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御

《長沙藥解》~ 卷一 (22)

回本書目錄

卷一 (22)

1. 卷一

傷寒葛根湯,葛根四兩,麻黃、桂枝、芍藥、甘草各二兩,大棗十二枚,生薑二兩。治傷寒太陽陽明合病,項背強𠘧𠘧,無汗惡風者。陽明胃經,自頭走足,行身之前,背者,胸之府也,《素問》語。太陽經病不解,內侵陽明,陽明郁遏,不得順降,沖逆胸膈,胸膈莫容,遂後壅於項背,故項背強直,𠘧𠘧不柔。寒閉皮毛,故無汗惡風。

薑、甘、大棗,利中宮而補土,桂枝、芍藥,達凝鬱而瀉熱,麻黃散太陽之寒,葛根解陽明之郁也。治太陽與陽明合病,自下利者。以經氣鬱遏,則腑氣壅迫,不能容受,未消之食,必至上嘔,已化之谷,必至下利。麻黃髮表而瀉郁遏,葛根疏里而達壅迫也。又治太陽病,欲作剛痙,無汗而小便反少,氣上衝胸,口噤不得語者。

以過汗亡津,筋脈不柔,復感寒邪,閉其皮毛,則病剛痙。足陽明脈循上齒,手陽明脈循下齒,筋脈燥急,故口噤不開。麻黃瀉閉而散寒,葛根降逆而潤燥也。

桂枝加葛根湯,桂枝三兩,芍藥、甘草各二兩,大棗十二枚,生薑三兩,葛根四兩。煎服。治太陽陽明合病,項背強𠘧𠘧,汗出惡風者。風泄皮毛,故汗出惡風。桂、芍,瀉太陽而達營郁,葛根解陽明而降氣逆也。

葛根黃連黃芩湯,葛根半斤,黃連一兩,黃芩二兩,甘草二兩。治太陽中風,下後下利脈促,喘而汗出者。以下傷中氣,脾陷為利,胃逆為喘。上熱鬱生,竅開汗出。連、芩,清君相之火,葛根降陽明之逆也。

金匱竹葉湯方在竹葉。用之治產後中風,發熱面赤,喘而頭痛,以胃氣上逆,肺郁生熱,故氣喘頭痛而發熱面赤,葛根清胃而降逆也。

奔豚湯方在甘李根白皮。用之治奔氣上衝胸,腹痛,往來寒熱,以風木勃發,則生煩躁,生葛清風而潤燥,瀉熱而除煩也。

葛根辛涼下達,除煩瀉熱,降陽明經腑之郁,經腑條暢,上脘之氣不逆,則下脘之氣不陷,故嘔泄皆醫。生津止渴,清金潤燥,解陽明鬱火,功力尤勝。

作粉最佳。鮮者取汁用,甚良。

赤石脂,味甘、酸、辛,性澀,入手少陰心,足太陰脾、手陽明大腸經。斂腸胃而斷泄利,護心主而止痛楚。

傷寒桃花湯,乾薑三兩,粳米一升,赤石脂一斤,用一半研末。水七升,煮米熟,去渣,溫服七合,入赤石脂末方寸匕。治少陰病,腹痛下利,小便不利,便膿血者。以水土濕寒,脾陷肝鬱,二氣逼迫,而腹為之痛。木愈鬱而愈泄,水道不通,則穀道不斂,膏血脫陷,凝瘀腐敗,風木摧剝,而下膿血。粳米補土而瀉濕,乾薑溫中而驅寒,石脂斂腸而固脫也。

赤石脂禹餘糧湯,赤石脂一斤,禹餘糧一斤。治傷寒下利不止,利在下焦,服理中湯,利益甚者。己土濕陷,庚金不斂,則為泄利。而己土濕陷之利,其病在中,理中可愈,庚金不斂之利,其病在下,理中不能愈。石脂、餘糧,澀滑而斷泄利也。

白話文:

[卷一]

葛根湯

葛根四兩、麻黃、桂枝、芍藥、甘草各二兩、大棗十二枚、生薑二兩。這個方子治療傷寒太陽經和陽明經合併發病的狀況,症狀是脖子和背部僵硬緊繃,沒有汗且怕風。陽明經脈循行路徑從頭到腳,行走在身體前面;背部是胸的屏障,這是《素問》的說法。太陽經的病邪沒有解除,反而侵入陽明經,導致陽明經的氣機鬱結,不能順利下降,反而向上衝逆到胸膈,胸膈無法容納,於是積聚在脖子和背部,所以脖子和背部僵硬緊繃。寒邪閉塞了皮膚毛孔,所以沒有汗且怕風。

