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藥解》~ 卷二 (16)
卷二 (16)
1. 卷二
芎藭,味辛,微溫,入足厥陰肝經。行經脈之閉澀,達風木之抑鬱,止痛切而斷泄利,散滯氣而破瘀血。
金匱白朮散方在白朮。用之養妊娠胎氣,心中痛者,倍加芎藭,當歸芍藥散方在當歸。用之治妊娠腹中疼痛,膠艾湯方在阿膠。用之治妊娠胞阻,漏血腹痛,奔豚湯方在李根白皮。用之治奔豚,氣衝腹痛,以風木鬱沖,則氣阻而痛作,芎藭疏木而達郁,散滯氣而止疼痛也。
溫經湯方在茱萸。用之治婦人帶下,瘀血在腹,腹滿裡急,下利不止,以其風木鬱陷,則血瘀而利生,芎藭疏木達郁,破瘀血而止泄利也。
酸棗仁湯方在酸棗。用之治虛勞虛煩不眠,薯蕷丸方在薯蕷。用之治虛勞,風氣百疾,當歸散方在當歸。用之治婦人妊娠諸病,皆以其疏木而達郁也。
芎藭辛烈升發,善達肝鬱,行結滯而破瘀澀,止疼痛而收疏泄,肝氣鬱陷者宜之。其諸主治,癰疽發背、瘰癧癭瘤、痔漏疥癤諸瘡皆醫,口鼻、牙齒、便溺諸血皆止。
牡丹皮,味苦、辛,微寒,入足厥陰肝經。達木鬱而清風,行瘀血而瀉熱,排癰疽之膿血,化臟腑之癥瘕。
金匱腎氣丸方在地黃。用之治消渴,小便反多。以肝木藏血而性疏泄,木鬱血凝,不能疏泄水道,風生而燥盛,故上為消渴而下為淋澀。及其積鬱怒發,一泄而不藏,則膀胱失約而小便不禁。丹皮行血清風,調通塞之宜也。
鱉甲煎丸方在鱉甲。用之治久瘧而為癥瘕,桂枝茯苓丸方在桂枝。用之治妊娠宿有症病,溫經湯方在茱萸。用之治帶下,瘀血在腹,大黃牡丹皮湯方在大黃。用之治腸癰膿成,其脈洪數,以其消症瘀而排膿血也。
牡丹皮辛涼疏利,善化凝血而破宿症,瀉鬱熱而清風燥。緣血統於肝,肝木遏陷,血脈不行,以致瘀澀,而生風熱,血行瘀散,則木達風清,肝熱自退也。其諸主治,通經脈,下胞胎,清血熱,涼骨蒸,止吐衄,斷淋瀝,安撲損,續折傷,除癩風,消偏墜。
桃仁,味甘、苦、辛,入足厥陰肝經。通經而行瘀澀,破血而化癥瘕。
傷寒桃核承氣湯,桃仁五十枚,甘草、桂枝、芒硝各一兩,大黃四兩。治太陽傷寒,熱結膀胱,其人如狂,外證已解,但小腹急結者。太陽為膀胱之經,膀胱為太陽之腑,太陽表證不解,經熱內傳,結於膀胱之腑,血室瘀蒸,其人如狂,是宜攻下。若外證未解,不可遽下,俟其表熱汗散,但只小腹急結者,乃用下法。
甘草補其中氣,桂枝、桃仁,行經脈而破凝瘀,芒硝、大黃,瀉鬱熱而下積血也。
抵當湯方在大黃。用之治血結膀胱,少腹硬滿,金匱鱉甲煎丸方在鱉甲。用之治久瘧不愈,結為癥瘕,大黃蟅蟲丸方在大黃。用之治虛勞腹滿,內有乾血。桂枝茯苓丸方在桂枝。用之治宿有症病,胎動下血,下瘀血湯方在大黃。用之治產婦腹痛,中有瘀血,大黃牡丹皮湯方在大黃。用之治腸癰膿成,其脈洪數,以其破症瘀而行膿血也。
白話文:
卷二
芎藭,味道辛辣,性質微溫,主要作用於足厥陰肝經。它能疏通經絡中阻塞不通的地方,解除肝氣鬱悶的狀況,能迅速止痛並止住腹瀉,散開體內滯留的氣,化解體內的瘀血。
《金匱要略》中的白朮散,以白朮為主藥。用它來保養孕婦的胎氣,若有心痛,就加倍使用芎藭。《當歸芍藥散》以當歸為主藥。用它來治療孕婦腹部疼痛。《膠艾湯》以阿膠為主藥。用它來治療孕婦胎位不正、漏血腹痛。《奔豚湯》以李根白皮為主藥。用它來治療奔豚病,氣往上衝導致腹痛,這是因為肝氣鬱結上衝所致,導致氣機不順而產生疼痛,芎藭能疏通肝氣,解除鬱悶,散開滯氣並止痛。
