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梓

《本草通玄》~ 卷下 (4)

回本書目錄

卷下 (4)

1. 郁李仁

甘苦而潤。其性主降,故能下氣利水,破血潤腸。拌麵作餅,微炙使黃,勿令太熟,空腹食之,當得快利,未利再進,以利為度。如利不止,以醋飯止之。忌食酪及牛、馬肉,神驗。但須斟酌虛實,勿得浪施也。湯浸,去皮尖及雙仁者,研如膏。

白話文:

郁李仁味甘苦而滋潤,性質偏向下降,因此能促進氣機下降、利尿消腫、活血化瘀、潤滑腸道。將其拌入麵粉做成餅,稍微炙烤至微黃,不要烤得太熟,空腹食用,就能很快通便。如果還沒通便,可以再吃一些,直到通便為止。如果拉肚子不止,可以用醋飯來止瀉。忌食奶製品、牛肉和馬肉,效果神奇。但必須根據身體虛實情況來服用,不可濫用。將其用湯浸泡,去掉果皮、尖端和雙仁,研磨成膏狀。

2. 女貞

實苦平。補腎養神,黑髮明目。冬青,乃少陰之精,遇冬月寒水之令,而青翠不改,則其補腎之功,從可推矣。酒浸,蒸曬。

白話文:

女貞味苦性平。具有滋補腎氣、養護精神、烏髮明目等功效。冬青是少陰之精的代表,即使在冬季寒冷的水氣影響下,仍能保持青翠不變,由此可推知其補腎的功效。藥材加工方法為:用酒浸泡,再蒸曬乾燥。

3. 五加皮

辛溫,入肝腎兩經。腎得其養則妄水去而骨壯,故能主陰痿脊疼、腰痛腳軟諸症。肝得其養則邪風去而筋強,故能理血瘀拘攣,疝氣痛痹等症。《仙經》贊其返老還童,雖譽詞多溢,然五加造酒,久久服之,添精益血,搜風化痰,強筋壯骨,卓有奇功。且其氣與酒相宜,酒得之,其味轉佳也。

白話文:

五加皮性味辛溫,能進入肝腎經絡。腎臟得到滋養,就能去除虛火,使骨骼強壯,所以能治療陽痿、脊椎疼痛、腰痛、腿軟等症狀。肝臟得到滋養,就能驅除邪風,使筋骨強健,所以能治療血瘀、肌肉拘攣、疝氣、疼痛痺痛等症狀。古籍《仙經》稱讚它能返老還童,雖然誇張了些,但長期服用五加皮酒,能補益精血、祛風化痰、強筋壯骨,確實有顯著的功效。而且五加皮的藥性與酒很相合,加入酒中還能提升酒的品質。

4. 枸杞子

味甘氣平,腎經藥也。補腎益精,水旺則骨強,而消渴目昏、腰疼膝痛無不愈矣。弘景雲:離家千里,勿食枸杞。甚言其補精強陰之功也。按枸杞平而不熱,有補水制火之能,與地黃同功,而除蒸者未嘗用之,惜哉!

白話文:

枸杞子味甘性平,是滋補腎經的藥物。它能補腎益精,腎氣充足則骨骼強健,因此能治癒消渴、目昏、腰痛、膝痛等症。陶弘景說:「離家千里,不要吃枸杞。」這說明枸杞補精壯陽的功效很強。枸杞性平而不燥熱,具有滋陰降火的作用,與地黃功效相似,但治療陰虛火旺導致的盜汗症狀卻很少用到枸杞,實在可惜!

5. 地骨皮

即枸杞根也。苦而微寒,主治皆在腎肝。夫腎水不足則火旺,而為骨蒸煩渴、吐血虛汗。肝木不寧則風淫,而為肌痹頭風及骨槽風。惟地骨皮滋水養木,故兩經之症,悉賴以治。洗淨沙土。

白話文:

地骨皮就是枸杞的根。它味苦性微寒,主要治療腎經和肝經的疾病。腎臟的精氣不足就會導致腎陽過旺,出現骨蒸潮熱、口渴、吐血、盜汗等症狀。肝臟功能失調就會導致肝風內動,出現肌肉麻痹、頭痛以及骨槽風等症狀。因為地骨皮能滋陰養肝,所以這兩種經絡的疾病,都可以靠它來治療。使用前需洗淨泥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