生薑、甘草、大棗,可以調理脾胃,補養中焦的脾土;桂枝、芍藥,可以疏通凝滯的氣機,疏散熱邪;麻黃可以發散太陽經的寒邪;葛根可以解除陽明經的鬱結。

這個方子也治療太陽經和陽明經合併發病,出現腹瀉的狀況。這是因為經脈氣機鬱結,導致腸胃腑氣壅塞,不能容納,沒有消化的食物會導致嘔吐,已經消化的食物會導致腹瀉。麻黃可以發散表邪,疏通鬱結;葛根可以疏通裡部的氣機,解除壅塞。

這個方子也治療太陽病,即將出現強直性痙攣,沒有汗且小便反而減少,氣向上衝到胸部,口緊閉無法說話的狀況。

這是因為出汗過多導致津液耗損,筋脈失去濡養而變得不柔和,又感受寒邪,寒邪閉塞了皮膚毛孔,所以產生強直性痙攣。足陽明經脈循行上牙齦,手陽明經脈循行下牙齦,筋脈乾燥急迫,所以口緊閉無法張開。麻黃可以疏通閉塞,發散寒邪;葛根可以降逆氣,滋潤乾燥。

桂枝加葛根湯

桂枝三兩、芍藥、甘草各二兩、大棗十二枚、生薑三兩、葛根四兩。煎服。這個方子治療太陽經和陽明經合併發病,症狀是脖子和背部僵硬緊繃,有汗且怕風。風邪從皮膚毛孔洩出,所以有汗且怕風。桂枝、芍藥可以疏散太陽經的邪氣,調達營氣的鬱結;葛根可以解除陽明經的鬱結,使上逆的氣機下降。

葛根黃連黃芩湯

葛根半斤、黃連一兩、黃芩二兩、甘草二兩。這個方子治療太陽中風,在用藥攻下後出現腹瀉、脈搏急促、喘氣且出汗的狀況。這是因為攻下傷了中焦脾胃之氣,脾氣下陷所以腹瀉,胃氣上逆所以喘氣。熱邪鬱積於上,導致毛孔打開而汗出。黃連、黃芩可以清除君火和相火;葛根可以使陽明經上逆的氣機下降。

金匱竹葉湯

這個方子記載在竹葉的章節中。用來治療產後中風,症狀是發熱、臉色潮紅、喘氣且頭痛。這是因為胃氣上逆,肺氣鬱結而生熱,所以出現喘氣、頭痛、發熱、臉色潮紅的狀況。葛根可以清除胃熱,使上逆的氣機下降。

奔豚湯

這個方子記載在甘李根白皮的章節中。用來治療氣從下腹向上衝到胸部的奔豚病,伴有腹痛、時冷時熱的狀況。這是因為肝木之氣過於旺盛,導致煩躁。生葛可以清除風邪,滋潤乾燥,疏散熱邪,解除煩躁。

葛根的功效

葛根性味辛涼,可以下行通達,清除煩躁,疏散熱邪,使陽明經腑的鬱結疏通,經腑暢通後,上焦的氣機不會上逆,下焦的氣機不會下陷,所以嘔吐和腹瀉的狀況都能夠治療。葛根還可以生津止渴,清肺潤燥,解除陽明經的鬱火,功效特別顯著。

將葛根製成粉末效果最好。新鮮的葛根取汁使用,效果也非常好。

赤石脂

赤石脂,味甘、酸、辛,藥性澀,歸入手少陰心經、足太陰脾經、手陽明大腸經。可以收斂腸胃,制止腹瀉,保護心臟,止痛。

桃花湯

乾薑三兩、粳米一升、赤石脂一斤(一半研成粉末)。用水七升煮米至熟,去渣,溫服七合,再加入赤石脂粉末一小勺。這個方子治療少陰病,症狀是腹痛腹瀉,小便不利,大便帶有膿血。這是因為水濕寒邪停留在脾胃,脾虛肝鬱,二氣互相逼迫,所以導致腹痛。肝氣越鬱結就越腹瀉,水道不通,腸道就不能收斂,精血和脂液脫失下陷,凝結成瘀血腐敗,肝木之氣被摧殘,所以出現大便帶膿血的狀況。粳米可以補養脾土,排出水濕;乾薑可以溫暖中焦,驅散寒邪;赤石脂可以收斂腸道,固澀脫陷。

赤石脂禹餘糧湯

赤石脂一斤、禹餘糧一斤。這個方子治療傷寒腹瀉不止,腹瀉部位在下焦,服用理中湯後腹瀉反而更嚴重的狀況。這是因為脾土濕陷,肺金不能收斂,所以出現腹瀉。脾土濕陷導致的腹瀉,病位在中焦,理中湯可以治療;肺金不能收斂導致的腹瀉,病位在下焦,理中湯不能治療。赤石脂和禹餘糧,藥性澀滑,可以制止腹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