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藥解》~ 卷三 (4)
卷三 (4)
1. 卷三
治其咳滿,傷寒真武湯,方在茯苓。治少陰病,內有水氣,腹痛下利,若咳者,加五味半升,細辛、乾薑各一兩,是皆小青龍之法也。
金匱厚朴麻黃湯方在厚朴。射干麻黃湯方在射干。皆用之,以治咳而下寒者。
麻黃附子細辛湯、方在麻黃。麻辛附子湯、方在桂枝。大黃附子湯、方在大黃。赤丸、方在烏頭。烏梅丸,方在烏梅。皆用之,以治寒氣之沖逆也。
防己黃耆湯,方在防己。治風濕脈浮身重,氣衝者,加桂枝三分,下有陳寒者,加細辛三分。風木沖逆,則用桂枝,寒水沖逆,則用細辛,此治沖逆之良法也。
肺以下行為順,上行則逆,逆則氣道壅阻,而生咳嗽。咳嗽之證,由於肺金不降,收氣失政,刑于相火。其間非無上熱,而其所以不降者,全因土濕而胃逆。戊土既濕,癸水必寒,水寒土濕,中氣不運,此肺金咳逆之原也。
當火炎肺熱之時,而推其原本,非緣寒氣衝逆,則由土濕堙塞,因而水飲停瘀者,十居七八。然則上熱者,咳嗽之標,水飲濕寒者,咳嗽之本也。
外感之咳,人知風寒傷其皮毛,而不知水飲濕寒實傷其腑臟。蓋濁陰充塞,中氣不運,肺金下達之路既梗,而孔竅又闔,裡氣愈阻,肺無泄竅,是以宗氣壅迫,沖逆而為咳。若使裡氣豁通,則皮膚雖閉,而內降有路,不至於此也。
細辛溫燥開通,利肺胃之壅阻,驅水飲而逐濕寒,潤大腸而行小便,善降沖逆,專止咳嗽。其諸主治,收眼淚,利鼻壅,去口臭,除齒痛,通經脈,皆其行郁破結,下衝降逆之力也。
射干,味苦,微寒,入手太陰肺經。利咽喉而開閉塞,下衝逆而止咳嗽,最清胸膈,善掃瘀濁。
金匱射干麻黃湯,射干十二枚,紫菀三兩,款冬三兩,五味半升,細辛三兩,半夏半升,生薑四兩,大棗七枚,麻黃四兩。治咳而上氣,喉中如水雞聲。以風寒外閉,皮毛不泄,肺氣鬱迫,逆而上行,喉竅窄狹,泄之不及,以致呼吸閉塞,聲如水雞。射干、紫菀、款冬、五味、細辛、生薑、半夏,下衝逆而破壅塞,大棗補其里,麻黃瀉其表也。
氣通於肺,內司呼吸而外主皮毛,皮毛雖閉,而內有下行之路,不至堵塞如是。是其平日土濕胃逆,濁氣升隔,肺之降路不甚清通,一被外感,皮毛束閉,裡氣愈阻,內不能降而外不能泄,是以逆行而上衝,塞於咽喉,此即傷風齁喘之證。當飲食未消之際,水穀郁遏,中氣脹滿,故呼吸閉塞,迫急非常也。
不降里陰,則胸膈莫容,不泄表寒,則經絡終郁,射干降逆開結,善利肺氣,麻黃外散其風寒,使經絡松暢,則裡氣不迫,射干內降其沖逆,使咽喉清虛,則表氣不壅,表邪外解而里陰下達,停痰宿水,積濕凝寒,皆從水道注泄而下,根株斬滅矣。
白話文:
卷三
治療咳嗽氣滿,用傷寒真武湯,藥方在茯苓篇。治療少陰病,體內有水氣,腹痛、腹瀉,如果兼有咳嗽,加入五味子半升,細辛、乾薑各一兩,這些都是小青龍湯的用法。
金匱厚朴麻黃湯的藥方在厚朴篇。射干麻黃湯的藥方在射干篇。這些方劑都用來治療因下焦虛寒引起的咳嗽。
麻黃附子細辛湯的藥方在麻黃篇。麻辛附子湯的藥方在桂枝篇。大黃附子湯的藥方在大黃篇。赤丸的藥方在烏頭篇。烏梅丸的藥方在烏梅篇。這些方劑都用來治療寒氣上衝引起的疾病。
