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本草正》~ 蟲魚部 (2)

回本書目錄

蟲魚部 (2)

1. 真珠

味微甘、微咸。能鎮心,明目,去翳磨障;塗面,可除䵟斑,令人潤澤好顏色;亦除小兒驚熱,安魂魄;為末,可敷痘疔、痘毒。

白話文:

珍珠味甘咸,具有鎮靜安神、明目去翳、去除眼部障礙的功效;塗抹於面部,可以去除雀斑,使皮膚潤澤光滑;還能治療小兒驚癇發熱,安神定魂;研磨成粉末,可以敷治痘瘡、膿瘡等。

2. 龜板

(注:附龜板膏)

味微甘、微咸,性微寒。陰也。能治痰瘧,破癥堅,祛濕痹、傷寒、勞役骨中寒熱,消五痔、陰蝕諸瘡。下甲能補陰血,清陰火,續筋骨,退勞熱,療腰腳痠痛,去瘀血,止血痢、漏下赤白,利產難,消癰毒。燒灰,可敷小兒頭瘡難燥、婦人陰瘡、臁瘡,亦治脫肛。

龜板膏:功用亦同龜板,而性味濃厚,尤屬純陰。能退孤陽、陰虛勞熱、陰火上炎,吐血、衄血、肺熱咳喘、消渴煩擾、熱汗、驚悸、譫妄、狂躁之要藥。然性稟陰寒,善消陽氣,凡陽虛假熱及脾胃、命門虛寒等證,皆切忌之,毋混用也;若誤用,久之則必致敗脾妨食之患。

白話文:

龜板味甘鹹微寒,屬陰性。能治療痰飲引起的瘧疾,消除癥塊堅硬,祛除濕痺、傷寒以及勞累引起的骨頭寒熱疼痛,治療五種痔瘡和陰部潰瘍等瘡瘍。龜板的下甲部分能補益陰血,清熱瀉火,修復筋骨,退熱,治療腰腿痠痛,去除瘀血,止血痢、帶下赤白,幫助難產,消散癰腫。將龜板燒成灰,可以敷治小兒頭瘡難以癒合、婦女陰部瘡瘍、臁瘡,也能治療脫肛。

龜板膏的功效與龜板相同,但藥性更濃烈,屬於純陰之物。能治療孤陽亢盛、陰虛發熱、陰火上炎等症狀,是治療吐血、鼻出血、肺熱咳嗽喘息、消渴煩躁、自汗、驚悸、譫語、狂躁的重要藥物。但龜板膏性寒,容易耗損陽氣,凡是陽虛假熱以及脾胃、命門虛寒的病症,都絕對不能使用,避免混用;如果誤用,長期服用會導致脾胃受損、消化不良。

3. 殭蠶

味辛、咸,性溫。有小毒。辛能散,咸能降,毒能攻毒,輕浮而升,陽中有陰。故能散風痰,去頭風,消結核、瘰癧,闢痰瘧,破癥堅,消散風熱喉痹危證,尤治小兒風痰急驚客忤,發痘瘡,攻痘毒,止夜啼,殺三蟲、婦人乳汁不通、崩中帶下。為末,可敷丹毒疔腫,拔根極效;滅頭面䵟斑及諸瘡瘢痕、金瘡、痔瘻、小兒疳蝕、牙齦潰爛、重舌、木舌及大人風蟲牙痛、皮膚風疹瘙癢。

白話文:

殭蠶味辛鹹,性溫,略帶毒性。辛味能散,鹹味能降,毒性能攻毒,質地輕浮向上走,屬陰在陽。因此能散風寒濕痰,治療頭痛,消除結核、瘰癧等腫塊,驅除瘧疾,軟化堅硬腫塊,消除風熱引起的喉嚨阻塞危急症狀。尤其擅長治療小兒因風痰引起的急驚、抽搐、驚厥、發疹、痘瘡,以及痘毒,還能止小兒夜啼,殺滅腸道寄生蟲。此外,還能治療婦女乳汁不通、崩漏帶下等症。研磨成粉末,外敷可治療丹毒、疔腫,拔除病根效果極佳;亦可治療面部黑斑及各種瘡疤、刀傷、痔瘡、廔管、小兒疳積引起的潰爛、牙齦潰爛、舌頭腫大僵硬、舌苔厚膩,以及成人因風蟲引起的牙痛、皮膚風疹瘙癢等。

4. 蟾蜍

(俗名癩蝦蟆)(注:附蟾酥)

眉間有兩囊,遍身有顆磊,其中俱有蟾酥。行極遲緩,不能跳躍,亦不解鳴者,是也。此物受土氣之精,上應月魄,賦性靈異,穴土食蟲,能制蜈蚣。入足陽明胃經。消癖氣積聚,破堅癥腫脹,治五疳八痢及小兒勞瘦疳熱,殺疳蟲,消癰腫、鼠瘻、陰疽惡瘡。

若治破傷風,宜同花椒剁爛,入酒煮熟,飲之,通身汗出即愈,亦解猘犬毒;燒灰,油調,敷有蟲諸惡頑瘡極效;又治瘟毒發斑,危劇者,去腸,生搗一、二枚,絞汁飲之,無不即瘥,或燒灰,湯送亦良。

蟾酥,味辛、麻,性熱。有毒。主治發背、癰疽、疔腫、一切惡毒。若治風蟲牙痛及齒縫出血,以紙捻蘸少許,點齒縫中,按之即止。

白話文:

蟾蜍(俗稱癩蝦蟆),頭部眉間有兩個囊,全身佈滿疙瘩,這些囊和疙瘩裡都含有蟾酥。行動緩慢,不會跳躍,也不會鳴叫。這種動物吸收了泥土的精氣,受到月亮的影響,性情靈異,生活在洞穴中,以昆蟲為食,能夠克制蜈蚣。它進入人體的足陽明胃經,可以消散癖氣、積聚,治療堅硬腫塊,治療五種疳疾、八種痢疾以及小兒消瘦、疳熱,殺死疳蟲,消散癰腫、鼠瘻、陰疽等惡瘡。

如果治療破傷風,可以將蟾蜍和花椒一起搗碎,加酒煮熟服用,全身出汗後即可痊癒,也能解治狂犬病;燒成灰,用油調和,敷在長蟲的頑固惡瘡上效果極佳;還能治療瘟疫引起的發斑,病情危急者,去除蟾蜍內臟,將一到兩隻活蟾蜍搗碎取汁飲用,都能很快痊癒,或者燒成灰,用湯送服也很好。

蟾酥味辛辣而麻痺,性溫熱,有毒。主要治療發背、癰疽、疔腫等一切惡毒瘡瘍。如果治療風蟲引起的牙痛和牙縫出血,可以用紙捻蘸取少量蟾酥,點在牙縫中,按壓即可止痛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