸化水分形成氣血,那麼新水又會停滯。這種情況下,應該祛除濕氣,同時生津液。澤瀉和茯苓可以利水除濕,白朮可以健脾燥濕,生津液。

豬苓滲利瀉水,較之茯苓更捷。但水之為性,非土木條達,不能獨行,豬苓散之利水,有白朮之燥濕土也,豬苓湯之利水,有阿膠之清風木也,五苓之利水,有白朮之燥土、桂枝之達木也,八味之利水,有桂枝之達木、地黃之清風也。若徒求利於豬、茯、滑、澤之輩,恐難奏奇功耳。

白話文:

豬苓有滲利排水的作用,比茯苓更快速。但是水的性質是不能像土和木一樣自行流動的。豬苓散利水,需要白朮來乾燥濕土;豬苓湯利水,需要阿膠來排除濕氣;五苓散利水,需要白朮來乾燥土質,桂枝來疏通木氣;八味地黃丸利水,需要桂枝來疏通木氣,地黃來排除濕氣。如果只使用豬苓、茯苓、滑石、澤瀉這些藥物利水,恐怕難以發揮很好的效果。

去皮用。

澤瀉,味鹹,微寒,入足少陰腎、足太陽膀胱經。燥土瀉濕,利水通淋,除飲家之眩冒,療濕病之燥渴,氣鼓水脹皆靈,膈噎反胃俱效。

白話文:

澤瀉

性質:

  • 味道:鹹
  • 性質:微寒

歸經:

  • 足少陰腎經
  • 足太陽膀胱經

功效:

  • 祛除體內濕氣,利尿通淋
  • 消除頭暈目眩,改善飲酒過量引起的眩暈
  • 治療濕熱引起的口渴
  • 消除腹脹、腹水
  • 緩解食道反流、噁心嘔吐

金匱澤瀉湯,澤瀉五兩,白朮二兩。治心下有支飲,其人苦冒眩者。以飲在心下,阻隔陽氣下降之路,陽不根陰,升浮旋轉,故神氣昏冒而眩暈。此緣土濕不能制水,故支飲上泛,澤瀉瀉其水,白朮燥其土也。

白話文:

金匱澤瀉湯

材料:

  • 澤瀉:5 兩
  • 白朮:2 兩

功效: 治療心下有積水,導致眩暈的症狀。

原理: 積水停聚在心下,阻隔了陽氣下行的通道。陽氣無法紮根於陰中,因此升騰旋轉,導致頭暈目眩。這是因為脾土虛弱,無法控制水濕,導致積水上泛。澤瀉用於利尿消水,白朮用於健脾燥濕。

澤瀉鹹寒滲利,走水腑而開閉癃,較之二苓淡滲,更為迅速。五苓、八味、茯苓、澤瀉、當歸、芍藥諸方皆用之,取其下達之速,善決水竇,以瀉土濕也。

白話文:

澤瀉具有鹹寒滲利的作用,能作用於泌尿系統,使閉塞不通暢的部位通暢。與二苓的淡滲作用相比,澤瀉的效果更加迅速。五苓散、八味丸、茯苓散、澤瀉湯、當歸芍藥散等多種方劑中都使用澤瀉,利用它的快速通利作用,有效打通泌尿系統的阻塞,促進水濕排出。

葵子,味甘,微寒,性滑,入足太陽膀胱經。滑竅而開癃閉,利水而瀉膀胱。

金匱癸子茯苓散,葵子一升,茯苓三兩。為末,飲服方寸匕。治妊娠有水氣,身重,小便不利,灑淅惡寒,起即頭眩。以陽衰土濕,乙木下郁,不能行水,故身重而小便不利。木鬱陽陷,是以惡寒。停水瘀阻,陽氣浮蕩,不能下根,故起則頭眩。葵子滑竅而利水,茯苓瀉滿而滲濕也。

白話文:

金匱要略中記載的癸子茯苓散,是用葵子一升、茯苓三兩做成的藥散。

使用時,每次取方寸匕的藥粉,用開水沖服。

此藥散用於治療孕期出現水腫、身體沉重、小便不通暢、容易發冷、起身頭暈的症狀。

這主要是由於陽氣衰退、脾土濕盛,乙木(肝木)鬱結在下,導致水液無法正常運行,因而身體沉重、小便不通。肝木鬱結,陽氣被壓抑,所以容易發冷。積水停滯,陽氣浮於體表,無法下沉到根部,所以起身會頭暈。

葵子具有滑竅利水的作用,茯苓可以瀉除腹中的積水,滲出體內的濕氣。

妊娠胎氣脹滿,脾胃不運,積水鬱遏,頗難疏決。葵子寒滑通利,善於開竅而行水,以茯苓瀉其滿,葵子滑其竅,滿消而竅利,然後奔注而下。長於滑胎通乳,消散初起奶癰,以其瀉濕燥土,滑利經脈之壅塞也。

白話文:

懷孕時胎氣脹滿,脾胃運作不良,積水鬱結不通,很難疏導。葵子性寒滑而通暢,能疏通竅穴並利水,用茯苓去除脹滿,葵子疏通竅穴,脹氣消失,竅穴通暢,積水才能向下流注。葵子善於滑胎通乳,消散初期乳癰,因為它能去除濕氣滋養脾胃,疏通經脈鬱結。

瞿麥,味苦,微寒,入足厥陰肝、足太陽膀胱經。利水而開癃閉,瀉熱而清膀胱。

白話文:

瞿麥,味道帶苦,性微涼,歸入足厥陰肝經和足太陽膀胱經。它有助於利尿通淋,緩解尿液不通暢的狀況,還能清熱降火,淨化膀胱。

金匱栝蔞瞿麥丸方在栝蔞。用之,治內有水氣,渴而小便不利者,以其通水道而利小便也。又能行血,鱉甲煎丸方在鱉甲。用之,以清濕熱而破血積也。

白話文:

金匱要略中的栝蔞瞿麥丸,主要成分是栝蔞。用於治療體內有水氣、口渴、小便不利的症狀,因為它能疏通水道,利於小便排出。

鱉甲煎丸,主要成分是鱉甲。用於清熱利濕,化解血瘀。

瞿麥滲利疏通,善行血梗而達木鬱,木達而疏泄之令暢,故長於利水。其諸主治,清血淋,通經閉,決癰膿,落胎妊,破血塊,消骨鯁,出竹刺,拔箭鏃,皆其疏決開宕之力也。

白話文:

瞿麥具有滲透利尿、疏通滯留的作用,它能通血瘀阻滯、化解胸悶氣滯,使氣血通暢,因此擅長利水。它對各種病症的治療,包括清血淋止血、疏通經絡閉塞、排膿消腫、墮胎保胎、化解血塊、消除骨刺、拔出竹刺、拔出箭鏃,都是因為它有疏通、開通和排泄的作用。

蒲灰,味鹹,微寒,入足太陽膀胱經。開膀胱之閉,瀉皮膚之水。

金匱蒲灰散,蒲灰半斤,滑石二斤。為散,飲服方寸匕,日三服。治小便不利。以水泛土濕,木鬱生熱,不能行水,熱傳己土,而入膀胱,膀胱熱澀,小便不利。蒲灰鹹寒而開閉澀,滑石淡滲而瀉濕熱也。

白話文:

金匱蒲灰散

配方:

  • 蒲灰 半斤
  • 滑石 二斤

製法: 將以上原料研磨成細粉末。

用法: 取一小勺粉末溶於水中服用,一天服用三次。

主治: 小便不利。

病理: 由於水漬浸潤土壤,導致木氣鬱結而生熱,無法運行水液。熱氣傳導到脾臟,進入膀胱,導致膀胱熱澀,小便不利。

藥理: 蒲灰性味鹹寒,具有通利水道、開通閉塞的功效。滑石性味淡滲,可以利水消熱。

蒲灰鹹寒,直走膀胱,而清熱澀,利水至捷。

通草,味辛,入足厥陰肝、手少陰心。足太陽膀胱經。行血脈之瘀澀,利水道之淋癃。

白話文:

通草,味道辛辣,可以進入足厥陰肝經、手少陰心經,以及足太陽膀胱經。它具有活血化瘀,利尿消水腫的作用。

傷寒當歸四逆湯方在當歸。用之,治厥陰病,手足厥冷,脈細欲絕,以其通經絡而開結澀也。

白話文:

在治療寒證的當歸四逆湯中,當歸是關鍵藥材。使用當歸,可以治療厥陰病,即手腳冰冷、脈搏微弱、瀕臨虛脫的症狀。因為當歸具有疏通經絡、解除鬱結的作用。

通草疏利壅塞,開通隧道,善下乳汁,而通月水,故能治經絡結澀,性尤長於瀉水。其諸主治,通經閉,下乳汁,療黃疸,消水腫,開淋澀,消癰疽,利鼻癰,除心煩。

白話文:

通草能疏通阻塞,打開管道,幫助乳汁分泌和月經暢通,因此能治療經絡不通暢,尤其擅長利尿消水腫。它的主要功效包括:疏通經絡閉塞,促進乳汁分泌,治療黃疸,消水腫,緩解排尿困難,消腫散膿,緩解鼻癰,去除心煩意亂。

石韋,味苦,入足太陽膀胱經。清金瀉熱,利水開癃。

金匱鱉甲煎丸方在鱉甲。用之,治瘧日久,結為癥瘕,以其瀉水而消瘀也。

白話文:

金匱要略中的鱉甲煎丸方是用鱉甲製成的。它用於治療久治不愈的瘧疾,這些瘧疾已經形成塊狀的癥瘕。因為鱉甲可以利水消腫,從而消除瘀塊。

石韋清肺除煩,利水瀉濕,專治淋澀之證,並療崩漏金瘡,發背癰腫。

茵陳蒿,味苦,微寒,入足太陰脾、足太陽膀胱經。利水道而瀉濕淫,消瘀熱而退黃疸。

白話文:

茵陳蒿:

  • **味道:**苦
  • **性味:**略寒
  • **歸經:**脾經、膀胱經
  • 功效:
  • 利尿、祛濕
  • 清熱消瘀,改善黃疸

傷寒茵陳蒿湯,茵陳蒿六兩,梔子十四枚,劈,大黃二兩。治太陰病,身黃腹滿,小便不利者。以己土濕陷,木鬱熱生,濕熱傳於膀胱,水竅不開,淫溢經絡,鬱蒸而發黃色。茵陳利水而除濕,梔子、大黃,瀉熱而消瘀也。

白話文:

傷寒茵陳蒿湯

材料:

  • 茵陳蒿:六兩
  • 梔子:十四枚,劈開
  • 大黃:二兩

適應症:

  • 太陰病(脾胃虛寒)
  • 身體發黃、腹部脹滿
  • 小便不通暢

原理:

  • 脾土虛弱,濕氣下陷
  • 肝木氣鬱滯,生熱
  • 濕熱傳到膀胱
  • 水道不通,濕熱溢出經絡
  • 鬱積蒸發,導致黃疸

方中藥物的作用:

  • 茵陳蒿:利尿除濕
  • 梔子、大黃:瀉火消瘀

金匱茵陳五苓散,茵陳蒿末十分,五苓散五分。治病黃疸,茵陳行經而瀉濕,五苓利水而開癃也。

白話文:

金匱茵陳五苓散:由茵陳蒿末10份和五苓散5份組成。

治療黃疸:茵陳蒿能促進經絡運行,瀉除濕氣;五苓散能利水消腫,通暢小便。

茵陳通達經絡,滲泄膀胱,性專去濕,故治發黃,並浴瘡疥瘙癢之疾。

連翹,味苦,性涼,入足太陰脾、足太陽膀胱經。清丁火而退熱,利壬水而瀉濕。

白話文:

連翹 ,味道苦,性質涼,歸屬於足太陰脾經和足太陽膀胱經。它能清瀉心火而退燒,利尿化濕。

傷寒麻黃連翹赤小豆湯,麻黃二兩,生薑二兩,甘草一兩,大棗十二枚,生梓白皮一斤,杏仁四十枚,連翹二兩,赤小豆一升。治太陰傷寒,瘀熱在裡,身必發黃。以太陰濕旺,胃土賊於甲木,肺金刑于相火,木火鬱遏,濕化為熱,則發黃色。緣肺熱則水道不利,濕無泄路,木主五色,入土而化黃也。

白話文:

「傷寒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包含下列藥材:

  • 麻黃:120克
  • 生薑:120克
  • 甘草:60克
  • 大棗:12顆
  • 生梓白皮:600克
  • 杏仁:40顆
  • 連翹:120克
  • 赤小豆:250毫升

適用症狀:

太陰傷寒,瘀熱內阻,患者身體發黃。

病理機制:

太陰脾胃濕熱旺盛,傷害了甲木(肝)和肺金(肺),導致木火氣滯,濕氣化熱,出現黃疸。這是因為肺熱會影響水液代謝,濕氣無法排除,而肝主五色,濕氣進入脾胃後會轉化為黃色。

甘、棗、生薑,補土和中,麻黃瀉皮毛之郁,杏仁降肺氣之逆,生梓白皮清相火而疏木,連翹、小豆,瀉濕熱而利水也。

白話文:

