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本草經疏》~ 卷五 (7)
卷五 (7)
1. 戎鹽
味鹹,寒,無毒。主明目,目痛,益氣堅肌骨,去蠱毒心腹痛,溺血,吐血,齒舌出血。一名胡鹽,一名青鹽。
疏:,戎鹽稟水中至陰之氣凝結而成,不經煎煉而生於河崖山阪之陰。其味鹹,氣寒,無毒。入手足少陰經。經曰:熱淫於內,治以鹹寒。血熱則目痛不明,鹹寒能入血除熱,故主目痛明目也。心腹痛者,心虛而邪熱客之也。吐血,齒舌上出血者,火迫血妄行,溢出於上也。咸主潤下,俾火氣不上炎,則有坎離交之象焉,故能主諸證也。溺血者小腸熱也。心與小腸為表裡,心火降則小腸熱自除也。經曰:熱傷氣。又曰:腎主骨。熱則氣散骨消筋緩。咸能入腎,寒能除熱,故主益氣堅肌骨也。咸為水化,諸毒得水則解,故又能去毒蠱。《日華子》云:助水臟,益精氣,除五臟癥結,心腹積聚者,取其入腎及軟堅除熱之功耳。
主治參互
仲景《金匱》方:戎湯鹽,治小便不通。用戎鹽彈丸大一枚,茯苓半斤,白朮二兩,水煎服之。唐氏《經驗方》:風熱牙痛。青鹽一斤,槐枝半斤,水四碗,煎汁二碗,煮鹽至干,炒研。日用揩齒洗目。《普濟方》:風眼爛弦,戎鹽水化點之。
「簡誤」同食鹽。
白話文:
戎鹽味鹹性寒,無毒。能明目,治療目痛,增強體力,強健筋骨,去除蠱毒引起的腹痛,以及尿血、吐血、牙齦舌頭出血等症狀。戎鹽也稱胡鹽或青鹽。
戎鹽由水中至陰之氣凝結而成,生長在河岸山谷陰暗處,不需經過熬煉。其味鹹,性寒,無毒,作用於人體的少陰經。經書記載:「內有熱邪,可用鹹寒之物治療。」血熱會導致目痛視物不清,而鹹寒之性可以入血清熱,所以能治療目痛、明目。腹痛是因心虛而邪熱入侵所致;吐血、牙齦舌頭出血,則是因火熱迫使血液妄行,溢出於上所致。鹹味能潤下,使火氣不上炎,達到陰陽平衡,故能治療這些病症。尿血是小腸熱盛所致,心和小腸互為表裡,心火下降,小腸熱自除。經書記載:「熱邪傷氣」、「腎主骨」。熱邪傷及人體則氣散、骨消、筋緩。鹹味能入腎,寒性能除熱,所以能益氣、堅筋骨。鹹味能化水,各種毒素遇水則解,因此也能解毒蠱。 《日華子本草》記載:戎鹽能滋養水臟,益精氣,消除五臟積聚,治療心腹積聚,是因其能入腎、軟堅、除熱的功效。
戎鹽的臨床應用:
張仲景《金匱要略》中,用戎鹽治療小便不通;唐氏《經驗方》中,用戎鹽治療風熱牙痛;《普濟方》中,用戎鹽水治療風眼爛弦。
有人誤將戎鹽與食鹽混淆。
2. 地漿
寒,主解中毒煩悶。
疏:,地漿。弘景雲:此掘地作坎,以水沃其中,攪令濁,俄頃取之,以解中諸毒。蓋取土為萬物之母,諸毒遇土則化故也。山中有毒菌,人不識煮食之,無不死。又楓樹菌,食之令人笑不止。惟飲地漿皆瘥,余藥不能救也。
主治參互
《聖惠方》:熱渴煩悶。地漿一盞,飲之。《千金方》:中暑霍亂,不吐不利,脹痛欲死。地漿三五盞,服即愈,大忌米湯。《金匱》方:中閉口椒毒,吐白沫,身冷欲死者,地漿飲之。《集玄方》:中砒霜毒。地漿調玄明粉服之,立解。
