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藥解》~ 卷二 (17)
卷二 (17)
1. 卷二
桃仁辛苦滑利,通經行血,善潤結燥而破症瘀。其諸主治,止咳逆,平喘息,斷崩漏,殺蟲䘌,療心痛,醫腹痛,通經閉,潤便燥,消心下堅積,止陰中腫癢,縮小兒㿗疝,掃男子牙血。
泡,去皮尖。
土瓜根,味苦,微寒,入足厥陰肝經。調經脈而破瘀澀,潤腸燥而清陰癩。
金匱土瓜根散,土瓜根、蟅蟲、桂枝、芍藥等分。為散,酒服方寸匕,日進三服。治女子經水不利,一月再見,少腹滿痛者。以肝主藏血而性疏泄,木鬱不能疏泄,血脈凝澀,故經水不利。木鬱風動,而愈欲疏泄,故一月再見。風木遏陷,鬱塞衝突,故少腹滿痛。從此郁盛而不泄,則病經閉,泄多而失藏,則病血崩。
桂枝、芍藥,疏木而清風,土瓜根、蟅蟲,破瘀而行血也。又治陰門癩腫者,以其行血而達木也。肝氣鬱陷,則病癩腫。又,導大便結硬者,以其瀉熱而潤燥也。陽明傷寒,自汗出,小便利,津液內竭,而便硬者,當須自欲大便,蜜煎導而通之,土瓜根、豬膽汁,皆可為導。《肘後方》:土瓜根汁,入少水,內筒,吹入肛門內,取通。
土瓜根苦寒滑利,善行經脈,破瘀行血,化癖消症。其諸主治,通經閉,下乳汁,消瘰癧,散癰腫,排膿血,利小便,滑大腸,療黃疸,墜胎孕。
蒴藋,味酸,微涼,入足厥陰肝經。行血通經,消瘀化凝。
金匱王不留行散方在王不留行。用之治病金瘡,以其行血而消瘀也。
蒴藋辛涼清利,善行凝瘀,而通血脈。其諸主治,療水腫,逐濕痹,下症塊,破瘀血,洗隱疹風瘙,敷腳膝腫痛。
七月七日採細葉,陰乾百日用。
乾漆,味辛,入足厥陰肝經。專通經脈,善破瘕症。
金匱大黃蟅蟲丸方在大黃。用之治虛勞腹滿,內有乾血,以其化堅症而破乾血也。
乾漆辛烈之性,善破瘀血,其力甚捷。而尤殺諸蟲,肝氣遏抑,血瘀蟲化者宜之。
炒枯存性,研細。
紅藍花,味辛,入足厥陰肝經。專行血瘀,最止腹痛。
金匱紅藍花酒,紅藍花一兩,酒一升。煎減半,分服。治婦人諸風,腹中血氣刺痛。肝主藏血,木鬱風動,肝血枯燥,郁克己土,則生疼痛。紅藍花行血而破瘀,黃酒溫經而散滯也。
紅藍花活血行瘀,潤燥止痛,最能疏木而清風。其諸主治,通經脈,消胕腫,下胎衣,開喉閉,蘇血暈,吹聹耳。
敗醬,味苦,微寒,入足厥陰肝經。善破瘀血,最排癰膿。
金匱薏苡附子敗醬散方在薏苡。用之治腸癰脈數,以其排積膿而行瘀血也。
敗醬苦寒通利,善破瘀血而消癰腫,排膿穢而化癥瘕。其諸主治,止心痛,療腹疼,住吐衄,破癥瘕,催生產,落胎孕,收帶下,平疥癬,除翳膜,去胬肉。敗醬即苦菜也。
鱉甲,味鹹,氣腥,入足厥陰肝、足少陽膽經。破癥瘕而消凝瘀,調癰疽而排膿血。
白話文:
卷二
桃仁,味道辛苦,性質滑潤且利於通暢,能疏通經絡,促進血液循環,擅長潤澤乾燥、解除便秘,也能破除體內積聚的瘀血和腫塊。它主要能止咳、平喘、止住婦女崩漏(不正常的子宮出血),殺滅寄生蟲,治療心痛、腹痛,疏通閉塞的月經,潤滑腸道、緩解便秘,消除心下部位的堅硬積塊,止陰部腫脹搔癢,縮小兒童的疝氣,止住男子牙齦出血。
使用時需要泡過,去除外皮和尖端。
土瓜根,味道苦,性質微寒,歸肝經。能夠調理經脈,破除瘀血阻滯,潤澤腸道乾燥,清除陰部的皮膚病。
