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藥解》~ 卷二 (14)
卷二 (14)
1. 卷二
少陽傷寒,肢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是少陽之經證也,而外見發熱惡寒,是太陽之經證也,故以柴胡而加桂枝,雙解太少之經。然心腹疼痛之理,亦不外是也。
金匱桂甘薑棗麻附細辛湯,桂枝三兩,甘草二兩,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麻黃二兩,附子一枚,細辛三兩。治氣分,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杯。氣分,清陽之位,而濁氣痞塞,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杯,此下焦陰邪逆填於陽位也。陰邪上逆,原於水旺而土虛。甘、棗,補其土虛,附子溫其水寒,薑、桂、細辛,降其濁陰,麻黃瀉其滯氣也。
桂枝茯苓丸,桂枝、芍藥、丹皮、桃仁、茯苓等分。治妊娠,宿有症病,胎動漏血。以土虛濕旺,中氣不健,胎妊漸長,與症病相礙,中焦脹滿,脾無旋運之路,陷遏乙木,鬱而生風,疏泄失藏,以致血漏。木氣鬱沖,以致胎搖。茯苓瀉濕,丹皮、桃仁,破症而消瘀,芍藥、桂枝,清風而疏木也。
桂枝芍藥知母湯,桂枝、白朮、知母、防風各四兩,芍藥三兩,生薑五兩,麻黃、甘草、附子各二兩。治肢節疼痛,腳腫,身羸,頭眩,欲吐。以四肢稟氣於脾胃,中脘陽虛,四肢失養,濕傷關節,而生腫痛。濁陰阻格,陽不下濟,郁升而生眩暈,逆行而作嘔吐。朮、甘,培土以障陰邪,附子溫下而驅濕寒,知母清上而寧神氣,桂、芍、薑、麻,通經而開痹塞也。
八味腎氣丸,方在地黃。治婦人轉胞,不得小便。男子虛勞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木主疏泄,職司水道,水寒土濕,木氣抑鬱,疏泄不遂,而愈欲疏泄,泄而弗暢,則小便不利,泄而失約,則小便反多,桂枝疏木以行疏泄也。其短氣有微飲者,宜從小便去之,苓桂朮甘湯主之,腎氣丸亦主之,桂枝善行小便,是以並瀉水飲也。
桂枝附子湯,方在附子。治風濕相摶,骨節疼痛,小便不利,大便堅,小便利者,去桂,加朮,便利而去桂者,木達而疏泄之令行也。
桂枝辛溫發散,入肝脾而行營血。風傷衛氣,衛閉而遏營血,桂枝通達經絡,瀉營鬱而發皮毛,故善表風邪。
肝應春,而主生,而人之生氣充足者,十不得一,即其有之,亦壯盛而不病,病者,皆生氣之不足者也。蓋木生於水而長於土,水溫土燥,陽氣升達,而後生氣暢茂,水寒土濕,生氣失政,於是滯塞而克己土,以其生意不遂,故抑鬱而作賊也。肝病則燥澀湮瘀,經脈亦病。木中孕火,其氣本溫,溫氣存則鬱遏而生風熱,溫氣少則風熱不作,純是濕寒。
其濕寒者,生氣之衰,其風熱者,亦非生氣之旺。此肝病之大凡也。
桂枝溫散發舒,性與肝合,得之臟氣條達,經血流暢,是以善達脾郁。經臟榮舒,而條風扇布,土氣松和,土木雙調矣。土治於中,則樞軸旋轉,而木氣榮和,是以既能降逆,亦可升陷,善安驚悸,又止奔豚。至於調經開閉,疏木止痛,通關逐痹,活絡舒筋,噎塞痞痛之類,遺濁淋澀之倫,泄穢、吞酸、便血之屬,胎墜、脫肛,崩中帶下之條,皆其所優為之能事也。
白話文:
少陽傷寒,會出現四肢關節煩躁疼痛、輕微噁心想吐、心下感覺堵塞的症狀,這是少陽經的病症。但同時又出現發燒怕冷,這是太陽經的病症。所以用柴胡湯,再加桂枝,可以同時解決太陽和少陽經的病症。至於心腹疼痛的原理,也不超出這個範圍。