甘草、紅棗、生薑:補養脾胃,調整身體機能。 麻黃:發散皮膚表面的邪氣。 杏仁:平抑肺氣上逆。 生梓白皮:清熱瀉火,疏通肝氣。 連翹、小豆:去除濕熱,利尿。

連翹清心瀉火,利水開癃,善除鬱熱之證,尤能行血通經,涼營散結,療癰疽癭癧之病,擅消腫排膿之長。

澤漆,味苦,微寒,入足太陽膀胱經。專行水飲,善止咳嗽。

金匱澤漆湯,澤漆三升,半夏半升,白前五兩,紫參五兩,黃芩三兩,人參三兩,甘草三兩,桂枝三兩,生薑五兩。治咳而脈沉者。火浮水沉,自然之性,其脈見沉,是有里水。水邪阻格,肺氣不降,金受火刑,是以作咳。人參、甘草,補中而培土,生薑、半夏,降逆而驅濁,紫參、白前,清金而破壅,桂枝、黃芩,疏木而瀉火,澤漆行其水積也。

白話文:

金匱澤漆湯:

  • 澤漆:三升
  • 半夏:半升
  • 白前:五兩
  • 紫參:五兩
  • 黃芩:三兩
  • 人參:三兩
  • 甘草:三兩
  • 桂枝:三兩
  • 生薑:五兩

功效: 治療咳嗽,脈象沉緩。

原理:

  • 火氣上浮,水液下沉,是自然現象。脈象沉緩,說明體內有水液停滯。
  • 水邪阻礙肺氣下降,金屬性肺臟受到虛火灼傷,導致咳嗽。
  • 人參、甘草可以補益脾胃,固護中氣。
  • 生薑、半夏可以祛除逆氣,排濁降逆。
  • 紫參、白前可以清洩金氣,破除鬱塞。
  • 桂枝、黃芩可以疏通肝氣,瀉除虛火。
  • 澤漆可以行水,消除水液積聚。

澤漆苦寒之性,長於瀉水,故能治痰飲阻格之咳。

入藥用長流水煎。

赤小豆,味甘,入手太陽小腸、足太陽膀胱經。利水而瀉濕熱,止血而消癰腫。

金匱赤小豆當歸散,赤小豆三升,當歸十兩。為散,漿水服方寸匕,日三服。治狐惑膿成,脈數心煩,默默欲臥,目赤眥青,汗出能食。以濕旺木鬱,鬱而生熱,濕熱淫蒸,肉腐膿化。赤小豆利水而瀉濕熱,當歸養血而排膿穢也。又治先血後便者。以土濕木遏,鬱而生風,疏泄不藏,以致便血。

白話文:

金匱赤小豆當歸散:

  • 赤小豆:三升
  • 當歸:十兩

研成粉末,用漿水調服用,每次方寸匕,一天三次。

治療瘡瘍化膿,脈搏數快,心煩意亂,昏昏欲睡,眼睛發紅,眼白發青,出汗而還能進食。

因為濕氣旺盛,肝氣鬱結,鬱結產生熱,濕熱蒸騰,導致肌肉腐爛化膿。赤小豆利水清熱,當歸養血排膿。

此外,還可以治療便血。因為脾氣濕,肝氣鬱結,鬱結生風,不利於收斂,因此導致便血。

其下在大便之先者,是緣肝血之陷漏,其來近也。赤小豆利水而瀉濕熱,當歸養血而清風木也。

傷寒瓜蒂散方在瓜蒂。用之,治胸有寒瘀,心中痞硬,氣衝咽喉,以其滌胸中之濕淫也。

白話文:

傷寒瓜蒂散方的主要成分是瓜蒂。它用於治療胸部有寒氣淤積,胸中發悶、僵硬,氣息衝到喉嚨,因為它能清除胸中的濕氣。

麻黃連翹赤小豆湯方在連翹。用之,治太陰病,瘀熱在裡,身必發黃,以其瀉經絡之濕邪也。

白話文:

麻黃連翹赤小豆湯的方劑重點在於連翹。使用此方劑治療太陰經病症,當瘀熱滯留在體內時,患者的身體會發黃,因為此方劑可以清除經絡中的濕邪。

赤小豆利水瀉濕,行郁退熱,安胎下乳,善治一切癰腫,及諸下血之病。

浸令毛出,曝乾用。

防己,味苦、辛,性寒,入足太陰脾、足太陽膀胱經。瀉經絡之濕邪,逐臟腑之水氣。

白話文:

防己,味道苦、辛,性質寒涼,歸屬於足太陰脾經、足太陽膀胱經。可以清熱利濕,驅散臟腑中的水氣。

金匱防己黃耆湯,防己一兩,黃耆一兩,甘草五錢,白朮七錢五分,生薑四兩,大棗三枚。服後當如蟲行皮中,從腰以下如冰。上下繞被,溫令有微汗,差。治風濕脈浮身重,汗出惡風。以汗出當風,開其皮毛,汗液郁遏,不得外泄,浸淫經絡,是謂風濕。病在經絡,是以脈浮。

白話文:

金匱防己黃耆湯

材料:

  • 防己 1 兩
  • 黃耆 1 兩
  • 甘草 5 錢
  • 白朮 7 錢 5 分
  • 生薑 4 兩
  • 大棗 3 枚

服用後反應: 服用後,會感覺好像有蟲子在皮膚下爬行,腰部以下像冰一樣涼。蓋上被子,讓身體微微出汗,就會好轉。

適應症:

  • 風濕症狀,脈象浮浮,身體沉重,出汗,怕風。
  • 因為出汗時吹風,導致皮毛打開,汗液堵塞,無法排出體外,浸潤經絡,形成風濕。
  • 疾病在經絡中,所以脈象浮浮。

濕性沉著,是以身重。風性疏泄,是以汗出惡風。朮、甘,燥土而補中,黃耆益衛以發表,防己瀉腠理之濕邪也。

白話文:

濕氣性質重濁,所以會讓人感到身體沈重。風氣性屬疏散,所以會讓人出汗,怕吹風。朮和甘草,能祛濕補脾,黃耆能增強身體防禦力,讓汗液順暢排出,防己能排出體內的濕邪。

防己茯苓湯,防己三兩,茯苓六兩,黃耆三兩,桂枝三兩,甘草二兩。治皮水為病,四肢腫者。水在皮膚,是謂皮水。四肢秉氣於脾胃,緣土旺於四季也,水邪侮土,不能行氣於四肢,故四肢作腫,聶聶動搖。甘草補土,黃耆、桂枝,宣營衛之郁,防己、茯苓,瀉皮膚之水也。

白話文:

防己茯苓湯

用藥:防己三兩、茯苓六兩、黃耆三兩、桂枝三兩、甘草二兩。

主治: 皮膚浮腫,四肢水腫。

病機: 水液積聚在皮膚下方,稱為皮水。四肢的氣血來自脾胃,因為土性在四季中旺盛,水邪侵犯脾胃,導致氣血無法運行到四肢,因此出現四肢浮腫、晃動不穩的症狀。甘草益脾補土,黃耆、桂枝疏通營衛之氣的鬱滯,防己、茯苓利水消腫。

己椒藶黃丸,防己一兩,椒目一兩,葶藶一兩,大黃一兩。蜜丸,如梧子大,食前服一丸,日三服。治腸間有水氣,腹滿,口舌乾燥者。水在腸間,阻遏中氣,升降不行,是以腹滿。防己、椒目,瀉濕而行水,葶藶、大黃,浚流而決壅也。

白話文:

己椒葶黃丸:

材料:防己一兩、椒目一兩、葶藶一兩、大黃一兩

做法:將原料製成蜜丸,大小如梧桐子。

服用方法:飯前服用一丸,每日三次。

功效:治療腸道積有水氣,導致腹脹、口舌乾燥的症狀。

中醫理論:腸道積水阻滯了人體內部氣機的升降運行,從而導致腹脹。防己和椒目具有祛濕行水的作用,葶藶和大黃則具有疏通管道、消除堵塞的作用。

木防己湯木防己三兩,石膏雞子大,人參四兩,桂枝二兩。治隔間支飲,其人喘滿,心下痞堅,面色黧黑,脈沉緊者。以土濕胃逆,不能行水,故飲停於胸膈。胃逆而阻膽經之降路,故心下痞堅。胃逆而阻肺氣之降路,故胸中喘滿。人參、桂枝,補中而疏木,防己、石膏,瀉水而清金也。

白話文:

木防己湯

組成:

  • 木防己:三兩
  • 石膏:如雞蛋大小
  • 人參:四兩
  • 桂枝:二兩

主治:

治療隔膜部位有水氣停滯,病人感到胸悶氣喘、心窩處硬塊、面色發黑、脈搏沉緊的情狀。

病機:

脾胃濕熱上逆,不能運化水液,導致水液停留在胸隔之間。胃氣上逆阻塞了膽經的下降通道,因此心窩部位出現硬塊。胃氣上逆阻滯了肺氣下降,因此胸中感到氣喘胸悶。

方義:

  • 人參、桂枝:補益中氣,疏通木氣。
  • 木防己、石膏:利水消腫,清熱降火。

漢防己瀉經絡之濕淫,木防己瀉臟腑之水邪,凡痰飲內停,濕邪外郁,皮膚黑黃,膀胱熱澀,手足攣急,關節腫痛之證,悉宜防己。

白話文:

中國防己排出經絡中的潮濕之氣,印度防己排出臟腑中的水邪。凡是體內有痰液積聚,體外有濕邪鬱結,導致皮膚發黑發黃,膀胱有熱感且排尿不暢,手足抽筋攣急,關節腫痛的症狀,都應該服用防己來治療。

海藻,味鹹,性寒,入足少陰腎、足太陽膀胱經。利水而瀉痰,軟堅而消痞。

白話文:

海藻,味道鹹,性質寒涼,進入足少陰腎經和足太陽膀胱經。有利尿、化痰、軟化堅塊、消除脹滿的作用。

傷寒牡蠣澤瀉散方在牡蠣。用之,治大病差後,從腰以下有水氣者,以其利水而清熱澀也。

白話文:

傷寒牡蠣澤瀉散的關鍵藥材是牡蠣。用這個方劑來治療大病初癒後腰部以下有水腫的患者,因為它可以利水消腫,並且有清熱止瀉的作用。

海藻鹹寒下行,走膀胱而通水道,善療奔豚腳氣,氣鼓水脹之疾,而軟堅化痞,尤為擅長,且凡癭瘤瘰癧,潰疝癥瘕,一切癰腫堅頑之病皆醫。

白話文:

海藻性味鹹寒,具有利水消腫的作用,主要通過膀胱經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它擅長治療腳氣、腹脹、水腫等疾病,同時還能軟化堅硬的腫塊,化解腹中痞塊。此外,海藻還能治療各種淋巴結腫大、潰瘍、疝氣、癥瘕(腫塊)以及一切腫脹堅硬難癒的疾病。

商陸,味苦、辛、酸,入足太陽膀胱經。專瀉水飲,善消腫脹。

傷寒牡蠣澤瀉散方在牡蠣。用之,治大病差後,從腰以下有水氣者,以其瀉水而開閉癃也。

白話文:

傷寒牡蠣澤瀉散的方劑主藥是牡蠣。這個方劑可以治療大病初癒後,腰部以下有水腫的人,因為它可以利尿消水,治療小便不通暢的疾病。

商陸根酸苦湧瀉,專於利水,功力迅急,與芫、遂、大戟相同,得水更烈,善治水氣腫脹之病,神效非常,兼療癰腫痃癖諸證。

白話文:

商陸根具有酸苦的特性,能引發腹瀉,專門用於利水,藥效迅猛,與芫花、大戟等藥物類似。如果遇到水,藥效會更強。商陸根擅長治療水氣腫脹的疾病,效果非常顯著。此外,它還可兼治癰腫、痃癖等證狀。

赤者大毒,用白者。鮮根搗汁,服後勿飲水。

葶藶,味苦、辛,性寒,入足太陽膀胱經。破滯氣而定喘,瀉停水而寧嗽。

金匱葶藶大棗瀉肺湯,葶藶搗丸如彈子大,大棗十二枚。治支飲,喘不得息。飲阻肺金下降之路,肺氣壅礙,喘不得息。大棗補脾精而保中氣,葶藶瀉肺壅而決支飲也。又治肺癰,喘不得臥者。以土濕胃逆,濁氣痞塞,腐敗瘀蒸,化而為膿。肺氣阻格,喘不得臥。大棗補脾精而保中氣,葶藶破肺壅而排膿穢也。

白話文:

金匱葶藶大棗瀉肺湯

將葶藶搗成像彈珠大小的丸子,加入 12 顆大棗。

治療用途:

  • **支飲:**喘得無法呼吸。這是因為飲水阻滯肺部運行,導致肺氣壅塞,喘不過氣。大棗補益脾氣,保全中氣,葶藶瀉下肺部壅塞,化解支飲。
  • **肺癰(膿胸):**喘得無法平躺。這是因為胃氣上逆,濁氣積聚,導致腐敗、瘀滯,化膿。肺氣阻滯,喘得無法平躺。大棗補益脾氣,保全中氣,葶藶破除肺部壅塞,排出膿穢。

