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藥解》~ 卷一 (9)
卷一 (9)
1. 卷一
金匱附子粳米湯,附子一枚,粳米半升,半夏半升,甘草一兩,大棗十枚。治腹中寒氣,雷鳴切痛,胸脅逆滿,嘔吐。以火虛土敗,水寒木鬱,肝木克脾,故腹中雷鳴而為切痛,膽木克胃,故胸脅逆滿而作嘔吐。粳米、甘、棗,補土和中,附子驅下焦之濕寒,半夏降上脘之沖逆也。
傷寒桃花湯,方在赤石脂。用之治少陰病,腹痛下利,小便不利,便膿血者,以土濕水寒,木鬱血陷,粳米補土而和中,利水而瀉濕也。
人之中氣衝和,升降不反,則清陽弗陷而濁陰弗逆,中氣虧損,升降倒行,清氣下陷,痛墜而泄利,濁氣上逆,痛滿而嘔吐,則沖和之地,變而為急迫之場矣。物之沖和,莫如谷合氣,粳米得穀氣之完,《素問》:稻米者完。最補中焦,而理清濁,附子粳米湯以此和平厚重之氣助其中宮,桃花湯以此和煦發達之氣益其中脘。
中旺則癸水將退,而後乾薑奏其回陽之效,己土將復,而後石脂成其固脫之功,陰邪欲遁,而後附子展其破寒之能,胃氣欲平,而後半夏施其降逆之力。若非粳米握其中權,雖以半夏、附子之長於降濁,何足恃其前茅,乾薑、石脂之善於升清,安得逞其後勁。常山率然,但有首尾,未能如此呼應之靈也。
飲食入腹,是變精氣,穀氣化精,歸於肝脾,穀精化氣,歸於肺胃。物之潤澤,莫過於氣,氣清而化津水,津旺則金潤,水利則土燥。水愈利則土愈燥而氣愈清,氣愈清則津愈旺而水愈利,故止渴之法,機在益氣而清金,清金之法,機在利水而燥土,以土燥則清氣飄灑,津液流布,臟腑被澤,是以不渴,土濕則濁氣湮鬱,痰涎凝結,臟腑失滋,是以渴也。粳米清液淳濃,最能化氣生津,清金止渴,長於利水而燥土。
白虎湯方在石膏。用之治傷寒表解之熱渴,石膏、知母,清金而化水,粳米益氣而生津也。人參白虎湯方在人參。用之治傷寒汗後之燥渴,石膏、知母,清金而化水,粳米、人參,益氣而生津也。竹葉石膏湯方在竹葉。用之治大病差後,虛羸少氣,氣逆欲吐,麥冬、石膏,清金而化水,粳米、人參,益氣而生津也。麥門冬湯方在麥冬。
用之治咳嗽,火逆上氣,咽喉不利,麥冬清金而化水,粳米、人參,益氣而生津也。
蓋非氣則津不化,非津則水不生,譬之水沸而氣騰焉,氣上之熏澤而滋潤者,津也,氣下之泛灑而滴瀝者,水也。使無粳米、人參益氣生津之藥,徒以知、膏、麥冬清金化水之品,求其止渴,斷乎不能!人之夏熱飲水,腸鳴腹脹而燥渴不止者,水不化氣故也。
薏苡,味甘,氣香,入足太陰脾、足陽明胃經。燥土清金,利水瀉濕,補己土之精,化戊土之氣,潤辛金之燥渴,通壬水之淋瀝,最瀉經絡風濕,善開胸膈痹痛。
白話文:
金匱附子粳米湯:用附子一枚、粳米半升、半夏半升、甘草一兩、大棗十枚。這個方子治療腹部寒氣引起的雷鳴般絞痛,胸脅脹滿、惡心嘔吐的症狀。這是因為體內陽氣虛弱,脾胃功能衰敗,導致水寒之氣滯留,肝木之氣鬱結,肝木反過來剋制脾土,所以腹部會像打雷一樣疼痛。膽木反過來剋制胃土,所以胸脅脹滿且惡心想吐。方中的粳米、甘草、大棗可以補益脾土、調和中焦;附子可以驅除下焦的濕寒;半夏可以降逆上脘的氣機。