《金匱》的桂甘薑棗麻附細辛湯,包含桂枝三兩、甘草二兩、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麻黃二兩、附子一枚、細辛三兩。這個方子治療氣分的問題,比如心下有硬塊,像盤子一樣大,邊緣像旋轉的杯子。氣分是清陽之氣所在的位置,現在卻被濁氣堵塞,心下出現硬塊,像盤子一樣大,邊緣像旋轉的杯子,這是下焦的陰邪之氣向上逆行,填塞到陽氣的位置。陰邪上逆的原因是水氣太旺,而脾土虛弱。所以用甘草、大棗來補脾土的虛弱,用附子來溫陽驅散水寒,用生薑、桂枝、細辛來降下濁陰之氣,用麻黃來疏散滯留的氣機。
桂枝茯苓丸,包含桂枝、芍藥、丹皮、桃仁、茯苓等量。這個方子治療懷孕婦女,本來就有癥瘕疾病,出現胎動不安、漏血的症狀。這是因為脾土虛弱,濕氣太旺,中焦的氣機不夠強健,隨著懷孕月份增大,胎兒逐漸成長,和原有的癥瘕互相影響,導致中焦脹滿,脾臟沒有轉輸運化的能力,被肝木鬱遏,鬱結而生風,疏泄的功能失常,所以導致漏血。肝木之氣鬱結上衝,導致胎動不安。茯苓可以利水滲濕,丹皮、桃仁可以破除癥瘕、消散瘀血,芍藥、桂枝可以平息風邪、疏通肝木。
桂枝芍藥知母湯,包含桂枝、白朮、知母、防風各四兩,芍藥三兩,生薑五兩,麻黃、甘草、附子各二兩。這個方子治療四肢關節疼痛、腳腫、身體虛弱、頭暈、想吐的症狀。這是因為四肢的氣血營養來自脾胃,中焦陽氣虛弱,四肢得不到營養,濕氣侵犯關節,導致腫痛。濁陰之氣阻礙,陽氣不能下行,郁升而引起頭暈,氣逆而出現嘔吐。白朮、甘草可以培補脾土,抵擋陰邪,附子溫陽,可以驅散下焦的濕寒,知母可以清上焦,安定神氣,桂枝、芍藥、生薑、麻黃可以通經絡,開解閉塞。
八味腎氣丸,方子在治療地黃的章節。這個方子治療婦女轉胞,導致小便困難,男子虛勞腰痛、小腹拘急、小便不利,男子消渴,小便反而增多的症狀。這是因為肝木主疏泄,掌管水道,水寒土濕,肝木之氣受到抑制,疏泄的功能不能正常進行,越想疏泄反而越不暢通,導致小便不利,疏泄失控,則小便反而增多。桂枝可以疏通肝木,促進疏泄。如果出現氣短、有微飲的症狀,應該從小便排出,可以用苓桂朮甘湯來治療,也可以用腎氣丸來治療。桂枝善於利小便,所以可以同時排出水飲。
桂枝附子湯,方子在治療附子的章節。這個方子治療風濕相搏,導致關節疼痛,小便不利,大便乾燥。如果小便正常,就可以去掉桂枝,加入白朮。之所以小便正常就要去掉桂枝,是因為肝木已經疏達,疏泄的功能已經正常運行。
桂枝的藥性是辛溫發散,可以進入肝脾,運行營血。風邪傷害衛氣,衛氣閉塞,導致營血鬱滯,桂枝可以疏通經絡,疏散營血的鬱結,發散皮毛,所以善於治療外感風邪。
肝臟對應春季,主導生發。但是人體生氣充足的,十個裡面沒有一個。即便有,也是非常強健,不會生病。生病的,都是生氣不足的。肝木生於水,成長於土,水溫土燥,陽氣升發,生氣才會暢旺。如果水寒土濕,生氣失常,就會滯塞,反過來克制脾土。這是因為生機不暢,所以鬱結而作亂。肝臟生病,就會乾燥、澀滯、瘀阻,經脈也會生病。肝木中蘊含火氣,其氣本性溫熱,溫熱之氣存在,就會鬱結而生風熱。如果溫熱之氣不足,就不會產生風熱,純粹是濕寒。
濕寒,是生氣衰弱的表現;風熱,也不是生氣旺盛的表現。這是肝病的大致情況。
桂枝的藥性是溫散舒達,與肝的特性相合,用它可以讓臟腑的氣機條達,經脈氣血暢通,所以善於疏解脾的鬱結。經脈臟腑都舒暢了,條暢的風氣才能散佈,土氣才能鬆和,達到土木雙調的效果。脾土位於中焦,可以轉動樞紐,肝木的氣機才能榮和,所以既可以降逆,也可以升陷。桂枝善於安定驚悸,也可以治療奔豚。至於調經開閉,疏通肝木止痛,通關節、驅散痹症、活絡舒筋,像噎塞、痞痛,遺精、淋澀,泄穢、吞酸、便血,胎墜、脫肛,崩漏、帶下等症狀,都是桂枝擅長治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