傷寒大陷胸丸方在大黃。用之,治太陽結胸,以其開痹塞而瀉痰飲也。

葶藶苦寒迅利,行氣瀉水,決壅塞而排痰飲,破凝瘀而通經脈,凡停痰宿水,嗽喘腫脹之病,甚奏奇功,月閉經阻,夜熱毛蒸之疾,亦有捷效。

白話文:

葶藶草性苦寒,藥效迅速而猛烈,可以疏通氣血、利水消腫,消除阻塞並排除痰液,化解瘀血並疏通經絡。對於痰液積滯、水腫、咳嗽喘息、腫脹等疾病,有顯著療效。對於月經閉塞、經血不暢,以及夜間發熱、毛髮蒸騰等疾病,也有快速顯著的療效。

芫花,味苦、辛,入足太陽膀胱經。性專瀉水,力能止利。

傷寒小青龍湯,方在麻黃。治太陽傷寒,心下有水氣。若微利者,去麻黃,加芫花如雞子大,熬令赤色,水旺土濕則利作,芫花瀉水而止利也。

白話文:

小青龍湯的原理來自麻黃。用於治療太陽經傷寒,心窩有水氣。如果病人微有腹瀉,則去掉麻黃,加入一個雞蛋大小的芫花,將芫花煎煮至呈赤色。這是因為水旺土濕會導致泄瀉,而芫花有瀉水止瀉的作用。

金匱十棗湯方在大棗。用之,治心脅痞痛,下利嘔逆者,治懸飲內痛,脈沉而弦者,以其破壅塞而瀉飲也。

白話文:

金匱十棗湯的主要配料是大棗。它可以治療心胸脹痛、腹瀉嘔吐等症狀,還能治療胸腹內有積水的疼痛,脈象沉穩而緊繃的情況。它的作用是疏通阻塞,排除積水。

芫花破氣瀉水,逐飲滌痰,止喘嗽而化疝瘦,消癰腫而平瘡疥,善殺蟲魚,妙枯瘤痔,牙痛頭禿之病,皆有奇功。

白話文:

芫花能疏通氣機、利尿排濕,化解飲邪、去除痰液,止息咳喘、消散疝氣和瘦削症狀,消退癰腫、平復瘡疥,還有殺滅蟲魚的功效,對於消散瘤痔、牙痛和禿頭等疾病,都有奇效。

甘遂,味苦,性寒,入足太陽膀胱經。善瀉積水,能驅宿物。

金匱甘遂半夏湯,甘遂大者二枚,半夏十二枚,芍藥五枚,甘草指大一枚。水二升,煮半升,入蜜半升,煎八合,頓服。治留飲欲去,心下堅滿,脈伏,自利反快者。心下堅滿,脈氣沉伏,是有留飲。忽而自利反快,是水飲下行,漬於腸胃也。甘遂、半夏,瀉水而滌飲,甘草、芍藥,培土而瀉木,蜂蜜滑大腸而行水也。

白話文:

金匱甘遂半夏湯

材料:

  • 甘遂,大顆的兩枚
  • 半夏,十二枚
  • 芍藥,五枚
  • 甘草,手指粗細的一枚

做法:

  • 將材料放入兩升水中,煮沸後縮減至半升。
  • 加入半升蜂蜜,再煮沸縮減至八合。
  • 一次性服下。

功效:

  • 治療因水飲積滯導致的心下堅滿、脈細沉伏、自利反快的症狀。
  • 水飲停滯會導致心下堅滿、脈沉伏。
  • 自利反快表示水飲向下流動,停留在腸胃中。
  • 甘遂、半夏瀉水,清除水飲;甘草、芍藥補土瀉木;蜂蜜潤滑大腸,促進水飲排出。

傷寒大陷胸湯方在大黃。用之,治結胸熱實,煩躁懊憹者,十棗湯方在大棗。用之,治心脅痞痛,下利嘔逆者,治懸飲內痛,脈沉而弦者,大黃甘遂湯方在大黃。用之,治水與血結在血室者,皆以其破壅而瀉痰飲也。

白話文:

在大黃中,有傷寒大陷胸湯的藥方。用於治療胸部結塊、熱盛、煩躁不安的人。

在大棗中,有十棗湯的藥方。用於治療心腹脹痛,腹瀉嘔吐的人。

在大黃中,有甘遂大黃湯的藥方。用於治療水血聚積在血室中的人。這些藥方都能夠清除阻塞,瀉下痰飲。

甘遂苦寒迅利,專決積水,凡宿痰留飲,經腑停瘀,皮膚腫脹,便尿阻澀之證,一瀉而下,其力甚捷,並下癥瘕積聚,一切陳郁之物。

白話文:

甘遂藥性苦寒,通便作用迅捷猛烈,專門治療積水。凡是陳舊的痰飲停滯、經絡腑臟瘀滯、皮膚浮腫、大小便不暢等症狀,使用甘遂迅速通便,效果非常顯著。它還能瀉下痞塊積聚、各種體內的陳舊淤滯。

大戟,味苦,性寒,入足太陽膀胱經。瀉水飲之停留,通經脈之瘀澀。

金匱十棗湯方在大棗。用之,治心脅痞痛,下利嘔逆者,治懸飲內痛,脈沉而弦者,以其破結而驅飲也。

大戟破氣瀉水,兼化老血症瘀,通經脈結閉,散頸腋癰腫,洗腳氣腫痛之病,胥有捷效。

滑石,味苦,微寒,入足太陽膀胱經。清膀胱之濕熱,通水道之淋澀。

金匱滑石白魚散,滑石一斤,白魚一斤,亂髮一斤。為散,飲服方寸匕。治小便不利。以膀胱濕熱,水道不通。滑石滲濕而瀉熱,白魚、發灰,利水而開癃也。

白話文:

《金匱要略》中的滑石白魚散,由以下藥材組成:滑石一斤、白魚一斤、亂髮一斤。將這些藥材搗成粉末,服用時取方寸匙的量。此藥用於治療小便不利的情況。

小便不利是由於膀胱濕熱,導致水道不通。滑石具有滲濕瀉熱的功效,白魚和發灰具有利水通淋的功效。

滑石代赭湯,滑石三兩,代赭石如雞子大,百合七枚。治百合病,下後者。下傷中氣,濕動胃逆,肺郁生熱。滑石利水而瀉濕,百合、代赭,清金而降逆也。

白話文:

滑石代赭湯:

  • 滑石:150克
  • 代赭石:雞蛋大小
  • 百合:7枚

用途: 治療百合病,以及大便稀溏後出現的症狀。

病因: 大便稀溏傷及脾胃功能,濕氣上逆胃部,導致肺氣鬱結生熱。

治療原理:

  • 滑石:利水祛濕,緩解濕氣上逆。
  • 百合、代赭:清肺降逆,平息肺氣鬱結生熱。

傷寒豬苓湯方在豬苓。用之,治脈浮發熱者,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以其滲膀胱而瀉濕熱也。金匱蒲灰散方在蒲灰。用之治皮水為病,四肢腫滿者,以其瀉經絡之水也,治小便不利者,以其瀉膀胱之濕也。橘皮方在百合。用之治百合病,變發熱者,以其利水而瀉濕也。

白話文:

傷寒豬苓湯

主治:脈象浮浮發熱,口渴想喝水,小便不暢,這是因為濕熱壅滯在膀胱導致的。豬苓能夠利尿,排出濕熱。

金匱蒲灰散

主治:身體浮腫,四肢腫脹,這是因為經絡中有濕水。蒲灰能夠利尿,排出經絡中的濕水。小便不暢,這是因為膀胱中有濕水。蒲灰能夠利尿,排出膀胱中的濕水。

橘皮

主治:百合病,發熱,這是因為濕熱導致的。橘皮能夠利尿,排出濕熱。

滑石甘寒,滲瀉水濕,滑竅隧而開凝郁,清膀胱而通淋澀,善治黃疸,水腫,前陰閉癃之證。

戎鹽,味鹹,微寒,入足太陽膀胱經。清膀胱而瀉熱,開癃閉而利水。

金匱茯苓戎鹽湯,茯苓半斤,戎鹽彈丸大,白朮二兩。治小便不利。以其土濕,則水道不利。朮、苓,燥土而瀉濕,戎鹽利水而瀉熱也。

白話文:

金匱要略中的茯苓戎鹽湯,配方如下:

  • 茯苓:半斤
  • 戎鹽:彈丸大小
  • 白朮:二兩

此湯專治小便不利。這是因為土壤濕氣過重,導致水路不通暢。白朮和茯苓具有乾燥土壤、去除濕氣的作用,而戎鹽則有利尿、清熱的功效。

戎鹽鹹寒之性,直走膀胱,而清痰熱,長於利水。其諸主治,能止吐血、尿血、齒舌諸血,以咸走血而性清降也。

白話文:

戎鹽具有鹹寒屬性,直接作用於膀胱,可化解痰熱,利尿消腫。它的主要功效是止吐血、尿血、牙齒舌頭出血等血證,因為它具有鹹走血分的特點,且性味清涼,有降泄的作用。

味鹹而甘,入藥殊勝食鹽之苦,即青鹽也。

硝石,味鹹、苦,性寒,入足太陽膀胱、足太陰脾經。清己土而退熱,利壬水而瀉濕。

金匱硝礬散,硝石、礬石等分。為散,大麥粥汁合服方寸匕。病從大小便去,大便黑,小便黃。治女勞黑疸,日晡發熱,而反惡寒,足下熱,膀胱急,少腹滿,其腹如水狀,身盡黃,額上黑,因作黑疸,大便黑,時溏。以女勞瀉其腎陽,久而水寒土濕,乙木遏陷,郁生下熱,攻逼己土,己土受之,濕亦化熱,以其濕熱傳於膀胱,而木鬱不能疏泄,故小便黃澀而不利。

白話文:

金匱硝礬散

將硝石和礬石等量研磨成粉末。用大麥粥汁送服一茶匙。

病症表現:

  • 排便異常,大便呈黑色,小便呈黃色。
  • 女性過度勞累引起的黑色黃疸。
  • 下午發熱,但又怕冷。
  • 足部發熱,膀胱頻繁小便。
  • 小腹脹滿,腹部積水。
  • 全身發黃,額頭發黑,形成黑色黃疸。
  • 大便發黑,有時腹瀉。

病因分析:

  • 過度勞累傷及腎陽。
  • 久而久之,水寒濕土,乙木受阻,導致體內下焦產生熱氣。
  • 熱氣攻逼脾胃,脾胃受損,濕氣也化為熱氣。
  • 濕熱傳至膀胱,而肝鬱不能疏通,導致小便發黃、澀滯。

一感風邪,瀉其衛氣,衛氣愈瀉而愈斂,皮毛遂閉,膀胱瘀熱,下不能泄而表不能達,因而淫溢經絡,熏蒸肌膚,而發黃色。乙木陷於壬水,積鬱莫散,則少腹脹滿而膀胱迫急。日晡土旺之時,濕盛熱發而木鬱陽陷,故足下常熱而身反惡寒。太陽膀胱之經,自目之內眥上額交顛,經氣上逆,故額見黑色。

白話文:

一受風寒,就會損傷人體的抵禦之氣。抵禦之氣越受損,身體就越緊縮,皮毛就會閉塞,膀胱就會產生熱瘀。下焦無法排泄,上焦無法暢通,因此熱氣就會溢出經絡,燻蒸肌膚,形成黃疸。肝氣(乙木)被腎水(壬水)壓制,鬱積難散,就會導致小腹脹滿和膀胱急迫。下午土氣旺盛時,濕氣加重,熱氣發作,肝氣鬱滯,陽氣被陰寒壓制,所以腳底經常發熱,而身體卻相反地怕冷。太陽膀胱經從眼睛內側眼角往上經過額頭交會頭頂,經絡之氣逆行,所以額頭會出現黑色。

久而土負水勝,黃化而黑,因成黑疸。谷渣不從土化而從水化,因而大便亦黑,水從脾胃而侮土,則大便黑。土傳膀胱而剋水,則小便黃。總之,皆由於木邪,以肝主五色,入腎為黑,入脾為黃也。硝石鹹苦,清熱瘀而瀉木,礬石酸澀,收濕淫而瀉水也。

白話文:

隨著時間推移,土屬脾陽虛弱,水屬腎陽過盛,使得黃色轉化為黑色,形成黑疸。穀物殘渣不能由脾胃轉化為營養,而被腎陽轉化,所以大便也變成黑色。腎陽過盛侵犯脾胃,導致大便變黑。脾土運化膀胱,抑制腎水,所以小便變黃。總的來說,這些都源於肝木的偏盛,因為肝臟主宰五臟的顏色,進入腎臟後變為黑色,進入脾胃後變為黃色。硝石鹹苦,清熱利濕,瀉去肝木的邪氣;礬石酸澀,收斂濕邪,瀉去腎水的邪氣。

