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藥解》~ 卷一 (24)
卷一 (24)
1. 卷一
甘草粉蜜湯方在甘草。用之治蛔蟲為病,吐涎心痛,以其滋乙木而息風燥也。甘遂半夏湯方在甘遂。用之治留飲欲去,心下續堅滿,以其滑腸胃而瀉水飲也。
蜂蜜濃郁滑澤,滋濡臟腑,潤腸胃而開閉澀,善治手足陽明燥盛之病。太陰濕旺,大便滑溏者勿服。
入水四分之一,煉熟用。
大黃,味苦,性寒,入足陽明胃、足太陰脾、足厥陰肝經。瀉熱行瘀,決壅開塞,下陽明之燥結,除太陰之濕蒸,通經脈而破癥瘕,消癰疽而排膿血。
傷寒大承氣湯,大黃四兩,芒硝三兩,枳實五枚,厚朴半斤。治陽明病,胃熱便難。以表病失解,郁其胃陽,陽莫盛於陽明,陽明戊土,從燥金化氣,陽旺土燥,腸竅結澀,腑熱莫宣,故譫語潮熱,手足汗流。胃氣壅遏,不得下泄,故臍腹滿痛。大黃、芒硝,破結而瀉熱,厚朴、枳實,降逆而消滯也。
小承氣湯,大黃四兩,厚朴二兩,枳實三枚。治陽明病,腑熱方作。大黃瀉其燥熱,樸、枳,開其鬱滯也。
大陷胸湯,大黃六兩,芒硝一斤,甘遂一錢。水六升,煮大黃,取二升,去渣,入芒硝,煎化,入甘遂末,分服。治太陽中風,下早而為結胸。以腑熱未實,下之太早,傷其中氣,戊土不降,里陰上逆,皮毛未泄,表陽亦陷,陰陽拒隔,結於胸中。寒熱逼蒸,化生水氣,硬滿疼痛,煩躁懊憹。硝、黃,瀉其鬱熱,甘遂排其水飲也。
大陷胸丸,大黃半斤,芒硝半斤,葶藶半斤,杏仁半升。共末之,入芒硝,研如脂,丸如彈子大,取一枚,甘遂末一錢、白蜜二合,水二升,煮一升,溫頓服之。一宿乃下。不下,更服。治結胸項強,狀如柔痙。以濕熱熏沖,上連頸項。大黃、芒硝,破結而瀉熱,杏仁、葶藶、甘遂,降逆而瀉水也。
大黃黃連瀉心湯,大黃二兩,黃連一兩。麻沸湯一升漬之,去渣,分溫服。治傷寒下後復汗,心下痞硬。以汗下傷其中氣,陽亡土敗,胃氣上逆,阻礙膽經降路,結於心下,痞塞硬滿。相火既隔,君火亦升。大黃瀉戊土而清熱,黃連瀉心火而除煩也。
桂枝加大黃湯,桂枝三兩,甘草二兩,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芍藥六兩,大黃一兩。治太陽病,醫反下之,因而腹滿實痛,屬太陰者。以太陽表病,誤下而傷脾氣,脾陷木遏,郁生風熱,侵克己土,脹滿而成實痛。桂枝和中而解表,芍藥滋乙木而清風,大黃瀉己土而消滿也。
金匱大黃硝石湯,大黃、硝石、黃柏各四兩,梔子十五枚。水煎,頓服。治黃疸,腹滿自汗,小便不利而赤。以黃家濕淫經絡,皮毛莫啟,是以發黃,今汗孔外泄,水道里郁,表和裡實,濕不在經絡而在臟腑,法當用下。大黃、黃柏,瀉其瘀熱,硝石、梔子,清其濕熱也。
白話文:
卷一
甘草粉蜜湯,以甘草為主。用來治療蛔蟲引起的疾病,症狀是吐口水、心痛,這是因為它能滋養乙木,平息風燥。
甘遂半夏湯,以甘遂為主。用來治療體內停滯的痰飲,症狀是想排出卻排不出來,心下持續堅硬脹滿,這是因為它能滑利腸胃,瀉下水飲。
蜂蜜味道濃郁、質地滑潤,能滋養臟腑,潤滑腸胃,開通閉塞。善於治療手足陽明經燥熱過盛的病症。如果屬於太陰濕氣旺盛、大便滑瀉的人,就不要服用。
將蜂蜜加入四分之一的水,煉熟後使用。