《溫經湯》以吳茱萸為主藥。用它來治療婦女帶下病,腹部有瘀血,腹脹且急迫,並伴隨腹瀉不止,這是因為肝氣鬱結下陷,導致血瘀而產生腹瀉,芎藭能疏通肝氣、解除鬱悶,破除瘀血並止住腹瀉。
《酸棗仁湯》以酸棗仁為主藥。用它來治療因虛勞導致的虛煩失眠。《薯蕷丸》以薯蕷為主藥。用它來治療因虛勞引起的風邪百病。《當歸散》以當歸為主藥。用它來治療婦女妊娠期間的各種疾病,都是因為它能疏通肝氣、解除鬱悶。
芎藭性辛溫而向上升發,善於疏通肝氣鬱結,能運行氣血,破除瘀滯,止痛並疏通氣機。適合肝氣鬱結的人使用。它所能治療的疾病,包括癰疽發背、瘰癧癭瘤、痔瘡漏管、疥瘡癤腫等各種瘡瘍,以及能止住口鼻出血、牙齦出血、大小便出血等各種出血症狀。
牡丹皮,味道苦、辛,性質微寒,主要作用於足厥陰肝經。它能疏通肝氣鬱結並清除風邪,能運行瘀血並清除體內熱邪,排除癰疽的膿血,化解臟腑中的腫塊。
《金匱要略》中的腎氣丸,以地黃為主藥。用它來治療消渴病,小便反而增多。這是因為肝臟儲藏血液且具有疏泄的特性,肝氣鬱結導致血瘀,不能正常疏泄水道,產生風邪並導致燥熱,因此出現上消渴而下淋澀。等到鬱悶積累爆發,一泄而不藏,就會導致膀胱失去約束而小便失禁。牡丹皮能運行血液、清除風邪,調理通塞的狀況。
《鱉甲煎丸》以鱉甲為主藥。用它來治療久病不愈的瘧疾所導致的腫塊。《桂枝茯苓丸》以桂枝為主藥。用它來治療妊娠期間原有的癥瘕疾病。《溫經湯》以吳茱萸為主藥。用它來治療帶下病,腹部有瘀血。《大黃牡丹皮湯》以大黃為主藥。用它來治療腸癰化膿,並且脈搏洪大且快速,因為它能消除腫塊和瘀血並排除膿血。
牡丹皮性辛涼而疏利,善於化解凝結的血液並破除舊疾,清除鬱積的熱邪並清散風燥。因為血歸屬於肝臟,肝氣鬱結導致氣血不暢,以致血瘀,並產生風熱,當血行瘀散,則肝氣通暢、風邪清除,肝熱自然消退。它所能治療的疾病,包括疏通經絡,催生胎兒,清除血熱,消除骨蒸潮熱,止吐血衄血,止淋漓不盡的排尿,治療跌打損傷,幫助斷骨續接,清除癩風,消除偏墜(睪丸腫大)。
桃仁,味道甘、苦、辛,主要作用於足厥陰肝經。它能疏通經絡並運行瘀滯,破除瘀血並化解腫塊。
《傷寒論》中的桃核承氣湯,用桃仁五十枚,加上甘草、桂枝、芒硝各一兩,以及大黃四兩,用來治療太陽傷寒,熱邪結於膀胱,病人會出現躁狂,外症已經解除,但小腹仍然急迫且有結塊的症狀。太陽經脈與膀胱相連,膀胱是太陽經脈所屬的腑,太陽表證如果沒有解除,熱邪就會內傳,結於膀胱,血室會被瘀熱蒸迫,病人就會躁狂,這時就應該使用攻下的方法。如果外症沒有解除,就不能貿然攻下,應該等到表熱隨著汗液散去,只剩下小腹急迫結塊的症狀時,才能使用攻下的方法。
甘草可以補益中氣,桂枝、桃仁可以運行經脈並破除凝滯的瘀血,芒硝、大黃可以瀉下鬱積的熱邪和積血。
《抵當湯》以大黃為主藥。用它來治療血液凝結於膀胱,導致少腹硬滿。《金匱要略》中的鱉甲煎丸以鱉甲為主藥。用它來治療久病不愈的瘧疾,導致結成腫塊。《大黃蟅蟲丸》以大黃為主藥。用它來治療因虛勞導致腹脹,體內有乾血。《桂枝茯苓丸》以桂枝為主藥。用它來治療原有腫塊疾病,導致胎動下血。《下瘀血湯》以大黃為主藥。用它來治療產後腹痛,體內有瘀血。《大黃牡丹皮湯》以大黃為主藥。用它來治療腸癰化膿,並且脈搏洪大且快速,因為它能破除腫塊和瘀血並排除膿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