水中土木之郁,瀉於小便,故其色黃,土中水木之郁,瀉於大便,故其色黑。黑疸水陸瘀澀,隧路梗阻,硝石鹹寒之性,直達下脘,利水路而瀉穀道,合之礬石滌盪郁陳,注於二便,腐敗掃除,正氣清通,繼以補中養火之劑,垂盡之命,可以再延也。

白話文:

當人體內水、土、木元素過於鬱結時,會通過小便排出體外,因此小便會呈現黃色。而當土、水、木元素鬱結在人體內部時,會通過大便排出體外,因此大便會呈現黑色。發黑的黑疸病是由於水、土元素在人體內部淤積和阻塞導致的,就像路被堵塞了一樣。硝石具有鹹寒的性質,可以直達胃部,利水通便,排出體內的毒素。同時,礬石可以清除體內的淤積和陳腐之物,從大小便排出,清除體內的腐敗物質,使正氣得以暢通。接著再服用補益氣血、溫暖身體的藥物,即使瀕臨絕望的病人,也能夠延續生命。

大黃硝石湯,方在大黃。治黃疸腹滿,小便不利,用之以清膀胱之濕熱也。

硝石,掃地霜熬成,在上者,鋒芒細白,是謂芒硝,水底成塊者,謂之硝石。其性重濁下行,善於利水瀉熱,消瘀化腐,故能醫黃疸之疾。

白話文:

硝石是用掃地霜熬製成的,浮在上面的,顆粒細小且呈白色,稱為芒硝;沉在水底成塊的,稱為硝石。硝石性質沉重、能下行,擅長利水、清熱、消瘀、化腐,因此能治療黃疸疾病。

芒硝,味鹹、苦、辛,性寒,入手少陰心、足太陽膀胱經。瀉火而退燔蒸,利水而通淋瀝。

傷寒柴胡加芒硝湯,柴胡半斤,黃芩三兩,半夏半升,人參三兩,甘草三兩,大棗十二枚,生薑三兩,芒硝六兩。治少陽傷寒,十三日不解,胸脅滿而嘔,日晡所發潮熱,已而微利者。傷寒之證,六日經盡當解,自能汗愈,遲者十二日再經解矣。若十三日不解,已過再經之期,此非入臟,即是入腑,必不在經中也。

白話文:

柴胡加芒硝湯

組成:

  • 柴胡 300 克
  • 黃芩 180 克
  • 半夏 240 毫升
  • 人參 180 克
  • 甘草 180 克
  • 大棗 12 枚
  • 生薑 180 克
  • 芒硝 360 克

適應證:

  • 少陽傷寒,13 天不退
  • 胸脇脹滿,伴有嘔吐
  • 傍晚發燒,稍後微微腹瀉

說明: 傷寒通常六天後就會解熱,自然痊癒。最長不超過十二天,再次發熱後就會痊癒。如果十三天後仍然不退,已經超過二次發熱的期限。這時既不是病邪入臟,也不是入腑,而是在經絡之外。

其胸脅痞滿,而作嘔吐,是少陽經證。日晡所發潮熱,已而微利者,是陽明腑證。以少陽之經,循胸脅而走足,經病而侵胃腑,胃腑被逼,逆而上行,阻格少陽下降之路,二氣壅塞,故胸脅痞滿。胃腑郁迫,故水穀莫容,而生嘔利。少陽以甲木而化相火,傳於戊土,則胃腑生熱,陽明以戊土而化燥金,日晡土金旺相之時,故腑熱應期,發如潮信。

白話文:

他的胸脅脹滿,並且嘔吐,這是少陽經病證。到了下午才發作的潮熱,接著出現輕微腹瀉,這是陽明腑病證。少陽經從胸脅走行到足部,由於經絡病變而侵犯胃腑,胃腑受到逼迫,逆向向上,阻擋少陽經下降的通道,兩股氣勢壅塞,所以胸脅脹滿。胃腑受阻,所以食物無法容納,進而嘔吐腹瀉。少陽經屬甲木生旺相火,傳遞到戊土,就會讓胃腑生熱。陽明經屬戊土生旺燥金,下午是土金旺盛的時候,所以腑熱依時出現,發作像潮水一樣有規律。

經腑雙病,此本大柴胡證,外解其經而內下其腑,一定之法,乃已曾用丸藥下過,緩不及事,而又遺其經證,是以猶見微利,宜先以小柴胡解其經病,後以柴胡而加芒硝,清其腑熱,緣已服丸藥,無須用大黃也。

白話文:

肝膽與大腸同病,這原本就是大柴胡湯的證型。對外疏解肝膽經絡,對內瀉通大腸,這是肯定的治療方法。之前已經用過丸藥瀉下,但病情緩解得太慢,而且之前漏下了疏解肝膽經絡的治療,因此現在仍然有便溏的症狀。首先應該用小柴胡湯解表退熱,然後再用柴胡湯加芒硝,清瀉大腸熱結。因為之前已經服用了丸藥,所以不需要使用大黃。

金匱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湯,木防己三兩,人參四兩,桂枝二兩,茯苓四兩,芒硝三合。治支飲在胸,喘滿,心下痞堅,面黧黑,脈沉,服木防己湯,三日復發,復與不愈者。以土濕木鬱,而生下熱去石膏之清上,加茯苓以瀉濕,芒硝以清熱也。

白話文:

金匱中的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湯含有:木防己三兩、人參四兩、桂枝二兩、茯苓四兩、芒硝三合。用於治療胸中有支飲(泛指水濕在臟腑中聚集引起的病症),導致喘息、胸悶、心下痞堅,面色青黑,脈沉。服用木防己湯後,三日後復發,再次服用仍不癒。這是因為濕邪困脾、木鬱化熱,將石膏的清涼上浮作用去除,加入茯苓以利濕,加入芒硝以清熱。

傷寒大承氣湯方在大黃。用之,治陽明病,胃熱便難,所以瀉陽明之燥熱也。大陷胸湯方在大黃。用之,治太陽病結胸,所以瀉胸膈之濕熱也。金匱大黃牡丹皮湯方在大黃。用之,治腸癰膿成,脈洪數者,所以瀉腸中之瘀熱也。

白話文:

傷寒大承氣湯

主要的藥物是大黃。使用此方劑,治療陽明經發病,胃部發熱,排便困難,目的是瀉除陽明經的燥熱。

大陷胸湯

主要的藥物是大黃。使用此方劑,治療太陽經發病引起的胸痞,目的是瀉除胸隔的濕熱。

金匱大黃牡丹皮湯

主要的藥物是大黃。使用此方劑,治療腸癰化膿,脈象洪盛且數,目的是瀉除腸道內的瘀熱。

芒硝鹹苦大寒,下清血分,瀉火救焚,軟堅破積,利水道而通淋澀,利穀道而開結閉,結熱瘀蒸,非此不退,宿痰老血,非此不消,寒瀉之力,諸藥不及。

白話文:

芒硝味鹹苦,性寒烈,可以清熱瀉血,急救危急狀況,軟化癥塊,破除積聚,通利水路,解消小便不通,通暢腸道,解除不通暢,熱結瘀堵,非用芒硝不能消退,積痰老血,非用芒硝不能消除,性寒瀉下的作用,其他藥物無法比擬。

赤硝,味鹹、苦,入足厥陰肝、足太陽膀胱經。軟堅破積,化癖消症。

金匱鱉甲煎丸方在鱉甲。用之,治久瘧結為癥瘕,以其破瘀而消症也。

赤硝即朴硝之赤者,凡斥鹵之地,鹹水之旁,咸氣浸淫,土上生霜,有白有赤有黃,《本草》所謂清白者佳,黃者傷人,赤者殺人,性烈故也。其清熱軟堅,消塊化積,亦同諸硝,而迅利過之。

白話文:

赤硝就是朴硝中呈紅色的部分,這種物質一般產在荒蕪之地和鹹水湖邊。由於鹹氣的滲透,地面上會形成霜狀物質,有白色、紅色和黃色三種顏色。《本草綱目》中記載,其中以清白的赤硝品質最佳,黃色的赤硝會傷人,紅色的赤硝甚至會殺人,是因為其藥性非常猛烈。赤硝具有清熱軟堅、消塊化積的功效,這一點和其他的硝類藥物類似,但其藥效更加迅速強烈。

礬石,味酸,澀,微寒,入足太陰脾、足太陽膀胱經。善收濕淫,最化瘀濁,黑疸可消,白帶能除。

金匱礬石丸,礬石三分,燒,杏仁一分。煉蜜丸棗核大,內臟中。治婦人帶下,經水閉不利,臟堅癖不止,中有乾血,下白物。以乾血結瘀,臟中癖硬,阻礙經脈下行之路,以致經水閉澀不利。血瘀因於木陷,木陷因於土濕,濕土遏抑,木氣不達,故經水不利。木陷於水,愈鬱而愈欲泄,癸水不能封蟄,精液溢流,故下白物。

白話文:

礬石化敗血而消痞硬,收濕淫而斂精液,杏仁破其鬱陷之滯氣也。

硝礬散,方在硝石。治女勞黑疸,以其燥濕而利水也。

千金礬石湯,礬石二兩。漿水一斗五升,煎,浸腳氣。治腳氣衝心,以其燥濕也。

礬石酸澀燥烈,最收濕氣,而化瘀腐,善吐下老痰宿飲。緣痰涎凝結,黏滯於上下竅隧之間,牢不可動,礬石蒐羅而掃蕩之,離根失據,臟腑不容,高者自吐,低者自下,實非吐下之物也。其善治癰疽者,以中氣未敗,癰疽外發,肉腐膿泄而新肌生長,自無餘事。陽衰土濕,中氣頹敗,癰疽不能外發,內陷而傷腑臟,是以死也,礬石收臟腑之水濕,土燥而氣達,是以愈也。

明礬性味酸澀、燥烈,最能去除溼氣,還能化解瘀血和腐爛,擅長吐出多年積痰和宿食。因爲痰液凝結成塊,像膠水一樣粘附在上下竅穴中,牢牢不動。明礬就像掃帚一樣,將這些痰液掃蕩出來,痰液失去了依附,內臟容納不下,所以高處的會吐出來,低處的會排泄出來。實際上,明礬本身並不是吐瀉藥。

明礬擅長治療癰疽,是因爲這時人體的元氣還沒有衰敗。所以癰疽可以發到體外,肌肉腐爛、膿液排出後,就會長出新的肌肉,自然就沒事了。如果陽氣衰弱、脾胃虛弱,元氣就會衰敗。癰疽不能發到體外,反而會向內發展,傷及內臟,這樣就會導致死亡。明礬可以去除內臟中的水溼,使脾胃乾燥、元氣通暢,所以可以治癒癰疽。

煅枯,研細用。

雲母,味甘,入足少陽膽、足太陽膀胱經。利水瀉濕,消痰除瘧。

金匱蜀漆散方在蜀漆。用之,治牝瘧多寒,以其瀉濕而行痰也。

白話文:

金匱要略中的蜀漆散方中含有蜀漆。此方用於治療女性瘧疾,特別是寒性瘧疾。因為它能祛除濕氣和化痰。

瘧以寒濕之邪,結於少陽之經,與淋瀝之證,皆緣土濕而陽陷,雲母瀉濕行痰,故治牝瘧而除淋瀝。

白魚,味甘,入足太陽膀胱經。善行水道,最通淋澀。

金匱滑石白魚散方在滑石。用之,治小便不利,以其利水也。

文蛤,味鹹,微寒,入手太陰肺、足太陽膀胱經。清金除煩,利水瀉濕。

傷寒文蛤散,文蛤。為散,沸湯和服方寸匕。治太陽中風,應以汗解,反以冷水噀灌,經熱被卻而不得去,彌更益煩,肉上起粟,意欲飲水,反不渴者。表病不以汗解,反以冷水閉其皮毛,經熱莫瀉,煩躁彌增。衛郁欲發,升於汗孔,衝突皮膚,凝起如粟。煩熱鬱隆,意欲飲水,而熱在經絡,非在臟腑,則反不覺渴。

白話文:

傷寒蛤蜊散

蛤蜊碾成散劑,用滾燙的熱水服用,每次一湯匙。

治療太陽中風

本應通過發汗來治療,卻反覆用冷水澆灌。經絡中的熱氣被壓制住,無法排出體外,導致煩躁加重,皮膚上起雞皮疙瘩,明明想喝水,卻並不口渴。

這是因為表層的病邪沒有通過發汗排出,反被冷水封閉在毛孔中,經絡中的熱氣無法宣洩,煩躁感更加嚴重。衛氣鬱結想要發散出來,從汗孔上升,與皮膚相撞,所以凝結成像小米一樣的顆粒。煩熱鬱積隆盛,明明想喝水,但熱氣在經絡中,而不是在臟腑裡,所以反而不覺得口渴。

是其己土必當濕旺,若使非濕,表郁燥動,未有不渴者。文蛤除煩而瀉濕也。《金匱》治渴欲飲水不止者。以濕土堙郁,乙木不得升泄,則膀胱熱癃,辛金不得降斂,則胸膈煩渴。文蛤清金而瀉水也。

白話文:

這是因為人體的脾土過於濕盛,如果沒有濕邪,表氣鬱結,燥熱擾動,一定會感到口渴。文蛤能清熱除煩,利尿瀉濕。《金匱要略》中記載了治療口渴不止的方法。是因為濕土壅塞,肝木不能升發疏泄,導致膀胱熱閉不通暢,肺金不能下降斂藏,導致胸中煩渴。文蛤有清肺金,利尿的作用。

文蛤湯,文蛤五兩,石膏五兩,生薑三兩,杏仁五十枚,麻黃三兩,甘草三兩,大棗十二枚。溫服一升,汗出即愈。治吐後渴欲得水,而貪飲者。以水飲既吐,胃氣上逆,肺金格郁,刑于相火,是以渴而貪飲。甘草、大棗,補土而益精,石膏、文蛤,清金而瀉濕,杏、姜,破壅而降逆,麻黃髮表而達郁也。

白話文:

用文蛤熬湯,加入文蛤 250 克、石膏 250 克、生薑 150 克、杏仁 50 顆、麻黃 150 克、甘草 150 克、大棗 12 顆。

趁熱服用一升的湯,出汗了就病癒了。這是治療嘔吐後口渴想喝水,但越喝越渴的病症。

因為嘔吐後喝了水,胃氣會上逆,影響肺金的運作,進而刑罰相火,所以會口渴、貪飲。

甘草、大棗可以補土益精,石膏、文蛤可以清金瀉濕,杏仁、生薑可以破除氣滯和降逆,麻黃可以發表(讓汗液排出)並疏通鬱滯。

文蛤鹹寒,清金利水,解渴除煩,化痰止嗽,軟堅消痞,是其所長,兼醫痔瘡鼠瘻、胸痹腰疼、鼻口疳蝕、便溺血脫之證。

白話文:

文蛤性味鹹寒,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解渴清心的功效。它能化解痰液、止咳化痰,軟化結塊、消除腫脹。除了這些功效外,文蛤還可以治療痔瘡、鼠瘻、胸悶腰痛、鼻口生瘡、大小便出血等症狀。

煅粉,研細用。

雞屎白,微寒,入足太陽膀胱經。利水而瀉濕,達木而舒筋。

金匱雞屎白散,雞屎白。為散,水服方寸匕。治轉筋為病,臂腳直,脈上下,微弦,轉筋入腹。筋司於肝,水寒土濕,肝木不舒,筋脈攣縮,則病轉筋。雞屎白利水道而瀉濕寒,則木達而筋舒也。

白話文:

金匱雞屎白散

組成: 雞屎白

用法: 研為細粉,用水調服,每次方寸匕。

主治: 因寒濕引起轉筋之症,表現為四肢僵直,脈搏弦細,轉筋入腹。

病因: 筋由肝所主,水寒土濕會導致肝木鬱滯,筋脈拘攣,從而引起轉筋。

藥理: 雞屎白具有利水滲濕、祛除寒濕的作用,可疏通肝氣,使筋脈舒展。

《素問·腹中論》:有病心腹滿,旦食則不能暮食,名為鼓脹,治之以雞矢醴,一劑知,二劑已。

其性神於瀉水,一切淋瀝黃疸之證皆醫,兼能化瘀破結,善磨癥瘕而消癰腫,敷瘰癧而塗鼠瘻。

白雞者良,臘月收之。

豬膏,味甘,微寒,入足太陽膀胱經。利水瀉濕,滑竅行瘀。

金匱豬膏發煎,豬膏半斤,亂髮雞子大三枚。膏中煎之,發消藥成,分,再服,病從小便去。治諸黃。以土濕木陷,郁生下熱,傳於膀胱,膀胱閉癃,濕熱熏蒸,隨經逆上,侵於肌膚,則病黃疸。豬膏利水而清熱,發灰瀉濕而消瘀也。又治婦人陰吹。以土濕木陷,穀道鬱塞,胃中濁氣,不得後泄,故自前竅,喧吹而下。豬膏利水而滑大腸,發發瀉濕而通膀胱也。

白話文:

金匱豬膏發煎

材料:

  • 豬膏 半斤
  • 雞蛋 3 個(混亂的頭髮大小)

製作方法:

將豬膏加熱,煎煮雞蛋,直到雞蛋化開成為藥液。

用法:

分兩次服用。藥物會從小便排出。

功效:

  • 治療黃疸
  • 治療女性陰吹

原理:

黃疸是由於體內濕氣太重,導致鬱熱下行,傳到膀胱。膀胱閉塞,濕熱燻蒸,逆經上行,侵犯肌膚,就會出現黃疸。豬膏利水清熱,雞蛋瀉濕消瘀。

陰吹是因為體內濕氣太重,穀道鬱塞,胃中的濁氣無法後泄,只好從前陰排出。豬膏利水潤腸,雞蛋瀉濕通膀胱。

豬膏利水滑腸,善通大小二便,治水腫、帶下之證。

亂髮,味苦,入足太陽膀胱、足厥陰肝經。利水通淋,瀉濕行瘀。

金匱豬膏發煎方在豬膏。用之,治諸黃疸,及女子陰吹,以其瀉濕而行滯也。滑石白魚散方在滑石。用之,治小便不利,以其利水而通淋也。

白話文:

金匱豬膏發煎方 中的藥材,是豬膏。使用這個方法,可以治療各種黃疸,以及女性陰部有陣陣陰風吹的感覺,因為它可以去除體內濕氣,促進氣血運行。

滑石白魚散方 中的藥材,是滑石。使用這個方法,可以治療小便不通暢,因為它可以利尿,進而疏通尿路。

發灰長於利水而善行血瘀,能止上下九竅之血,消一切癰腫,通女子經閉。童女發灰,治夢遺最神。

燒灰存性,研細用。

人尿,味鹹,氣臊,性寒,入手少陰心經。清心瀉火,退熱除煩。

傷寒白通加豬膽汁湯方在豬膽汁。用之,治少陰病,下利,厥逆無脈,乾嘔煩者。以手足少陰,水火同居,少陰經病,水火不交,癸水下旺,丁火上炎,是以煩生。豬膽汁清相火而止嘔,人尿清君火而除煩也。

白話文:

傷寒論中有一個叫做「白通加豬膽汁湯」的藥方,這個藥方含有豬膽汁。使用時,用來治療少陰病,症狀包括腹瀉,手腳冰涼,脈搏微弱甚至摸不到,以及乾嘔煩躁。

少陰經由手足少陰經組成,水火同時存在。少陰經出了問題,水火無法相互作用,癸水(陰液)在下焦過於旺盛,丁火(陽氣)在上焦過於亢盛,所以會產生煩躁。

豬膽汁具有清熱瀉火的作用,可以止嘔;人尿可以清心火,消除煩躁。

水曰潤下,潤下作咸,水入膀胱,下從寒水化氣,是以鹹寒而清火,除煩而瀉熱。性能止血,而寒瀉脾陽,不宜中虛家。

白話文:

水具有滋潤下行之性,能使氣血運行順暢而產生鹹味。水進入膀胱後,能化氣排出寒水,因此具有鹹寒清熱、除煩瀉熱的作用。水還能止血,但寒性會損傷脾胃陽氣,不適合脾胃虛弱的人服用。

用童子小便清白者。

褌襠灰,味苦,入足少陰腎、足太陽膀胱經。瀉壬水之濕寒,療陰陽之交易。

傷寒燒褌散,褌襠中近隱處剪燒灰,陰陽水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即利,陰頭微腫,則愈。男用女者,女用男者。治傷寒陰陽易病,身體重,少氣,少腹滿,裡急,或陰中筋攣,熱上衝胸,頭重不能舉,眼中生花,膝脛拘急者。以傷寒之病,坎陽發泄,肌膚熱蒸,而陰精自寒。

白話文:

傷寒燒褌散

用靠近大腿根部貼身處的布料或腰帶剪下來燒成灰。用陰陽水(即溫水)送服一勺,每天三服。很快會小便通利,陰莖微微腫脹,就意味著痊癒了。男性使用女性的(布料),女性使用男性的(布料)。

主治 :傷寒陰陽失調導致的疾病,身體發沉,氣短,小腹脹滿,裡急後重,或陰部肌肉抽筋,熱氣上沖胸部,頭重得抬不起來,眼前出現幻象,膝蓋和小腿拘急。因為傷寒這種病,會導致坎卦(水卦)中的陽氣發洩,肌肉皮膚發熱蒸騰,但陰精卻會自我變寒。

大病新愈,遽與人交,以其陰寒,傳之於人,寒邪內入,直走命門,水寒木枯,筋脈緊急。緣肝主筋,筋聚於前陰而屬於關節,故陰器與膝脛皆攣。褌襠灰利水道而瀉陰邪也。

白話文:

大病剛癒,馬上與人親近,因為自身的陰寒之氣傳染給了對方,寒邪進入體內,直達命門,水液冰冷,筋骨枯槁,筋脈緊張。由於肝臟主筋,筋脈聚集在前腹,屬於關節,所以陰莖和膝蓋、小腿都會抽筋。腰襠保暖可以疏通水道,排出陰邪。

褌襠受前陰之薰染,同類相招,善引陰邪,而通小便,故治陰陽易病,兼醫女勞黃疸之病。

黃連,味苦,性寒,入手少陰心經。清心退熱,瀉火除煩。

傷寒黃連湯,黃連三兩,桂枝三兩,甘草三兩,乾薑三兩,人參二兩,大棗十二枚,半夏半升。治太陰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以中氣虛寒,木邪剋土,脾陷而賊於乙木,故腹中痛,胃逆而賊於甲木,故欲嘔吐。君火不降,故胸中有熱。薑、甘、參、棗,溫中而補土,桂枝達乙木而止疼,半夏降戊土而止嘔,黃連清君火而瀉熱也。

白話文:

傷寒黃連湯

組成:

  • 黃連 3 兩
  • 桂枝 3 兩
  • 甘草 3 兩
  • 乾薑 3 兩
  • 人參 2 兩
  • 大棗 12 顆
  • 半夏 半升

功效: 治療由寒邪侵襲太陰臟腑引起的傷寒,症狀為:

  • 胸中灼熱
  • 胃中不適
  • 腹痛
  • 噁心嘔吐

病理:

  • 由於中氣虛寒,木邪(肝氣)會剋制土氣(脾氣),導致脾氣虛弱,進而影響乙木(膽氣),所以腹痛。
  • 胃氣上逆,影響甲木(肝氣),所以噁心嘔吐。
  • 君火(心火)旺盛,所以胸中灼熱。

治療原理:

  • 薑、甘草、人參、大棗溫補中氣,加強脾氣。
  • 桂枝疏通乙木之氣,止痛。
  • 半夏降逆胃氣,止嘔。
  • 黃連清熱瀉火,平息君火。

黃連阿膠湯,黃連四兩,黃芩一兩,芍藥二兩,阿膠三兩,雞子黃二枚。水五升,煎二升,去滓,入膠,消化,內雞子黃,攪,溫分三服。治少陰病,心煩不得臥。少陰水火同經,水勝則火負,火勝則水負。火本不勝水,其所以勝者,火旺而土燥也。君火下蟄,則心清而善寐,君火上亢,則心煩而不臥。

白話文:

黃連阿膠湯

藥方:

  • 黃連:四兩
  • 黃芩:一兩
  • 芍藥:二兩
  • 阿膠:三兩
  • 雞蛋黃:二個

做法:

  • 將五升水放入藥材中煎煮,煎至剩下二升。
  • 去除藥渣,加入阿膠化開。
  • 加入雞蛋黃,攪拌均勻。
  • 分成三份,溫熱服用。

功效:

  • 治療少陰病,症狀為心煩失眠。

理論:

  • 少陰經中水火相交,水旺則火弱,火旺則水弱。
  • 火氣本不應強過水氣,但當陽氣過盛,陰氣乾燥時,火氣就會變得強盛。
  • 君火(心火)下降,則心氣清明,容易入睡。君火上升,則心煩意亂,難以入眠。

緣坎水根於離陰,燥土剋水,消耗心液,神宇不清,是以生煩。黃連清君火而除煩,芩、芍,清相火而瀉熱,阿膠、雞子黃,補脾精而滋燥土也。

白話文:

由於坎水的根源在離陰,燥土剋制水份,耗損心臟液體,使得精神世界混濁,因此產生煩躁。黃連清火除煩,黃芩、芍藥清降相火瀉熱,阿膠、雞蛋黃補益脾臟精氣,滋潤乾燥的燥土。

金匱黃連粉,黃連,研末,水調服。治浸淫瘡。以土濕火升,郁生上熱,濕熱浸淫,結為毒瘡。從口而走四肢則生,從四肢而入口則死。黃連瀉濕熱之浸淫也。

白話文:

**古文:**金匱黃連粉,黃連,研末,水調服。治浸淫瘡。以土濕火升,鬱生上熱,濕熱浸淫,結為毒瘡。從口而走四肢則生,從四肢而入口則死。黃連瀉濕熱之浸淫也。

用金匱要略中的黃連粉治療浸淫瘡。黃連研成細末,用清水調服。浸淫瘡是因為土地潮濕,導致火氣上升,鬱積生熱,濕熱浸淫,形成毒瘡。毒瘡從口部向四肢蔓延則會生長,從四肢向口部蔓延則會死亡。黃連具有瀉濕熱浸淫的作用。