大黃,味苦,性寒,入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能瀉熱、活血化瘀、疏通阻塞、瀉下陽明經的燥結、排除太陰經的濕氣、疏通經絡、破除腫塊、消除癰瘡、排出膿血。
傷寒大承氣湯,用大黃四兩、芒硝三兩、枳實五枚、厚朴半斤。治療陽明病,症狀是胃熱、大便困難。這是因為表證沒有解除,導致胃陽鬱積。陽氣最旺盛的地方是陽明經,陽明戊土,從燥金化氣,陽氣旺盛則土乾燥,腸道閉塞,體內熱邪無法宣洩,所以會出現說胡話、潮熱、手腳出汗等症狀。胃氣壅塞,無法向下排泄,所以會感到肚臍周圍腹部脹滿疼痛。大黃、芒硝可以破除結塊、瀉下熱邪,厚朴、枳實可以降逆氣、消除滯脹。
小承氣湯,用大黃四兩、厚朴二兩、枳實三枚。治療陽明病,症狀是體內熱邪剛開始出現。大黃瀉下燥熱,厚朴、枳實可以疏通氣機鬱滯。
大陷胸湯,用大黃六兩、芒硝一斤、甘遂一錢。加水六升,先煮大黃,取二升藥汁,去除藥渣,再加入芒硝,煎煮至溶化,最後加入甘遂粉末,分次服用。治療太陽中風,症狀是過早使用瀉下藥,導致結胸。這是因為體內熱邪還沒有完全形成,就過早使用瀉下藥,損傷了中焦之氣,戊土之氣無法下降,導致陰氣上逆,皮膚毛孔沒有打開,表陽之氣也陷於內,陰陽阻隔,結於胸中。寒熱交迫,產生水氣,引起胸部硬滿疼痛,煩躁不安。芒硝、大黃瀉下鬱積的熱邪,甘遂排出體內的水飲。
大陷胸丸,用大黃半斤、芒硝半斤、葶藶子半斤、杏仁半升。將藥材研磨成粉末,加入芒硝,再研磨成糊狀,做成彈丸大小的藥丸。每次取一枚,加入甘遂粉末一錢、白蜜二合,加水二升,煮至一升,溫熱頓服。如果一晚沒有效果,可以再次服用。治療結胸,症狀是脖子僵硬,像柔痙一樣。這是因為濕熱之氣上衝,連及頸項。大黃、芒硝破除結塊、瀉下熱邪,杏仁、葶藶、甘遂降逆氣、排出體內的水分。
大黃黃連瀉心湯,用大黃二兩、黃連一兩。用剛燒開的開水沖泡,浸泡後去除藥渣,分次溫服。治療傷寒,使用瀉下藥後又發汗,導致心下痞塞、硬結。這是因為發汗和瀉下損傷了中焦之氣,陽氣虛弱,導致脾胃功能失調,胃氣上逆,阻礙了膽經的下降,結於心下,出現痞塞、硬滿的症狀。相火被阻隔,君火也跟著上浮。大黃瀉下戊土之氣、清除熱邪,黃連瀉下心火、消除煩躁。
桂枝加大黃湯,用桂枝三兩、甘草二兩、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芍藥六兩、大黃一兩。治療太陽病,醫生反而使用瀉下藥,導致腹部脹滿、實痛,屬於太陰病的症狀。這是因為太陽表證,誤用瀉下藥而損傷了脾氣,脾氣虛弱,導致木氣鬱結,產生風熱,侵襲己土,引起脹滿、實痛。桂枝調和中焦、解除表證,芍藥滋養乙木、清除風邪,大黃瀉下己土之氣、消除脹滿。
金匱大黃硝石湯,用大黃、硝石、黃柏各四兩,梔子十五枚。加水煎煮,一次性頓服。治療黃疸,症狀是腹部脹滿、自汗、小便不暢且顏色發紅。這是因為黃疸是由於濕邪侵淫經絡,皮膚毛孔閉塞,導致發黃。現在汗孔外泄,水道內阻,呈現表和裡實的狀態,濕邪不在經絡而在臟腑,應該使用瀉下法。大黃、黃柏瀉下瘀積的熱邪,硝石、梔子清除濕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