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本草正》~ 蟲魚部 (2)

回本書目錄

蟲魚部 (2)

1. 水蛭

味鹹、苦,性微寒。有毒。能逐惡血、瘀血,破血癥積聚,通經閉,和水道,墮胎,咂赤白遊疹、癰疽腫毒及折傷跌僕、瘀血不散。制用之法,當取田間齧人、腹中有血者,佳;須曬乾、細銼,以微火炒黃熟方可用;或以冬收豬脂煎令焦黃,用之亦可。不爾,入腹則活,最能生子害人。

若受其害,惟以田泥水,或黃土水飲數升,則必盡下,蓋此物得土氣,即隨土而走也;或以牛、羊熱血一、二升,同豬脂飲之,亦下也。

白話文:

水蛭味鹹苦,性微寒,有毒。它能去除瘀血,治療血瘀導致的腫塊,疏通經閉,利尿,墮胎,治療各種疹子和癰疽腫毒,以及跌打損傷引起的瘀血。

使用水蛭時,最好選用田間吸過人血、肚子裡有血的水蛭,曬乾後磨成細粉,用小火炒至黃熟才能使用;或者用豬油煎至焦黃後使用。如果生用,水蛭在體內會活動,容易導致不良反應,甚至危害生命。

如果誤食或因水蛭中毒,可以用田泥水或黃土水喝下幾升,就能把水蛭排出體外,因為水蛭遇到泥土就會隨之排出;或者喝下一二升的牛羊熱血混合豬油,也能達到同樣效果。

2. 鱉甲

味鹹,氣平。此肝、脾、腎血分藥也。能消癥瘕堅積,療溫瘧,除骨節間血虛勞熱、婦人血癥惡血、漏下五色、經脈不通,治產難,能墮胎及產後寒熱、陰脫、小兒驚癇、斑痘、煩喘,亦消瘡腫、腸癰、撲損瘀血,斂潰毒,去陰蝕、痔漏、惡肉。然須取活鱉大者,去肉,用醋煮乾,炙燥用之;若諸煮熟、肋骨露出者,不堪用。

白話文:

鱉甲味鹹性平,是治療肝、脾、腎臟血液方面疾病的藥材。它能消除腫塊硬結,治療瘧疾,改善骨骼關節因血虛引起的發熱疼痛,治療婦女的血崩、月經不調、陰道出血、經絡不通等症狀,以及難產。此外,它還能引產、治療產後寒熱、陰道脫垂、小兒驚癇、麻疹、呼吸困難等症狀,也能消除瘡腫、腸癰、跌打損傷引起的瘀血,收斂潰瘍,治療陰部潰爛、痔瘡、廔管及壞死組織。但必須選用活的大鱉,去除肉後用醋煮乾,再烘烤乾燥後才能使用;如果鱉已經煮熟,肋骨外露,則不能使用。

3. 蜈蚣

(一名蝍蛆(原作「即蛆」,據《綱目》改)。赤足者良)

味辛,溫。有毒。能啖諸蛇,殺諸蛇、蟲、魚、鬼疰諸毒,去三蟲,攻瘰癧、便毒,痔瘻,丹毒,亦療小兒驚風、臍風、丹毒、禿瘡。然此蟲性毒,故能攻毒,不宜輕用,若入藥餌,須去頭足,以火炙熟用之。

白話文:

蜈蚣味辛溫,有毒。它能吃各種蛇,能殺死蛇、蟲、魚等,以及治療鬼疰等毒症,可以驅除體內寄生蟲,治療瘰癧(淋巴結核)、便秘引起的毒症、痔瘡、廔管、丹毒,也能治療小兒驚風、臍風和禿瘡。但蜈蚣性毒,所以能攻毒,不宜輕易使用,如果要入藥,必須去掉頭和腳,用火烤熟後再用。

4. 蟬蛻

(注:蛻,原作「脫」,顯誤,改)

味微甘、微咸,性微涼。此物飲風吸露,氣極清虛,故能療風熱之證;亦善脫化,故可療痘瘡壅滯、起發不快。凡小兒驚癇、壯熱煩渴、天吊口噤、驚哭夜啼及風熱目昏翳障、疔腫瘡毒、風疹癢痛、破傷風之類,俱宜以水煎服;或為末,以井花水調服一錢,可治喑啞之病。

白話文:

蟬蛻味甘鹹微涼,性質清虛,因此能治療風熱症;它也具有蛻變的特性,所以能治療痘瘡阻塞、發病緩慢等症狀。小兒驚癇、壯熱煩渴、口噤不開、夜啼哭鬧,以及風熱導致的目昏眼花、疔腫瘡毒、風疹瘙癢、破傷風等症狀,都適合用水煎服蟬蛻;也可以將蟬蛻磨成粉末,用井水調服一錢,可以治療失聲。