白話文:
地漿性寒,主要功效是解毒、緩解煩悶。
古人記載,地漿的製法是挖坑注水,攪拌使水變渾濁,不久後取用,能解各種中毒。這是因為泥土是萬物的根本,各種毒素遇到泥土就會被化解。例如,山上有毒蘑菇,人若不認識而誤食,必死無疑;楓樹菌食用後則會令人不停地笑。但只要喝下地漿,都能痊癒,其他藥物都無法奏效。
根據歷代醫書記載,地漿的療效包括:治療熱渴煩悶;治療中暑、霍亂導致不吐不瀉、腹脹疼痛欲死的症狀(忌食米湯);治療誤食閉口椒中毒,出現吐白沫、身體冰冷、瀕臨死亡的症狀;治療砒霜中毒(需配合玄明粉服用)。
3. 自然銅
味辛,平,無毒。療折傷,散血止痛,破積聚。生邕州山岩中出銅處,於坑中及石間採得,方圓不定。其色青黃如銅,不從礦煉,故號自然銅。(入藥火煅醋淬七次,研細水飛過用。)
疏:,自然銅稟土金之氣以生,故其味辛,氣平,無毒。乃入血行血,續筋接骨之神藥也。凡折傷則血瘀而作痛。辛能散瘀滯之血,破積聚之氣,則痛止而傷自和也。《大明》:主消瘀血、膿,續筋骨,治產後血邪,安心止驚悸。以酒磨服者,可謂悉其用矣。寇宗奭云:有人以自然銅飼折翅胡雁,後遂飛去。今人打撲損傷,研細水飛過,同當歸、沒藥各半錢,以酒調服,仍以手摩痛處,即時見效。
主治參互
同乳香、沒藥、䗪蟲、五銖古錢、麻皮灰、血竭、胎骨作丸,煎當歸、地黃、續斷、牛膝、牡丹皮、紅花濃湯送下。治跌撲損傷,或金刃傷骨斷筋,皆效。
簡誤
雷公云:石髓鉛即自然銅也。凡使勿用方金牙,其方金牙真似石髓鉛。若誤餌,吐殺人。石髓鉛似干銀泥,味微甘也。凡使中病乃已,不可過服。以其有火金之毒,走散太甚。
白話文:
自然銅
自然銅味辛、性平,無毒。可以治療骨折,散瘀止痛,消除積聚。它生長在邕州山岩中出產銅礦的地方,在坑中和石頭縫隙中採集,形狀大小不一。顏色青黃,像銅一樣,不是從礦石冶煉出來的,所以叫做自然銅。(入藥需用火煅後再用醋淬七次,研磨成細粉,用水飛過後才能使用。)
自然銅得天地之氣而生,所以味辛、性平、無毒。它是治療血瘀、接骨續筋的良藥。骨折會造成血瘀疼痛,辛味能散瘀血,破除積聚之氣,就能止痛,使傷口癒合。《大明本草》記載:它能消除瘀血、膿腫,接續筋骨,治療產後血瘀、心神不安、驚悸等症狀。用酒磨服,效果最佳。寇宗奭說:有人用自然銅喂養折斷翅膀的野雁,後來野雁竟然飛走了。現在人們跌打損傷,將自然銅研磨成細粉,用水飛過後,再與當歸、沒藥各少許,用酒調服,並用手按摩患處,立刻見效。
與乳香、沒藥、地龍、五銖錢、麻皮灰、血竭、胎骨等一起製成丸藥,再用當歸、生地黃、續斷、牛膝、牡丹皮、紅花煎成濃湯送服,治療跌打損傷或刀傷導致的骨折斷筋,都有效。
雷公說:石髓鉛就是自然銅。使用時不要用錯成方金牙,方金牙很像石髓鉛。如果誤服,會嘔吐致死。石髓鉛像乾燥的銀泥,味道微甜。使用時,一旦病情好轉就停藥,不可過量服用,因為它含有火毒,過量服用會導致藥力散佈過廣。