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御

《長沙藥解》~ 卷三 (3)

回本書目錄

卷三 (3)

1. 卷三

蓋坎中之陽,諸陽之根,坎陽走泄,久而癸水寒增,己土濕旺,脾不能升而胃不能降,此木陷金逆所由來也。法當溫燥中脘,左達乙木而右斂辛金。薯蕷之性,善入肺胃而斂精神,輔以調養土木之品,實虛勞百病之良藥也。

五味子,味酸、微苦、咸,氣澀,入手太陰肺經。斂辛金而止咳,收庚金而住泄,善收脫陷,最下衝逆。

傷寒小青龍湯,方在麻黃。治太陽傷寒,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用五味、乾薑、細辛,斂肺降逆,以止咳嗽。

小柴胡湯,方在柴胡。治少陽傷寒。若咳者,去人參、大棗、生薑,加五味、乾薑。真武湯,方在茯苓。治少陰病,內有水氣,腹痛下利。若咳者,加五味半升,細辛、乾薑各一兩。四逆散,方在甘草。治少陰病四逆,咳者,加五味、乾薑各五分,並主下利。金匱厚朴麻黃湯、方在厚朴。

射干麻黃湯,方在射干。並用之,以治咳嗽。小青龍湯,治痰飲咳逆,飲去咳止,氣從少腹上衝胸咽者,以桂苓五味甘草湯治其氣衝,咳嗽沖逆者,辛金之不斂也,泄利滑溏者,庚金之不斂也。五味酸收澀固,善斂金氣,降辛金之上衝而止咳逆,升庚金之下脫而止滑泄,一物而三善備焉。金收則水藏,水藏則陽秘,陽秘則上清而下溫,精固而神寧,是亦虛勞之要藥也。

訶黎勒,味酸、微苦,氣澀,入手陽明大腸、手太陰肺經。收庚金而住泄,斂辛金而止咳,破壅滿而下衝逆,疏鬱塞而收脫陷。

金匱訶黎勒散,訶黎勒十枚。為散,粥飲和,頓服。治氣利,以肝脾郁陷,二氣凝塞,木鬱風動,疏泄失藏,而為下利。利則氣阻而痛澀,是為氣利。訶黎勒行結滯而收滑脫也。

腸陷而為利者,清氣滯塞而不收也,肺逆而為咳者,濁氣壅塞而不斂也。訶黎勒苦善瀉而酸善收,苦以破其壅滯,使上無所格而下無所礙,酸以益其收斂,使逆者自降而陷者自升,是以咳利俱止也。其治胸滿心痛,氣喘痰阻者,皆破壅降逆之力,其治崩中帶下,便血墮胎者,皆疏郁升陷之功也。

白前,味甘、辛,入手太陰肺經。降沖逆而止嗽,破壅塞而清痰。

金匱澤漆湯方在澤漆。用之治脈沉之咳,是緣水氣之裡沖,非由風邪之外閉,澤漆治其水氣,白前降沖逆而驅痰飲也。

白前善降胸脅逆氣,心肺凝痰,嗽喘沖阻,呼吸壅塞之證,得之清道立通,濁瘀悉下。宜於補中之劑並用乃效。

細辛,味辛,溫,入手太陰肺、足少陰腎經。降沖逆而止咳,驅寒濕而蕩濁,最清氣道,兼通水源。

傷寒小青龍湯,方在麻黃。治太陽傷寒,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用細辛、乾薑、五味,降逆斂肺,以止咳嗽。《金匱》以治痰飲,咳逆倚息,飲去咳止,氣從少腹上衝胸咽,用桂苓五味甘草,治其氣衝。沖氣既低,而反更咳胸滿者,用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乾薑細辛,方在乾薑。

白話文:

坎卦中的陽氣,是所有陽氣的根本。坎陽如果耗損外洩,久而久之,癸水就會變得寒冷,己土也會變得濕盛,導致脾無法上升而胃無法下降,這就是木氣下陷、金氣上逆的原因。治療方法應以溫燥中焦為主,向左疏達乙木,向右收斂辛金。山藥的特性,擅長進入肺胃而收斂精神,輔以調養脾胃肝木的藥材,是治療虛勞百病的良藥。