5. 斑蝥

味辛,性熱。有大毒。能攻鼠瘻、瘰癧、瘡疽,破血積疝瘕,墮胎元,解疔毒、猘犬毒、沙蝨、蠱毒、輕粉毒,亦敷惡瘡,去死肌敗肉。制用之法,須去翅足,同糯米炒熟,然後可用;或同麩炒,或同醋煮皆可。若中其毒,惟黑豆、綠豆汁、靛汁、黃連、濃茶、蔥汁可以解之。

白話文:

斑蝥味辛、性溫,毒性很大。可以治療鼠瘻、瘰癧、瘡疽等疾病,能破除血積、疝氣、癥瘕,還能墮胎,以及解救疔瘡、狂犬病、沙蝨、蠱毒、輕粉中毒等。也可外敷惡瘡,去除壞死的肌肉組織。

使用斑蝥前必須先去除翅膀和腳,再用糯米炒熟後才能使用;或者用麩炒,或用醋煮都可以。如果中毒,可以用黑豆、綠豆汁、靛藍汁、黃連、濃茶、蔥汁解毒。

6. 蜂房

味微甘、微咸。有毒。療蜂毒、腫毒。合亂髮、蛇蛻燒灰,以酒服二方寸匕,治惡疽、附骨疽、疔腫諸毒,亦治赤白痢、遺尿失禁、陰痿;煎水,可洗狐尿瘡、乳癰、蜂螫、惡瘡及熱病後毒氣衝目;漱齒牙,止風蟲牙痛;炙研、和豬脂,塗瘰癧成瘻。

白話文:

蜂房味甘鹹,有毒性。可以治療蜂毒和腫毒。將蜂房、頭髮、蛇蛻燒成灰,用酒送服少許,能治療惡性腫瘍、附着在骨頭上的腫瘍、疔瘡等各種毒症,也能治療赤白痢疾、尿失禁、陽痿;煎水洗可以治療狐尿引起的瘡瘍、乳腺炎、蜂螫傷、惡性瘡瘍以及熱病後毒氣衝擊眼睛;用蜂房水漱口,可以止風蟲牙痛;烘烤研磨後和豬油混合,塗抹在淋巴結核病變形成的廔管上。

7. 五靈脂

味苦,氣辛。善走厥陰。乃血中之氣藥也。大能行血,行氣,逐瘀止痛,凡男子、女人有血中氣逆而腹脅刺痛,或女人經水不通、產後血滯、男子疝氣、腸風血痢、冷氣惡氣、心腹諸痛、身體血痹,脅肋、筋骨疼痛,其效甚捷。若女子(注:原為「中」,顯誤,改)中血崩、經水過多、赤帶不止,宜半炒半生,酒調服之。亦治小兒氣逆癲癇,殺蟲毒,解藥毒,行氣極速。

但此物氣味俱厚,辛膻難當,善逐有餘之滯,凡血氣不足者服之大損真氣,亦善動吐,所當避也。制用之法,當用酒飛去砂石,曬乾入藥。

白話文:

五靈脂味苦辛,擅長作用於厥陰經。它是治療血中氣滯的藥物,非常有效地能行血、行氣、祛瘀止痛。凡是男女因血中氣逆導致腹部脅肋刺痛,或婦女經血不通、產後血瘀、男子疝氣、腸風血痢、腹部冷氣惡氣、心腹各種疼痛、身體血脈痹阻、脅肋、筋骨疼痛,服用五靈脂療效很快。如果婦女血崩、經血過多、赤帶不止,宜將五靈脂一半炒制,一半生用,用酒送服。也可用於治療小兒氣逆癲癇,殺蟲解毒,行氣速度極快。

但是,五靈脂氣味濃厚,辛辣帶有腥膻之味,難以承受。它擅長於去除體內多餘的瘀滯,但如果血氣不足的人服用,會嚴重損傷元氣,而且容易引起嘔吐,因此應該避免服用。使用五靈脂時,應用酒將裡面的砂石飛去,曬乾後再入藥。

8. 全蠍

味甘、辛。有毒。生東方,色青,屬木,足厥陰肝經藥也。故治中風、諸風,開風痰,口眼喎斜、半身不遂、語言蹇澀、痎瘧、耳聾、疝氣、風瘡、癮疹、小兒風痰驚癇,是亦治風之要藥。

白話文:

全蠍味甘辛,有毒。生長在東方,呈青色,屬木,歸肝經。因此可以治療中風、各種風疾,可以化解風痰,以及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語言障礙、瘧疾、耳聾、疝氣、風瘡、蕁麻疹、小兒風痰驚癇等症狀,是治療風症的重要藥物。

9. 文蛤

(即五倍子)

味酸、澀,性微涼。能斂能降。故能降肺火,化痰涎、生津液、解酒毒,治心腹疼痛、夢泄遺精,療腫毒喉痹,止咳嗽、消渴、嘔血、失血、腸風臟毒、滑泄久痢、痔瘻下血不止,解蠱毒、蟲毒、婦人崩淋帶濁、子腸不收、小兒夜啼、脫肛,俱可為散服之。若煎湯用,可洗赤眼濕爛、皮膚風濕癬癩、腸痔脫肛;為末,可敷金瘡折傷,生肌斂毒。