傷寒大黃黃連瀉心湯,方在大黃。治太陽傷寒,誤下成痞,附子瀉心湯,方在附子。治心下痞硬,惡寒汗出,甘草瀉心湯,方在甘草。治心下痞硬,乾嘔心煩,生薑瀉心湯,方在生薑。治心下痞硬,乾噫食臭,半夏瀉心湯,方在半夏。治少陽傷寒,心下痞滿,葛根黃連黃芩湯,方在葛根。

白話文:

瀉心湯:

  • 大黃瀉心湯:以大黃為主要藥材。治療太陽傷寒誤下後導致的痞滿。
  • 附子瀉心湯:以附子為主要藥材。治療心下痞硬、惡寒出汗。
  • 甘草瀉心湯:以甘草為主要藥材。治療心下痞硬、乾嘔心煩。
  • 生薑瀉心湯:以生薑為主要藥材。治療心下痞硬、乾嘔食臭。
  • 半夏瀉心湯:以半夏為主要藥材。治療少陽傷寒導致的心下痞滿。

葛根黃連黃芩湯:

治療少陽傷寒導致的心下痞滿。以葛根、黃連、黃芩為主要藥材。

治中風下後,喘而汗出,乾薑芩連人參湯,方在乾薑。治厥陰吐下後,食入即吐,小陷胸湯,方在栝蔞。治小結胸,脈浮滑者,白頭翁湯,方在白頭翁。治厥陰下利,熱渴飲水者,烏梅丸,方在烏梅。治厥陰蛔厥,心中疼熱,皆用之,以其瀉心君之火也。

白話文:

治中風後

如果中風發作後,出現氣喘和出汗,可用乾薑、黃芩、人參煎製的乾薑芩連人參湯。此方的重點在於乾薑。

治厥陰吐下後

如果厥陰經發病後出現吐瀉,剛進食就會嘔吐,可用栝蔞煎製的小陷胸湯。此方的重點在於栝蔞。

治小結胸

如果出現胸悶、氣短,脈象浮滑,可用白頭翁煎製的白頭翁湯。此方的重點在於白頭翁。

治厥陰下利

如果厥陰經發病後出現腹瀉,口乾舌燥,喜歡喝水,可用烏梅製成的烏梅丸。此方的重點在於烏梅。

治厥陰蛔厥

如果厥陰經發病後出現腹痛、發熱,可用烏梅丸。因為這個方劑可以瀉除心臟的火熱。

火蟄於土,土燥則火降而神清,土濕則火升而心煩,黃連苦寒,瀉心火而除煩熱,君火不降,濕熱煩郁者宜之。土生於火,火旺則土燥,火衰則土濕,凡太陰之濕,皆君火之虛也,虛而不降,則升炎而上盛,其上愈盛,其下愈虛,當其上盛之時,即其下虛之會,故仲景黃連清上諸方,多與溫中暖下之藥並用,此一定之法也。凡瀉火清心之藥,必用黃連,切當中病即止,不可過劑,過則中下寒生,上熱愈甚。

白話文:

火藏在土裡,土乾燥時,火會下降,精神就會清爽;土潮濕時,火會上升,就會心煩。黃連苦寒,可以瀉心火,去除煩熱。對於君火不降,濕熱煩悶鬱結的人,適合服用黃連。

土生於火,火旺則土燥,火衰則土濕。凡是太陰之濕,都是君火虛弱造成的。虛弱而不降,就會上升形成上盛的火熱,上盛越嚴重,下虛也越嚴重。當上盛的時候,也就是下虛的極點。因此,仲景的黃連清上諸方,大多與溫中暖下的藥物合用,這是固定的法則。

凡是瀉火清心的藥物,都必用黃連。用藥必須切中病情,即止就好,不可過量。過量會導致中下生寒,上熱更甚。

庸工不解,以為久服黃連,反從火化,真可笑也。

硃砂,味甘,微寒,入手少陰心經。善安神魂,能止驚悸。

金匱赤丸,茯苓四兩,半夏四兩,烏頭二兩,細辛一兩。研末,煉蜜丸,硃砂為衣,麻子大,酒下三丸。治寒氣厥逆。以火虛土敗,不能溫水,寒水上凌,直犯心君。茯苓、烏頭,瀉水而逐寒邪,半夏、細辛,降逆而驅濁陰,硃砂鎮心君而護宮城也。

白話文:

金匱赤丸

組成:

  • 茯苓:4 兩
  • 半夏:4 兩
  • 烏頭:2 兩
  • 細辛:1 兩

製法:

將以上藥材研成細末,加入蜂蜜煉製成小丸子,再用硃砂作為外衣。每丸大小如麻子,用酒送服三丸。

功效:

治療寒氣上逆。由於體質虛弱,不能溫暖水氣,寒氣上冒,直衝心臟。茯苓和烏頭瀉水祛寒,半夏和細辛降逆除陰,硃砂鎮靜心神,保護心臟。

硃砂降攝心神,鎮安浮蕩,善醫驚悸之證。赤丸用之,取其保護君主,以勝陰邪也。

牡蠣,味鹹,微寒,性澀,入手少陰心,足少陰腎經。降膽氣而消痞,斂心神而止驚。

傷寒牡蠣澤瀉散,牡蠣、澤瀉、海藻、蜀漆、葶藶、商陸根、栝蔞根等分。為散,白飲和服方寸匕。小便利,止服。治大病差後,從腰以下有水氣者。大病新瘥,汗下傷中,之後脾陽未復,不能行水,從腰以下,漸有水氣。牡蠣、栝蔞,清金而瀉濕,蜀漆、海藻,排飲而消痰,澤瀉、葶藶、商陸,決州都而瀉積水也。

白話文:

傷寒牡蠣澤瀉散,由牡蠣、澤瀉、海藻、蜀漆、葶藶、商陸根、栝蔞根等材料等量組成。搗成粉末,用溫水沖服,每次一茶匙。如果小便順暢,即可停服。用於大病初癒後,從腰部以下有水腫的人。大病剛痊癒,汗水耗損傷及身體,脾陽尚未恢復,無法運行水分,從腰部以下逐漸形成水腫。牡蠣、栝蔞具有清熱利濕的作用,蜀漆、海藻能消除水飲和化痰,澤瀉、葶藶、商陸則能利尿消積水。

傷寒小柴胡湯,方在柴胡。治少陽傷寒,脅下痞硬,去大棗,加牡蠣,以其軟堅而消痞也。

白話文:

小柴胡湯的重點在於柴胡。治療少陽傷寒,脇肋脹硬,去除大棗,加上牡蠣,因為牡蠣可以軟化堅硬物,消除脹硬。

柴胡桂枝幹薑湯,方在乾薑。用之,治少陽傷寒,汗下後胸脅滿結者,以其化結而消滿也。金匱栝蔞牡蠣散,方在栝蔞。用之,治百合病,渴不差者,以其涼金而瀉熱也。白朮散方在白朮。用之,養妊娠胎氣,以其消瘀而除煩也。

白話文:

柴胡桂枝乾薑湯

關鍵藥材:乾薑

用途:治療少陽經傷寒,出汗後胸脅部位脹滿結塊,因為乾薑具有化解結塊、消散脹滿的作用。

金匱栝蔞牡蠣散

關鍵藥材:栝蔞

用途:治療糖尿病,飲水過多且無法緩解者,因為栝蔞具有清熱降火的功效。

白朮散

關鍵藥材:白朮

用途:調養懷孕期間的胎氣,因為白朮具有活血化瘀、消除煩躁的作用。

金匱桂枝龍骨牡蠣湯、傷寒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湯、柴胡加龍骨牡蠣湯諸方並在龍骨。皆用之,以其斂神而止驚也。

白話文:

金匱中的桂枝龍骨牡蠣湯、傷寒中的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湯、柴胡加龍骨牡蠣湯等方劑都使用了龍骨。這都是因為龍骨具有斂神安神、止驚的作用。

牡蠣鹹寒降澀,秘精斂神,清金瀉熱,安神魂而保精液,凡心悸神驚,遺精盜汗之證皆醫,崩中帶下,便滑尿數之病俱療。善消胸脅痞熱,緣少陽之經,逆而不降,則胸脅硬滿,而生瘀熱,牡蠣降攝君相之火,甲木下行,經氣松暢,硬滿自消。一切痰血症瘕,癭瘤瘰癧之類,得之則化,軟堅消痞,功力獨絕。粉身止汗最良。

白話文:

牡蠣味鹹性寒,具有降火、收斂精氣、滋陰降熱、安神保精的作用。凡是心悸、神經衰弱、遺精、盜汗等症狀,牡蠣都能治療。月經崩漏、帶下、便滑尿頻等疾病也能夠治療。牡蠣擅長消除胸脅部的痞熱。因為少陽經的經氣逆而不降,就會導致胸脅部位堅硬、脹滿,產生瘀熱。牡蠣能降服少陽經君相之火,讓甲木之氣下行,經氣通暢,堅硬脹滿自然消除。牡蠣對各種痰血、腫瘤、癭瘤、瘰癧等症狀,都能起到很好的化瘀軟堅、消除痞塊的作用。粉碎成粉末服用,是止汗的良藥。

煅粉,研細用。

龍骨,味鹹,微寒,性澀,入手少陰心、足少陰腎、足厥陰肝、足少陽膽經。斂神魂而定驚悸,保精血而收滑脫。

白話文:

龍骨 ,味道鹹、性質微寒、收斂,作用於心經、腎經、肝經和膽經。

  • 藥理作用:
  • 鎮靜安神,治療心悸不安。
  • 補益精血,防止體液和陰精流失。

金匱桂枝龍骨牡蠣湯,桂枝三兩,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龍骨二兩,牡蠣三兩。治虛勞,失精血,少腹弦急,陰頭寒,目眩發落,脈得芤動微緊虛遲者。凡芤動微緊虛遲之脈,是謂清穀亡血失精之診,男子得之,則為失精,女子得之,則為夢交,以水寒土濕,風木疏泄,精血失藏故也。相火升泄,則目眩發落。

白話文:

金匱桂枝龍骨牡蠣湯

  • 桂枝:3錢
  • 芍藥:3錢
  • 甘草:2錢
  • 生薑:3錢
  • 大棗:12枚
  • 龍骨:2錢
  • 牡蠣:3錢

功效: 治療虛弱疲勞、精血不足、小腹緊繃、陰莖冰冷、頭暈、頭髮掉落等症狀。

適應症: 脈象出現「芤動微緊虛遲」的情況,這表示身體虛弱、精血不足。男性出現此脈象表示精液外洩,女性出現此脈象表示有夢交的情況。由於體內水寒、土濕,風木過於疏洩,導致精血無法正常儲存。相火上逆,就會頭暈、頭髮掉落。

風木鬱陷,則少腹弦急。桂枝、芍藥,達木鬱而清風燥,甘、棗、生薑,補脾精而調中氣,龍骨、牡蠣,斂精血之失亡也。

白話文:

當肝氣鬱結在少腹時,會表現為少腹部位緊張、絞痛。使用桂枝、芍藥可以疏散鬱結的肝氣,緩解風燥;甘草、大棗、生薑可以補益脾氣,調理中氣;龍骨、牡蠣可以收斂失散的精血。

傷寒桂枝甘草龍骨壯蠣湯,桂枝一兩,甘草二兩,龍骨二兩,牡蠣二兩。治太陽傷寒,火逆,下後,因燒針煩躁者。火逆之證,下之亡其里陽,又復燒針發汗,亡其表陽,神氣離根,因至煩躁不安。桂枝、甘草,疏木鬱而培中宮,龍骨、牡蠣,斂神氣而除煩躁也。

白話文:

治療太陽病傷寒,火邪上衝,腹瀉後,因為灸針和發汗而煩躁不安的方劑。

火邪上衝的症狀,瀉下會損傷胃陽,再次灸針發汗會損傷表陽,導致神氣離散,從而出現煩躁不安。

桂枝和甘草可以疏通鬱結,培補中氣;龍骨和牡蠣可以收斂神氣,消除煩躁。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湯,桂枝三兩,甘草二兩,大棗二兩,生薑三兩,龍骨四兩,蜀漆三兩,牡蠣五兩。治太陽傷寒,脈浮,火劫亡陽,驚狂,起臥而不安者。以火逼汗多,因致陽亡。君火飛騰,神魂失根,是以驚生。濁陰上逆,迷失心宮,是以狂作。龍骨、牡蠣,斂神魂而止驚,加蜀漆以吐瘀濁,去芍藥之瀉陽氣也。

白話文: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湯:

配伍:桂枝 3 兩,甘草 2 兩,大棗 2 兩,生薑 3 兩,龍骨 4 兩,蜀漆 3 兩,牡蠣 5兩。

適應症:太陽傷寒,脈象浮動,虛火旺盛,陰陽失衡,導致神智恍惚,坐立不安。

病機:火熱過度,導致津液耗傷,陽氣虛衰。心神過於亢奮,神魂失守,因此產生驚恐。濁氣上逆,擾亂心神,導致狂躁。

治法:使用龍骨、牡蠣鎮靜神魂,平息驚恐,加入蜀漆宣發鬱滯,祛除濁氣。去除芍藥,避免瀉陽傷陰。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柴胡四兩,半夏二合,人參兩半,大棗六枚,生薑兩半,牡蠣二兩半,桂枝兩半,茯苓兩半,鉛丹兩半,大黃一兩,龍骨兩半。治少陽傷寒,下後胸滿煩驚譫語,小便不利,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以下敗里陽,膽氣拔根,是以驚生。甲木逆沖,是以胸滿。

白話文: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

材料:

  • 柴胡:4兩
  • 半夏:2合
  • 人參:2.5兩
  • 大棗:6枚
  • 生薑:2.5兩
  • 牡蠣:2.5兩
  • 桂枝:2.5兩
  • 茯苓:2.5兩
  • 鉛丹:2.5兩
  • 大黃:1兩
  • 龍骨:2.5兩

用途:

治療少陽傷寒,症狀包括:

  • 胸部以下疼痛、煩躁不安、神志不清、言語錯亂
  • 小便困難
  • 全身沉重,無法翻身

原理:

  • 以下陷落陽氣,膽氣受損,導致驚恐不安。
  • 甲木逆沖,導致胸部脹滿。

相火升炎,故心煩而語妄。水泛土濕,故身重而便癃。大棗、參、苓,補土而瀉水,大黃、柴、桂,瀉火而疏木,生薑、半夏,下衝而降濁,龍骨、牡蠣、鉛丹,斂魂而鎮逆也。

白話文:

心陰不足,心火上炎,因此心煩意亂,說話胡言亂語。腎水過於充盛,濕氣內盛,因此身體沉重,大便不利。

大棗、人參、茯苓可以補益脾胃之土,祛除水濕;大黃、柴胡、桂枝可以瀉火,通暢肝氣;生薑、半夏可以降逆止嘔,排除濁氣;龍骨、牡蠣、鉛丹可以斂魂定魄,鎮靜逆亂之氣。

龍骨蟄藏閉澀之性,保攝精神,安驚悸而斂疏泄,凡帶濁遺泄,崩漏吐衄,一切失精亡血之證皆醫,斷鬼交,止盜汗,除多夢,斂瘡口,澀腸滑,收肛脫。

白話文:

附子 白者佳,煅,研細用。

附子,味辛、咸、苦,溫,入足太陰脾、足少陰腎經。暖水燥土,瀉濕除寒,走中宮而溫脾,入下焦而暖腎,補垂絕之火種,續將斷之陽根,治手足厥冷,開臟腑陰滯,定腰腹之疼痛,舒踝膝之攣拘,通經脈之寒瘀,消疝瘕之冷結,降濁陰逆上,能回噦噫,提清陽下陷,善止脹滿。

**藥性:**

* 味道:辛辣、鹹味、苦味

* 性質:溫和

* 歸經:脾經(足太陰脾經)、腎經(足少陰腎經)

**功效:**

* 溫暖身體、祛濕散寒

* 溫暖脾臟(入中宮)和腎臟(入下焦)

* 恢復虛弱的身體、維持陽氣

* 治療手腳冰冷、臟腑氣滯、腰腹疼痛、足踝膝蓋抽筋、經絡寒凝、疝氣冷結

* 鎮壓胃氣反逆、提升陽氣、緩解腹脹

傷寒附子湯,附子二枚,茯苓三兩,白朮四兩,人參二兩,芍藥二兩。治少陰病,身體疼,骨節痛,手足寒,脈沉者。以少陰水旺,陰凝氣滯,故骨節疼痛。寒水侮土,脾胃不能溫養四肢,故手足厥冷。水寒木陷,故脈沉細。參、朮、茯苓,培土而瀉水,芍藥清乙木之風,附子溫癸水之寒也。

白話文:

傷寒附子湯是由以下藥材組成:附子兩枚、茯苓三兩、白朮四兩、人參兩兩、芍藥兩兩。

此方用於治療少陰病,症狀包括身體疼痛、骨節疼痛、手腳冰冷、脈搏沉弱。

少陰病是因為少陰水氣過旺,導致陰氣凝滯,氣血不暢,所以骨節疼痛。寒水侵犯脾胃,脾胃無法溫煦四肢,所以手腳冰冷。水寒導致肝臟受損,所以脈搏沉弱。

人參、白朮、茯苓可以補土(脾胃)而瀉水(少陰水氣);芍藥可以清肝木之風;附子可以溫暖腎水之寒。

《金匱》治妊娠六七月,子臟開,脈弦發熱,其胎愈脹,腹痛惡寒,少腹如扇。以水寒木鬱,陷而生風,故少腹如扇,子臟開張。陽氣下陷,是以烏頭湯。脾土被克,氣滯不通,是以腹痛胎脹。參、朮、茯苓,培土瀉濕,芍藥清其風木,附子溫其水寒也。

白話文:

《金匱要略》中記載:懷孕六、七月時,如果子宮打開,脈搏弦急,發熱,胎兒會越來越大,腹痛怕冷,小腹像打開的扇子。

這是因為水寒(腎水太寒)導致肝木鬱滯,鬱而化風,所以小腹像扇子一樣打開,子宮也張開了。陽氣下陷,所以使用烏頭湯。

脾土被剋制,氣血不通暢,所以腹痛胎脹。人參、白朮、茯苓可以補益脾土,祛除濕氣。芍藥可以清瀉肝木之風。附子可以溫暖腎水之寒。

傷寒桂枝加附子湯,桂枝三兩,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生薑三兩,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焙焦,大棗十二枚。治太陽中風,發汗,遂漏不止,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以表陽汗泄,衛虛失斂,是以汗漏不止。木鬱不能行水,是以小便不利。桂枝疏肝木之郁陷,芍藥斂風氣之疏泄,甘、棗、生薑,補土而和中氣,附子暖水以益陽根也。

白話文:

傷寒桂枝加附子湯,配方如下:

  • 桂枝:3兩
  • 芍藥:3兩
  • 甘草:2兩
  • 生薑:3兩
  • 附子:1枚,去皮後破成8片,烘烤至焦黑
  • 大棗:12枚

適用症狀:

太陽中風,出汗後仍然持續不斷,惡寒,小便困難,四肢輕微僵硬,難以彎曲伸展。

原理:

出汗過多導致陽氣外泄,衛氣虛弱,無法保住汗液,因此汗漏不止。肝鬱無法運行水分,所以小便不利。桂枝疏散肝木鬱滯,芍藥斂住外泄的風氣,甘草、大棗、生薑補益脾胃,和中氣。附子溫暖腎水,增強陽氣。

附子瀉心湯,附子一枚,大黃二兩,黃連一兩,黃芩一兩。治太陽傷寒,下後心下痞硬,而復惡寒汗出者。以下傷中氣,升降倒行,膽胃俱逆,胃口填塞,故心下痞硬。君相二火,離根上騰,故下寒上熱。上熱熏蒸,是以汗出。大黃瀉胃土之逆,黃連瀉心火之逆,黃芩瀉膽火之逆,附子溫癸水之寒也。

白話文:

附子瀉心湯

  • 附子:1 枚
  • 大黃:2 兩
  • 黃連:1 兩
  • 黃芩:1 兩

治療: 太陽傷寒,腹瀉後心窩痞硬,又出現惡寒出汗者。

病理機制:

  • 腹瀉傷及中氣,導致氣機升降紊亂,膽胃逆亂,胃氣停滯,故心窩痞硬。
  • 心火和腎火過旺,向上面上升,導致下寒上熱。
  • 上熱燻蒸,所以出汗。

方義:

  • 大黃瀉下胃中停滯的邪氣。
  • 黃連瀉下心中過旺的火氣。
  • 黃芩瀉下膽中過旺的火氣。
  • 附子溫暖腎中寒氣,通調氣機。

金匱桂枝附子湯,桂枝四兩,甘草二兩,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附子三枚、炮去皮臍。治風濕相摶,骨節疼痛,不嘔不渴,小便不利。以水寒土濕,木氣下郁,不能疏泄水道。薑、甘、大棗,和中補土,桂枝疏乙木之郁,附子溫癸水之寒也。

白話文:

金匱中記載的桂枝附子湯:桂枝四兩,甘草二兩,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附子三枚(去皮臍,經過炮製)。

治療:風寒濕邪相互交結,導致骨節疼痛,不嘔吐,不口渴,小便不利。

原因:水寒土濕,導致肝氣鬱結,水道不能疏通。

治療方法:生薑、甘草、大棗調和中氣,補益脾胃;桂枝疏通肝氣鬱滯;附子溫暖腎陽之寒,因此可以恢復水道通暢。

傷寒四逆湯、方在甘草。真武湯、方在茯苓。茯藥甘草附子湯、方在芍藥。甘草附子湯、方在甘草。乾薑附子湯、方在乾薑。大黃附子湯、方在大黃。金匱黃土湯、方在黃土附子粳米湯、方在粳米。腎氣丸。方在地黃。栝蔞瞿麥丸、方在栝蔞。烏頭赤石脂丸、方在烏頭。薏苡附子敗醬散、方在薏苡。諸方亦皆用之,以溫脾腎之寒也。

白話文:

傷寒四逆湯的重心在於甘草。真武湯的重心在於茯苓。茯苓甘草附子湯的重心在於芍藥。甘草附子湯的重心在於甘草。乾薑附子湯的重心在於乾薑。大黃附子湯的重心在於大黃。金匱黃土湯的重心在於黃土。附子粳米湯的重心在於粳米。腎氣丸的重心在於地黃。栝蔞瞿麥丸的重心在於栝蔞。烏頭赤石脂丸的重心在於烏頭。薏苡附子敗醬散的重心在於薏苡。

這些方劑中都包含甘草或附子,以溫暖脾腎陽氣。

傷寒小青龍湯,方在麻黃。治太陽傷寒,心下有水氣,若噫者,去麻黃,加附子一枚,水寒土濕,胃氣上逆則為噫,附子溫胃而降逆也。

白話文:

小青龍湯這個方劑的重點在於麻黃。用來治療太陽傷寒,但是心窩以下有水氣,如果會打嗝,就去掉麻黃,加上一顆附子。水氣寒冷,脾胃濕氣重,胃氣往上逆就會打嗝,附子可以溫暖脾胃,把氣逆降下來。

四逆散,方在甘草。治少陰病,四逆,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水寒木鬱,賊傷己土則腹痛,加附子暖水而生木也。

白話文:

四逆散,這個處方主要是用甘草。用於治療少陰病(寒邪在體內)、四肢逆冷、腹痛的人。如果加上附子一顆,就是因為水寒(寒邪在膀胱經)和木氣鬱滯,損傷了脾胃,所以會腹痛。加附子可以溫暖腎水,生發肝木。

理中丸,方在人參。治霍亂吐利,腹滿者,去朮,加附子,水泛土濕,賊於乙木則為滿,附子暖水而燥土也。

金匱竹葉湯,方在竹葉。治產後中風,頸項強,用大附子一枚,破之如豆大,太陽行身之背,自頭下項,寒水上逆,則頸項強,附子暖水而降逆也。

白話文:

金匱中的竹葉湯,在竹葉中。用於治療產後中風,頸項強直。用一大附子,搗碎成豆子大小,太陽經從背部運行,從頭部向下到頸部,寒邪水上逆,就會出現頸項強直,附子溫暖水液而使逆氣下降。

陰陽之理,彼此互根,陰降而化水,而坎水之中,已胎陽氣,陽升而化火,而離火之中,已含陰精。水根在離,故丙火下降,而化壬水,火根在坎,故癸水上升,而化丁火。癸水化火,陰升而化陽也,是以丁癸同經而手少陰以君火主令,丙火化水,陽降而化陰也,是以壬丙共氣而足太陽以寒水司權。陰陽交濟,水火互根,此下之所以不寒而上之所以不熱也。

白話文:

陰陽之道,互相依賴,陰氣下降化為水,而水之中已孕育了陽氣。陽氣上升化為火,而火之中已蘊含陰精。水的根源在離卦,所以丙火下降,化為壬水。火的根源在坎卦,所以癸水上升,化為丁火。癸水化為火,是陰升化陽,所以丁癸同屬手少陰經,而手少陰以君火為主令。丙火化為水,是陽降化陰,所以壬丙相通,而足太陽以寒水掌權。陰陽交融,水火互根,所以下部不寒冷,上部不炎熱。

水火不交,則熱生於上而寒生於下。病在上下,而實緣於中氣之敗。土者,水火之中氣也,戊土不降,故火不交水而病上熱,己土不升,故水不交火而病下寒。升降之倒行者,火衰水勝而土濕也。火盛而土燥,則水枯而病實熱,陽明承氣之證是也。承氣之證少,真武之證多,以水易盛而火易衰,燥易消而濕易長。

白話文:

如果水火失去平衡,就會導致上熱下寒的病症。這種病症發生在上下,但實際上是由於中氣的虛弱造成的。土是水火的中氣,如果戊土(脾臟)不能下降,火就會無法與水相交,導致上熱;如果己土(胃臟)不能升起,水就會無法與火相交,導致下寒。氣機升降失常時,火氣衰弱,水氣旺盛,導致土氣濕潤。如果火氣旺盛,土氣乾燥,水液就會枯竭,導致實熱病症,陽明承氣證就是這種情況。承氣證比較少見,真武證比較常見,這是因為水氣容易旺盛,火氣容易衰弱,燥熱容易消退,濕寒容易加重。

火衰土濕,丁火奔騰而癸水氾濫,是以寒盛於中下也。

蓋火不勝水,自然之理,所恃者,壯盛之時,生土以制之,至其漸衰,母虛子弱,火土俱虧,土無制水之權,而火處必敗之勢,寒水上凌,遂得滅火而侮土。火復而土蘇則生,火滅而土崩則死。人之死也,死於火土兩敗而水勝也,是以附子、真武、四逆諸方,悉火土雙補,以勝寒水。

白話文:

火勢不勝水勢,這是自然法則。人體強盛時,會產生補益腎陽的土元素來控制水勢。但人體逐漸衰老,腎陽不足,水勢過盛,火土元素都虧損,土無法抑制水,而火也處於必敗的態勢。寒冷的水氣向上侵犯,最終撲滅火勢,侵犯腎陽。如果火勢恢復,腎陽(土)得到滋養,人就能活;如果火勢熄滅,腎陽(土)崩潰,人就會死亡。人的死亡是因為火土兩敗俱傷,水勢過盛。因此,附子、真武、四逆等中醫方劑都是補火土兩方的,以戰勝寒水。

仲景先師之意,後世庸工,不能解也。附子沉重下行,走太陰而暖脾土,入少陰而溫腎水,腎水溫則君火歸根,上熱自清。補益陽根之藥,無以易此。

白話文:

仲景醫聖的意圖,後世的庸醫無法領悟。附子沉重而下行,經過太陰脾經來溫暖脾胃,進入少陰腎經來溫暖腎水。腎水溫暖之後,君火就會歸於腎中,上火的症狀自然就會消退。滋補陽氣的藥物,沒有比附子更好的選擇了。

相火者,君火之佐也,君行則臣從,足少陽以甲木而化相火,隨君火下行,而交癸水。癸水之溫者,相火之下秘也,君火不藏,則相火亦泄,君相皆騰,是以上熱。而上熱之劇者,則全緣於相火,相火之性,暴烈迅急,非同君火之溫和也。人之神寧而魂安者,二火之歸根也,君火飛則心懸而神悸,相火飄則膽破而魂驚,故虛勞內傷之證,必生驚悸,其原因水寒土濕而二火不歸故也。庸工以為血虛,而用清潤之藥,諸如歸脾、補心之方,誤世多矣。

白話文:

相火是君火(心火)的輔助,君火運行,相火就跟著走。足少陽膽經以甲木屬性化生相火,跟隨著君火下降,並與癸水相交。溫熱的癸水是相火收藏的密室。君火不藏,相火就會洩露。君火相火都騰起,就會導致上熱。上熱嚴重,都是因為相火所致。相火的性質猛烈迅速,不同於君火的溫和。人的神寧靜、魂安穩,是因為兩火回歸根本。君火飛揚,心神懸浮而產生恐懼;相火飄散,膽氣破滅而產生驚嚇。所以虛勞內傷的病症,一定會產生驚悸,原因是水寒土濕導致兩火不能回歸。庸醫以為是血虛,使用清潤的藥物,如歸脾湯、補心湯等,貽誤病人的很多。

當以附子暖水,使君相二火歸根坎府,神魂自安。但欲調水火,必先治土,非用補土養中、燥濕降逆之味,附子不能獨奏奇功也。惟驚悸年深,寒塊凝結,少腹硬滿,已成奔豚者,莫用附子,用之藥不勝病,反為大害。當以桂、附、椒、姜,研熨臍下,積寒消化,用之乃受。

白話文:

此時應以附子泡熱水,讓君相二火歸回根源的水府,神魂便能安穩。不過想要調和水火,必須先調理脾胃,若不使用補養脾胃、燥濕降逆的藥物,附子也無法單獨發揮奇效。但凡驚悸症狀已持續多年,寒氣凝結,小腹硬滿,已經變成「奔豚病」的患者,不可使用附子,否則藥力不勝病勢,反而會造成大害。此時應使用桂枝、附子、胡椒、生薑研磨成細末,敷在肚臍下部,幫助消化積聚的寒氣,這樣使用纔有效。

凡內傷虛勞,以及各門雜病,皆緣中氣不足,水旺火奔,下寒上熱,未有下熱者。下寒若盛,即宜附子暖癸水而斂丁火,絕有奇功。至於傷寒三陰之證,更為相宜也。其下熱而不宜附子者,水寒土濕而木陷也。生氣不足,故抑鬱而生下熱,下熱雖生,而病本仍是濕寒。如崩漏遺帶,淋癃痔瘻,黑疸氣鼓之證,悉木鬱下熱之證,但事清肝潤燥,而寒濕愈增,則木愈鬱而熱愈盛。

白話文:

所有的內傷虛弱、各種雜病,都是因為中氣不足,水氣旺盛,相火亂動,下半身寒冷,上半身發熱,沒有見到下半身發熱的。如果下半身寒冷嚴重,就應該用附子溫暖腎水,收斂相火,有很神奇的效果。至於傷寒的陰寒證,更是適合用附子。

如果下半身發熱卻不適合用附子,是因為水寒土濕,肝氣鬱結。正氣不足,所以導致抑鬱產生下半身發熱,雖然出現下半身發熱,但病的根源還是寒濕。比如崩漏、白帶、淋病、痔瘻、黑疸、氣鼓等證,都是肝氣鬱結導致的下半身發熱。但如果只治療肝氣鬱結,而忽視寒濕,那麼寒濕會越來越嚴重,肝氣也會越來越鬱結,熱也會越來越旺盛。

法宜乾薑、甘、苓、木之內,副以清風疏木之品,鬱熱一除,即以附子溫其下焦,十有九宜,但法有工拙,時有早晚耳。

白話文:

治療方法應使用乾薑、甘草、茯苓、柴胡,並輔以清涼通暢的藥物,去除鬱熱後,再用附子溫暖下焦。這種方法有九成適合,但具體用法會因技術高低、時機早晚而有所不同。

紙包數層,水濕,火中灰埋,煨熟,去皮臍,切片,砂鍋隔紙焙焦用,勿令黑。庸工用童便、甘草水浸,日久全是渣滓,毫無辣味,可謂無知妄作之至矣。

白話文:

烏頭烏頭,味辛、苦,溫,入足厥陰肝、足少陰腎經。開關節而去濕寒,通經絡而逐冷痹,消腿膝腫疼,除心腹痞痛,治寒疝最良,療腳氣絕佳。

* **味道:**辛辣、苦

* **性質:**溫熱

* **歸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

**功效:**

* 疏通關節,祛除濕寒

* 暢通經絡,改善因寒氣導致的痹痛

* 消除腿膝腫痛

* 治療心腹痞痛

* 對寒性疝氣有極好的療效

* 治療腳氣極有幫助

金匱烏頭湯,烏頭五枚,麻黃三兩,甘草三兩,黃耆三兩,芍藥三兩。治歷節腫疼,不可屈伸。以濕寒浸淫,流注關節,經絡郁阻,故作腫痛。甘草培土,芍藥清肝,黃耆行其衛氣,麻黃通其經脈,烏頭去其濕寒也。

白話文:

金匱烏頭湯

組成:

  • 烏頭 5 枚
  • 麻黃 3 兩
  • 甘草 3 兩
  • 黃耆 3 兩
  • 芍藥 3 兩

適應症: 關節腫脹疼痛,無法彎曲伸直。

病理機轉: 濕寒侵襲,流入關節,經絡氣血阻滯,導致腫痛。

藥理作用:

  • 甘草:培補脾胃,祛除濕氣。
  • 芍藥:清肝熱,緩解疼痛。
  • 黃耆:增強衛氣,促進氣血循環。
  • 麻黃:疏通經脈,散寒除濕。
  • 烏頭:驅除濕寒,溫通經絡。

烏頭赤石脂丸,烏頭一分,炮,蜀椒一分,乾薑一兩,附子半兩,赤石脂一兩。治心痛徹背,背痛徹心。以寒邪沖逆,淩逼宮城。赤石脂保其心君,烏、附、椒、姜,驅逐其寒邪也。

白話文:

烏頭赤石脂丸:

  • 烏頭:一分,炮製過
  • 蜀椒:一分
  • 乾薑:一兩
  • 附子:半兩
  • 赤石脂:一兩

此方用於治療心痛貫穿後背,後背痛達心臟。

因寒邪逆衝,侵入胸中。赤石脂保護心臟,烏頭、附子、蜀椒、乾薑則驅除寒邪。

烏頭煎,大烏頭五枚。水三升,煎一升,去滓,入蜜二斤,煎令水老。治寒疝,臍痛腹滿,手足厥冷。以水寒木鬱,不得發越,陰邪凝結,衝突作痛。烏頭破寒氣之凝,蜜煎潤風木之燥也。

白話文:

大烏頭煎

材料:烏頭五顆

做法:烏頭加水三升煎成一升,去掉渣滓,加入蜂蜜二斤,煎至水變稠。

功效:治療寒疝,臍帶疼痛、腹脹、手腳冰冷。

原理:由於水寒、木氣鬱結,無法疏通,陰邪凝結,導致衝突疼痛。烏頭可以破除寒氣凝結,蜂蜜可以滋潤風木之燥。

補腎,烏頭三枚,桂枝三兩,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蜜二升,煎烏頭,減半,去滓,以桂枝五合,煎一升。治寒疝腹痛。以肝腎寒邪,同犯脾土。桂枝補土疏木,烏頭破其寒凝也。

白話文:

補腎方:

  • 烏頭:3 枚
  • 桂枝:3 兩
  • 芍藥:3 兩
  • 甘草:2 兩
  • 生薑:3 兩
  • 大棗:12 枚
  • 蜂蜜:2 升

製作方法:

  1. 將烏頭煎煮,減半後去除渣滓。
  2. 加入桂枝 5 合 (約 250 毫升),煎煮至 1 升。

功效:

治療寒疝腹痛。由於肝腎寒邪,同時侵犯脾臟。桂枝補益脾胃,疏通肝氣;烏頭則能打破寒凝。

赤丸方在硃砂。用之,治寒氣厥逆,以其驅寒而降逆也。

烏頭溫燥下行,其性疏利迅速,開通關腠,驅逐寒濕之力甚捷,凡歷節腳氣,寒疝冷積,心腹疼痛之類,並有良功。

白話文:

烏頭藥性溫熱燥烈,作用力強勁迅速,能疏通筋骨孔竅,驅散寒濕之氣。因此,對於所有風濕性關節痛、寒性疝痛、寒凝引起的疼痛,以及心腹疼痛等,都能發揮良好的治療效果。

制同附子。蜜煎,取汁用。

蛇床子,味苦、辛,微溫,入足太陰脾、足厥陰肝、足少陰腎經。暖補命門,溫養子宮,興丈夫玉麈痿弱,除女子玉門寒冷。

白話文:

蛇牀子

味道苦、辛,性質溫和,藥性歸入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

具有溫補命門、溫養子宮的作用,能改善男性陽痿、虛弱,消除女性子宮寒冷的問題。

金匱蛇床子散,蛇床子。為末,以米白粉少許,和合如棗核大,綿裹,納之,自溫。治婦人陰寒。蛇床子溫肝而暖腎,燥濕而去寒也。

白話文:

金匱中的「蛇牀子散」配方:蛇牀子。

將蛇牀子研磨成細末,加入少許米粉,調和成棗核大小的藥丸,用綿布包起來,塞入陰道內,自行取暖。

這個方劑用於治療女性陰寒。蛇牀子可以溫暖肝臟和腎臟,去除濕氣和寒氣。

蛇床子溫燥水土,暖補腎肝,壯陽宜子,男女皆良。療前陰寒濕腫痛,理下部冷痹痠疼,斷赤白帶下,收溲尿遺失,浴疥癬痂癩,熏痔漏頑瘡,打撲、驚癇、脫肛、脫陰並效,漱牙痛,吹聽耳,浴男子陽痿絕佳。

白話文:

蛇牀子性溫、燥,能溫腎壯陽、補肝,適合男女用於補腎陽氣、增強性功能,有生育的功效。

它可以治療女性陰道和子宮的寒冷、濕熱、腫脹和疼痛,緩解下半身的寒痹和痠痛,停止白帶和血性白帶,收縮尿道,防止遺尿,浴療疥癬、痂癩,燻洗痔瘡、漏管和頑固創傷,對跌打、驚厥、脫肛、陰道脫垂均有效果。此外,它還能漱口止牙痛,吹入耳朵治療耳疾,浴療男性陽痿,效果非常好。

去殼取仁,微研用。作浴湯,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