五味子,味道酸、微苦、帶鹹味,性質收澀,歸入手太陰肺經。它能收斂辛金來止咳,收斂庚金來止瀉,善於收斂脫陷之氣,特別能平息下衝的逆氣。

傷寒論中的小青龍湯(方劑在麻黃篇),用來治療太陽傷寒,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嗽的症狀。方中用五味子、乾薑、細辛,可以收斂肺氣、降逆氣,來止咳。

小柴胡湯(方劑在柴胡篇),用來治療少陽傷寒。如果出現咳嗽,就去除人參、大棗、生薑,加入五味子、乾薑。真武湯(方劑在茯苓篇),用來治療少陰病,體內有水氣、腹痛、下利。如果出現咳嗽,就加入五味子半升,細辛、乾薑各一兩。四逆散(方劑在甘草篇),用來治療少陰病四肢冰冷,如果出現咳嗽,就加入五味子、乾薑各五分,也主治下利。金匱要略中的厚朴麻黃湯(方劑在厚朴篇)和射干麻黃湯(方劑在射干篇),都可用來治療咳嗽。小青龍湯,治療痰飲引起的咳嗽、氣逆,當痰飲去除後咳嗽就會停止。如果氣從少腹向上衝到胸部和咽喉,就用桂苓五味甘草湯來治療氣衝。咳嗽氣逆,是因為辛金沒有收斂;泄瀉滑脫,是因為庚金沒有收斂。五味子味酸收澀而固精,善於收斂金氣,能下降上衝的辛金而止咳逆,能提升下脫的庚金而止滑泄,一味藥就能兼具三種功效。金氣收斂,水液就能藏納;水液藏納,陽氣就能固密;陽氣固密,就能使上焦清爽而下焦溫暖,精氣固攝而精神安寧,因此也是治療虛勞的重要藥物。

訶黎勒,味道酸、微苦,性質收澀,歸入手陽明大腸經、手太陰肺經。它能收斂庚金而止瀉,收斂辛金而止咳,破除壅滯滿悶之氣而降逆,疏通鬱塞之氣而收斂脫陷。

金匱要略中的訶黎勒散,用訶黎勒十枚磨成粉,用粥水調和,一次服用完。用來治療因肝脾氣機鬱陷,兩股氣機凝結阻塞,木氣鬱結導致風氣躁動、疏泄失常而造成的下利。下利導致氣機阻滯而疼痛澀滯,這就稱作氣利。訶黎勒能疏通行結滯之氣,也能收斂滑脫之氣。

腸道下陷導致的下利,是因為清氣滯塞而無法收斂;肺氣上逆導致的咳嗽,是因為濁氣壅塞而無法收斂。訶黎勒味苦善於瀉,味酸善於收,苦味能破除壅滯,使上焦暢通無阻,下焦亦無阻礙;酸味能加強收斂,使上逆之氣自然下降,下陷之氣自然上升,所以能使咳嗽和下利都停止。它能治療胸悶心痛、氣喘痰阻等症狀,是因為有破除壅滯、降逆氣的力量;它能治療崩漏帶下、便血、墮胎等症狀,是因為有疏通鬱結、提升下陷之氣的功效。

白前,味道甘、辛,歸入手太陰肺經。它能下降上衝的逆氣而止咳,破除壅塞之氣而化痰。

金匱要略中的澤漆湯(方劑在澤漆篇),用來治療脈象沉弱的咳嗽,是因為體內水氣內衝,而不是外感風邪所致。澤漆能治療水氣,白前能下降上衝的逆氣而驅除痰飲。

白前擅長下降胸脅部的逆氣,對於心肺氣機凝結的痰、咳嗽氣喘、呼吸不暢等症狀,使用後能使氣道暢通,濁瘀之氣下降。宜與補中氣的藥物一起使用才能發揮功效。

細辛,味道辛,性溫,歸入手太陰肺經、足少陰腎經。它能下降上衝的逆氣而止咳,驅散寒濕之氣而清除濁氣,最能清利氣道,兼能疏通水液的通道。

傷寒論中的小青龍湯(方劑在麻黃篇),用來治療太陽傷寒,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嗽的症狀。方中用細辛、乾薑、五味子,來降逆斂肺,止咳。《金匱要略》用來治療痰飲,咳嗽氣逆、倚息不能平臥,當痰飲去除後咳嗽停止,如果氣從少腹上衝到胸咽,就用桂苓五味甘草湯來治療氣衝。當氣衝降低後,如果反而出現更嚴重的咳嗽和胸悶,就用桂苓五味甘草湯去掉桂枝,加入乾薑和細辛(方劑在乾薑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