白話文:

文蛤(誤,應為五倍子)味酸澀,性微涼,具有收斂和下降的功效。因此能降肺火,化解痰涎,生津液,解酒毒,治療心腹疼痛、夢遺滑精,治療腫毒喉嚨阻塞,止咳、消渴、嘔血、出血、腸風臟毒、久痢滑泄、痔瘡出血不止,解蠱毒、蟲毒,治療婦女崩漏、淋漓帶下、子宮脫垂,小兒夜啼、脫肛等,都可以研磨成粉末服用。如果煎煮成湯劑,可以清洗治療紅眼、濕疹、皮膚風濕癬、痔瘡脫肛;研磨成粉末,可以敷治刀傷骨折,生肌斂毒。

10. 百藥煎

(即五倍子釀造者)

味酸、澀、微甘。功用與五倍子頗同,但經釀造而成,其氣稍浮,其味稍甘而純,故用以清痰、解渴、止嗽及收斂耗散諸病,作丸噙化,為尤佳。及治下焦滑泄諸病,亦更優也。

白話文:

百藥煎是由五倍子釀造而成,味道酸澀略帶甘甜。它的功效和五倍子差不多,但經過釀造,氣味較為輕浮,味道也更甘醇純淨。因此,它常用於清痰、解渴、止咳以及收斂因耗散元氣引起的各種疾病,製成丸劑含服效果最佳。此外,治療下焦滑泄等疾病,百藥煎的效果也更好。

11. 蝸牛

(負殼而行者)(注:附蜒蚰)

味鹹,性寒。有小毒。能清火解熱。生研汁飲,消喉痹,止消渴、鼻衄,通耳聾,治腫毒、痔漏,療小兒風熱驚癇;加麝香搗罨臍間,大利小便,亦敷脫肛及治蜈蚣蠆毒,俱宜研爛敷之。

無殼者,名蜒蚰,治熱瘡癰毒腫痛。少入冰片,研塗痔漏脫肛,熱痛最良,解蜈蚣毒尤捷。

白話文:

蝸牛味鹹性寒,有小毒,具有清火解熱的功效。將活蝸牛研磨成汁飲用,可以治療喉嚨腫痛、消渴症、鼻出血,以及耳聾;還可以治療腫毒、痔漏,和兒童因風熱引起的驚癇。如果加入麝香一起搗碎,敷在肚臍,可以促進排尿,也可以用來治療脫肛和蜈蚣、毒蛇咬傷,都需要研磨後敷在患處。

沒有殼的蝸牛,叫做蜒蚰,可以治療熱瘡、癰腫疼痛。如果再加入少許冰片一起研磨塗抹在患處,則對於治療痔漏、脫肛引起的熱痛特別有效,解蜈蚣毒的效果也很快。

12. 蚯蚓

(注:附六一泥)

味鹹,性寒。沉也,陰也。有毒。能解熱毒,利水道,主傷寒、癉瘧、黃疸、消渴、二便不通,殺蛇瘕、三蟲、伏屍、鬼疰、蠱毒、射罔藥毒,療癲狂、喉痹、風熱赤眼、聤耳、鼻息、瘰癧、陰囊熱腫、脫肛;去泥,鹽化為水,治天行瘟疫、大熱狂躁,或小兒風熱癲狂、急驚,飲汁最良,亦可塗丹毒、漆瘡;炒為末服,可去蛔蟲,亦可敷蛇傷腫痛、蜘蛛傷毒;入蔥管,化汁,可治耳聾及蚰蜒入耳。若中蚯蚓毒者,惟以鹽湯浸洗,或飲一杯,皆可解之。

糞,名六一泥。可塗火瘡、痄腮熱毒,亦止消渴,解瘟疫、煩熱狂躁,利小水,通五淋熱閉疼痛。

白話文:

蚯蚓味鹹性寒,屬陰性,有毒。能解熱毒,利尿,主治傷寒、瘧疾、黃疸、糖尿病、大小便不通,殺死寄生蟲、伏屍邪氣、蠱毒、箭毒,治療癲癇、喉嚨腫痛、風熱引起的紅眼、耳聾、鼻塞、淋巴結腫大、陰囊腫痛、脫肛。去除蚯蚓泥土,用鹽水溶解後,可治療流行性瘟疫、高熱狂躁,以及小兒風熱引起的癲癇、驚厥,飲用蚯蚓汁效果最佳,也可塗抹於丹毒、漆瘡。炒成粉末服用,可驅除蛔蟲,也可敷治蛇蟲咬傷腫痛、蜘蛛咬傷中毒。將蚯蚓放入蔥管中,榨取汁液,可治療耳聾及蚰蜒入耳。如果中毒,只需用鹽水浸洗或飲用一杯鹽水即可解毒。

蚯蚓糞,名為六一泥,可塗抹於火傷、腮腺炎熱毒,也可治療糖尿病,解瘟疫、煩熱狂躁,利尿,治療各種尿路感染引起的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