《金匱要略》中的土瓜根散,成分包含土瓜根、蟅蟲、桂枝、芍藥等量。將藥材研磨成粉,用酒送服,每次服用一小匙,每日三次。主要治療婦女月經不順,一個月來兩次,伴隨小腹脹痛的症狀。這是因為肝臟主要負責儲藏血液,且具有疏泄功能,當肝氣鬱結不能正常疏泄時,血液運行就會凝滯不暢,導致月經不順。肝氣鬱結,風邪內動,會使疏泄功能更加紊亂,因此一個月來兩次月經。風邪內陷,氣機鬱塞不通,導致小腹脹痛。若鬱結過盛而無法宣洩,則會導致經閉(月經停止);若疏泄過多而失去肝臟的藏血功能,則會導致血崩(大量出血)。
桂枝和芍藥能夠疏理肝氣,清除內風,土瓜根和蟅蟲則能破除瘀血,促進血液循環。此外,此方也能治療陰部皮膚腫癢,因為它能促進血液循環,使藥效到達肝經。肝氣鬱陷時,也會導致皮膚腫癢。此方也能夠導瀉,治療大便乾燥堅硬,因為它能清除熱邪,潤澤乾燥。對於陽明病(一種外感熱病),出現自汗、小便正常、體內津液耗竭而導致大便乾硬的患者,當他們有便意時,可以用蜜煎導法來通便。土瓜根和豬膽汁都可以製作成導劑。《肘後方》記載:將土瓜根汁加入少量水,放入肛門內,可通便。
土瓜根,味道苦,性質寒涼且滑利,善於疏通經脈,破除瘀血,促進血液循環,化解腫塊和積聚。它主要能疏通閉塞的月經,促進乳汁分泌,消除瘰癧(淋巴結腫大),消散癰腫,排出膿血,利尿,潤滑腸道,治療黃疸,促使墮胎。
蒴藋,味道酸,性質微涼,歸肝經。能促進血液循環,疏通經絡,消除瘀血和凝塊。
《金匱要略》中的王不留行散,其方劑在王不留行條下。此方可用來治療外傷出血,因為它能促進血液循環,消除瘀血。
蒴藋,味道辛涼,具有清利的作用,擅長疏散凝結的瘀血,疏通血脈。它主要能治療水腫,驅除濕痹(風濕關節痛),消除腫塊,破除瘀血,清洗隱疹風瘙(皮膚搔癢),敷於腳膝腫痛處。
七月七日採摘細葉,陰乾一百天後使用。
乾漆,味道辛辣,歸肝經。專門疏通經脈,擅長破除腹中積塊。
《金匱要略》中的大黃蟅蟲丸,其方劑在大黃條下。此方可用來治療因虛勞導致的腹部脹滿,體內有乾血的人,因為它能化解堅硬的腫塊,破除乾血。
乾漆,性質辛烈,擅長破除瘀血,效果非常快速。它還能殺滅各種寄生蟲,特別適合肝氣鬱結、血瘀生蟲的人。
使用時需炒至焦枯並保留藥性,再研磨成細末。
紅藍花,味道辛辣,歸肝經。專門用於活血化瘀,最能止腹痛。
《金匱要略》中的紅藍花酒,成分為紅藍花一兩,酒一升。將其煎煮至一半,分次服用。主要治療婦女因風邪引起的各種疾病,伴隨腹中血氣刺痛的症狀。這是因為肝臟主要負責儲藏血液,當肝氣鬱結,風邪內動,肝血枯燥,導致肝木克制脾土,就會產生疼痛。紅藍花能活血化瘀,黃酒則能溫經散寒。
紅藍花能活血化瘀,潤燥止痛,最能疏通肝氣,清除內風。它主要能疏通經脈,消除浮腫,幫助胎盤排出,開通喉嚨閉塞,緩解血暈,清除耳垢。
敗醬,味道苦,性質微寒,歸肝經。擅長破除瘀血,最能排出癰腫膿液。
《金匱要略》中的薏苡附子敗醬散,其方劑在薏苡條下。此方可用來治療腸癰(腸道膿腫),脈搏跳動快速,因為它能排出積聚的膿液,促進瘀血的運行。
敗醬,味道苦,性質寒涼且通利,擅長破除瘀血,消除癰腫,排出膿液,化解積聚的腫塊。它主要能止心痛,治療腹痛,止吐血和流鼻血,破除腫塊,催產,墮胎,收斂帶下,治療疥癬,消除眼翳和眼翳肉。敗醬其實就是苦菜。
鱉甲,味道鹹,氣味腥,歸肝經和膽經。能破除腫塊,消除凝結的瘀血,調理癰疽,排出膿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