傷寒桃花湯:這個方子主要用赤石脂。用來治療少陰病,出現腹痛、腹瀉、小便不暢,甚至拉膿血的症狀。這是因為脾土濕重、水寒之氣滯留,木氣鬱結導致氣血下陷。方中的粳米可以補益脾土、調和中焦,同時也能利水而祛濕。
人體中焦的氣機平和順暢,升降有序,那麼清陽之氣就不會下陷,濁陰之氣也不會上逆。如果中焦的氣機虧損,升降失常,清氣反而下陷,就會出現腹痛下墜、腹瀉不止;濁氣反而上逆,就會出現腹部脹滿、惡心嘔吐。原本平和的身體就會變得非常不舒服。萬物之中,最能調和氣機的就是食物,粳米吸收了穀物的精華,中醫經典《素問》說:「稻米是穀物中最好的」。粳米最能補益中焦、調理清濁。附子粳米湯用它平和厚重的氣來幫助中焦;桃花湯用它溫煦發散的氣來補益中脘。
中焦的脾胃功能旺盛,癸水寒邪就會消退,然後乾薑才能發揮它回陽的作用;己土的脾胃功能恢復正常,然後赤石脂才能發揮它固澀止脫的作用。陰邪想要逃遁,然後附子才能發揮它破除寒邪的能力;胃氣想要平復,然後半夏才能發揮它降逆的作用。如果沒有粳米來把握中間的關鍵,即使半夏、附子擅長降濁,也不能發揮它們的作用;即使乾薑、赤石脂擅長升清,也無法發揮它們的後勁。常山這個藥雖然也有前後作用,但是沒有這樣前後呼應的靈活運用。
飲食進入腹中,會轉化為精氣,穀物的精華會轉化為精,歸於肝脾;穀物的精氣會轉化為氣,歸於肺胃。萬物之中,最潤澤的就是氣,氣清則化為津液,津液充足則肺金得到滋潤,水液通利則脾土得以乾燥。水越通利,脾土就越乾燥,氣就越清;氣越清,津液就越充足,水液就越通利。所以止渴的關鍵在於益氣而清肺金;清肺金的關鍵在於利水而燥脾土。脾土乾燥,清氣就會向上飄散,津液就會向外流布,臟腑就會得到滋養,就不會口渴;脾土濕重,濁氣就會鬱結,痰涎就會凝結,臟腑就會失去滋潤,就會口渴。粳米產生的津液醇厚濃稠,最能化生氣津,清肺金而止渴,擅長利水而燥脾土。
白虎湯:這個方子主要用石膏。用來治療傷寒表證解除後出現的發熱口渴,方中的石膏、知母可以清肺金而化生水液,粳米可以益氣而生津。人參白虎湯:這個方子主要用人參。用來治療傷寒病出汗後出現的口渴乾燥,方中的石膏、知母可以清肺金而化生水液,粳米、人參可以益氣而生津。竹葉石膏湯:這個方子主要用竹葉。用來治療大病痊癒後,身體虛弱、少氣無力、氣逆想吐的症狀。方中的麥冬、石膏可以清肺金而化生水液,粳米、人參可以益氣而生津。麥門冬湯:這個方子主要用麥冬。用來治療咳嗽、火氣上逆、咽喉不利的症狀,方中的麥冬可以清肺金而化生水液,粳米、人參可以益氣而生津。
如果沒有氣,津液就不能化生;如果沒有津液,水液就不能產生。這就像水沸騰會產生蒸汽一樣,蒸汽上升熏蒸滋潤的是津液,蒸汽下降散落滴瀝的是水液。如果沒有粳米、人參這些益氣生津的藥物,單純用知母、石膏、麥冬這些清肺金化水的藥物,想要達到止渴的效果,是絕對不可能的!夏天人們因為熱而喝水,但腸鳴腹脹,口渴卻依然無法緩解,就是因為水沒有化生為氣的緣故。
薏苡仁:味甘,氣香,入足太陰脾經、足陽明胃經。能燥脾土、清肺金,利水祛濕,補充己土的精氣,化生戊土的氣機,滋潤辛金的乾燥和口渴,疏通壬水的淋漓不暢,最能祛除經絡中的風濕,擅長開通胸膈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