防己黃耆湯的藥方在防己篇。治療風濕導致脈象浮、身體沉重、氣向上衝的病症,可以加入桂枝三分。如果下焦有陳年寒氣,加入細辛三分。風邪上衝就用桂枝,寒邪上衝就用細辛。這是治療氣衝的有效方法。
肺氣向下運行是正常的,向上運行則為逆。肺氣逆行就會導致氣道阻塞,產生咳嗽。咳嗽的病症,是因肺氣不能下降,收斂之氣失調,導致肺金之氣刑剋相火。這其中並非沒有上熱的情況,但其之所以不能下降,完全是因為脾土濕氣太重而導致胃氣上逆。脾土濕氣重了,腎水就一定會寒冷,水寒土濕,中焦的氣機就不能正常運轉。這就是肺金咳逆的根本原因。
當肺部出現火熱症狀時,要追溯其根本原因,不是因為寒氣上衝,就是因為脾土濕氣阻塞,進而導致水飲停滯。這種情況佔了七八成。所以說,上熱是咳嗽的表面現象,而水飲、濕寒才是咳嗽的根本原因。
外感引起的咳嗽,人們只知道是風寒侵犯了皮膚毛孔,卻不知道水飲濕寒其實傷害了內臟。因為體內濁陰充塞,中焦氣機不暢,肺氣下行的道路被阻礙,毛孔又閉塞,體內的氣機更加阻塞。肺沒有宣洩的出口,所以宗氣受到壓迫,向上逆行而引起咳嗽。如果體內的氣機暢通,那麼即使皮膚閉塞,內氣也有下降的通道,就不會發展到這種地步。
細辛性溫燥,能夠開通阻塞,疏通肺胃的壅塞,驅除水飲,祛除濕寒,潤滑大腸,促進小便排出,善於降逆,專門治療咳嗽。它還可以收斂眼淚,疏通鼻塞,去除口臭,消除牙痛,疏通經脈。這些都是它疏導鬱結,下衝降逆的功效。
射干,味苦,性微寒,歸手太陰肺經。它能利咽喉,開通閉塞,下衝逆,止咳嗽。最能清理胸膈,善於掃蕩體內瘀濁之氣。
金匱射干麻黃湯,包含射干十二枚,紫菀三兩,款冬三兩,五味子半升,細辛三兩,半夏半升,生薑四兩,大棗七枚,麻黃四兩。用來治療咳嗽且氣喘,喉嚨裡像有水雞叫聲的病症。這是由於風寒閉塞體表,毛孔不暢,導致肺氣鬱積,向上逆行,喉嚨狹窄,氣體不能及時排出,以至於呼吸不暢,發出像水雞一樣的聲音。射干、紫菀、款冬、五味子、細辛、生薑、半夏,這些藥物能降逆,破除壅塞。大棗能補益脾胃,麻黃能發散體表。
氣通過肺,內主呼吸,外主皮毛。如果皮毛雖然閉塞,但體內有下降的通道,就不會阻塞到這種程度。這是因為平時脾土濕氣太重,導致胃氣上逆,濁氣向上阻塞膈膜,肺氣下降的通道不夠通暢。一旦受到外感,皮毛束閉,體內氣機更加阻塞。內不能下降,外不能宣洩,所以就向上逆行,阻塞在咽喉,這就是感冒喘息的病症。當飲食還沒有消化時,水穀之氣鬱積,導致中焦脹滿,所以呼吸阻塞,迫切而急促。
如果體內的陰氣不能下降,胸膈就會容納不下,如果體表的寒邪不能發散,經絡就會一直鬱滯。射干能降逆開結,善於疏通肺氣。麻黃能發散體表的風寒,使經絡疏通順暢,這樣體內的氣機就不會受到壓迫。射干能降體內的逆氣,使咽喉清爽,這樣體表的氣就不會阻塞。體表的邪氣散去,體內的陰氣下降,停滯的痰液、宿水、積聚的濕寒,都會從水道排泄出去,徹底消除病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